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火药桶巴尔干问题的前世今生(5)三种神力的角逐(下)

2024-04-13历史

终于说到奥斯曼帝国了,在我们讨论巴尔干宗教演变前要先提一下奥斯曼崛起时浓重的宗教扩张主义背景。相对于拜占庭而言,奥斯曼帝国并不算长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由奥斯曼继任部落首领并独立建国所开启,其岳父是苏菲派的长老,这一派在吸收新柏拉图主义和其他宗教神秘主义的理论及礼仪后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将苦行禁欲作为修行方法力求以神秘的爱和沉思冥想,消除个人意识,包括忘却来世的厚赏,达到无我而消融于真主之中。

早期的奥斯曼高举岳父赠与的胜利之剑,打着加齐(也就是圣战者)旗帜,东征西讨,在浓厚的宗教色彩下奠定了奥斯曼帝国的基业。

1.从游牧到定居的加齐运动

这里要着重提一下加齐运动,这一运动最终使得突厥人从游牧走向定居,早在11世纪塞尔柱帝国时期,有大量处于游牧自治状态的突厥人,没有接受定居的生活和中央集权的统治,他们作为游牧民自伊朗高原流动到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在流动过程中他们不断抱团新皈依的民族并与其他游牧部落结盟组成军事集团,比如突厥化的亚美尼亚人和突厥化的小亚细亚人。这些军事团体最初正是塞尔柱帝国军队的中流砥柱。而当塞尔柱人的大规模扩张停止后,帝国鲜有大规模的军事活动,这些游牧民组成的军事集团开始不停地骚扰过上定居生活的省份,不服管教,掠夺成性,让中央政府十分难堪。

这些尚处于游牧状态的军事集团拥有独特的文化与价值观,实际上成了塞尔柱帝国内部一个独立的群体,一个不稳定的火药桶。塞尔柱人统称他们为土库曼人。而加齐运动则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祸水西引」策略。运用宗教的狂热,将精力过剩的游牧民的注意力从国内转向国外。所谓「加齐」,其成员是形形色色的志愿兵。他们得到的任务是打击异教徒,而他们本身最重要的作战动机则是劫掠。通常,他们会作为边疆战士从伊斯兰世界的边境出发,对外发动突袭,不客气的讲,加齐运动就是游牧民族的劫掠特性与宗教狂热相结合的产物,突厥人持续的骚扰与劫掠,对拜占庭的边疆军区的经济、农业、贸易、宗教乃至人口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些加齐勇士小规模时在农村打家劫舍、抢夺农民的收成。规模大一些的拦截商队,再大一些的甚至攻略城镇,所到之处一片白地。

1025年,拜占庭最后的强心剂,马其顿王朝皇帝巴西尔二世死后仅仅20多年,帝国的皇帝连续几个都是昏聩庸碌之辈,而这时加齐们来到西方的小亚细亚半岛,出没于塞尔柱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之间局势动荡的边境地区,不断的冲击着拜占庭人的领地,掠夺、蚕食拜占庭人的领土,在与拜占庭边防军近20年的斗争中,本就捉襟见肘的拜占庭人却由于帝国经济问题不断削减边防军的实力,因此这种劫掠趋势非但没有受到控制,反而成长为帝国无法忽视的心腹大患,大到需要皇帝本人亲征的地步。1071年的曼齐刻尔特战役,皇帝罗曼努斯四世战败被俘,帝国彻底失去了对亚美尼亚和安纳托利亚的控制权。

而趁着战后拜占庭人的边防线处于崩溃状态,这使加齐们的进攻更加猛烈,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体加入。塞尔柱王公苏莱曼在此建立罗姆苏丹国。而与此同时,突厥的「加齐」们与突厥化的新加齐们在小亚细亚东北部建立了达尼什曼德王朝,但是这个王朝不像塞尔柱帝国本身,依靠波斯官吏建立起的税收体系,他的组织形式相当松散,缺乏完备的行政组织形式,依然以加齐掠夺的战利品为经济基础,而十字军运动的兴起直接导致了王朝战利品经济体系的崩溃并最终被拥有更完善行政体系的罗姆苏丹国吞并,此后的加齐们活跃在罗姆苏丹国与拜占庭人的边疆行省,建立了自己的边疆诸侯国,随着越来越接近拜占庭人的核心地带,加齐们遇到的防御阻力也越大,早期的劫掠形式也就越发困难,因此不再拥有旧式游牧劫掠空间的突厥人开始逐渐的定居在边疆土地上。

