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87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头后交给他两个任务

2024-07-22历史

「不要再打了,国共应讲和,兴办工矿,进行民主政治,不对言论进行限制,组建联合政府,发展壮大新中国!」

这是冯玉祥将军在前往美国前,对蒋介石最后的劝告,蒋介石信件才看一半,就将其丢到了桌上,完全不听冯玉祥的劝告。

当时冯玉祥是 国民党内部的 「反战分子」 ,这与蒋介石的利益相冲突,蒋派便以 「外出考察水利」 的名义,把冯玉祥派往美国并将其边缘化。

但也是这一次外出考察,让冯玉祥这辈子都再未踏上华夏故土------ 国民党的纵火阴谋下,冯玉祥将军葬身黑海大火。

冯玉祥将军身故后,他的遗孀几乎都留在国内帮助新中国建设; 妻子李德全是我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长子冯洪国是重庆市政协委员、二女儿冯弗伐是全国政协委员、三子冯洪达,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可有一人却是例外,他半生都在美国,曾要求回国定居,却被邓小平拒绝了并给他下达了两个任务,而此人便是 冯玉祥儿子冯洪志

冯洪志究竟是何许人,为何会常年留居美国,邓小平同志又是给他下了什么任务。

这一切且从民国六年的北京说起。

青年「洪志」:出生动荡,承父爱国

民国六年(1917年)时,冯玉祥因暗中联络蔡锷议和,被段祺瑞免去了第16混成旅旅长的军职,赋闲在风云诡谲的北京城中。

恰在这个「尴尬」的时刻,冯家二子出生了,或许是因为冯玉祥对罢免心有不甘,他为这个二子取名 「洪志」 ,以此表达冯家「志在千里」的决心。

虽然这其中不免透出几分无奈,但冯洪志刚一出生,上天真就赋予了冯玉祥一个「明志」的机会-------- 张勋辫子军作乱。

当时,段祺瑞能够指挥大部队作战的心腹将领并不多,身在北京的更是少之又少,冯玉祥就成为了段祺瑞的「最优选」。

可是冯玉祥是段祺瑞亲令免职的,如今有事又官复原职,不免会找人口舌,这让段祺瑞有了几分为难。

好在冯玉祥在家国大义面前,根本不计较这些「细节」,听闻辫子军作乱复辟, 他不等军令下来,便靠着在军中的威望,直接以十六旅的名义向张勋封建部队宣战。

十六旅在没有军饷的情况直接开拔前线,并将张勋部队一举击溃,将封建帝制最后「野火」掐灭在了北京城外,冯玉祥也因此官复原职,成为 十六旅旅长

虽然冯玉祥做这一切时,冯洪志仍是襁褓中的婴儿,可此举仍为之后的他树立了榜样,明白万事都要以家国天下为重。

之后,冯玉祥仍不断过家国寻找出路,他意识到段祺瑞政权终究有局限性,并不似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先进,所以一直暗中帮助着革命党人。

到了1924年时,孙中山提出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这一举措得到了冯玉祥的高度认同。

他不仅派遣军官到苏联学习,就连自己也在1926年时亲赴苏联考察学习,在这里他见识到了先进教育的重要性,深知这些知识才是家国之未来。

有了这样的见识后,在1929年时,他命人将年仅12岁冯洪志送到了苏联留学,但冯洪志太过年幼,苏联的思想教育显然太过于复杂。

冯玉祥思索再三后,决定将冯洪志转到德国,从中学开始接受教育,当时德国的知识教育是欧洲较为先进的,尤其是在工业机械的启发这方面。

冯洪志深受德国工业风的影响,工科成绩一直比较突出,最后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柏林工业大学 ,并攻读该校的王牌专业-----机械工程。

冯洪志与父亲一样,心怀家国人民,他拒绝了德国的移民请求,坚持做一名中国(中华民国)人。

在1941年中德断交时,冯洪志又一次拒绝了移民,毅然踏上了归国旅程,到中国兴业公司任机械工程师,他立志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冯玉祥很支持儿子的选择,为了培养儿子的爱国情怀,冯玉祥时常带着冯洪志奔走在全国各地,为抗日战争筹款,同时也考察旧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冯洪志标明正确的」出力「方向。

在这一过程中,冯洪志看到一个百废待兴的华夏大地,看到了一个落后挨打的旧中国,他意识到缺乏工业的支撑,是旧中国落后于世的真正原因。

除此之外,冯洪志随着父亲奔走,看到了满怀救国热情的国人,如此一片赤诚同胞,让他更加深爱这片故土了。

爱国「洪志」:憎恶蒋党,愤而出走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抗日战争局势的了解,冯洪志突然意识到, 抗日最大阻碍并不是外敌,而是腐朽的蒋介石政权。

