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夜读春秋」(四十一)苑君璋:兜兜转转终归唐

2023-12-18历史

苑君璋,儿皇帝刘武周之妹婿,被封为内史令。

刘武周死后,突厥一方面与李唐虚以逶迤,一方面继续扶植自己的代理人。这次他们看上了苑君璋。之所以看上苑君璋,是因为苑君璋有远见有谋略,曾献计刘武周「连和突厥,结援唐朝,南面称孤」的图强图国方略。一心想速胜的刘武周没有采纳,最终落得个身死名裂的悲惨结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辅佐刘武周时,苑君璋对李唐有清醒的认知,「唐主举一州之兵,定三辅之地,郡县影附,所向风靡,此固天命,岂曰人谋?」可轮到自己当家却又昏了头。突厥任命其为大行台,起兵攻打代州,未果。此时,李渊派人招降,苑君璋不允,继续攻打代州,仍未果。此时人心浮动,厌战情绪蔓延,部将高满政劝苑君璋弃突厥投唐,苑君璋仍不允,满政夜晚「逼宫」,君璋夜遁突厥,满政携城归唐,唐拜其为朔州总管,封荣国公。第二年,即623年,苑君璋引突厥兵马血洗马邑,将满政及其心腹团灭后,退守恒安(今山西大同)。虽然大仇得报,屈辱得洗,但无法改变窘迫的局势。苑君璋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请求投降李唐,李渊不计前嫌,接受,并送来免死金牌,保证其人身安全。这次似乎苑君璋下定了决心,然而,突厥使者的到来再次让他的决定起了变化。

在天下尚未大定之时,很多决策都是权宜之策,今天是联军、友军,明天可能就有一方被屠戮。名义上,苑君璋已经是突厥的人,也可以说是李唐的人,但实际上,他仍然举棋不定,因为在沧海横流的时代,没有那个枭雄豪杰不对更大权力、更雄伟的功业有极度的欲望,甚至致力于争夺天下,当皇帝;或者退一步封疆裂土,并驾称王。苑君璋当然也不例外。苑君璋的宏图大志没能在刘武周身上实现,那么,当他认为仍然有机会的时候,他会放弃他的初心吗?!不会的。

就在苑君璋刚刚收到李渊送给他的免死金牌、表示要归顺李唐之时,突厥的橄榄枝再次送到他的面前——李唐?突厥?选哪个?他的儿子苑孝政认为应该归唐。原因有二,一是刚刚答应归唐,又悔言,这是自寻死路;二是军粮将尽,人员流失严重。

通常,在亲儿子的意见和他人的意见并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相信亲儿子的意见——所谓「智子疑邻」,苑君璋可不是一般人,他选择听信恒安人郭子威的意见:以易守难攻的恒安为根据地,借助突厥的力量,与李唐封疆裂土,等待时机逐鹿天下——这正是苑君璋的内心——正说到他的心坎上——苑君璋再次拒绝了李渊,这次更彻底,直接把唐史押送到突厥大领导那里,以示忠心,之后,与突厥一起起兵攻打太原北境,未果。

突厥政权比之中原政权更加不稳定,内部争权夺利时有发生。一边苑君璋与突厥联军行动无果,一边突厥颉利权利集团再发政乱,据新【唐书】,苑君璋,「见颉利政乱, 知将亡,遂率所部降,颉利追,击走其兵。」这次,苑君璋真是铁了心归唐——突厥颉利见苑君璋率部归唐,派兵追杀,苑君璋率部大败追兵。

一个朝代的兴起,有其必然因素,在实力之外,行仁义之师,容他人所不能容,是一个重要因素。李渊不仅接受了一而再、再而三拒绝归唐、叛唐的苑君璋,而且给他实职实惠,据新【唐书】,苑君璋「入朝,拜安州都督,封芮国公,食五百户,赐帛四千匹。」

苑君璋兜兜转转终归李唐。像苑君璋一样的,不独有,李密比之更甚:叛隋—-归隋——叛隋,归唐——叛唐,最后身败名裂。苑君璋命运不错,为李唐政权稳定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君璋不晓书,然天资习事,历职有惠称。」苑君璋的工作得到好评和肯定。在大争之世能够善终,不易。苑君璋做到了,据新【唐书】,「贞观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