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晚年张学良,说:「我对国家没贡献」,吕正操霸气接话,无人反驳

2024-04-28历史

一位年轻时曾率领东北百万大军,指挥军队抗击日寇的英雄,却在壮年之际不幸被蒋介石囚禁,直至晚年。这位英雄便是张学良将军,曾经的东北军高级指挥官,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学良当初掌权时,意气风发,但后来他与杨虎城采取了用兵谏的方式,迫使蒋介石妥协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结果自己因此被蒋介石囚禁了五十多年。自那以后,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他都未曾参与,一直被关押着。

张学良在晚年时期曾艰难地重新获得自由,他曾感慨自己对国家未能做出贡献。然而,吕正操却毫不犹豫地肯定了他的价值,当场无人反驳,反而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吕正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些什么呢?

亦师亦友,与吕正操的友谊

张学良是东北名门张作霖的儿子,众所周知。在张作霖遇刺身亡后,张学良立即接过父亲留下的军队,迅速成为新任的东北王。

他曾接受过西方的军事培训,这使得他在领导军队方面游刃有余。渐渐地,他牢牢掌握了东北军的控制权,手下的战士们也对他的领导深信不疑。

吕正操和张学良不同,前者出生于一个普通百姓家庭,而不是权贵家庭。他的家人曾经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尽管生活贫苦。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人在东北肆意妄为,导致吕正操的家人不幸遭受毒手。这一惨痛经历深深烙印在吕正操心中,使他从小便对日本人怀有强烈的仇视情绪。他下定决心要将这些侵略者从华夏大地上赶走。

成年后,吕正操毅然决然投身东北军,成为张学良部队的一员。他对待每次训练都全力以赴,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最终,他赢得了上级的赏识,被调往旅部任职,从而正式接触到张学良。

吕正操后来有机会到东北讲武堂深造,而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张学良是讲武堂的校长。在张学良的课堂上,吕正操总能将实际战场的情况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他受益匪浅。

他对这位真正有本领的将军越发佩服,在内心下决心,一定要跟随他前进,成就一番伟业。

曾经,他们两人曾落入蒋介石的算计之中。为了挽救吕正操的生命,张学良施展了一招巧妙的计谋。他趁机将吕正操调至自己身边,安排他担任副官,化解了危机。

吕正操心心念念地渴望着能够与张学良共度的那段时光。他们一同策划如何击退日本侵略者,却未料到一切都被蒋介石所颠覆。

蒋介石始终专注于剿灭「共匪」,并未把国家利益置于首要位置,这一点对于坚守正义的张学良和吕正操而言是不可容忍的。

尽管张学良手握东北军的实力,但由于蒋介石的势力过于强大,二者无法撕破脸皮,因而一直保持微妙的平衡状态。

张学良不听劝阻,事后惨遭囚禁

1936年的一个十月日子,蒋介石竟亲自抵达西安,询问张学良关于剿匪事宜的进展。对此,张学良又该如何回答呢?他并未将所谓的剿匪任务置于心上,而是全心想要驱逐侵略的日本。因此,在蒋介石的询问面前,他竟一时无言以对。

面对他的无言,蒋介石却是愈发紧逼,这种情况让张学良感到无法忍受。最终,他板着脸面对蒋介石说:「作为中国人,我们现在应该停止内战,与共产党携手抗击日本,而不是相互残杀!」

蒋介石对他的劝说并未予以重视,反而以嘲讽的口吻回应,嗤之以鼻,嫌他自信过头。他认为,一个年轻的将军有何资格代表什么!之后,蒋介石径直转身,不愿与张学良多言。

尽管蒋介石的态度让张学良感到失望,但他内心仍未思考其他选择。毕竟,蒋介石在他的心中,犹如一位慈父般的存在。

然而,他的好兄弟杨虎城早已认识到蒋介石的真实意图,并竭力劝说张学良与自己联合起来,强硬地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并达成合作意愿。

