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15年,青年毛泽东贴征友启事引发轰动,校长慨叹:有志气

2024-05-16历史

1915年9月,长沙各大中学校内的布告栏上,普遍都张贴着一则特殊的「征友启事」。发出这则启事的人,名叫「二十八画生」。当然,这一看就是个化名,幕后人物其实是当时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一名普通学生。这个学生,名叫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为什么要贴这个征友启事?当时引起了怎样的轰动?后来他征到朋友了吗,这些人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我们先从青年毛泽东那蜿蜒曲折的求学之路开始说起。

一、蜿蜒曲折的求学路

青年毛泽东的求学之路,真是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曲曲折折。

在省立一师,毛泽东其实算是年龄偏大的学生,同班同学基本都比他小两三岁。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在韶山读私塾的时候,曾被迫辍学过两年,因为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认为读书没什么用,还不如给他打算盘来钱快。

那为什么毛泽东后来又顺利上学了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几个私塾老师,不忍心放过一个好苗子,纷纷上门替他说情,苦口婆心规劝毛泽东的父亲。他们信誓旦旦地说,如果让毛泽东继续上学,未来极有可能会当大官,这是光耀门楣的事情,何乐而不为?这个理由很正当,毛顺生动摇了。

除了私塾老师的「拔刀相助」,当然毛泽东自己也非常想读书,简直受够了这么多年在家被父亲当长工使。

某一天,他突然质问父亲:雇一个长工需要多少钱?毛顺生答:大约一年十二元。毛泽东听后,十分镇定地将提前准备好的装有十二块钱的信封交给他,然后认真地说自己第二天就要去湘乡读书。

当时毛泽东年仅十六七岁,这些钱都是哪儿来的呢?都是借的,或1块或2块地从母亲娘家那边的亲戚等处讨的。看着这些钱,毛顺生又震惊又生气,简直无话可说。

于是,毛泽东如愿以偿去了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念书。临走前,他还给父亲留下了一首自己改编的诗:「孩儿立志出相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不过他并没有直接交给父亲,而是夹在父亲每日必看的账簿里,非常聪明。

然而,毛泽东在湘乡也没有读很长时间,大概半年就走了,因为他觉得这里教授的内容太简单,而且不止他这么觉得,当时的校长李元甫也这么觉得,他非常看好这个17岁的少年。于是在校长李元甫的推荐下,毛泽东又考入了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算是真的来到了大地方。

然而,初到省城,毛泽东也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学生。1911年春进入湘乡驻省中学,刚读了几个月辛亥革命就爆发了,毛泽东竟突然弃笔从戎,以「毛润之」为名加入湖南新军,当了一名普通的列兵。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毛泽东每月的军饷大约是7块钱,但是他会拿出至少4块钱,专门去订报纸看,他是他所在部队里的「大学问家」,还常常帮士兵们写家书。

不过在这里他也没待很长时间,仅仅半年后,因为南北议和了,毛泽东所在的部队就就地解散了,毛泽东刚刚开始的军旅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结束了军旅生涯,毛泽东就陷入了「无所事事」的境地。受「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决定还是继续读书,不过这次又遇到了不小的打击。

他根据报纸的学校招生广告,先后考了大概五所学校——警政学校、一个制造肥皂的学校、法政学校、商科学校、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不过,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或校风,他都只待了很短的时间就自动退学了。

因为连续在择校上受挫,毛泽东十分受打击,他决定放弃找学校,而是去定王台的湖南省图书馆自修——自己教自己,自学成才。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决定。在省立图书馆,他前后待了大概半年多时间——每天第一个进图书馆最后一个离开,只有中午才出去买点米糕填肚子,「就像牛闯进了菜园子」,如饥似渴地学习中西文化思想知识,极大开阔了眼界。

1912年末,因为父亲施加的经济压力,毛泽东无奈放弃了自修生活,决定重新考学读书。经过多次挫折后,他终于找到了一所适合他的学校,后来他在这里读了整整五年,这就是著名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二、【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

初入省四师(后来并入省一师),毛泽东非常勤奋用功,无论哪个同学找他,都会得到同一个答案:「到报刊阅览室去找。」他被同学们称为「毛奇」,这本是一个德国著名将军的名字,德文为MOLKT,音译为毛奇,但同学们还是给他起这个外号,其实是称赞他的文韬武略。

