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75年,13名战犯不符特赦标准,主席:放了吧,外媒揭开高明之处

2024-01-04历史

抚顺战犯管理所

前言

1975年3月19日早上六点半,抚顺战犯管理所的上百名两鬓斑白的战犯,像往常一样,在管教人员的带领下,有序走进礼堂,准备一起收听重要广播。

这件事如果放到前几年,他们可能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能出去。自1959年到1966年,国家曾先后进行过6次特赦,当时他们还抱有一定期望。

但是,自1966年到1975年的近9年时间里,因为特殊社会原因,一直没有再进行过特赦。在他们中的很多人看来,自己很可能要在这里了此残生了。

但是,就在前一天晚上,他们得知此次广播事关「特赦战犯」。因此,在播音员播报消息前,每个人的神经都高度紧张,想确定一下自己在不在特赦之列。

当播音员说道:「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时,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听到「特赦全部在押战争犯」时,整个大礼堂瞬间沸腾。房间里持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以及此起彼伏的「毛主席万岁!」高呼声。

有人激动得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有人仰天痛哭、泪流满面。当然,也有人表示怀疑。那么,毛主席为何时隔九年,突然做出这个决定呢?

毛主席下令全部特赦

战犯做早操

自第六批战犯特赦后,周总理就一直关注战犯们的情况,多次提醒公安部门注意。由于很多战犯年纪越来越大,再加上他们本身就疾病缠身,战犯们的死亡率逐年增多。

因此,公安部门于1971年给周总理上交了一份【关于抚顺战犯管理所战犯死亡情况的报告】。

得知这个情况后,周总理对公安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并给出指示:应该给他们以「特赦」的出路。否则只会让这些人觉得「释放大战犯,小战犯却要关到死。」这不符合毛主席「给出路」的政策。

很快,公安部门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周总理的批示。此后又召集辽宁、山东等地关押战犯的负责人,以及有改造任务的负责人召开座谈会。

同年六月底,他们向周总理上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改造战犯工作的请示报告】,建议在召开第四届人大会议时,特赦一批战犯。此后,公安部门进一步研究特赦问题。

周恩来

1974年12月,周恩来批示,要求公安部门列出全部战犯名单,以便在四届人大后特赦。23日,周恩来在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指示:

「还有一批战犯,他们已经放下武器关押二十多年了,还关着做什么,把他们放了吧,可以来去自由。」

此时,周恩来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但他依旧非常重视这个工作,拖着病体找华国锋谈了一次话。随后,华国锋指示公安部收集所有在押人员的详细资料,编成简报上报。

公安部门立即夜以继日工作,将所有战犯的名字、职务、表现以及身体情况等信息详细整理列出。周总理看过后,指示他们进行分类工作,以便党中央与毛主席审批。

为挑选出特赦名单,华国锋亲自主持会议讨论。在搞清楚每个人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他让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哪些人可以特赦,哪些人不能特赦,以及相应的原因。

华国锋

这样的会议,常常一开就开到后半夜。年纪大的同志,到后半夜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在那里稍微打个盹,然后继续会议。经过二十多个日夜的努力,大家终于确定:包括周养浩、谢代生在内的13个人不能特赦,其余人等都可特赦。

其中,周养浩曾是国民党内部有名的「书生杀手」。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就是由他策划杀害。另外,1949年,国民党在西南大撤退时,他还秉承国民党特务头子毛人凤的命令,在重庆、成都等地参与布置大破坏、大屠杀。可谓罪孽深重。

后来关押战犯管理所期间,周养浩表现也一直不太好。起初,他凭借着较好的口才,拼命为自己辩护,但法官自然不允许他狡辩。后来他干脆破罐子破摔,不但改造较差,连监规也不遵守,更不好好劳动,经常装病。

此前,党中央一直采取的是分批审理,视改造情况,分批特赦。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也曾作过重要批示:

「对于这批战争犯,要做到一个不跑、一个不死,将来也考虑一个不杀。分批释放。」

周养浩

周总理也在相关报告上批示:「我们要把他们改造好,变成新人。」

因此,大家一致认为,就以往的特赦规定来看,没有改造好的周养浩肯定不能被特赦。

这份报告经周总理审阅后,于1975年2月27日送报毛主席。毛主席看过后,挥笔作出如下批示:

「锦州、大虎山、沈阳、长春,还有战犯为什么没放?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多吃点鱼、肉,每人发100元零用钱,每人都有公民权。不要强迫改造。

