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杜聿明唱空城计带30万人连夜逃出徐州,粟裕:撤得太快,没有想到

2024-02-05历史

1948年11月22日,在12天的殊死搏杀之后,被包围在碾庄的黄百韬兵团最终迎来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黄兵团被歼灭的噩耗传来,在徐州的「剿总」和在南京的蒋介石集团惊恐万状,他们为了挽回败局,第二天就在南京召开紧急会议,最终确定以徐州部队主力向宿县以北的符离集进攻,以蚌埠的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向宿县进攻,搞一次「南北对进」。

这一招主要有2个目的:首先是重新打通徐州—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以便在战况不利时把徐州的部队撤到蚌埠,其次是把华野和刘邓中野隔开,以免两军形成合力。

已经在徐东阻击战中打得头破血流的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不得已再次出动向南推进,结果立即遭到粟裕紧急部署在徐州以南的阻击部队迎头痛击。

尽管碾庄战役已经结束,粟裕没有给部队休整的时间便立即在徐州以南展开了12个纵队加2个独立旅的兵力,硬生生卡在国民党南北对进的4个兵团近30万大军之间。

打完碾庄的华野部队十分疲惫,连俘虏兵都还没有充分消化,却不得不一边舔着伤口一边连续作战。

运筹帷幄

11月20日,粟裕给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发报,统计华野各部损失,8纵、9纵伤亡5000以上,4纵,13纵伤亡4000以上,1纵,6纵,10纵伤亡3000以上,3纵,11纵,鲁中纵队伤亡2000以上,还有3个纵队伤亡1000以上。

换句话说,淮海第一阶段的碾庄战役和徐东阻击战,华野的伤亡已超过了4万人。

事实证明「慈不掌兵」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此时华野13个纵队中,5个纵队向南阻击李延年、刘汝明,7个纵队和2个独立旅阻击李弥、邱清泉和孙元良兵团,几乎是精锐尽出,只剩下一个10纵作为预备队。

12月上旬,粟裕又根据军委的指示和刘伯承、邓小平的要求,调出7纵、10纵、11纵由陈士榘统一指挥,参加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

实际上,粟裕是以10个纵队约30万人承担了盯防、阻击、消灭国民党5个半兵团超50万人的艰巨任务,配合打黄维、阻击国民党南北对进的4个兵团,还要盯住徐州的1个兵团加3个军,一人挑了三个担子,压力可想而知。

从23日打到26日,李弥和邱清泉一共就向南推进了10-15公里,接下来几乎是寸步难行,光从地图上看他们距离符离集还有35-40公里,距离从蚌埠出发的李延年、刘汝明更是十万八千里。

李弥:指望我就算了

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在顾祝同的督战下勉强打了2天,勉强推进到距离宿县40公里的任桥,就收到了共军部队已经出现在自己侧翼的消息。

一贯信奉「死道友不死贫道」逻辑的李、刘二人预感到再打下去说不定会遭遇黄百韬同样的命运,便把老头子的严令抛到了脑后,立即缩回蚌埠。

到11月27日,蒋介石「南北对进」的战术只打了3天就宣告破产了,现在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国民党集团面前:

因为在武汉的宋希濂第14兵团被白崇禧借故拖住,也无法再投入淮海战场,蒋介石已经没有可以改变战局的预备队了。

鉴于夺回宿县的计划破灭,黄维兵团自身难保,徐州已成了孤城,周围全是解放军的人马,再守下去「剿总」的30万大军只怕难逃覆灭的命运。

11月28日,杜聿明在南京向蒋介石当面献计,表示「从徐州撤出问题不大,可是要放弃徐州,就不能恋战;要恋战,就不能放弃徐州。」

此时的老头子思路还属正常

最后,蒋介石同意了杜聿明的计划,要求黄维继续固守双堆集以牵制中野、华野大军,命杜聿明把徐州的部队撤出来,第一步撤到永城,然后再撤到阜阳,最后从淮南向淮北推进,解黄维兵团之围。

偏偏这天是杜聿明老母70寿辰,一贯善于笼络人心的蒋介石指示在徐州、上海为杜母祝寿,刘峙请杜聿明点戏,杜聿明伸手一指,二人相视一眼不由得会心大笑。

原来杜聿明点的是一出【空城计】。

杜聿明的「空城计」唱得实属高明,因为他在28日晚上召集各兵团司令下达命令:

第一,各部自30日开始大举出击,企图虚晃一枪骗过粟裕的眼目。

第二,30日晚上,徐州部队带上7天的弹药和干粮和100公里的油料全部撤退,以「滚筒战术」逐次掩护行进。

杜聿明和邱清泉留下的一张照片

但私下里他却得意地对各兵团的头头脑脑们说:「我预料这次迅速决定撤退的行动是成功的,按照共军平日作战的规律,每经过一次激烈的战役,至少要有2个月以上的休整。」

因此,杜聿明乐观地认为:解放军只能有一部分部队插在徐蚌之间,其作战目的主要是切断国军的补给线,干扰国军的行动,不可能有持续作战的能力。

他这一招「空城计」正好卡在共军发动下一次攻势的间隙,是「以退为进,以救出黄维兵团为目的」。

对于杜聿明的计划,孙元良、李弥、邱清泉一致表示只要坚决执行「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策略,撤退是可以成功的。

