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叶剑英1927年申请入党,周总理批准,但组织让他先留在国民党

2024-01-22历史

1966年11月13日下午,中共总政治部在首都工人体育场隆重召开了一场十万人师生大会,周总理、陈毅、贺龙、徐向前、叶剑英等中央领导核心亲自莅临主持和参加会议,台下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校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中央委员萧华将军的主持下,一众军委老帅纷纷登台发表讲话。然而,当叶剑英元帅上台时,台下的一位学员却递给了萧华一张纸条。

看到纸条的内容后,萧华将军脸色大变,立刻将纸条递给了正在发言的叶帅。那么,这张纸条上究竟写的是什么呢?

它会给叶帅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探究叶剑英元帅的革命道路。

叶剑英将军是新中国开国元帅,一生致力于为国为民的革命斗争。1927年,蒋介石制造白色恐怖,建立了反革命政权,与武汉汪精卫政府对峙。

叶剑英在孙中山的引导下开始了革命之路,但孙中山已去世,他的两位继任者显然未能继承其遗志。此时,叶剑英面临两条路:一是接受蒋介石的邀请,留在南京政府;二是前往武汉,投靠汪精卫门下。

无论选择哪条路,叶剑英将军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和人民奋斗。

叶剑英从不以名利为重,他始终坚持独立自强的信念,不被外界所左右。在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的老师本想让他去军阀刘志荣处任职,但他拒绝了荐书,独自南下投奔孙中山的粤军,成为了孙中山的副官。

然而,不久后,他的同僚吴铁城发现副官职位没有多少好处可捞,便试图说服叶剑英一起离开,去公安局工作。然而,叶剑英并不为所动,他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留在孙中山的身边。

叶剑英在担任梅县县长期间,以身作则,一心为公,拒收贿赂,深受当地民众爱戴,被誉为「革命县长」。这一经历让他深深认识到,只有坚定地走革命的道路,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蒋介石的挽留,并对蒋介石的残暴行为表示了强烈谴责。1927年5月,叶剑英看透了蒋介石与革命渐行渐远的现实,他发出了一份反蒋电文,坚决与蒋介石划清界限,这显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叶剑英早年在武汉远行。1920年,他就已经在广州广泛阅读过列宁著作和唯物主义思想。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的帮助下重新诠释了三民主义理念,并与共产党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那时,叶剑英任职粤军第二师参谋长,有幸参与到了黄埔军校的创办中,并第一次与共产党有了接触。从这些共产党员的身上,叶剑英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深刻感受到了这是一支为人民、为国家奋斗的队伍。

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叶剑英对共产主义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加入共产党的想法,甚至曾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然而,由于战争的爆发,他被派往前线作战,此事最终没有结果。但他的入党心愿并未改变。来到武汉后,叶剑英找到了他的同僚张发奎,张发奎是第四军中进步青年的代表,他对共产党的态度非常好,这也影响了张发奎对共产党的看法。

张发奎新官上任,正需人才,一见叶剑英便主动邀请其加入,这为叶剑英寻找党组织提供了机会。在第四军中,叶剑英通过一位老党员向党组织表达了入党意愿,老党员欣然同意并介绍他入党,还向周恩来汇报了此事。

周恩来一听是叶剑英,立刻批准了他的申请,并高兴地说:「我知道这个人,可以吸收他入党。」从此,叶剑英从孙中山身边的副官转变成了共产主义战士。

叶剑英在加入共产党后,接到了党的指示,要求他暂时留在国民党军队,为党组织的革命活动提供策应。192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武汉做出了发动南昌起义的决定,并委任周恩来前去南昌主持起义工作。