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指周养浩等人)。土改的时候,我们杀恶霸地主,不杀,老百姓怕。这些人老百姓都不知道,你杀他干什么,所以一个不杀。有些人有能力可以做工作。年老有病的要给治病,跟我们的干部一样治。人家放下武器二十五年了。」

毛主席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原报告中安置在农村的已释放战犯每月生活费是15-20元。毛主席觉得,这样气魄太小了,所以指示每人发放100元。

接到毛主席的指示后,华国锋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方案。会上,他对大家说道:「要精心核对战犯数字,不要打埋伏。」

说完之后,他还是不放心,又专门对施义之说道:

「你口袋里还有没有啊?要倒光啊,不能再留一个。」

施义之赶紧表态:「口袋光光,已经全部列上了。」

最后,华国锋亲自核对,发现确实一个没少后,才如实向毛主席汇报。

战犯痛哭流涕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战犯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一不是欢天喜地,所长金源站在人群前面大声说道:

「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抚顺战犯管理所’撤消了,改成了贵宾招待所;‘战犯’这个称呼也不存在了,你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我们的同志,先生!」

金源话音刚落,房间内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大家在激动万分的情绪下,纷纷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宽大处理。

1964年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人员合影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向他们颁发了释放通知书。这一天,抚顺、济南等地同时举行特赦仪式。被特赦的人员全部端坐在座位上,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认真聆听法官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

此次特赦除了涉及全部人员让他们感到意外,还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给他们提供的待遇,也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毛主席指示:

有工作能力的,安排适当的工作。已经丧失工作能力的,养起来。有病的,可享受公费医疗。想要回台湾的,可以回台湾,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以后想要再回来的,也随时欢迎回来。

此前,他们只求能够在有生之年被特赦,然后自食其力。根本没想到能有如此好的待遇。另外,与以往特赦不同,此次特赦人员都由统战部门管理,彻底脱离公安部门。因此,他们认为,这是在政治上翻了身。(前六批特赦人员也改为由统战部门管理)

特赦战犯大会

3月20日下午,管理所为他们摆下12张大圆桌庆祝。护士长以及工人师傅们,都穿着洁白的围裙,在餐桌之间来回穿梭,为他们上菜端汤。这些年过半百、重获自由的国军将领高兴地开怀畅饮,很多人都喝得酩酊大醉,不少人因此被抬了出去。

22日,293名特赦战犯,相继从抚顺、西安等地的战犯管理所,齐聚北京前门饭店,准备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只见他们全部穿着统一的蓝色制服,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提包。包里装着毛毯、绒衣、床单、被罩、洗漱用品等。这些都是提前给他们准备好的。

虽然他们都上了年纪,但毕竟都是军人出身,个个昂首挺胸、器宇不凡,走起路来步伐稳健。如果再给他们配上帽徽与肩章,俨然就是一支正规军队。

之所以让他们穿蓝色制服,是因为华国锋觉得这套衣服端庄大方,而且这种军便服,还能让他们重新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感觉。

23日,叶剑英、华国锋等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包括黄维、文强等27位特赦战犯代表,他们纷纷发言感谢党和政府的宽大政策。

特赦的战犯

24日下午,北京前门饭店前出现一串汽车,还有一级警卫规格的警卫护送,全体特赦人员相继坐上汽车,前往北京饭店。行驶途中,路上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场面非常壮观。

车辆在北京饭店门前停下后,华国锋、叶剑英等人热情接待了他们。宴会上,整体气氛欢快热烈。大家高举酒杯,将以往的恩怨全部咽下肚中。

期间,叶剑英再次强调了特赦后的政策,希望他们能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多为人民、为国家做好事。

黄维再次代表全体特赦人员,宣读对党中央与毛主席的感谢信。他一边表决心,一边喊口号,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现场的老朋友,都为黄维这种举动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黄维一向「拒绝改造,走路都要挺着肚子」。

毛主席释放全部在押战犯,当时有些人不太理解,但当这一决定生效后,大家才知道毛主席的高明之处。毛主席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三方面考量。

黄维

首先,向蒋介石方面抛出绣球。毛主席一直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之前本来有一次机会,但因为朝鲜战争放弃。

另外,当时台湾在国际上的处境也发生很大改变。1971年,联合国通过了驱蒋案,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达到了99个,台湾的外交空间越来越小。毛主席无条件释放全部战犯,有利于改善两岸关系。