毛泽东在学习上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对于喜欢的文学类课程,毛泽东不仅认真听,还会记下大量的笔记——【讲堂录】,治学之严谨令人佩服;不仅如此,连带着教课老师,他也非常喜爱,甚至会追到老师家里去学,比如恩师杨昌济。

而对于不太喜欢的自然科学类课程,他不会花费很多精力,甚至连考试都是不及格的,全靠社科类课程的高分甚至满分来「补」。当然客观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好的学习习惯。毛泽东后来其实也有醒悟,他在1915年6月25日写给湘生的信中说:

「吾于课程荒甚,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不仅在学习上有个性,毛泽东在交友之道上更有个性。1915年9月,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因为觉得自己「友不博而见不广」,毛泽东就以「二十八画生」的化名,在长沙各校张贴了一则征友启事。之所以叫「二十八画生」,是因为毛泽东的繁体字——毛澤東,恰好是二十八画。

【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用八裁(尺寸比A4纸小一点)湘纸油印,全文大约百字,都是文言文,书写用的兰亭贴体。大致意思:在国家民族陷入危难之际,诚挚邀请具有爱国情怀、肯吃苦耐劳、对时政感兴趣的人,一起讨论救国救民之道,并准备随时为国捐躯。

文章末尾,他特意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来表达自己征友的诚意,以及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强烈渴望。在邮寄启事的信封上,他还专门注明:「请张贴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

后来,这封启事被张贴在长沙的各大中学校内,看得人很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不过,这样的「轰动」也带来不少麻烦。

当时有一些崇尚封建思想的老学究,看到这封启事后,气愤地直接把它给撕了下来;更有甚者——湖南女子师范的马校长,直接怀疑这个「二十八画生」是在找女朋友,因为他历来都是反对本校女生跟外校男生交往的。

据【风华正茂的岁月——新民学会纪实】记载,当时马校长气呼呼得跑到启事上面留的联系人——陈章甫那里,质问:「陈先生,你怎么帮人做起找朋友、当媒婆的事情来了,找朋友找到我们女子师范来了!这‘二十八画生’是什么人?」

陈章甫笑答:「你完全误会了,‘二十八画生’就是‘毛泽东’姓名繁体的笔画总和...」他还夸赞称,毛泽东是湖南第一师范八班的一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又有鸿鹄之志的学生。

听了陈章甫的解释,这位马校长并不肯善罢甘休,他又找到当时省一师的校长武绍程核实,得到同样的夸赞之语后,才感慨说:「这是一位救国人才,有志气,有理想,可钦可畏!」

三、「应征者五六人」

征友启事登出去后,看得人多,但实际相映的却很少。9月27日,毛泽东在写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沮丧地说:「至今数日,应者尚寡。」后来过了一两个月,才陆续有几个人来应征,11月9日毛泽东又在写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开心地说:「...应征者亦五六人,近日心事稍快惟此耳。」

据记载,只要有人应征,他都会把人约到自己最喜爱的位于定王台的湖南省立图书馆见面。见面后也不说什么客套话,上来就直奔主题:「你近来读些什么书?写了些什么文章?」也是非常直接了当。

其中,有两个人后来在中国党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一个是罗章龙,一个是李立三。

罗章龙1896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当时是长沙第一联合中学的学生。看到启事后他十分感兴趣,和毛泽东两人在图书馆一口气聊了3个多小时。临别时,仍然意犹未尽,毛泽东兴奋地对罗章龙说:「以后,我愿与你结为管鲍之谊,要多见面!」

后来1918年4月罗章龙要去日本的时候,毛泽东还专门为他饯行,并写下一首诗【送纵宇一郎东行】(纵宇一郎是罗章龙的化名)。后来,罗章龙1921年加入共产党,1923年中共三大之后被选入中央局,排名一度仅次于毛主席。

不过,十分遗憾的是,1931年因分裂党的言论,罗章龙被开除了党籍。日后便一直从事着教育行业——历任河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湖南大学的教授,建国后曾多次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直到1995年安详离世。

除了罗章龙,毛泽东当时征到的另一个朋友,就是中共党史上大名鼎鼎的李立三。

李立三189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15年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方式与毛泽东认识;后来,1922年他与毛泽东一起发动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成为了他革命生涯的起点。