与此同时,汪精卫也在暗中调动兵马,前往九江、南昌一带。叶剑英巧妙地混入了队伍,来到了九江。7月23日,贺龙的二十军、叶挺二十四师、张发奎第二方面军齐聚庐山地区。

汪精卫图谋不轨,密谋削弱倾向共产党的将领兵权,以达到瓦解共产党武装力量的目的。于是张发奎发出庐山军事会议通知,邀请贺龙、叶挺二人共商军中大计。

实际上,张发奎试图借此机会控制二人,逼迫他们调军德安,扑灭军中的革命火焰。幸运的是,叶剑英提前得知了这个阴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为了确保南昌起义行动的顺利进行,叶剑英立即赶到叶挺驻地,向他通报了这一消息。贺龙、叶挺在叶剑英的提醒下,决定利用欣赏庐山湖景的名义邀请汪精卫、张发奎前来,共商对策,避免落入他们的陷阱。

叶剑英和叶挺在甘棠湖向贺龙详细陈述了事情经过,贺龙听后面色骤变,坚定地说:「张发奎不可信赖,我对他的为人毫无信心。

我们不去庐山,也不去德安,直接前往南昌!」最终,三人达成一致:贺龙和叶挺坚决不参加庐山会议,拒绝服从张发奎的命令前往德安集结,而是迅速向南昌进发。

这次短暂的会议,成功挫败了汪精卫的阴谋,为即将到来的南昌起义保存了大量的实力。

1. 1927年7月27日,贺龙、叶挺部队抵达南昌,整编部队并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鉴于贺龙丰富的战斗经验,周恩来直接委任他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同时,其他方向的革命队伍正在向南昌集结,大战一触即发。然而,汪精卫在得知贺龙、叶挺的动向后,立刻准备对第二方面军中的共产党人进行清剿。

幸运的是,叶剑英提前得到了消息,并在敌人行动前告知了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等共产党员,避免了一次流血事件的发生。

2. 1927年7月27日,贺龙、叶挺部队抵达南昌,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并整编部队。周恩来看中贺龙丰富的战斗经验,直接任命他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革命队伍也在向南昌集结,大战一触即发。汪精卫得知贺龙、叶挺的动向后,决定对隐藏在第二方面军中的共产党人进行清剿。

幸运的是,叶剑英提前得到了消息,并在敌人行动前通知了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等共产党员,避免了一次流血事件的发生。

3. 1927年7月27日,贺龙、叶挺部队抵达南昌,整编部队并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周恩来考虑到贺龙的战斗经验,直接委派他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同时,其他方向的革命队伍正在向南昌集结,大战一触即发。然而,汪精卫在得知贺龙、叶挺的动向后,立刻决定对隐藏在第二方面军中的共产党人进行清剿。

幸运的是,叶剑英提前得知了消息,并在敌人行动前通知了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等共产党员,避免了一次流血事件的发生。

贺龙将军率领三万起义军气势如虹地冲向南昌城,成功攻克,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极大地振奋了全国革命志士的士气。

然而,汪精卫、蒋介石却对此深感痛恨,发布通缉令追捕贺龙、叶挺。极度气愤的汪精卫命令张发奎调集部队攻打南昌,誓要追击起义军。

此时,叶剑英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意见:「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广东方向前进。」

叶剑英的话引起全场的不悦,但他冷静地解释:「汪总指挥一直想南下广东,实现总理的遗愿。我们现在追击贺龙、叶挺只会白白消耗,就算成功消灭他们,我们也没有立足之地,北伐统一的目标也会变得遥远。」

叶剑英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张发奎,让他开始动摇追击起义部队的决心。最终,张发奎听从了叶剑英的建议,一边假装追击起义部队,实际上带领军队向广东进发。

叶剑英通过自己的努力,关键时刻挽救了我党的革命火种。1928年冬天,他远赴苏联学习,两年后回国,直奔中央苏区,公开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他参与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1955年的授勋仪式上,叶剑英元帅因卓越功勋被载入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光辉史册。然而到了1966年,这位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元帅已步入晚年。

令人担忧的是,当时全国上百所军事院校的数十万激进学生纷纷涌向北京,对首都军事机关造成严重冲击。叶帅深感事态严重,如果任由这些年轻学生盲目行动,首都军事机关可能会陷入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