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做一个像荀攸那样的读书人挺好!低调奢华有内涵,功成名就善谋事

2024-02-29历史

荀攸是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这五大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也有说是刘晔)、郭嘉。其中,荀攸或许是这五人之中被史书和民间着墨最少的人了,原因无他,这是一个相当低调的人。

但是荀攸的低调不代表是他的能力不允许,而是性格使然。老板曹操就曾多次肯定过荀攸的业绩和能力,比如「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等等。

从曹操的话语之中,我们不难看出,荀攸在曹操的文臣之中,其实是仅次于荀彧的存在。那么,这么一个传奇人物究竟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传奇人生呢?他带给我们的现实思考和启发又是什么呢?

汉末是士族集团的时代,毋庸置疑,荀攸也是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而且他的家族还不是普通的士族家族,他家名叫颍川荀家,是当时三大人才基地之一颍川的四大家族之首,也就是和汉末名臣荀彧是一个家族。

荀攸虽然年龄上比荀彧大了6岁,但是辈分却比荀彧小了一辈,他得叫荀彧堂叔。

荀攸从小就失去了双亲,所以便寄养在了叔叔荀衢那里。这就是一个庞大且强大的大家族的好处,一个小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早逝而彻底失去希望和光明,会有亲人和族人为其托底的。

但是,寄养在至亲家里终究也比不上跟随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很多时候得早一点、多一点地介入到人情世故当中去。在荀攸七八岁的时候,爱喝酒的叔父荀衢有次不小心弄伤了荀攸的耳朵。而荀攸此后出入玩耍时,故意回避着叔父荀衢,以免他看到了自己的伤痕而感到愧疚。后来,荀衢终究还是知道了此事,深感荀攸这孩子是既懂事又聪明。

荀攸十三岁的时候,祖父荀昙去世了。而此时荀昙曾经一个叫张权的老部下却主动申请要给荀昙守墓,小荀攸便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地对张权进行了盘问,果然发现张权是杀人在逃,想在荀家守墓藏身。大家因此对聪明的荀攸更加刮目相看。

189年,大将军何进秉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征辟了海内名士20余人,年仅25岁的荀攸赫然在列。

荀攸到洛阳报到后,被授予了「黄门侍郎」一职。大家不要小看这一职务,这是专门给皇帝起草、下达文书的重要岗位,属于前途无量的关键岗位。

没过多久,东汉的权柄就落入了西北军阀董卓的手里。这位董卓同志的统治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弄得朝野内外是怨声载道,以至于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臭老鼠。

后来,因洛阳离士族集团的火线太近,董卓便迁都长安以避其锋芒。荀攸便与议郎郑泰、长史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说,董卓这个老匹夫有点太胡闹了,这种人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咱们得想办法除掉他,以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但这种阴谋之事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是很容易败露的。何颙、荀攸等人因此被捕入狱,何颙同志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在狱中居然忧惧自杀了。反观荀攸,该吃吃、该喝喝,跟个没事人似的。

正如「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谁会先到」,没过多久,大魔王董卓居然被司徒王允拉拢著名义子吕布给干掉了。作为「革命功臣」,荀攸自然被无罪释放了。

经此变故,荀攸觉得今日之朝廷已不是一方净土了,于是便弃官返归了。

但是,优秀的人才到了哪里都让人念念不忘,没过多久,荀攸再次被官府征召,以优等生的成绩被提拔为任城相。但荀攸却想到当时的「世外桃源」属地去造福一方,于是便申请去蜀郡担任太守,可是最终因为入川道路不通,被迫羁留在了荆州。

到了公元196年,中原大地爆发了一个大新闻:一直被西北军阀视为玩偶的皇帝被兖州大佬曹操给迎接到了许昌。

恰在此时,曹操还亲自给荀攸写信说:「如今天下大乱,正是用人之计,像您这样的大才置身事外、静观时变,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您得有点担当嘛!」于是征召荀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

曹操集团是当时品牌最好、前景最广的大好平台,且自己的堂叔荀彧早已躬身入局,在曹操集团当二把手,荀攸自然是没有理由拒绝曹操这份热情。而且,他也深知这背后一定有自己堂叔荀彧的引荐之功。

曹操这个老板其实是相当会笼络人心的,至少在表扬和夸赞属下这一方面比著名的厚道老板刘备是有过之而不及的,他对荀彧(荀攸的堂叔)、钟繇(荀攸的至交好友)说:「公达(荀攸的字)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够和他一同商议大事,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算是给足了荀攸面子和荣光。

