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考中进士到实授官职要多久?如果在康雍乾三朝,起步就得5年

2024-06-02历史

考中进士到实授官职要多久?如果在康雍乾三朝,起步就得5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读书人。在古代科举制度下,多少年轻人毕生心血都倾注在了一纸黄卷之上,但即便通过了层层筛选,最终获得了光荣的进士头衔,他们距离真正步入仕途,开启人生新篇章,也还有一段漫长的旅程要走。究竟这段旅程有多长?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和等待?面对重重阻碍,他们又是如何坚持下去的呢?

功名之路曲折漫长

大明王朝开国之初,为了树立统治的合法性,朱元璋颁布【洪武礼制】,确立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延续至清代,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但要获得顶级功名利禄,登上仕途高峰,前路纵然光芒万丈,但骨子里也充满了坎坷。

简而言之,要获得进士头衔并不容易。首先要通过乡试,不出岁入或五年一次的乡试压力巨大。即便幸运通过,也仅是登上漫漫长路的第一步。接下来是艰辛的会试,分为初、复、通三场,专挑剔贫、瘠甚至怪诞的考题,如一丝马虎便遭严厉击杀分数。若再获佳绩,才有资格参加最后的殿试。

步步为营,层层筛选,就连宋儒张载也自嘲:"三舍身外身,九度尘世尘。六经去作墙,四子在心冥。"显见科举竞争之激烈,考生付出之艰辛。或可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近代高考生熬夜复习时的艰辛,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当年的考生究竟承受了多少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清明,社会相对稳定,但依旧阻挡不了科场的严酷与竞争。清世祖可谓格物穷理之人,他为寻访人才,大兴科举。科场规模扩大,考试制度精细入微。就拿会试来说,设立3重门槛:初场通常15日应试;复场5日;大比复场3日。 第一重门槛已淘汰逾三之二,复场仅存数千人。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进士的,只是极少数佼佼者。

可见,清代科举制度极为严酷,才子虽有大把,但能获得功名利禄,执掌权柄者仅是少部分。即便是这少部分佼佼者,也要经历重重波折,克服艰难险阻,方有机会进入朝廷,开启新的人生历程。更不消说,康雍乾三朝,在严酷的选拔制度之下,新科进士要经历漫长的候补时光,才能真正入仕。那段艰辛的等待之路,无疑是对他们毅力意志的终极考验。

权力的游戏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等级森严的社会,即便是在世代刻薄的读书人群体中,也存在着明确的等级划分。这种等级制度在清朝官场尤为显著,新科进士想要在这场权力游戏中立足,面临着重重障碍。

首先是官缺的匮乏。清代中央政权高度集权,中央与地方官员缺额有限。每科进士规模虽大,但能获实职者却寥寥无几。以乾隆朝为例,各省待补进士之多令人咂舌:江苏235人、浙江251人、广东283人、山东173人、直隶151人,就连偏远的云南也有66人,贵州49人。这么多进士都在候补,放个实缺就如探囊取钥,可见竞争有多激烈。

其次是朝纲森严,任人唯亲。虽然科举选拔看似公平,但实际上仍难逃朝野人缘、门阀世族这一陋习。朝中大员子侄多在幕僚核心地位,声望自不必说。即便是那些京营子弟,也往往捷足先登,独占资源。相比之下,底层出身者就显得无权无势,就算是功名圆满的进士,想要获得上佳差遣,也要费尽周折。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为了获得权力的认同与分配,科举人才无不摇唇鼓舌,上下勾心斗角。虽然个中龌龊令人作呕,但对于那些苦熬半生,不惜孤注一掷的读书人而言,却是迫不得已的权力游戏。他们中的佼佼者会穷极心计,要不然就是苟且偷生,只求得一官半职,好过俯仰皆是。

即便是享有最高殊荣、名列前茅的进士,其遭遇亦是如此。乾隆进士尚书出身的纪晓岚便是一例。他曾为状元,却遭乾隆疏离二十余载。在其【还湘记】中,不无自嘲地写道:"两鬓儿华发,当时作少年。争些儿名缰,徒劳耽光阴。"

从他的遭遇可见一斑,即便手持顶级功名,如不阿世逢时,依旧会在朝野漩涡中坠入深渊,被这场权力游戏玩弄于鼓掌之间。这正是新科进士们在步入仕途时所面临的残酷现实,不得不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挣扎求存。

不平则鸣

虽然康雍乾三朝的科举制度严酷无比,新科进士上仕之路也是坎坷曲折,但这并未完全压制了他们发出质疑与控诉的呼声。相反,正是由于困境的存在,许多进士才勇敢地揭露了现状的不公,直抒胸臆,呼吁改革。

其中,状元谏诤最为响亮。乾隆十九年,状元张兆骞上疏,控诉当时进士补员的困境。他写道:"臣于近年朝考,见从生至老,亦无荫庇,操戈耕读,曾几无告。""人人怀才抱志,孰不将膺恩纡,一旦登科及第,未尝贻闲羁缓。"这番质问,将新科进士的困境娓娓道来。

