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他是「江主席」的儿子,如今73岁,担任上海科技大学校长

2024-06-03历史

在陕北的山林深处张思德正在一座炭窑里工作,突然间炭窑发生崩塌,在这生死瞬间张思德不顾自身安危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埋在了废墟之下,英勇牺牲。毛泽东在后来的演讲中提到了张思德,强调党员应以他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此后不久的1944年10月,毛泽东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再次强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既不可以三心二意,也不可以半心半意,只有全心全意才是正确的态度。这些话语进一步加深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党和国家中的根基。

这种奉献精神和为民服务的理念,也体现在了如江绵恒这样的后辈身上。江绵恒出生于1951年上海的知识分子,是江主席的儿子,母亲王冶坪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 他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对服务国家和人民抱有深厚的理解。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政治风波他的父亲在武汉遭遇了不公平待遇,全家的生活也随之受到了巨大影响。这段时期江绵恒被迫中断学业,与其他许多城市青年一样被派往农村接受再教育。那些年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对一个城市出生的少年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生活和心灵的洗礼。他在农村的日子里做过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如背负重达几十公斤的面粉袋,这些经历使他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不易,并深刻塑造了他的人生观。

1970年代初国家局势的逐渐稳定,江绵恒终于有机会重返学校继续他的学业。尽管已是二十多岁,他依旧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成功考入了全国知名的上海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他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江绵恒不满足于国内的成就,决定前往美国深造。在费城的岁月里,他在学术和生活上都保持了勤奋和简朴,攻读电机工程学博士。在学术上他取得了卓越成就,参与了多个尖端科技项目,这些成就最终使他受到了惠普公司的青睐,邀请他参与公司在亚太市场的扩展计划。

1993年,心系祖国的江绵恒选择回国服务,加入了中科院上海冶金所。他不仅推动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还承担了研究所的管理工作。他的努力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参与了中国网通的组建工作,为电信市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并在多个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绵恒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科技与教育的发展,积极推动上海的「科教兴市」战略,与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他的谦逊和低调也让人敬佩,从不利用父亲的名声为个人谋利,而是不断地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他的领导能力在「神五」项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之后他被任命为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推动院内高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与发展工作。2009年,他因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江绵恒从一个城市青年到国际学者,再到科研和教育领域的领导者,他的经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个体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