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个战犯管理所,大胡子是这里的所长,管辖着一批国民党的战犯,其中名头最大的,要数原国民党整编206师少将师长邱行湘。大胡子其实是姓蒋,他管理战犯的方式,完全遵从毛主席制定的战犯政策,却足以让一帮国民党的老爷们目瞪口呆。他的营房就设在国民党战俘们居住的那座四合院里,久而久之,邱行湘偶尔把他当作了训练班的组员,可以随意捋捋他的长胡须。而每当邱行湘和他开玩笑时,大胡子更显得兴奋,甚至更显得调皮。
当然,蒋所长也从不会放松对战犯进行思想改造。这天,他拿给大家看的照片,是毛主席在延安时期拍的:窑洞前,毛主席数着手指作演说,穿一件土布军服,裤子上有两块大大的补丁,身前放一张木凳,凳上搁一个茶盅。
毛主席在延安演讲
看到这样一张照片,邱行湘没有作声,他睁大了眼睛——就是这个穿着补丁裤子的人,曾经操着湖南乡音,向全世界宣告,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尽管还谈不上对毛主席有什么敬仰之情,但邱行湘此时却想到了他素来敬仰的陈诚。
邱行湘在国民党复杂的派系系统中,属于陈诚的土木系,而跟很多土木系将领一样,邱行湘也曾为陈诚的俭朴与勤奋所倾服。陈诚出身农民家庭,当过小学老师,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考军校时成绩也不突出,但凭借着勤奋俭朴而得到蒋介石赏识,得以步步高升。
让邱行湘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原大战结束后,陈诚奉蒋介石之命赴日本观操。邱行湘作为陈诚的副官,为他的出国做好准备,并将其送到上海。陈诚在上海有一处寓所,在法租界西爱咸斯路,是一套三层楼单间的公寓式住宅。寓所里平时只有陈母一人,平日里不请佣人。邱行湘随住陈诚家,见陈诚亲自整理房间,为他安排住室,又在与陈诚、陈母同桌吃饭时,见饭菜极为简单,他暗自惊叹不已。
在邱行湘这样的国民党将领的眼中,不请佣人、亲自整理房间,跟下属同桌吃着简单的饭菜,对于陈诚那个级别的长官来说,便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即便陈诚可能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寓所,在国民党的高级官僚中,也是俭朴的典范了。可当邱行湘看到毛主席就那样在普通群众中间,喝着茶演讲,穿着还那样「不堪」时,他又想起了另外两件事。
陈诚
1930年冬,邱行湘随陈诚去长沙。陈诚要他购办生活用品。在离开长沙的车上,邱行湘将他在长沙八角亭选购的鹅绒织锦沙发椅垫、鸭绒枕芯、鹅绒被等数十件高档用品铺满餐桌时,陈诚表现出非常的满意。直到南京,邱行湘才知道,陈诚买这些东西,是为了向宋美龄的干女儿谭祥求婚。
原来,陈诚的俭朴是分场合的,自己的老娘独居在上海三层楼的住宅里,可以不请佣人,不用高档用品。可当他想要攀上高枝,成为比自己大了不到一岁的宋美龄的「女婿」时,也可以那样的铺张。不过相比另外一件事来说,买点鹅绒、鸭绒,也可以算得上是「俭朴」了、
1932年夏,陈诚要邱行湘陪同他上庐山。先登舟渡东湖到汽车站,正遇倾盆大雨,浸污了陈诚的白绸衫。车抵莲花洞,邱行湘雇了八人肩舆,飞奔上山。到了轱岭九十四号,陈诚和他已经成了落汤鸡。
时有谭伯羽及其俄国夫人,陈妻谭祥等迎接陈诚。邱行湘在牯岭九十四号看到,这里灯火辉煌,艳如天宫,人群川流,熙如天街。单中西厨师、佣人就有近二十人。尽管陈诚派谭祥的陪嫁副官接待他,他仍感到十分别扭,想到上海陈寓里的情景,对这庐山上的排场,不由得暗暗感到吃惊。
但此时的邱行湘,已经在陈诚的「庇护」下,官运亨通,平日里见惯了国民党将官们的酒池肉林,陈诚这般享受生活,并没有让他觉察出什么异样。只是,当他见到毛主席衣服上的补丁,再想起陈诚的鹅绒,两种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他一眼便看到了人类的经验和教训。再想起毛主席说的「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以及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邱行湘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真谛。他发出由衷的感叹:在这样的补丁面前,即便是国民党以俭朴著称的陈诚,也真是枉称俭朴。