其次,制造烟雾弹。蒋介石政府一向多疑,有些战犯的家人在台湾,他们也很想回去,但蒋介石并不会信任他们。

最后,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毛主席早就说过,特赦战犯,是为了创造更加安定、和平的国内外政治环境。从宽处理战犯,有助于我们鼓励、动摇、瓦解国内外敌人。

同时,释放战犯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增加积极因素。因为,杀了他们,既不能增产,也不能提高科学水平,更不能强大国防、收回台湾,而且还会起到消极作用。但如果释放他们,还可以让他们把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蒋介石

之后这些人的表现,以及台湾方面和国际媒体的反应,也正好说明毛主席的高明之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在293名特赦人员中,有280多人向共产党提出留在大陆生活以及安排工作的请求,党中央同意了他们的申请。

另外,还有十人提出前往台湾,与亲友团聚。这十人分别是王秉钺、陈士章、王云沛、周养浩、蔡省三、段克文、张海商、杨南村、张铁石、赵一雪。其中,除蔡省三在台湾没有亲人,其他都有亲人在台湾。

但是,这场满怀期待探望亲友的行动,却让他们彻底看清蒋介石政府的真实面目。

4月11日,他们从广州乘坐火车到达深圳,然后再前往香港,下榻在香港的帝国酒店与兰宫酒店,满心欢喜等待台湾方面的消息。

但台湾方面却表示,如果他们想要回去,只能通过向「大陆难民救济总会」提出申请。同时,国民党方面还将他们视为「间谍」,声称他们回来不是为了探亲,而是有任务在身,直言不欢迎任何统战工具。

蔡省三

对此,周养浩等人大失所望,他们宁死也不愿以难民的身份提出申请。为此,他们只能滞留香港。

但是,他们在香港的停留期限只有七天。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他们必须尽快解决签证延期问题。在这种困难时刻,他们曾经为之卖命的国民党,继续对他们置若罔闻。最终还是中国旅行社派人把他们送到了香港移民局,帮助他们延期。

对此,蔡省三激愤喊话:

「回来只是我们的个人决定,我想国民党方面不会拒绝我们入境。我们为国民党辛苦工作几十年,如今想回台湾,难道也不提供条件?」

对此,台湾方面依旧不理会。

5月5日,香港媒体突然报道:张铁石在酒店自杀!这条新闻让所有人都惊诧不已。据说,张铁石在遗书上留下了「赴台已感绝望」的字句。可见他对国民党的失望程度。

这样的结果,让其他九人纷纷感到绝望。王秉钺于9月,从香港启程飞往美国。很快,陈士章、段克文等人也相继离开香港前往美国。

虽然很失望,但蔡省三与王云沛两人依旧想在有生之年与亲人团聚,他们决定暂留香港,待时机合适再飞往台湾。

而赵一雪、张海商与杨南村三人则决定重返大陆。重新回到北京后,党中央践行之前的承诺,热烈欢迎他们,并且在生活与工作上都给他们做了适当的安排。后来,他们三人分别担任了湖北、上海以及四川的省、市政协委员,在大陆安度晚年。

对于台湾方面的做法,多家海外媒体对他们进行了抨击。美国【新闻选刊】表示,台湾陷入了窘境。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则认为,这件事情,使得共产党在与国民党进行的持久宣传战中胜了一筹。曼谷【新中原报】的评论,也揭开了主席的高明之处:

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提早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转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北京此次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犯,便是具备着此一重大意义和作用。此举不只对台湾同胞有所影响,对海外华侨亦是一种有力启示。」

毛主席

与毛主席此前的预想一样,当初留在大陆的特赦人员,也为人民做出不少贡献。仅1964年释放的42名战犯中,就有28人获得多种奖励,还有8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回忆称,当初,除一部分人被分配到政府部门外,还有很多人被分配到工业、农业部门。

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术所长。例如,原国民党少将白玉昆,就在河北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的果树,每年都会获得大丰收。之后,他还将这些栽培技术推广到了河北全省,惠及不少农民。

另外,此前被视为罪大恶极顽固分子的周养浩,甚至成为那批特赦人员中,表现较好的一位。

1997年,任海生(左一)文强(右三)蔡省三(右二)在北京

定居美国期间,有不怀好意的记者找到他,想从他嘴里掏出一些摸黑中国共产党的话,他却说:「你们不了解中国。」听到同在美国的段克文肆意抹黑共产党时,他大骂段克文不是个东西。

当然,其他被特赦的人以及他们的家人,也始终记得共产党的好。蔡省三的夫人在临终前依旧不忘叮嘱家人:

「记住,没有中国共产党‘给出路’的政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