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世界通史;中古初期印度封建制度的形成

2024-01-06历史

哽哒人的人侵和笈多王朝的衰落哒人于5世纪中叶侵入北印度,其酋长头罗曼于499年进占中印度马尔瓦地区。502年,头罗曼的儿子密希拉古拉在北印度立国,以旁遮普奢羯罗为首都。唳哒人进入印度后不久,就接受印度的文化。新的统治者也与宗教势力结合,保护印度教,重建寺庙,把土地分配给婆罗门。北印度成为厌哒国家统治下的一省。笈多王朝则早趋衰落。未被哒占领的地区也分裂了,许多藩属脱离摩揭陀,形成独立的小国;只有恒河下游一带还属于笈多王朝。

吠哒人在印度的统治为时不长。528年,北部各王公以马尔瓦王公耶输达曼为首,击败唳哒人,吸哒王逃往喀什米尔。不久,呖哒国家被突厥和伊朗所灭。

戒日王在北印度的统治唳哒国家瓦解后,印度北部各小国互争雄长。德里北方的小邦坦尼沙地当旁遮普通往恒河流域的要冲,于6世纪末年逐渐强大,战胜邻近的小国。606年,戒日王即位,国势更盛,拥有象军五千、骑兵二万、步兵五万。戒日王不断扩张领土,「练兵聚众,所向无敌,象不解鞍,人不释甲,居六载而四天竺之君皆北面以臣之。」统一北印之后,戒日王迁都恒河西岸曲女城,称为羯若鞠阇国。版图大致与笈多王朝时相等,包括印度北

原名曷利沙·伐弹那,后改称尸罗阿迭多,中译戒日。部,南达纳巴达河,东西都抵于海。

玄奘【大唐西域记】对7世纪的戒日王国家有较详细的描绘。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稻、黍、豆、甘蔗等。喜马拉雅南麓以及西旁遮普和信德一带,畜牧业也很发达。关于手工业,玄奘提到棉织品、铜器和玻璃器皿。首都曲女城周围三十多里,深沟高垒。城内有佛寺百余所和很多婆罗门寺院,商业也很兴盛。

戒日王国家境内包括三十几个藩属。戒日王不但利用武力,还利用佛教来巩固统治。宗教大会每五年召集一次,北印度各地的藩臣、佛教徒和婆罗门都去参加。643年曲女城召集大会,请玄奘说法十八天,听者折服。印度佛教徒对玄奘极其尊敬,戒日王也给他以隆重的礼遇。

封建制度的形成5至7世纪是印度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社会结构的基础仍然是由古代继承下来的农村公社。有些村社已经废除定期分配土地的制度,出现私人的世袭占有制。土地占有者利用外来的人耕种,收取地租,同时剥削本村社的贫穷成员和奴隶。

早在笈多王朝时期,据法显所记,「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侍卫终身替国王服兵役,因而获得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6世纪以后,侍卫制度得到发展。据【大唐西城记】载,出身婆罗门的各地藩臣,经常召募外族战士作侍卫,赐以附有农民的土地,作为封建采邑。篡位的藩臣尤多如此,借以自固。后来侍卫的采邑逐渐变为世袭领地。

在戒日王统治时期,国王仍然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大部分土地为国王直接占有。臣属也有封地。玄奘记载:「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份地,自食封邑。」显然是指由国王封给官吏的采邑。封地最初是终身占有的禄田,以后才逐渐转化为世袭的领地。据当时王公的赐地铭文,他们也往往把整个农村公社赐给个人或 101

在法显、玄奘和慧超的行记中可以看到,王室土地是连同附着在上面的「百姓」作为采邑封赐臣下或布施给寺院的。「百姓」与封建主的关系及其被剥削奴役的程度各不相同。有些仅限干缴纳页赋;有些实际上处于对封建主的农奴隶属地位。在封建采色形成的同时,古老的农村公社组织依然存在。玄奘在记载中说,「各安世业,俱佃口分」,这可能是用中国唐朝田制的术语来说明印度农村公社中的土地关系。「世业」指公社中家族的私有地,「口分」则指公社分配的土地。