原来,他随着父亲走遍大江南北宣讲,其间看到了无数国民党的腐败行为,而反观父亲,虽是一方将军,却每次都身着布衣进行宣讲。

他目睹了无数同胞为抗战倾其所有,有的捐出了多年积蓄,有的愤然参军为国效力,更有的老人家连口粮都一并捐了出来。

然而,父亲如此筹集来的抗日资金,其大多数却都流入了蒋派高层的腰包之中,这让他十分难以接受。

但其实作为父亲的冯玉祥,对于这一切一直都了如指掌,冯玉祥明白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深入骨髓,已是难以根治。

所以,冯玉祥每次筹集到资金,都会将资金一分为二,一部分交予国民政府进行抗日,另一部分则交予共产党方,用于为八路军筹措物资。

周恩来同志对冯玉祥的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对此专门评价道:

「冯先生自起义以来,反帝制,讨张勋,五原誓师,抵抗日寇,都足以彰显出他的革命精神!」

而父亲的所作所为,也给了冯洪志很大的启发,他打心底都明白,共产党是站在人民一方的,而且共产党积极抗日的态度,也让冯洪志大为赞赏。

时间转眼来到1945年,随着日本天皇一纸诏令,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胜利。

冯玉祥和冯洪志都为此高兴,父子二人甚至已经转而谋划如何建设百废待兴的中国,冯洪志还发表了自己「实业救国」的想法,这获得了冯玉祥的同意。

然而,父子二人终究是低估了蒋介石的专制野心,阎锡山一部在中原解放区打响了第一枪,由此内战便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冯玉祥意图以「结拜兄弟」的身份劝告蒋介石,让他不要再起战火,尽量以和平建国,可蒋介石却把罪责推到了共产党的不愿配合上,冯玉祥显得很无奈。

而冯洪志似乎从一开始就明白蒋介石的专制想法,所以在内战端倪初开时,他就拒绝了蒋介石的拉拢,决定到未受战火英雄的美国深造,他对冯玉祥说道:

「父亲,现在的国家百废待兴,我想要去美国继续深造求学,以期未来能建设国家。」

冯玉祥听闻此言,再回想先前对蒋介石的多次劝诫,突然明白了冯洪志的想法,原来自己的这位儿子从一开始就已清楚蒋介石的丑恶嘴脸,反倒是自己还企图用民族大义去唤醒蒋,实在有几分讽刺。

所以,对于出国的事情,冯玉祥举双手赞成,冯洪志因此来到了美国留学,还成功进入到 纽约物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冯玉祥这边刚把冯洪志送出去,便开始在国民党内部宣扬反战思维,此举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但冯玉祥毕竟是党内老人,不撕破脸前,蒋介石还是不敢对冯玉祥动手。

于是,他以「考察水利」为由,将冯玉祥送到了美国,至少让他不能在国民党内再发表任何「高见」了。

由此,冯家父子二人隔年便在美国相遇了,冯家人因此在美国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冯洪志还成功考入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不过,冯家人虽然远在海外,却一直保持着对国内形势的关注,也正是这期间, 冯玉祥和蒋介石爆发了剧烈的 「文章冲突」 ,蒋介石一怒之下开除了冯玉祥的军职 ,二人彻底撕破了脸。

忠心「洪志」:不改国籍,致力统一

到了1948年时,国内局势逐渐明朗,共产党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这让冯玉祥喜出望外,他当即准备回国参加会议。

可冯洪志还在读书,暂时无法跟随,所以 冯家独留下洪志一人在美国,其余人都登上了「胜利号」游轮,正式踏上归国之旅。

然而,令冯洪志没想到的是,此一别竟成为了他们父子二人的最后见面。

蒋介石指派多方特务对冯家进行围追堵截,尽管我党方面也全力拦截,但冯玉祥归国路漫长,最终还是让蒋派得了手-------- 「胜利号」在黑海上爆发火灾,冯玉祥和小女儿不幸遇难。

