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叛徒」舍命救蒋介石,儿子记恨11年,建国后贺龙却说:他是功臣

2024-04-13历史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北京。风风雨雨的革命岁月里,几代人奋斗起来的成果终于在这一天,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得以收获。就在所有人都为了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兴奋激动时,晋绥军区的一个年轻人得到了一项特别的命令。

年轻人叫李克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曾经跟随过贺龙元帅。这项命令也正是贺龙下达的。开国大典,贺龙作为开国元帅自然也在北京,在10月1日早上,他就让人通知了李克前,到西南军区驻京办事处找他。

这样重要的日子,党和军队的领导人都很忙,贺龙为什么会特意找出时间约见一个普通战士呢?

李克前见到贺龙这位老首长后,因为重逢和开国大典显得很开心。贺龙却在这时候说了一句让李克前瞠目结舌的话:

「李克前同志,你的父亲李茂堂不是叛徒……他在西安进行地下工作,为革命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是功臣。之前为了李茂堂的安全考虑,没有透露这件事情,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你父亲想再见你一面,你看你能不能回去看看他?」

原本兴奋的李克前愣在原地,呆若木鸡,一时间居然说不出来话。自己恨之入骨,誓要亲手诛之的「叛徒父亲」,居然真的是个功臣,还是个被贺龙元帅这样重视的功臣。李克前忍不住地回想起了当年的种种往事。

李克前还小的时候,父亲倒的确是个根红苗正的共产党员、革命战士。李克前也因此成长在革命气息浓厚的环境之中。父亲身体力行地教会了李克前爱国、爱党、爱民,所以尽管他不是扛枪上战场杀敌的,李克前也依然很崇拜他。

李克前甚至一直记得小时候的一幕场景。那时候李茂堂还在电报局里工作,有一次单位搞联欢,李茂堂也上台表演,扮了一出「常山赵子龙」,英姿飒爽,威风凛凛。这一幕深深烙印在了李克前脑中,在他看来,父亲就应该像台上的赵子龙一样,是个英雄。

小时候的李克前从来都没想过父亲是另一种人,也从没想过自己会和父亲闹到后来的地步。后来到底为何变成这样的呢?李克前记得清清楚楚。

1935年9月,李克前和家人得知李茂堂被国民党逮捕,一家人都很担心。李克前更是伤心,在他看来,无论国民党怎么折磨父亲,父亲一定都会宁死不屈,说不定会被国民党杀害。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父亲完好无损地回来了。

大人的事情,李克前并不了解,也就没有多问。后来,李克前慢慢打听到,父亲李茂堂「背叛了革命」,在给国民党卖命。李克前眼中的「英雄父亲」形象一下子崩塌了,李克前自己也难以接受,一度怀疑是别人在抹黑父亲。

但长此以往,李克前也慢慢接受了现实,开始记恨父亲,另一边又期待着父亲能够「改邪归正」。

直到1943年,李茂堂在国民党中统内部帮助「CC系」扳倒了「朱系」,立下功劳,成了中统在陕西的一把手、彻彻底底的国民党高官。在国民党「加官进爵」后,李茂堂找时间回了一趟老家,「升职」的消息也就传回了老家。

李克前的内心这时候才是彻彻底底的崩塌了,他对英雄父亲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非常的气愤。从小接受着「红色教育」的李克前完全无法原谅父亲的行为,也没有往更深处的地方思索。

因此,从这时候开始,李克前从前对李茂堂有多崇拜,后来就有多仇恨。李克前把李茂堂当成了革命的敌人、可耻的背叛者,自己当然也不愿意与他为伍,更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于是李茂堂刚回来几天,李克前就离家出走了。

走之前,李克前留下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要去参军」。为什么参军?为了「打倒叛徒李茂堂」。自此以后,李克前再也没有见过李茂堂,直到新中国成立,没能「打倒李茂堂」也是李克前的「遗憾」。

其实李克前在1946年的时候,就隐约听说过李茂堂的真实身份。当时李克前跟随贺龙,在贺龙身边当作战参谋,因此得以认识一些部队的干部,这些干部里是有人知道李茂堂的身份的,其中就包括了时任晋绥边区公安总局副局长的陈养山。