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生产力得到提高。水利灌溉发展了。一部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德干东南部所发现6至8世纪的铭文中,提到村镇市场出售稻米和其他谷物,还有椰子、香料、甘蔗、糖及油料等。

各地封建王侯的首府和沿海地区的城市也繁荣发展。城市手工业者生产精美的棉织品和丝织品、毛毯、金银宝饰、象牙和漆制工艺品以及武器等等。他们分属于织工、首饰匠、鞋匠、武器匠、刻木匠等不同的阇提(卡斯特)。各阇提有头目和执事人等,在生产和生活中执行规章,违者罚款,甚至予以逐出阇提的处分。这些阇提都依附封建主,并且以连环保的形式负责交纳捐税。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往往还兼营农业。

当时商业兴盛,有贩卖布匹、植物油、水果等商人,村镇中有了市场。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从7世纪起逐渐增长。南印度的商人到缅甸、爪哇、中国经商。阿拉伯商人在印度的贸易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其时封建骑兵需要大量马匹,马匹的输入即为阿拉伯和伊朗商人所垄断。由印度运往西方的主要货物有棉织品、香料(特别是胡椒)、米、糖和工艺品等。直接从事海外贸易的地方有古扎拉特、羯陵加、奥里萨、孟加拉等地。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等,封建剥削形式随之不同。劳役地租还存在,但以实物地租为对农村公社农民进行封建剥削的主要形式,另有徭役和其他各种附加的苛捐杂税。地方政府向农民征收维持军队和行政机构开支以及举行宗教祭典的各种费用,有的地方苛杂达十八种之多。

从保存下来的零星资料,可以看出这时期印度农民和手工业者反抗封建剥削的斗争。有的提到农民掀起暴动,烧毁封建主的房屋;有的记载农民商定拒缴赋税,如有破坏协议、帮助封建主者,立即处死;有的说南印度的注辇和遮娄其国的农民不断发生「骚动」。城市手工业者和居民的反抗活动有时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反对正统的印度教,反对为印度教所神圣化了的瓦尔那制度。

瓦尔那制度的发展和印度教的兴起古代的瓦尔那制度在封建社会中有了新的发展。玄奘的记载证明,当时的瓦尔那制度与古代所谓四种姓已有所不同。刹帝利与婆罗门同样还是统治的瓦尔那。吠舍原来包括农村公社成员、手工业者和商人。到了封建时期,许多自由农民变成依附农民,手工业者也处于依附地位。因此玄奘记载中的吠舍就只指「贸迁有无,逐利远近」的商人、高利贷者和富裕的手工业者。首陀罗和不可接触的贱民已经逐渐附着在土地上,与失掉自由的公社农民地位接近,共同形成印度中古时代的依附农民,因此玄奘所说的首陀罗就泛指「肆力畴陇,勤身稼穑」的农人。瓦尔那之间互不通婚。瓦尔那的数目也随着社会分工而增加,出现按不同社会职业划分的许许多多的阇提。婆罗门教与佛教长期融合的结果,在中古初期产生了印度教。

163

印度教吸取佛教不抵抗,禁欲以及作「业」获报等教义,并把释巡牟尼当作主神之一毗湿纽的化身,列入印度教诸神之内。佛教也承认印度教关于瓦尔那和阇提的划分,不许下层人民加入教团。佛教寺院的高级僧侣腐化贪利,对人民的影响已经远不如前。到9世纪时,商羯罗和佛教大师进行辩论,建立印度教寺院,组织正式的印度教修道团。统治阶级支持印度教,夺去佛教寺院的地产和财富。一个世纪后,印度教在全国获得优势,佛教的势力衰落。