经过深思熟虑,张学良最终批准了他的提议,一同发动了备受瞩目的西安事变。正是由于这一事件,迫使蒋介石不得不终止「剿共」,并且与共产党达成了实现全民族统一抗战的目标。

周先生代表共产党前来西安与蒋介石商量合作的详细事宜。为了确保他的安全,张学良派遣吕正操在他身边担任护卫,严加防范任何潜在的危险情况。

西安事变告一段落后,蒋介石离开西安前往南京,却带走了张学良。

尽管张学良深知此行可能会无法回头,然而他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应该承担责任。尽管吕正操多次劝说他留下来管理东北军的事宜,但张学良仍未听从,最终在他抵达南京后,果然被监禁。

既然张学良已经被监禁,那么作为他的副官,吕正操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张学良的禁锢人生,吕正操的征战生涯

因为张学良当初不听从吕正超的劝阻,执意前往南京,所以最终被囚禁起来。而吕正操对蒋介石的做法早有了解,因此决定留在西安,时刻准备救出张学良。

杨虎城手中掌握着东北军的控制权,但很快被蒋介石排挤,甚至被驱逐出境。这导致东北军基本上被蒋介石所控制。

尽管吕正操有意阻止,但他作为一个副官,权力无法接手东北军。因此,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率领自己的691团投身抗日战场。

国民党原本打算让吕正操率领军队向南方撤退,然而吕正操却无视他们的电报,选择听从共产党的指挥,长期在东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

尽管吕正操出生于贫民之家,但曾受过张学良的指导,因此在领导军队作战方面也相当有一套。他曾独自率领一个排的部队,打败了敌军五六十人,自己方却毫发无损。

在这场战争中,我方士气高涨,手下的战士们一谈起吕正操就赞许不已。吕正操随后一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地与敌军作战,他所率领的部队的实力逐渐增强。

尽管吕正操奋勇作战,但他的副手张学良却被蒋介石监禁了起来,无法自由行动。即便蒋介石没有对张学良采取致命的行动,但却限制了他的自由。对张学良来说,未能亲临战场与敌人交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煎熬。

吕正操偶尔会给张学良寄来战报,这让张学良感到无比欣慰,坚定了他当初对吕正操的看法没有错。

张学良重获自由,吕正操给予肯定

吕正操在解放战争爆发后毅然站到了共产党一边,率领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抗争。在吕正操和全体人民不懈努力下,最终成功将国民党逐出大陆,迫使其撤退到了台湾。

与此同时,张学良被蒋介石押解至台湾,继续忍受监禁之苦。即便蒋介石离世前留下遗言,嘱咐蒋经国切勿释放张学良。

蒋经国的确如同蒋介石所命,一直将张学良囚禁至1991年,直到台湾换了领袖,他才恢复自由。

吕正操当年在战场上赫赫战功,如今已成为开国将军。得知张学良获释消息后,他异常兴奋,立即乘飞机飞往纽约与他会面。

过了50年再次相见,跨越了半个世纪,这让二人感慨颇深。吕正操看着张学良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深感愧疚。他认为,如果当初他更加坚定一些,也许张学良就不会随蒋介石前往南京了。

吕正操以亲切的口吻称呼张学良为少帅,然而张学良却谦逊地回答道:「请不要这样称呼我,我对国家并未有所贡献。」

吕正心情极度复杂,张学良的话让他感到如坐针毡。在他心中,张学良是自己的恩师,没有张学良就不会有他现在的形象。因此,他这样回答道:「少帅,我们已经替你打败了鬼子,您只需在后方指挥即可。」

当听到他讲话时,旁边的伙伴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毕竟,仅仅从当初的西安事变来看,张学良的名字就已经历久不衰。假如张学良也选择了保持沉默,并且没有西安事变发生,那时的结局恐怕就会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即使没有亲自参加抗日战争的后期阶段,张学良也以自己的行动铺就了一条国共合作的道路,从而加速了战争的胜利。吕正操则时刻怀着对张学良当初教诲的不忘,在战场上拼尽全力,以对张学良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