远在美国的冯洪志听闻此消息,一时间痛不欲生,他很想回国奔丧,但眼下科研任务繁重,而且安全也没有保证,为了不再给母亲添痛苦,无奈的冯洪志只能继续在美国等待时机。

可现实的鸿沟再次出现在冯洪志与祖国之间------- 朝鲜战争爆发。

随着战争的打响,中美关系跌落到了冰点,一众华人华侨都失去了归国通道,只能留在美国的土地上。

而美国为了能够招揽到这些能力出众的华人华侨,开始拿出「恩威并济」的手法,美当局先是许以重利,让这些人能够为美国效力,甚至是加入到美国籍中。

冯洪志对于美国政府的做法嗤之以鼻,根本不加理睬。

美国政府见冯洪志竟如此硬气,便开始对其使用强硬手段: 将冯洪志逐出校门,逼迫他在社会自力更生,同时又让各科研公司将其拉入「黑名单」,让他只能从事底层工作。

不过,如此行为根本打不倒冯洪志,他的内心始终记得父亲对他的教育,他背起行囊去一家机械厂当起了普通工人。

每日辛劳的工作,还有瞧不起华人的同事,冯洪志的工作环境可谓水深火热,但他却仍埋头苦干,反正就是不愿加入美国籍。

也正是这一苦干,让冯洪志被工厂老板相中,他将高学历的冯洪志调入公司的研发部门,冯洪志由此重新开始了科研工作,并借此逐步成长为全美国高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科学家。

时间随年轮来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苏争霸的影响下,中美关系逐渐走向高潮,一个「乒乓球外交」,尼克松的访华,这些都让冯洪志看到了归国的希望。

历经数年的努力后,在驻美大使黄镇的帮助下,冯洪志终于在1982年回到了祖国大地。

他来到泰山山脚的父亲墓前,与母亲还有一众兄弟姐妹相拥而哭,自上次分离已近四十年,如今自己能够再次归国,冯洪志感慨万分。

恰在此时,冯洪志还接到了通知:

「邓小平主席要见您。」

如此消息让冯洪志倍感意外,他不禁开口道:

「真的是邓小平同志吗?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事啊!」

就这样,在邓小平同志的安排下,冯家人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在这里他们见到了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

邓小平同志先是与冯洪志聊起家常,一个劲地夸冯洪志的父亲为革命作出的突出贡献,接着邓小平同志还问冯洪志生活还有没有什么困难。

冯洪志对此摇了摇头,只是试探地问道:

「邓小平同志,我在美国待了40年了,现在我想回来定居,您看这样可行吗?」

谁知邓小平同志听闻后,当即摇了摇头,这让冯洪志直接楞在了原地,但随即邓小平同志开口解释道:

「你在国外待了有40年了,学到了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也积累了大量难得的人脉,如果你此刻回到国内可就太屈才了,相反,你在海外还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最后,我想跟你强调的是,在海外你可以为两岸统一作出更大的贡献!」

邓小平同志的话让冯洪志茅塞顿开,这是中央给予他的新任务, 第一是在海外继续积累知识与技术,伺机支援国内发展。第二便是利用海外的环境,帮助海峡两岸走向统一。

而之所以将这项任务交给冯洪志,也是因为冯洪志在留学德国时,曾与蒋经国等国民党「二代」同窗,这让他可以更好开展思想层面的工作,明白了组织意思的冯洪志当即保证道:

「邓小平同志,你放心,我一定不负您所托,竭尽我所能完成任务!」

冯洪志带着组织的使命回到了美国,他当即组织起了 「和平统一促进会」 ,吸纳了无数希望统一的海外华人与华侨,其中不乏一些国民党高官的子女,他们为了两岸统一,毅然加入到了冯洪志的社团之中,为祖国的建设遥相助力。

有了「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基础后,冯洪志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海峡的另一边, 他多次写信寄给了时任国民党领袖的蒋经国。

甚至亲自来到国内浙江,去蒋经国母亲的墓前为其扫墓,还将一捧土寄给了蒋经国。

蒋经国看到的这捧土时,内心感慨万分,其中有辛酸也有痛心,他当即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两岸的「首通」提议。

同时,冯洪志在美国创立了 「泰山工业公司」 ,其名字就取自父亲最爱的泰山。

泰山工业公司在美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公司掌握的技术和专利不计其数,这一切只源于冯玉祥曾对冯洪志所说的:

「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度,过度的依赖外国经济,就会受别人的摆弄和控制。」

冯洪志也一直谨记邓小平同志交给他的两个任务,年老的他仍一直奋斗在祖国的海外建设与海峡两岸的统一上。

时至如今,冯洪志早已百岁高龄,也成为了他们这一辈仅存的老人,但冯洪志仍不落其志,虽身在美国,却一生都保持中国国籍,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