自此,荀攸成为了曹操的军师。

公元198年,曹操前一年因著名的「宛城一夜」而损失惨重,挥兵找张绣报仇去了,荀攸随行。

开打之前,荀攸仔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客观形势,向曹老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张绣和荆州刘表抱团取暖,这种形式上的合作势不能长久,不如把节奏放慢点,等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关系出现松动的时候,再发起猛攻。如果一开始就猛打猛冲,反而会把他们给逼急了,他们会死死地抱在一起。

但曹操迷之自信,你们以为我真打不过张绣那小子,去年只不过是被他婶婶给迷惑了,这次分分钟弄死他。等?我哪有什么闲情逸致来等他们感情淡了?于是,还是急不可耐地扑了上去,结果刘表果然发兵相救,曹军失利。

但是,曹操这个老板还是比较大气的,不甩锅、不迁怒,意识到是自己太急功近利了,便主动跟荀攸赔不是,说是没有听荀先生的话才这样,并请教后面该如何是好。

荀攸也是个厚道人,不像某些谋士对老板不听自己言而失败,幸灾乐祸或不可一世,而是温柔地安慰曹老板,没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咱们从头再来,一样可以打败他们。后来,在荀攸的策划下,果然设下奇兵击败了张绣、刘表联军。

此时,已经是袁绍公开放言要南下进攻许昌的紧要关头了,曹操没有心情急着去消灭张绣,而是急急忙忙回到许昌主持大局。

但是,不久之后,徐州的吕布又开始得瑟了,他趁着曹操的外围压力无比巨大,问曹操要一些高级编制,曹操没有答应他,他便公然跟称帝的袁术搅和到了一块,属于撕破脸要当汉贼了。作为汉室品牌的唯一代理商,曹操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人,于是出兵征讨了吕布。

吕布当时已经穷途末路了,根本经不起曹操打,很快就被包围在了下邳城中。可是,下邳城作为徐州的治所,也不是那么好攻打的,接连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曹操便心生退意了。

这个时候,荀攸与郭嘉对曹操说:「吕布这货有勇无谋,目前已经被打得没心气了,主帅都这个怂样了,军队肯定也没啥斗志了。陈宫虽然有智谋,但是反应比较迟钝。咱们应该趁着陈宫还没琢磨过来的有利时机,一鼓作气地拿下他们。」

曹操听完之后,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吕布这种货色必须要除恶务尽,不然等到袁绍南下时,这货必定在后面捅刀子,于是,便引沂水、泗水灌城,攻破了下邳,生擒吕布。

200年二月,官渡之战正式开打。袁绍首先派出了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给自己的大军渡河创造有利条件。

四月,曹操亲自率军北上救白马之围。荀攸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提出了「声东击西、解救白马」的作战方略,即分兵至延津佯装渡河去袭击袁绍的后方,然后再派轻骑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

曹操依计而行,成功把袁军注意力牵制在了延津,然后派出了「山西猛男二人组」关羽和张辽为前锋袭击白马,一举斩杀了颜良(关二爷的代表作)。

白马之围解除后,曹操开始得瑟,为了气对面的袁大哥,他把白马至延津一带打造成了无人区,还亲率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在黄河南岸耀武扬威。结果,与袁军的五六千追兵相遇了。

诸将比较恐惧,纷纷劝曹操退守大营,只有荀攸知道曹老板玩的是哪一出,对曹操说,这是歼敌的好时机,退什么退?曹操心领神会地与荀攸相视一笑,然后下令士兵解鞍放马,丢弃辎重,佯装溃逃。等到袁军争相去抢夺辎重时,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再次大破袁军,还斩杀骑将文丑。

袁绍过河后,对小老弟曹操发起了狂风暴雨的猛揍,还别说,曾把北方战狼公孙瓒打成闭门不出的宅男的袁绍真不是盖的,一度把之前逮谁灭谁的曹操打得怀疑人生了。当时,曹操想要放弃抵抗,回到许昌去躺平了,正是荀攸、郭嘉等人写信反复鼓励曹操,狭路相逢勇者胜,坚持就是胜利,咱们不好过,袁绍也不好过,老板,您坚持住,同志们与您同在,对您有信心。

后来,曹军粮草将尽,又是荀攸提出了让猛男徐晃去袭击袁军的粮草,结果徐晃及史涣半路截击,打败了袁绍方押送粮草的韩猛,烧了他押送的军用物资,暂时抹平了双方在后勤供给上的差距。