陈养山和李克前熟识后,有一次忍不住说漏了嘴,感慨地对李克前说:「你跟你父亲真像啊。」李克前听完这话,却突然变了脸色,急忙跟父亲划清界限,并说自己一定要亲手将他捉拿。

听完李克前的话,陈养山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这眼神恰好也被李克前看到了。李克前当时已经不是毛头小伙子,看见这眼神,难免也多想了一些。但父亲的身份没有定性,李克前始终不愿意相信父亲是清白的。

即使当时李克前知道了,也相信了,碍于当年决裂的时候过于难看,又跟父亲对抗了这么多年,加上组织上也没有定性,李克前也不会服软。

对于父亲李茂堂真正的故事,李克前直到建国后才慢慢了解到。李茂堂曾经也的确像极了「叛徒」,不仅两次救了蒋介石的命,还出卖过我党的地下党员,后来更是做到了国民党中统高官,除了跟李茂堂对接的人以外,很难有人看出他是我党的特工。

李茂堂真正的「双面人生」是如何的呢?

1906年,李茂堂出生在陕西渭南。小时候家里穷,但家人还是让李茂堂去学堂里念了几年书,至少让他学会了认字。在那个时代,大部分贫困人家的孩子命运都差不多,要么不读书,要么因为无力供养而早早辍学。

于是,年纪尚小的李茂堂又退了学,回到家里帮着家人做农活。那时候可是「天下大乱」,做农民是没有出息的。读不了书,就要学手艺。李茂堂长大一些后,父母各方打听求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在西安谋生的亲戚。

就这样,李茂堂在1921年到了西安,在亲戚的介绍下进入了西安电报局开设的电信人员传习所学习电报技术。这一年李茂堂15岁,在那个时候电报是个先进的东西,用途广泛,学了这门手艺,李茂堂几乎等于找到了「铁饭碗」。

李茂堂人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电报技术。他先被分到了陕西省电报局,后来又陆续被派到北京、杭州等地工作。对于出身贫寒的李茂堂来说,至此已经算是在外面站稳了脚跟。

然而,没能完成学业始终是李茂堂心中的遗憾。熟悉工作后,李茂堂又发现了工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工作清闲,时间充裕。因此,李茂堂经常趁着上班的时候找些书看。那时候社会上影响力最大的书刊,自然是刮起了「新文化风」的【新青年】。

在【新青年】上,李茂堂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书读得越多,李茂堂对当时的中共认识就越深刻,因此越想有新的人生,也想为国家献上一份力。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点醒了李茂堂,李茂堂也开始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可李茂堂的生活圈子不大,很难接触到党员,只能耐心等待。终于,在1926年,李茂堂等来了机会。当时李茂堂在西安补习,结识了罗承运、林达夫,跟他们相熟后,李茂堂惊喜地发现两人都是共产党员,于是提出了入党的请求。

两人跟李茂堂接触,也正是在考验他。李茂堂提出请求后,两人很干脆地答应了。就这样,李茂堂在1926年,经罗承允、林达夫当介绍人,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茂堂的「正式工作」也没有放弃,并且越做越好。同时,李茂堂也将大部分的精力用来参与进了革命工作中。

入党后不久,李茂堂就加入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当时国民大革命已经趋近尾声,国共统一战线因为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破裂,到处搞起了「清共」。李茂堂在这时候站了出来,他从武汉回到陕西老家,冒着风险搞工人运动。

这期间,李茂堂就是儿子李克前眼中的「根红苗正」的共产党员。他的革命工作做得也十分出色,并且跟自己的专业结合,先后担任过中共陕西省电报局支部书记和西安市东区书记,是个人人都尊敬的党员干部。

同时,因为搞工人运动、地下工作的出色,李茂堂也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名单。李茂堂的名字,两次出现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令上。李茂堂依然不惧,坚持做自己的工作。

这时候的李茂堂不是地下工作者,对共产党也是一片忠心,为何后来会突然「叛变」呢?