不过,同样十分遗憾的是,1930年因过高地估计革命形势和自身力量,李立三在全党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犯了「立三路线」错误,留下了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不过李立三虽然犯过错,但他尤为可贵的一点是,从不避讳而且善于自我批评。李立三犯错误时年仅30岁,犯错误的时间只有3个多月,但他后来却坦率地检讨了长达30多年。

1946年春,李立三回到祖国,在延安党校大礼堂面对延安的党政军干部、党校学员发表长篇讲话。他登上讲台,首先自我介绍:「我就是李立三,就是搞‘立三路线’的那个李立三......」

李立三晚年于1967年6月22日含冤离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他平反昭雪,肯定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

在省一师的时候,毛泽东曾对好友萧三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善于做具体事情,一种人善于做组织工作。前者要多于后者,但是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而毛泽东就是属于后者,他是一个组织天才。【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就是他组织自己团队的最初尝试,虽不能算特别成功,但足以体现了他对于人才的渴望,对于组织一个小团体的强烈愿望。

在【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后,毛泽东的下一个大动作,就是创建了五四时期全国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组织,从1918年组建到1921年解散,虽然只有短短的3年时间,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大概只有73个人,但却走出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罗章龙、易礼容、蔡畅、谢觉哉等数十位中共中央委员,其中有7位更是成为了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令人震惊。

四、组织天才

什么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组织者的天才就在于,他能够将各色人等的长处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鲜少故意暴露或反复指责别人的弱点,最终达成最佳组织效能。毫无疑问,青年毛泽东堪称组织天才。

首先,他极其自信。在省一师,他的家境绝对不是算好的,相对于那些书香门第出身的子弟来说,他的知识底子也并不深厚——从小到大看的书并不多,因为经济条件有限,通常只能跟家里条件好的人借——在韶山读书时跟文运昌借,在湘乡读书时跟萧三借,在长沙读书时跟萧子升借。

但即便如此,他也相当自信,不卑不亢。【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他敢于面向全长沙的学生广征好友,并且还限定了不少条件——爱国、能吃苦、有决心,这说明他并不是什么人都愿意与之打交道的。当时,有不少同学称他为「一个奇才」。

其次,他极其谦和。对于比他优秀的人,他不自卑;而对于比他弱小的人,他也能始终保持善良和乐于助人。

自从1917年11月当上省一师学友会总务兼教育部长后,他亲自组织了一个面向工厂工人的夜校,亲自教他们读书认字,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不收学费,讲义也是他自己编。为了补贴学友会的经费,他除了自己上课,还亲自到街上叫卖小吃。

从省一师毕业后,他又组织了湖南自修学校,自己当校长和老师,教的也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工人甚至农民。对于底层受压迫的人,他似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想要帮助他们翻身的愿望。

再次,他极其坚韧。在省一师读书的时候,他意识到革命者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于是他做了大量的体育锻炼,有时甚至故意「折磨」自己的身体,让它变得更加强健、有耐力。

冷水浴、太阳浴、风浴、雨浴、登山、游泳、做操....各种各样的锻炼,层出不穷,都是青年毛泽东为了强健体魄而用过的方法。有时他甚至故意每天只吃一顿饭,或一些馊了的饭菜,同学表示不解,他表示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胃,让它尽早适应这样的艰苦条件,为以后革命事业做准备。

最后,他极其清醒。1918年秋,他带着新民学会会员北上,为赴法留学奔波,后来包括蔡和森、萧子升等大量的学生都出去了,唯独他主动选择留下来。

他在1920年3月14日给周世钊的信中说了原因,大致意思是:求学不必跟风,在哪儿都可以学到东西,之所以留在国内是因为:1、国内看译本的效率更高,短时间看的内容更多;2、中国是文明古国,应先把老祖宗的东西学明白;3、光学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结合实地调查,这个在国外很难开展。所以,他要留下来搞农民革命运动,搞社会调查,这是他尤其推崇的读书方法——读「无字书」。

总之,从一则小小的征友启事,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是相当地自信、主动、有魄力,这是他组织才能的初步展现。后来,他又组织了夜校,组建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自创了湖南自修学校。直到后来加入共产党,他开始领导更大规模的组织团体,直到最后,他领导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