官渡之战的最后阶段,许攸前来投降,奉告了袁绍的粮草屯地和守将,并建议曹操亲率精锐去偷袭。军中诸将都觉得此举过于冒险,且值得怀疑,只有只有荀攸和贾诩力劝曹操要抓住这唯一反败为胜的机会。于是,曹操留下荀攸和曹洪守营,自己率军进攻打败了乌巢的袁军,斩杀了淳于琼等人,奠定了官渡之战反败为胜的基础。

在曹操袭击乌巢的同时,曹操的大本营也遭到了袁军大将张郃、高览等人的猛烈攻击,但是张郃、高览等人被内部人甩锅,所以意不平地选择偷袭了。当时曹洪有点捉摸不定,害怕是诈降,又是荀攸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家连攻城器具都烧了,还明显是因为袁绍不信任他而投降的,有啥可怀疑的?」曹洪这才放心地接受了张郃等人的投降,否则,官渡之战的胜利对曹操来说,还真不一定来得那么顺利。

202年,北方霸主袁绍终于去世了,曹操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开始全面进攻河北了,荀攸自然随之出征。但这次出征,郭嘉等人建议曹操再等一会,先让袁谭、袁尚两兄弟窝里斗一会,所以并没有什么大动作。

203年,为了让袁谭、袁尚两兄弟放心内讧,曹操便准备南下去攻打荆州刘表。

结果,袁谭、袁尚这两兄弟果然急不可耐地斗得不亦乐乎,袁谭还遣辛毗前来请降求救。

曹操一方面答应了袁谭的请求,一方面询问部将后面的计划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大多数人都觉得冀州已陷入内斗,不足为惧,应该先打刘表。但荀攸却认为:刘表虽强却无进取之心,暂时不要去惹他。冀州袁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家在河北颇得人心,地盘广、兵马强,如果等到袁谭、袁尚两兄弟和解了,再去攻打就麻烦了,所以必须趁着他们内乱之际,一鼓作气扫平他。所以必须要先北后南,过了这个村可没那个店了。

曹操再次听从了荀攸的建议,先答应与袁谭结亲,随即派兵击败袁尚。然后,又击杀了背叛的袁谭,一举扫平了冀州。

冀州平定后,曹操为了感激这个屡献奇计的好军师,上表汉献帝,封荀攸为陵树亭侯。

207年,曹操再进一步,全线扫平河北,成为了坐拥天下江山三分之二的北方霸主。此等良辰,论功行赏是必须的,这次功劳排行榜中,曹操是把荀攸排在第二位的,原话是「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曹操给荀攸的待遇是增邑四百,转为中军师,不再经常随军征战,而是为曹操留守后方,掌管刑罚之责。

从这可以看出,荀攸自此跨入了曹操手下「老干部」的行列,不再需要在一线奋战了。

公元213年,荀攸等人共劝曹操进位魏公。同年,魏国建立。十一月,荀攸担任尚书令。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曹操称公是建立在逼死荀彧的基础上的,为什么荀攸作为荀彧的堂侄,并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受到了重用?因为荀彧和曹操并没有公然撕破脸皮,而是以自杀这种委曲求全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维护了彼此的体面。曹操没有理由去清算荀彧一系,内心里还多少对荀彧有一些愧疚。荀攸能及时表态,且劳苦功高,被重用是正常的。

晚年稳坐「办公室」的荀攸,因稳重、缜密、多智、保密等一贯作风,曾多次受到曹操的公开表扬,曹操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宁武(卫国著名的大夫)也赶不上他。」曹操这番啥意思呢?主要就是说荀攸大智若愚,肚子里跟他一样聪明的人很多,但是外表上能跟他一样低调的人很少,荀攸是聪明却没有啥攻击性、侵犯性的好同志。

曹操还指名道姓地跟世子曹丕讲,荀攸是做人的表率,你要好好地尊敬他,跟他学习。言下之意,这是你爹我给你留下的事业好帮手,你要懂得珍惜。

所以,荀攸生病时,听懂了他爹的话的曹丕就亲自前去慰问,还在床前礼拜以示尊敬。

214年秋七月,曹操再次挥兵征讨孙权,想再立新功为自己称王造势。这次,他把足智多谋的荀攸也带上了,结果年迈的荀攸在路上就病逝了,享年57岁。

荀攸去世后,曹操每次谈及他都会泪流满面,这么好使的谋士太难找了。

公元244年冬十一月癸卯,魏帝曹芳下诏祭祀荀攸于太祖庙庭,追加谥号敬侯。

上述便是荀攸传奇的一生,之所以历史对荀攸的很多传奇事迹并无详细记载,其实跟荀攸这个人不太喜欢高调有关。他平时有啥「金点子」,基本上都是小范围地内部交流了,不喜欢广而告之。