这件事要从一个叫王超北的人说起。

当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共」行动下,因为陕西省委书记岳栋的叛变,陕西省委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不仅陕西,各处都在遭受着「白色恐怖」,我党的形势很危险。那时的临时中央在上海,陕西省委出了事后,李茂堂就作为代表前往上海汇报。

在上海的时候,李茂堂就遇到了王超北。中共陕西省委危在旦夕,王超北为了李茂堂的安全,介绍他留在上海工作,李茂堂也就留了下来。不久后,中共陕西省委准备在郑州召开一次常委会议,李茂堂也要去参加。

正是这一次去郑州的路上,陕西省委出事了。当时情况危急,中共陕西省委所有常委都参与了会议。因为叛徒的出卖,参会的常委全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而当时的李茂堂运气很好,正在上海到郑州的路上。

李茂堂得知常委们被抓的消息后,在外躲避了两天,还回了一趟家。期间李茂堂又听说了两个消息:

一,王超北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二,国民党放话说,只要李茂堂自首,就愿意放了其他人。

思索良久后,李茂堂准备现身「自首」。就这样,李茂堂落到了国民党手里,但国民党却出尔反尔,没有释放任何人。国民党还派出了共产党的叛徒杜衡来劝降李茂堂,以高官厚禄诱惑他,为了大局考虑,李茂堂就此「背叛」共产党,成了中统特务。

既然已经背叛共产党,就要给国民党做出「投名状」。李茂堂手里最重要的就是同志的情报,于是,国民党逼李茂堂揭发共产党员。李茂堂陷入了两难境地,却突然想起了和组织失去了联系的王超北。

于是,李茂堂就用王超北来应付敌人,因为没人知道王超北在哪里。结果不久后王超北居然真的被国民党抓住了。也正是因为这次被抓,王超北出狱后才能立刻和组织恢复了联系。但王超北却因此「记恨」起了李茂堂。

王超北把李茂堂的情况上报给了组织,代管临时中央局和中央特科的王世英听到消息后,却笃定地说:「他绝不可能叛变。」

不久后,李茂堂收到了王世英悄悄派人传来的口信:「长期潜伏,单线联系,越像反动派越好。」

就这样,李茂堂正式成了我当埋伏在国民党中统内的一名特工。但李茂堂毕竟曾经是我党在陕西省委的官员,不太容易被信任,卧底工作也很难做。后来李茂堂又是怎么成为国民党高官的呢?

国民党和我党不同的一点就是,在国民党内部有着任人唯亲的陋习,这一点从蒋介石起就是如此。因此,李茂堂要想在国民党内往上爬,去攀附国民党领导人是最好的办法。

机会来的很快。就在李茂堂打入国民党的第二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蒋介石在西安生死难料,国内的局势顿时极其紧张,日本人也在紧盯着西安城里的一举一动。然而,西安事变爆发,最乱的地方还是国民党的南京政府。

当时,宋美龄和宋子文等人是主和的一派,何应钦等人是主战的一派,蒋介石被控制了,南京政府内部无人掌控,稍一出问题,内战就要打响。思来想去,对国民党来说,比政治上的交锋更重要的是怎样营救蒋介石的当务之急。

中统内部也紧张地商议起了营救方案。李茂堂觉得机会来了,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空降营救」,众人都觉得他在开玩笑,中统头子徐恩曾却很赞赏这个想法。接着,众人又开始讨论营救计划,谁去救、怎么救,都是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去生死未卜,因此没人敢出头。这时候李茂堂站了出来,对众人说:「我熟悉西安地形,我去。」

就这样,李茂堂在夜里的西安城上空,从飞机上跳下。西安当时很紧张,各处戒严,灯火昼夜不熄,李茂堂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躲进了一户亲戚家中。做好准备后,李茂堂出门准备营救蒋介石,不料被张学良的东北军发现,直接被抓了起来。

张学良很重视他,逼问他南京方面的情况,李茂堂咬紧牙关,死活不说。张学良后来气得下令枪毙了李茂堂,好在周恩来等人恰好赶到了西安,和平化解了危机,李茂堂也得以活了下来。

蒋介石后来得知李茂堂的行为,大为感动。直接被蒋介石亲自提拔,成了中统炙手可热的人物,为李茂堂的潜伏工作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但这还不算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茂堂又抓住了一个想暗杀蒋介石的日本人,刚好这事儿也被蒋介石知道了。李茂堂直接连升两级,成了中统陕西省调查室的副主任。这个职位代表着李茂堂已经进入了国民党的高层。

