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61年杨虎城之子当众提请求,称「不甘心」,周总理的处理很高明

2024-01-05历史

1961年12月12日,为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这天晚上,周总理专门在京主持召开了一场招待会,邀请了张学良胞弟张学思、杨虎城之子杨拯民等和张、杨二位将军有关的人物到场。

会上,周总理充分肯定了西安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并对两位将军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他流着泪深情地说:「25年了,杨先生一家牺牲了四口,张先生至今还囚禁在台湾,想起他们怎么不使人伤心落泪呢?」

周总理的情真意切令在场的众人感动不已,可唯独杨拯民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只见他站了起来,当众说出了自己的「不甘心」,众人见状更加激动。

那他究竟说了什么呢?周总理又是如何处理的?一切还要从两人的初次见面谈起。

「拯斯民于水火之中」

杨拯民是杨虎城的长子,从出生那天起,父亲就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盼,「拯民」二字也取自于孙中山先生的话:「拯斯民于水火之中,登中国于富强之域」。

所以,杨拯民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爱国教育,而杨虎城又是一个爱国的革命将领,在他的身体力行下,杨拯民早早地立下誓言,要为国家富强而努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杨拯民才只有9岁,但他也听到了日军侵占我国东三省、屠杀抗日军民的恶行,杨拯民义愤填膺,那段时间,他最喜欢唱的歌就是【松花江上】。

后来,杨拯民被送到了上海读书,在这个西方列强横行的大染坊,他见证了国人受尽屈辱,他盼望着早日毕业报效国家。

对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仅是杨虎城将军非常不满,杨拯民也大失所望,他坚定地支持父亲抗日救国的言行。

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杨虎城、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将蒋介石抓获,远在上海的杨拯民听到消息后非常振奋。

恰好,这时正赶上寒假,杨拯民立刻返回了西安,也就是在这里,他与前来谈判的我方代表周恩来见了面。

杨拯民回到西安的时候,西安事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在张学良、杨虎城和我方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迫使蒋介石同意了联合抗日的方针,而蒋介石也得到了释放。

心胸狭隘的蒋介石没有遵守之前的决定,刚回到南京就把一起跟随前往的张学良给软禁了,与此同时,他还逼迫杨虎城去了职,要求他到国外「考察」。

周恩来这次来到杨虎城家里,就是想关心一下这位我党的老朋友,想亲自送他一程,当时由于周恩来在西安事变谈判过程中一直留着胡子,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周胡子」。

杨拯民早就对大名鼎鼎的周恩来有所耳闻,不过此时的他只有14岁,对革命的事还是一知半解。

周恩来来到杨家的时候,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对方,都很疑惑,因为此时的周恩来已经没了胡子,而周恩来也从来没见过杨家还有这么个孩子。

一旁的杨虎城见状赶往作了介绍,周总理走到跟前握紧了杨拯民的小手,嘱咐他好好学习,将来像他父亲杨虎城一样为国家做贡献,杨拯民认真地点了点头。

1937年5月,周总理还亲自陪同杨虎城一起去了上海,目送他离开了中国,临行时,周总理真诚地叮嘱杨虎城:「一路珍重」。

此时的杨虎城显然低估了蒋介石报复他的决心,出国后,他在积极向各国华人讲述中国抗战的决心的同时,不断和蒋介石申请,希望能回到国内,到前线去杀敌报国。

最终,蒋介石同意了杨虎城的请求,但却没有履行约定,杨虎城刚一回国,蒋介石就下了黑手,派人将其囚禁在了监狱,过了12年的牢狱生活,并且在建国前夕将其残忍杀害。

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令杨拯民彻底失望,他毫不犹豫地前往了延安,加入了我党,积极投身抗日大潮,而就在他到延安的时候,出国养病回来的周恩来又专门前去看望了他。

在周总理的指引下

1939年秋,周恩来还专门从苏联带回了一台电影放映机和三部影片,因为没有专业的放映人员,他就亲自给同志们放电影,杨拯民也被邀请前往观看,这让他非常感动。

因为有过和我党打交道的经历,杨拯民学习起来进步非常快,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党的干部。

因为就在延安工作,周恩来多次来到杨拯民家中鼓励他乐观、坚强地参加革命,要他充分利用好父亲的关系好好为革命出力,杨拯民斗志更胜,后来还参加了解放华山的战斗,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1949年,年仅27岁的杨拯民就成了师级干部,还当上了军分区司令员,有着极高文化素质的他成了军队和地方争夺的人才。

事实上,如果杨拯民选择继续留在部队,那以他的才干未来注定会有十分辉煌的成就,但他没有这么做,建国初期,他就主动向上级申请到玉门去,他这是要做什么呢?

原来,杨拯民早年间曾到日本留过学,他见证了工业革命给日本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国内和平了,他把目光投到了工业领域,想着靠自己所学为国家工业建设出力。

而玉门就是杨拯民实现梦想的地方,因为这里发现了油矿。

当上级领导看到杨拯民的申请报告后,还十分不舍,并且亲自找他谈了话,希望他能好好考虑一下,留在部队生活相对稳定,而到了玉门,只能从头做起。

杨拯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拯斯民于水火,登中国于富强」,杨拯民牢记着父亲的嘱托,努力把自己毕生所学用到实处。

就这样,杨拯民前往了条件艰苦的甘肃玉门油矿工作,担任新中国第一任玉门矿务局局长兼党委书记,而为了提高油矿的产量,他还亲自出面动员了父亲的老部下们转业到了这里工作。