其实,在国民党将领中,也不是没有打补丁的。同为陈诚土木系的红人,邱行湘黄埔五期的同学,郭汝瑰将家安在了一家肉铺的二楼,而他们家的沙发上,就打了补丁。可就是这样一个补丁,却让郭汝瑰成为了怀疑的对象。杜聿明以此向蒋介石告状,称郭汝瑰是共产党,理由是「我自己就够清廉的了,这个‘郭小鬼’更是清廉得不像话,他一不好女色,二不贪财,甚至连连家里的沙发都打补丁!」
蒋介石一向标榜「礼义廉耻」,听了这话勃然大怒,「难道我堂堂国民政府的官员,都要到处捞银子才不是共产党?笑话!」杜聿明碰了一鼻子灰,再也不敢提及此事。但无论蒋介石怎么样「标榜」,国民党的「礼义廉耻」就是那样一套标准。打补丁的郭汝瑰,在1980年恢复了共产党员的身份,证实他早在1928年就已经是共产党员了。
毛主席的清廉与俭朴,当然不是陈诚之流能够对比的。邱行湘还不清楚的是,毛主席的俭朴绝不仅仅限于战争时间的艰苦环境,在革命迎来全国胜利时,毛主席最担心的的就是党员干部的生活腐化。为此,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特别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为了更好地领导全国的解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西柏坡做进京的准备。面对进京的现实,毛泽东常常告诫身边工作人员、党的各级干部:我们进京是「赶考」,不能学李自成,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毛泽东一生注重节俭,提倡艰苦奋斗。在革命迎来全国胜利时,毛泽东最担心的的就是党员干部的生活腐化。为此,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特别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进入北京城后,身边的工作人员常常在身边念叨改善生活条件,毛泽东听了都极力反对,当面批评。他经常给大家讲的一句话是:没有条件时不讲究,这一条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正是在这样的坚持下,毛泽东一直保持着清贫节俭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是传统农民式的,生活水平也保持着一般中国人的水准。有时候身边的工作人员会劝他,他还会大发雷霆:「几十年来我都是这么过的,我习惯了,你们不要再啰嗦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一些过去没有的日用品也开始进到了平常百姓家里。但毛泽东作为国家主席,有些东西却是一辈子都没有用过。比如他从来没用过牙膏,平时刷牙只用牙粉,还是最普通廉价的那种牙粉。
除了没用过牙膏外,毛泽东还有一样日常用品从来没有用过,那就是香皂。在毛泽东卫生间的盥洗台上有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肥皂盒,是一个浅棕色的塑料盒子,毫无美感可言,这也是他一生清贫俭朴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毛泽东的遗物中,就有好几条毛巾被都曾用破面巾、旧毛巾缝补过,现存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一条毛巾被上就曾用这种破毛巾缝补了54个补丁。遗物中还有好几条枕巾都是补丁叠着补丁。
工作人员曾劝毛泽东更换一双破袜子、一件旧衣服,他却说:「我们国家还很穷,发的布票很少,你不也穿着补丁衣服吗?我看还是节省点好,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正是这样,韶山毛泽东遗物馆才有了一件他穿了20多年、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主席的睡衣
这些,邱行湘当然不知道。
1947年3月5曰.一架飞机从洛阳起飞,穿破重重云雾,降落在南京明故宫机场上。机上下来一位裹着厚厚戎装的小个子军人,匆匆钻进了一辆雪佛莱汽车车。汽车直向黄埔路香林寺委员长官邸急驶而去,这个军人就是邱行湘。他这次赴南京,是应蒋介石急召而来。这也是一年中蒋介石对他的第三次召见了。
原来,因洛阳吃紧,二0六师师长肖劲又迭电蒋介石,叫苦连天。所以,蒋介石下决心换掉这个花花公子,让一名能征善战的硬派将军去守城。经蒋介石和蒋经国反复磋商,决定由邱行湘去洛阳。在这之前,邱行湘原本已经接到调令,要去台湾追随老长官陈诚了。