就在国民党方面紧张地部署撤离徐州的行动时,粟裕也在焦急地思考下一步蒋介石、刘峙和杜聿明到底会怎么走。

碾庄战役结束,徐州成为孤城,根据军委的意见,杜聿明集团下一步可能向两淮或者武汉方向撤退。

粟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而粟裕则认为,徐州之敌撤退的路径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向东撤到连云港,然后海运去上海,这个策略是最快的逃跑路线,但敌人兵力太多,走海运船只不够,如果被我军追上,可能大半难逃被歼的命运。

第二是走两淮然后撤到南京,这个办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与我军主力遭遇,但两淮地区水网密集,大兵团和重型装备行动困难。

第三就是沿着津浦路南下,这一带地形开阔、道路平坦,而且距离黄维兵团较近,可以寻机解黄兵团之围,当然缺点就是可能和我们的主力兵团正面相遇。

粟裕推断:万一杜聿明和黄维会合,则是对我军最为不利的一种局面,因此杜聿明很可能选择第三种方案。

何况,实际上杜聿明还并不知道粟裕已经把其主力部队全部调到了徐州至宿县之间,所以他几乎是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南下方案。

可是就在粟裕在三种情况之间反复推敲的时候,军委根据南京国防部内线郭汝瑰反映的情况又发来电报,认为「徐州蒋军逃跑的方向以两淮或连云港两处为最大」,因此要求华野必须立即部署,绝对不能让敌人从这两个方向逃跑。

毛主席对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判断有些过于乐观

这让粟裕感到十分为难,因为军委的意见和自己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不向两淮或连云港方向预作部署,万一敌人真的从这两个方向跑了,自己要负贻误战机的重大责任。

但如果把主力分去东、东南两个方向,万一杜聿明往西南跑了,那么整个中原的战局将不堪设想。

因此思前想后,粟裕还是决定把主力7个纵队部署在徐州西南郊,并命令韦国清、姬鹏飞率领的阻击李延年、刘汝明的5个纵队除留6纵监视蚌埠之外,其他4个纵队立即向北回撤至宿县以东地区待命。

11月30日,粟裕向华野各纵队下达命令:当徐州之敌倾巢南犯,或向西南窜犯,或图由两淮逃走,则应不顾一切,不惜任何伤亡代价坚决的干脆的予以全部歼灭,不让敌人逃到江南!

值得指出的是,就在杜聿明已经连夜跑路的第二天,12月1日凌晨2点,军委依然向华野发报,要求防止敌军向两淮或连云港逃跑。

但粟裕再一次启用了毛主席授予他「机断专行」的权力,他根据华野12纵汇报的「徐州机场已经空无一人」的消息,迅速判断杜聿明已经撤逃,便立即命令在西南方向待命的7个纵队,加上抽回来的4个纵队,全力围追堵截杜聿明集团。

解放军进入徐州

杜聿明跑得如此干脆利落倒也确实出乎粟裕的意料,因为30日白天徐州城外还是炮声隆隆,李弥、邱清泉一副要和解放军在这里死磕到底的架势,而从蚌埠方向抽回来的4个纵队才刚刚动身,来不及参加对杜聿明的围歼。

在电影【淮海战役】中,粟裕就有一句这样的经典台词「七个纵队,七个纵队,好像手里有了七个纵队就可以包打天下了!」

粟裕手上的的确确已经无兵可派了,除了西南之外,他只好在其他方向都唱了「空城计」:你往东跑、往西跑、往北跑都可以,就是不让你往南跑,万一让杜聿明撤到淮南,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但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撤退路上发生的两件事情决定了杜聿明兵团的命运。

第一件事是,12月2日3个兵团撤到萧县西南地区时邱清泉、李弥向杜聿明建议:部队撤退十分混乱,应当稍加停息,整理部队。

因为担心夜间行动会给解放军有机可乘,杜聿明同意就地休整了一个晚上,白白送给了粟裕半天的时间。

借徐正运老师剧照一用:我太难了

第二件事是,12月3日上午蒋介石给杜聿明空投了著名的「微操信」,严厉命令杜集团停止向永城撤退,转向濉溪口方向解黄兵团之围。

如果2日晚上不休息,30万大军此时已经撤到永城了!杜聿明不敢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只能率部向东南转进,以求与黄维会师,又送给粟裕整整一天的时间。

到12月6日,杜集团终于被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一个多月后被全部歼灭。

阴差阳错,成败只在一念之间,此固天意耶?人力耶?

淮海一战定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而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的实际负责人,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可争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