在杨拯民的领导下,玉门油矿相继攻克了诸多难题,没几年就成为了解放初期全国最大的油矿,到了1957年年底,玉门油矿的年产量更是达到了100万吨,杨拯民功不可没。

油矿的生产步入了正规,同事们都劝杨拯民找个机会调回大城市,好好休息,因为过去几年里他实在太累了,身为党委书记,他几乎一刻不停地盯在一线,大家看在眼里都很心疼。

但杨拯民却婉拒了大家的好意,他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优待,他觉得这都是自己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的,更何况他还是杨虎城将军的后代,他不想给父亲丢人。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中央八大一次会议前夕,周总理得知了杨拯民做出的成绩,当即邀请他作为代表到北京出席会议,就这样,杨拯民来到了北京。

事实上,自从上次匆匆见面以后,周总理就对杨拯民有了很深的印象,在和杨虎城的聊天中,周总理知道这孩子将来肯定能做出一番成绩。

当初,杨虎城在重庆被害的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周总理在悲痛之余就第一时间将噩耗通知了正在陕北参加革命工作的杨拯民,让他前往重庆办理丧事,与此同时,他还电告了沿途有关部门,一定给杨拯民最大的支持,杨拯民非常感动。

这次一听又是周总理邀请的自己,杨拯民到了北京后就想着找机会探望一下周总理,可又担心会影响到周总理的工作,他很是为难。

让杨拯民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大会开始前的一个招待晚会上,周总理进门后直接找到了他,除了询问了玉门油矿的建设情况,还主动关心了他的生活。

杨拯民没想到周总理如此关心自己,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也在内心发誓,一定要向周总理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国家服务。

时间来到1961年12月初,马上就要到西安事变25周年的日子,一向重情重义的周总理就想着利用这个时间把张学良、杨虎城两位老友的亲属和部下找来,大家一起聊聊天。

紧接着,也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那杨拯民到底是哪里不甘心呢?

巧妙处理,一生关怀

只见杨拯民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情绪,认真地对周总理说道:「多少年来,我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可有一件事总不甘心。西安事变的真相至今众说纷纭。为了批驳蒋介石等人伪造的【西安半月记】, 我们应当把西安事变的事实材料整理出来,使真相昭示天下。现在不抓,不整理,再过若干年有些当事人谢世了,就不好搞了……请总理考虑。」

原来,当年蒋介石回到南京后,为了掩盖自己被捕的窘态,为了掩盖自己不抵抗政策的想法,他向外界公开了自己在西安的「所见所闻」,这也就是【西安半月记】的由来。

在这本书里,蒋介石声称自己原本就是来西安商讨抗日事宜的,是杨虎城公然和我党「串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抓了,把自己伪装成了一个心忧国事的领袖。

很快,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统区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这一新闻,导致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们被蒙在了鼓里,还以为杨虎城做了坏事。

而在座的都是张、杨两位将军的亲友,所以当大家听到杨拯民的话后,情绪都非常激动,因为两位将军为抗日做出的贡献他们都有目共睹,不容蒋介石造谣诬陷,他们对杨拯民的建议很是赞许。

那周总理是如何回答的呢?

事实上,周总理本可以直接叫有关部门去查,然后将相关事实如实报道出来,还张学良、杨虎城一个清白,这样做简单有效。

但周总理没有选择这种办法,而是认真地对杨拯民说道:「你这个意见很好,我觉得最好还是由三方面(张学良身后的东北方面、杨虎城身后的西北方面以及中共一方)组织在一起商量一下,弄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

周总理的回答可谓非常高明,因为这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在座的众人都有机会亲自参与到证明张、杨二位将军的清白上来,众人听后无不连连点头,对周总理的细致周到很是认可。

很快,在三方的协调下,这件事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蒋介石的伪装注定只能烟消云散。

这年,杨拯民已经调任到陕西担任副省长,接受完周总理的招待后,他就回到了西安继续参加工作,一年后,周总理陪同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来西安参观,还专门让杨拯民陪同,两人的友谊一直保持了下去。

在杨拯民看来,周总理就像自己的人生导师一样,一直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他的很多行动都是受到了周总理的启发做出的,而周总理的教诲更是成了他一生受用的巨大精神财富。

那是在1966年的时候,杨拯民调到了天津市担任副市长,正好这年春节,周总理也来到了天津视察,杨拯民就去了周总理的住处拜访。

见到周总理面容消瘦,气色欠佳的样子,杨拯民心里非常难受,他忍不住问道:「总理,您还是那样夜以继日地工作吗?」

周总理笑着说:「我来天津就是为了休息两三天,走,陪我去打会乒乓球。」

杨拯民看着周总理微笑的样子,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因为他清楚周总理一直都是在为别人考虑,陪周总理打了一会儿,他就真挚地说道:「总理,您年纪大了,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周总理欣慰地笑了笑,从容地说道:「人, 不要怕死。我想, 死, 最好是打仗和敌人拼搏, 一粒子弹结束生命。如果不打仗了, 那就拼命工作, 什么时候精力消耗完了,生命就结束了。」

听到这话,杨拯民更加对周总理敬佩不已,此后,他也像周总理一样拼命地工作着,当然,周总理也一直关心着他的生活,后来杨拯民遇到了一点困难,还是周总理出面帮忙解决的。

周总理逝世后,夫人邓颖超也继承着丈夫的遗志,一直关心着老朋友们的后人,1979年,杨拯民因为工作劳累过度得了心肌梗死,关键时刻,还是邓颖超派人把他送到了医院抢救,挽救了他的生命,杨拯民更加感激。

就这样,两家人的友谊一直持续了几十年,晚年的杨拯民每每想到周总理的教诲,都忍不住会心一笑。1998年10月23日,杨拯民在京病逝,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