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北宋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竟然都是范仲淹推荐的!

2024-08-09历史

提到范仲淹,都说这是时代斌哥,能文能武。其实,范仲淹还是一个特别称职的伯乐。这么说吧,北宋的文臣武将,儒学大佬,文坛领袖,一大批人都是范仲淹推荐的。

先说文臣,这方面代表人物是富弼。

富弼是北宋名相,四朝元老,还是著名外交家,两次出使辽国。在北宋财政衰竭、边备废弛的情况下,愣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辽兴宗觉得自己出兵占不到便宜,最终促成了宋辽和解,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

这么一位大佬,年轻时也受过范仲淹的指点。范仲淹比富弼大十几岁,初次见面就认为富弼有王佐之才,还把他的文章推荐给晏殊等人。晏殊一看就喜欢上了,追问富弼结没结婚。

最终,在范仲淹的牵线搭桥下,富弼成了晏殊的女婿。而晏殊是当朝宰相,富弼也算是在范仲淹的帮助下,半只脚踏入官场。

接着范仲淹又鼓励富弼去参加科考,说你应该通过科举走入仕途,有个正经出身。富弼这才去参加考试,一举高中,步步高升,最终成了宰相。

武将代表人物就是狄青。

当年狄青只是军中一名下等军官,虽然作战勇猛,但没人重视。并且他脸上还有刺青,是发配过来的,犯过事,没人看重。

一次偶然机会,范仲淹见到了狄青,认为他有将帅之才,就建议他读【左氏春秋】,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埋头苦读,最终官至枢密使,成了公认的名将。

文坛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苏舜钦,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是在当年,这可是炙手可热的文坛名人,三苏之一。

当然这个三苏不是苏洵苏轼苏辙,他们是眉山三苏。早在苏轼之前,四川梓州铜山还有铜山三苏,分别是苏易简、苏舜元和苏舜钦。苏舜元和苏舜钦是兄弟,苏易简是他们的祖父。

苏易简是宋代四川第一个状元,苏舜元是著名书法家,号才翁。苏轼曾经说「才翁草书真迹,当为历世之宝」。可见在大书法家苏轼心中,苏舜元的草书也是一绝。

苏舜钦则是文学家,和欧阳修、梅尧臣倡导过诗文革新,是北宋文坛领军人物,与梅饶臣并称「苏梅」。而他,早年也被范仲淹提携过。

当年范仲淹推行新法,苏舜钦与他理念一致,是新法的坚定支持者,范仲淹就把他推荐为集贤殿校理。后来新法失败,苏舜钦自然也被贬谪。

苏舜钦与苏轼没有亲戚关系,但性格很像。苏轼一再被贬,开朗乐观,哪怕被贬到岭南都能苦中作乐。苏舜钦也很乐观,被贬出京城,不但没有愁眉苦脸,还重修了沧浪亭。

沧浪亭是五代吴越国广陵王的园子,到北宋早就荒废了。苏舜钦花了四万贯钱把园子买下重新修建,题名沧浪亭。还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沧浪亭】,并凭借这首词成了北宋词坛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之一。

总之,这也是个牛人,也被范仲淹提携过。

范仲淹点拨过的文学大儒就是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别的都不用说,横渠四句,就足够张载在一众大儒中站稳脚跟。

张载虽然是大儒,但是年轻时并不想当书生。他想投身军营,又崇拜范仲淹,就给范仲淹写信,还亲自去西北拜访。范仲淹也很喜欢张载,但是认为他不适合战场,就鼓励他研究学问,建议从【中庸】入手。

偶像说话了,张载自然听从。于是历史上少了一个小兵,多了一个思想家、教育家。

除了这些名垂青史的大人物,范仲淹还知人善任,发掘过很多各行各业的人才。他经常与宋仁宗讨论人才的重要性,说「得人则治,失人则乱」。范仲淹还给皇上提供过一个名单,里面全是各个行业的精英。

名单中的杜杞,只是北宋普通官员,范仲淹知道此人是难得的能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有一年京西民变,多个州县受影响,朝野震动。范仲淹推荐杜杞为京西转运使、按察使。杜杞临危受命,没过多久就平息了叛乱。

王益柔,范仲淹推荐他时,两人还没见过面。范仲淹读过王益柔写的文章,认为此人可用,果断推荐他入馆阁。后来司马光写完【资治通鉴】,很多人都来借阅,但是一篇都没看完就昏昏欲睡。司马光说,只有王益柔,把【资治通鉴】从头到尾都看了。

除了推荐人才,范仲淹还特别注重教育。他在苏州为官时,曾经在南园买过一块地,想要在此安家。阴阳家说这是一块宝地,可以世世代代出公卿。

如果别人听到这句话,肯定马上盖房子搬家。但是范仲淹听说后却改主意了。他说在这里安家,只有我一家贵。不如盖学舍,培养人才,叫吴人都贵。

皇帝如果知道哪块地好都得圈起来建皇陵,丝毫不考虑百姓。但是范仲淹却能把风水宝地让出来建学堂,真是令人折服。而学堂建起来,又会培养出多少国之栋梁!

都说欧阳修是千古第一伯乐,其实范仲淹在这方面丝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