荀攸的至交好友钟繇(也是个牛逼人物)就曾说自己遇到啥事了,本以为自己思虑周全了,结果一跟荀攸交流意见,却发现荀攸总是给他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建议。荀攸前后跟他(仅限于他知道)交流了奇策共十二计,但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

裴松之评道:「攸亡后十六年,钟繇乃卒,撰攸奇策,亦有何难?而年造八十,犹云未就,遂使攸从征机策之谋不传於世,惜哉!」

三国时代,群英荟萃,但是像荀攸这样的人其实是不多见的。这样的人,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是活得相当通透和睿智的,势必会受到人的尊敬和倚重。

汉末风云突起,其实归根到底是士族集团在追求至高权力和阶级出路。所以,咱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士族代表,比如诸葛亮、荀彧、鲁肃、贾诩、程昱、沮授、田丰、许攸、陈宫、张松、吕蒙、陆逊等等,这些人都身披「士人」的外衣,但内核各不相同,或者说层次是参差不齐的。

排在第一梯队的自然是诸葛亮、荀彧、鲁肃这样的战略大师,他们是以天下大势、家国情怀在苦心孤诣。

其次则是荀攸这样忠心为主之辈,然后是贾诩那样极致谋身、谋事之人,至于陈宫、张松等等,不过是乱世谋利之徒,是入不了流的。

从荀攸这样的人身上,我们一定要学会一点:世间难得两全法,在一个充满矛盾的环境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去抓主要矛盾,也就是懂得取舍、学会适当的自我牺牲,而不能把自我意愿高于一切。

荀攸这个人在战略格局上是不如他的堂叔荀彧的,但是他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那就是他从不会勉为其难去做一些事情,战略上咱不擅长,咱就把战术上的事情做到极致呗。所以,荀彧会为反对曹操自立而求死,而荀攸不会,因为两人专注的层面不一样。

一个人,能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是相当了不起的。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自己不擅长、不了解、无力改变的事情,决不乱发表意见、不纠结、不掺和,这是一个谋士的最高修养。比如著名谋士郭嘉其实就做不到这一点。

复盘一下荀攸的一生,不难发现,这位同志临机决断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任何紧急情况下,他都能快速地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他一生的名场面莫不如此。打张绣、吕布,以及官渡之战、河北之战,莫不如此。这是需要极强的综合分析和快速反应能力的。

打个比方,荀攸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应急公关部部长的感觉。外部形势十分紧急,没有时间给大家反复推演和讨论,必须要在短时间给老板一个有效可靠的意见和方案,荀攸就善于干这种事情。

这种能力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得出来,它需要极其深厚的功力和积累。你得深谙人性、精通行情、了解各类解决方案和途径以及自身状况等等,才能有的放矢地给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咱举一个例子,比如张郃、高览关键时刻的投降,当时老板曹操不在,曹洪作为军事负责人,怀疑有可能是诈降,有没有道理?自然是有道理的,因为诈降是战争中的常用招术,且万一张郃、高览真是诈降,对曹操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曹洪作为曹操的本家兄弟,他焉能不慎重?但是,荀攸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一张郃、高览把攻城器械都烧了,说明他们不打算攻城了,这是他们在表达诚意;第二据可靠情报,张郃之前给袁绍提了建议没被接受,袁绍采用了谋士郭图的建议,现在情况对袁绍不利,郭图想甩锅,说张郃在前线不卖力,张郃等成了夹心饼,不可能诈降;第三按照当时的情况,要想一举反败为胜,接受张郃等人投降是必要环节,不管真假,必须要赌。

看看,这就是一个优秀谋士的高超能力,信手拈来地调集信息进行快速分析、计算,从而给出可行性方案。如果是一个二流谋士,既然军事主帅不答应受降,老板又不在,那就等老板回来再说呗,反正自己也不会因此受多大牵连。但真等曹操从乌巢归来再做定夺,岂不是贻误了战机?

荀攸身上更为难得是,他一直能守得住自己的本分。他不会像许攸那样到处发牢骚,也不会像郭嘉那样怂恿老板去冒险,还不会像司马懿那样扮猪吃老虎,更不像杨修那样到处得瑟、炫耀自己的聪明……他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后,就跟个人畜无害的老好人一样,这种人是非常招老板和同事喜欢的。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描绘和确定自己的职场规划时,通常喜欢从「我想……」开始,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了解并约束好自己,这才是第一步。你只有清楚了自己的能力状态和性格特征之后,才能真正合理地匹配自己的发展范围与目标。啥也想干和啥也不想干的人同样很危险。

总而言之,荀攸是一个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人,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