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域」这个地理名词,其实其界限如今来看已经颇为模糊,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如今的新疆全境。在很多东部沿海地区的朋友眼里,好像提到新疆就是茫茫沙漠和炎热、贫瘠的戈壁,然而我必须指出,这是天大的偏见与误会。
如今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它有多大呢?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到了我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相当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的面积总和,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直观,那就换算成6个新西兰、5个意大利,或者是4个日本、3个法国,怎么样?够不够大?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始终试图打通南下通道,占领南海诸国,以掠夺东南亚丰富的资源。这不禁让人想到,在中国历史上无数强大的大一统王朝,为何放着家门口的富饶之地不要,偏偏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控制看上去十分「荒凉」的西域呢?西域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控制了西域又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其实我认为有三点最主要的原因。其一,历朝历代,中原政权的主要敌人都来自北方和西方,因此掌握了西域,也就控制了蒙古,稳住了边防。
看一看地图不难发现,我国的东部是茫茫大海,西南有大片的热带雨林,这意味着想要从这两个方向进入中原腹地十分困难,但北和西面就不一样了,华夏五千年历史以来,几乎历朝历代的主要威胁,都来自这个两个方向。
西汉时期,最大的敌人是匈奴,他们会从北方及西北越境;西北的羌人与东汉有过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争;三国南北朝时期,不管是鲜卑、乌桓还是其他胡族,都是从这两个方向对中原发难。
还有隋唐的突厥、两宋的金和蒙古、明朝的北元,都是如此。
从地缘格局上看,北方和西北其实是连在一起的,汉武帝联合乌孙、大月氏,成功夹击匈奴,换来了中原的长期和平,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而我国东南、西南,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源源不断的强大敌人出现。
其二,特殊的地缘因素。
用现代政治学的定义来说,我国是一个传统陆权国家,贸易、外交的主要途径便是陆路,因此西域就是对外的重要通道,没有之一。一旦失去了西域,也就没有了河西走廊,没有了河西,关中就岌岌可危,而关中则是中原政权的命脉所在,更是华夏正统的传承之地和政治基础。因此但凡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是傻子呆子,都能意识到西域的重要性。
其三,经济和外交的考虑
视频开头说过,丝绸之路影响了我国整整1500多年,到明朝后期才渐渐失去重要的经贸、外交地位。那么在此前千年的岁月中,这里一直是连接河西、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主要通道,并且南线还可延伸至如今的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
我国对外出口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换来马匹、棉花、宝石和大量农作物,这是一种典型的顺差贸易,利润空间极大,是中原政权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除此之外,东西方各国的交流也依赖丝绸之路,这从大的地缘战略来讲,同样利于中原政权整合外交资源,可谓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保证西域的安宁和丝路的畅通,几乎是每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必然之举。
西域固然重要,可南疆距离中原腹地更近,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不去开发南疆,并顺道占领东南亚呢?难道东南亚比西域开发起来还麻烦?
在我国历史上,中原政权除了对如今的岭南地区和北越一带进行了征伐统治外,就再未继续南下,为什么呢?根据【岭外代答】、【外台秘要】等古书记载,南方瘴疟肆虐,中原人不服水土,大军前往,往往病亡十之七八。用现在的话说,东南亚大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潮湿,蚊虫较多,对于来自北方的古代士兵来说,可谓严重的健康威胁,在这种环境中作战,根本得不偿失。
此外,华夏民族向来以中原为文化腹地,不管是对南方地区还是海外领土,向来缺乏驱动力,所谓「南蛮」这样的蔑称就是例证,既然没什么威胁,又不好统治管理,何必去占领呢?
最后一个原因,我认为和我国古代的经济模式有关。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越是经济闭环,人口流动可控,生产力就会越强,社会稳定性也就越大,这有利于古代王朝管理,你看到了清末社会动荡的时候,不少广东、广西、福建一带的居民开始下南洋,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失,虽然是不可控力,但我想这个情景绝不是历朝历代帝王想要看到的,因此东南亚土地和资源对于统治者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新疆不仅大,而且是真的水草丰美,物产丰富。这里拥有全国30%的石油,40%的煤炭,90%的棉花和番茄,葡萄、大枣、苹果、香梨、哈密瓜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甚至重要的稀缺金属资源,新疆就有高达138种之多,占到全国稀有矿产总数的82%。换句话说,新疆除了没有海,真的是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下次大家要出去旅行,千万不要忘记到新疆走走看看哦。
从新疆内部的地理环境来看,虽然这里集中了我国境内八大沙漠中的三个,但是在北疆与南疆中间有一个形状类似喇叭花口的特殊地带,这就是伊犁河谷。由于南北有天山山脉的阻隔,来自欧洲的大西洋水汽到了这里就会无法继续前行,因此形成大量降雨,久而久之让伊犁河谷地区变成了肥沃的绿洲,因此拥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伊犁河谷不仅够美够富饶,还拥有无可替代的地缘战略意义。它是连接新疆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没有了它的存在,加上各大山脉的阻隔,南北两疆就会被一分为二,十分不利于管理。因此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伊犁地区的开发和利用。比如清朝时就在此设立了伊犁九城,由伊犁将军驻防,统管整个新疆,因此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伊犁一直是作为新疆首府而存在的。
至于为什么如今省会城市会变成乌鲁木齐,这还要从清末沙俄势力在新疆的渗透说起。
沙俄对咱们的新疆地区向来是贼心不死,眼看清末清廷对西域的管控力度日趋直下,开始怂恿阿古柏建立伪浩罕汗国,对我新疆地区烧杀抢掠,不断侵扰。晚清名将左宗棠率领十万将士,抬着棺材板前往平叛,视死如归的精神令国人折服。虽然最后左宗棠驱逐沙俄和阿古柏伪政权,但在与沙俄的谈判中,由于各种原因,依然丧失了不少土地和主动权,这也迫使伊犁从以往的行政腹地,变成了边境第一线,考虑到接下来对全疆的管理,公元1884年,将行政中心挪到了乌鲁木齐,直到现在。
自秦始皇首次一统华夏开始,就开始驱匈奴,建长城,设郡县,当时位于华夏大地最西部的郡为陇西郡,事实上就开始了历史上对西域边缘地区的统治。进入汉朝,自武帝始大规模对塞北的匈奴用兵,在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的一轮轮奇袭下,匈奴势力开始退出河套、河西与漠南地区。
没有了匈奴的骚扰,汉庭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开辟成功,使得东西方文化首次有了直接交流,此后丝绸之路不断发扬光大,在为西方带去大量茶叶、陶瓷、丝绸的同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也源源不断进入中原,影响了中华文明超过1500年。
东汉时期,虽然因战乱短暂失去对西域的统治,但到了汉章帝时,班超再次重开西域都护府,实现了对西域的管控。隋炀帝时,大将薛世雄西出玉门,一直率军打到今哈密地区,建立了伊吾新城开始屯田,使得中原王朝有了联通漠北与漠南的能力。
唐朝继承隋朝基业,始终坚持大规模对西域用兵,势力一直拓展到帕米尔高原和中亚地区,安西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力度再创新高。
除了明朝因国力无法积极西拓外,元、清两朝对西域的统治力度都十分强悍。以最近的清王朝举例,康、雍、乾三代帝王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将整个西域乃至中亚部分地区纳入到中华版图。哪怕是到了晚清国力急转直下,清政府对于西域依旧没有放手,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就是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叛乱,稳定了西部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