有了职位之便,给我当提供情报的工作就便利多了。李茂堂那时传递信息给我党,并且因为起初的「出卖」,希望见王超北一面。王超北记恨李茂堂,不肯见,后来还是在中央的命令下才跟李茂堂和解,并让王超北做李茂堂的联络人。

另一边,在国民党内部的李茂堂发现了国民党内部「朱家骅系」和「CC系」的矛盾。「CC系」的后台就是陈立夫、陈果夫,两兄弟跟蒋介石渊源颇深。李茂堂和王超北以及另一位特工陈子劲暗中商议,决定趁乱搅乱国民党内部的混水。

这样有两个好处。其一,坐山观虎斗,可以让国民党自己人消耗自己人。其二,李茂堂可以借机上位,接触更多情报。

这次斗争中,李茂堂站在了「CC系」这边。当时陕西省党部主任委员是朱家骅的亲信王季高,在一次会议上,李茂堂向王季高发难,质问他为何扣押呈报给上级的报告。话刚落音,门外「CC系」的人就冲了进来,扣押了王季高。

这件事只是导火索,朱家骅和陈家兄弟很快站了出来,朱家骅要惩办李茂堂,陈家兄弟不仅要保李茂堂还给王季高扣罪名。两个势力的斗争最后在蒋介石的利益权衡下,给了「CC系」胜利。

李茂堂作为这次斗争的重要人物,直接在「CC系」的帮助下成了陕西省国民党中统一把手。

这以后,李茂堂的潜伏工作虽然更加危险,但有职务之便,也方便了很多。抗日战争趋近尾声时,蒋介石密谋打内战。李茂堂不仅向组织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还设法营救了一大批进步学生和共产党员。

1945年的时候,李茂堂才终于得以「光明正大」跟组织建立起久违的联系。

当时,中共要召开七大。王超北接到命令,要去延安汇报工作,接受新任务。李茂堂也想去延安,解决自己的党籍问题。但以他当时的身份,显然是不能偷偷去的,因为这样反而更危险。

于是,李茂堂找到了胡宗南,以中共要召开七大为由,提出了到延安搞情报的要求。胡宗南一开始反对,李茂堂却坚持要去。胡宗南见状,脸色一变,下令枪毙李茂堂。李茂堂沉着应对,走向门外,胡宗南又突然叫住他,问:「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李茂堂说:「我李茂堂为党国赤胆忠心,问心无愧,要杀就杀,还说什么!」

胡宗南这才软下来,说:「跟你开个玩笑,别介意。」

李茂堂就这样踏上了去延安的路。一到延安,李克农等人已经在等待李茂堂了。李茂堂没有被同志们的热情吓到,而是看着这一切,想起了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百感交集。

「旧路青山在,游子白首归。」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李茂堂的党籍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革命还没有结束,李茂堂依然需要回到国民党内部潜伏。为了这次回去能让李茂堂拿出东西,组织专门给了李茂堂一些情报,好让他交差。

这趟延安执行对于李茂堂而言是极其成功的,既跟组织恢复了联系,解决了自己的党籍问题,又因为带回的情报在国民党内成了「大英雄」。

后来,李茂堂继续自己的潜伏生涯。在解放战争中不仅为组织提供了许多国民党的军事情报,还设法拿到了国民党在组织里潜伏的特工名单。这份名单足足有6000多人,对解放工作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尽管如此,胡宗南依然很信任李茂堂。

解放西安的时候,胡宗南撤退,把留下的一切人员、物资都交给李茂堂调度。胡宗南本来计划等到解放军开进西安,就点燃事先准备好的炸药,炸毁西安城。就在胡宗南做着鱼死网破的梦时,胡宗南和解放军却已经兵不血刃地解放了西安。

本该听到爆炸声的胡宗南,听到的却是西安人民敲锣打鼓的欢庆声。

而李茂堂做的这一切,他的儿子李克前都不知道。李茂堂自然明白儿子的怨气,但为了革命,他也无可奈何。临近新中国成立时,李茂堂的革命事业已经完成,心中还有一个心事,就是想见一见儿子,化解儿子心中的仇恨。

于是,就有了贺龙找到李克前的那一幕。

后来,李茂堂担任了国内贸易部的第一任副部长,与儿子李克前也终于化解了多年的误解。

1953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李茂堂身体日渐消瘦,最终因病去世,终年仅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