加齐运动瓦解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的统治

2.罗姆苏丹国的衰落

说到未来奥斯曼的领土与文化宗教影响范围,可以说小亚细亚是其基本盘,自11世纪突厥人进入安纳托利高原后,经历残酷的加齐运动对拜占庭经济、政治、宗教乃至人口基础的打击,这片土地在几个世纪里又经历了穆斯林与基督徒、穆斯林与穆斯林、穆斯林与蒙古人、穆斯林与突厥化蒙古人等多方势力的混战,小亚细亚进入了旧有希腊文化逐渐与伊斯兰文化相融合的突厥化时期。

相比其他的突厥同胞,奥斯曼人西迁的时间要远晚于其他同胞,他们的祖先苏莱曼·沙赫在12世纪晚期统治着伊朗东北部的马罕地区,正适逢蒙古人崛起,在他死后家族一部分人在呼罗珊成为蒙古人的臣子,一部分拒绝臣服的则西迁到安纳托利亚高原,作为新的加齐参与到对拜占庭人的掠夺中,而此时的拜占庭人刚刚遭到十字军的背刺元气大伤,科穆宁王朝三代中兴的努力毁在了盟友的背叛手里,而来自法国的十字军贵族鲍德温一世则僭越称帝建立了拉丁帝国。

这一时期的尼西亚帝国面临着东西两方的压力,皇帝狄奥多尔一世在1211年门德雷斯河畔安条克战役中,击败了支持其岳父原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三世复辟的罗姆苏丹国军队,并阵斩苏丹凯霍斯鲁一世,基本上使得东部的局势稳定下来,直到凯霍斯鲁一世的继任者凯考斯一世继位双方正式签订和约,东方成规模的战事告一段落,使得尼西亚人可以专注收复故土,但加齐式的劫掠冲突是罗姆苏丹无法控制的。

拉丁帝国时期1204-1261

不久,13世纪上半叶,蒙古西征的刀锋终于到了小亚细亚地区,1243年6月,蒙古将军拜住率蒙古军队在额儿赞章附近的柯塞达克击败罗姆苏丹国凯霍斯鲁二世率领的罗姆国军队,从此罗姆苏丹国成为蒙古-伊尔汗国的附庸,在凯霍斯鲁二世死后,国家一分为三,由三个儿子在蒙古人的监视下进行统治,长子凯考斯二世取得克泽尔河以西地区的统治权。他的弟弟基利杰阿尔斯兰四世及凯库巴德二世统治克泽尔河以东的区域。

而这一时期,奥斯曼人及其领袖埃尔图鲁尔因为与尼西亚人和蒙古人的英勇作战逐渐由游牧加齐转变成为罗姆苏丹国的附庸,由三兄弟之一的凯库巴德二世册封为封臣负责镇守与尼西亚人边疆相邻的几块领地。仅仅过了13年,1256年10月,蒙古人在阿克萨赖附近击败了叛乱的凯考斯二世,吞并了整个安纳托利亚。基利杰阿尔斯兰四世在1266年被处死,其子少主凯霍斯鲁三世成为安纳托利亚名义上的统治者,实权则由伊儿汗国或监国行使。而几乎同时,复辟后的拜占庭人于1265年与伊尔汗国结为同盟,汗国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二者共同的敌人,金帐汗国和埃及的马穆鲁克政权。而随着罗姆苏丹国的衰落,其西部边疆的一系列加齐诸侯们开始蠢蠢欲动逐步脱离开帝国统治,下一章我们将详细讲解奥斯曼人对巴尔干的统治策略。

1300年的诸侯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