印度的分裂和外族的入侵在封建制度的发展中,大封建主的独立性逐渐加强。他们不但统治所属土地上的农民,还获得不许政府军队进入领地的特权。戒日王死后无嗣,大臣阿罗那顺夺取王位。各地领主纷纷独立,割据称雄,国内陷于混乱。在西北出现的一些封建小邦,其首领多为出身外族的侍卫,自称为「拉奇普特」 。这些小邦中的外族往往保有氏族关系和军事组织,首领与一般氏族成员形成刹帝利,共同占有土地,在印度北部建立好几个王朝。其中巴利哈尔王朝在8世纪中叶据戒日王旧都曲女城,统治恒河中游大部地区;旃德尔王朝在11世纪初据西印度达哈尔。除拉奇普特所建王朝以外,在东部孟加拉地区有崇信佛教的巴拉朝,西部有安喜尔瓦拉朝,南部有遮娄其朝和与之争雄的帕拉瓦朝等。9世纪时,帕拉瓦国衰落后,注辇国在南印度兴起,直到13世纪仍为南印度的大国。分裂的局面从7世纪中叶一直延续到11 世纪。

7世纪末叶,阿拉伯哈里发在占领伊朗和阿富汗后,进而侵略印度。711年,倭马亚朝大将穆罕默德·依本·卡西姆从巴斯拉率军循海道进攻印度河下游信德,占有其地。卡西姆对不信伊斯兰教者课以人头税,引起印度人民更大的仇恨。8世纪中叶,阿拉伯侵略者为安喜尔瓦拉的王公所败,退出印度。

10世纪末,印度又遭到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的侵略。新兴于阿富汗境内的伽色尼王朝统治者马穆德,从1001年起,在二十六年中先后入侵印度十七次,每次都破坏城市,蹂躏乡村,掳掠居民和财富。1019年,曲女城被攻陷,几乎夷为平地。1025年,马穆德攻陷西海岸苏姆那特城,把最富有的湿婆庙抢劫一空,屠杀近五万人。苏姆那特是富庶的商业城市,传说马穆德劫去的财宝,用三万只骆驼才运回伽色尼。外族相继入侵的结果,使整个印度北部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旁遮普一度被并入伽色尼版图。

5至11世纪的印度文化中古初期的印度继承与发扬古老文化的传统,在某些方面取得灿烂的成就。主要的文化中心是北印度的那烂陀 与南方的建志 。根据玄奘的记载,那烂陀寺有学生一万人,其中不少是外国人来留学的。寺内设有专门研究机构,虽然研究的主要方面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经典,但也包括各种学科。

6、7 世纪之间,著有【八科提要】的医学家婆拜多曾在那烂陀寺讲过学;其后萨婆迦罗也在那里研究过病理学。梵文的医学论文中有不少关于外科手术的论述。据6世纪的数学论著,圆周率的计算已经十分精确,定为3.1416。在南方,建志也设有学院,向东南亚诸国传播印度的文化。

哲学的发展表现在对过去唯心论体系的进一步阐述,重要的代表者是商羯罗(约788-820)。商羯罗创一元哲学「不二论」,认为实际存在的只有「梵」,其余皆为幻象。罗摩奴迦(1175-1250年)反对关于世界是虚幻的观念,认为除「梵」以外,也存在着和心密切结合并支配它的实体。与商羯罗不同,罗摩奴迦承认世界的真实性和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梵文文学在中古初期逐渐失去和民间文学的联系。7世纪檀丁写的【十王子行纪】和波那跋陀以戒日王的活动为题材的【戒日王本行】等,虽然也有一些现实主义的表现,但其主要特征是模仿古代的格式,追求形式主义的描写,词藻堆砌,文句冗长,只能供少数人欣赏。到10世纪末叶,在梵文文学以外,开始出现孟加拉人、马拉特人、古扎拉特人、泰卢古人、泰米尔人等各族人民用自己口语写成的文学作品。

在艺术方面,中印阿旃陀石窟®壁画丰富多彩,代表这个时期艺术的成就。满布于佛殿和僧房两类窟内的壁画,布局和谐,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技巧精湛,虽然以佛教传说为题材,却能反映现实生活。8世纪时,中印奥朗格巴德附近山岩上,又开凿著名的埃罗拉石窟,长约两公里,包括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庙。其中有用整块岩石雕凿成的印度教神像。两处石窟都是印度劳动人民艺术成就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