类似的控诉不胜枚举。乾隆二十五年,进士胡继枢便上书批评了铨选体制的不公,认为"今日之制,无所悉心"。他还建议"诸生自举才俊,庶几不备尘馁"。

还有些人则是直接陈情肺腑,揭露现实的残酷。陆陆续续爆发的洪承畴、潘佩等进士的"贻笥之争",便都在反映这一矛盾。他们中不乏目空一切、锐语惊人之辈,如潘佩便曾痛斥朝廷"公行私为"。

在这些进士的不懈努力下,无疑也给当权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每当遇到上疏之人,朝中大员往往会左右为难。比如康熙年间,就有人专门建议将上书者"列为姦党,收押入狱"。不过,康熙却并未这么做,反而努力平息矛盾,并亲自跟部分进士通过书信,对其理解及怀才的心情表示赞同。

即便在其后的雍正、乾隆年间,朝廷虽然加大了审查力度,但仍无法完全遏制进士们的疏诘之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开明与宽容。君主们或多或少意识到,此等发声虽然棘手,但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让蛰伏已久的人才们喷薄而出,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清代新科进士虽然处境艰难,但并非完全没有发声的机会。相反,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懈控诉与建言,才为激流勇进、扭转困境带来了一线曙光。

坎坷终遇转机

历经康雍乾三朝数十载的沉疴,进士上仕之路的困境终于在乾隆晚年开始有所缓解。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令清廷不得不权衡利弊,打开改革大门。

乾隆晚年,中原疆域屡遭外族入侵。首先是准葛尔族于1783年进犯新疆,攻陷伊犁。次年,清军虽成功收复失地,但准葛尔族仍继续骚扰,新疆吐番地区局势一度十分混乱。

更为严峻的是1788年白莲教起义,导致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数省遭受重创。起义军攻陷开封、洛阳等府城,直逼京师。虽然朝廷调遣重兵最终平定,但战祸无疑给国力造成了沉重负担。

就在这股浪潮中,乾隆帝不得不打开选拔人才的大门。为了充实国力,他颁布了一系列恩诏,缩短进士授官时限,以增加儒生入仕的希望。例如1789年诏书明确规定:"茂才新进,宜行优恤。"1790年又下旨将各省外起居满三年者列为优选。

在这一利好政策的影响下,进士补缺状况颇有改观。以洪亲王所辖地河南为例,其补员时曾一度高达百余人,但在乾隆晚年连年得缓,到1795年只剩49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亦有相似状况。

乾隆晚年的重大军事征伐,无疑加速了这一改革进程。以白莲教起义为例,朝廷为了打压叛乱,除了派遣重兵之外,还曾在战场上直接录用新科进士充任参谋及文职人员。其中如吕坛、吕留良便是由进士遽为军旅,前往陕西、山西等地剿匪。

有趣的是,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不仅有新科进士凭籍从军,便是一些已蓄须久候的陈进士,也被朝廷临时拉上战场。如晋商出身的孙云锡,1791年中进士后,竟被征调组建"察哈尔营",赴新疆讨伐准葛尔人。这些充满戏剧性的事例,无疑反映出当时清廷用人用才的决心。

总的来说,在动荡年代的冲击下,清朝统治集团终于意识到,必须打开选人用人的大门,以壮大国力。这直接导致了新科进士上仕之路的畅通,为他们带来了转机。

功名正果

经过乾隆晚年的改革,进士上仕之路终于开始通畅。尤其是在嘉庆、道光两朝,官场风气稍为开明,新科进士纷纷得以大显身手,在治理天下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嘉庆帝继位之初,便在官员遴选上破除了一些陈规。他对人才使用较为宽松,凡有才干者,都会优先录用。正是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一批新科进士得以快速崭露头角。

以江苏进士蔡祈为例,他在1806年中进士后仅四年,便捷足先登,担任了礼部侍郎一职。其后不久,又飞黄腾达,升任两江总督。如此仕途坦荡,实属难能可贵。蔡祈不仅是当朝要臣,而且在治理长江流域、整顿军务等方面亦建树颇丰。

此外,还有以进士身份出身,在政治军事上双料摘桂的人物。比如山东进士李祥,1817年入翰林院后,数年间即陆续被命为各部侍郎,并担任过山西、湖广等省的巡抚重任。尤其是在湘军将领一职上,李祥锻炼出了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为镇压几起重大农民起义出了诸多力。

清中后期,类似的人物不胜枚举。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体现了新科进士所独有的特质——既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又不乏治理实务的机智。按理说,这本应是朝廷最佳的用人标准,可惜在长期的等候期间,他们的这份才能往往会被忽视。

好在,至少在嘉庆、道光两朝,这些人终于得到了施展的机会。尤其是在道光朝,一大批进士得以迅速重用,较之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杭州人张荫桓、两广人钱大鎗、湖南人刘铭传等,都是这个阶段功名粲然的典型代表。

正是凭借着这批新科进士的贡献,朝廷才得以在动荡的年代继续维系中央集权。虽然到了后期,新政艰难推行,但这部分功臣们为朝野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并成为了历史转折关头的关键力量。从这个层面上看,他们的坚持与努力终究还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