邱行湘绰号「邱老虎」,还有一个别称叫「小蒋介石」,因为他平素喜欢在生活作风上效仿蒋介石:比如说蒋介石不喜欢烟酒,他也滴酒不沾;蒋介石总是剃光头,邱行湘也就不蓄发;蒋介石不苟言笑,他也很少露出笑脸。甚至蒋介石喜欢在身上披一件黑色大氅,邱行湘也特地仿照着做了两件,把它们披在身上。
蒋介石本就青睐黄埔系的军人,再加上邱行湘对他十分忠诚,于是他将邱行湘视为心腹。而守洛阳的整编206师原本是青年军的部队,那是「太子」蒋经国的禁脔,而邱行湘则是蒋氏父子共同挑选出来,前去镇守洛阳的不二人选。
在洛阳,邱行湘面对的对手,是黄埔一期声名显赫的学长陈赓。他的部队被全歼,本人也成为了俘虏。蒋介石知道邱行湘并没有阵亡,可他还是宣称:邱行湘已经在战场上「牺牲」了。不仅如此,国民政府还派人到他的老家江苏溧阳搜集「遗物」,装模作样地为他举办了一场追悼会,听起来格外荒唐。
就在南京方面为邱行湘举行追悼会之际,邱行湘随着二〇六师的几千名战俘,在解放军的押解下,浩浩荡荡地向西北开去。
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问里,邱行湘先后辗转长治武安、孟津等地,进行战俘的集中学习邱行湘对学习改造,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学习时,他不是闭目养神,就是发牢骚。与狱友稍有不合,就动粗打架。
当时全国还没解放,生活很艰苦,解放军为了照顾战犯的生活,特意搞来一批罐头。邱行湘不识好歹,带头鼓动罢吃还说:「要杀就杀,还吃什么。」通过学习,大家的认识都得到提高,可邱行湘还是顽固不化,开口「委员长」,闭口「陈总长」。别人骂蒋介石,他却握紧了拳头怒目相向……他还指望「委员长」来解救自己哩。
可就是这样一个顽固的「战犯」,在共产党、毛主席的战犯政策改造下,无数像蒋所长这样的管教干部的悉心感化下,成为了功德林最积极的改造者之一,改造小组的组长,并于1959年第一批获得特赦。
1975年,在押的最后293名战争罪犯全部特赦,有一批分到了江苏。那天,在南京胜利饭店楼上,19位从北京来的特赦人员静听着邱行湘讲话。他一开口就把人吸引住了。
他说:「我以前是顽固还加‘透顶’两个字的,被俘前曾用手枪对准了_自己的脑袋。但共产党不要我死,要我改造思想,也就是国民党讲的‘洗脑筋’。说来奇怪,我现在真的换了脑筋……」
邱行湘越说越激动,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是能新生,和老母亲团聚。」
邱行湘是个孝子,念念不忘报娘恩。特赦以后,遵照周总理的嘱咐,他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和老母团聚。
「我过去总以为共产党不讲人情,其实共产党最讲人情……」
邱行湘讲到这里,台下有人眼圈红了。
「第二个想不到的是老来还有个幸福的家庭,添了儿子。」
那年邱行湘68岁,儿子已经9岁,戴着红领巾上学了。
「我做梦也想不到,共产党帮我改造思想,还关心我的婚姻问题,让我安居乐业。」
突然间,台下有人哭出了声,此人名叫张文,原是中统重庆区分部书记,解放时在广西被捕。1955年他主动要求南宁市人民法院判决与妻子离婚,为的怕连累家人。想不到,1974年,张所在的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张条子,上写「你的离婚妻子与儿女现在江苏六合县农村」,妙不可言的是「妻子」二字后面特意注明「并未改嫁」,张文一看十分激动,知道这是人民政府在关怀他,暗示他与妻子通信。后来在各方面的关怀努力下,这对六七十岁的老人终于破镜重圆。
此刻,张文完全理解邱行湘「共产党最讲人情」、「有个幸福的家庭」的含意,怎么不感动得抽泣呢!
邱行湘讲的「第三个想不到」是:「我得了不治之症—肺癌,是共产党替我治病,给了我第三次生命。我是个战犯,按说不杀不辱就不错了,想不到还帮我成家、治病……。」
邱行湘的一席话,使这些当年在战场上枪弹都打不出眼泪的汉子,此刻却泣不成声了。
在邱行湘心里,蒋所长给他看的毛主席照片,那裤子上一个个的补丁,一直深深地烙印其中,并常常以此鞭策自己,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在战犯所,邱行湘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和汗水,总是挑最重的活干。特赦后,他又主动请缨,修路挑粪。
上世纪80年代,邱行湘却登上了去台湾的飞机,他此行是去探望弟弟。邱行湘离开台湾的前一天,蒋纬国要为他送行,称只要在一份表格上签字,就能领取一笔上百万美元的军人津贴。邱行湘将笔一摔,淡定地说道:「我在大陆收入宽裕,我这次来台是探亲访友,不是叫花子伸手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