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大山深处源自北方没落的士族门第——记宁强县禅家岩镇崔家梁崔氏

2024-01-16历史

历经2年多时间,笔者对河北省安平县博陵崔氏、四川川北崔氏以及宁强县(崔家沟)禅家岩镇崔家梁崔氏家族历史进行了研究,目前可追溯到中国西周时期的崔姓得姓始祖崔季子,同时也找到我族崔氏是源自原北方豪族的名门士族之家——博陵崔氏(今河北省安平县境内)。

大概迁移历程是:在唐朝中晚期,因社会阶级矛盾日益突出,「门阀士族」不断被朝廷打压、民间情绪严重不满等历史原因,先祖在唐朝中晚期、宋朝、元朝逐渐从北方南迁,最终可考先祖落户于湖广地区(今湖北孝感一带),在明朝时迁至四川川北「龙安」,后于清朝时期从「龙安」又另迁至陕西南部宁强县毛坝河崔家沟(方家堰)——禅家岩崔家梁生活至今。

据今河北省安平县(博陵崔氏的发祥地)有关政府部门对当地的人物志以及「名门望族」的挖掘和统计:

「自东汉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间,博陵崔氏高官显宦不断,名人志士辈出。有记载的就有84位,其中五品以上的达55人。累至盛唐,先后为宰相者就有27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员达400余人」。但自宋、元、明、清以及近代崔氏后裔不及先朝,被历史所遗忘,曾经的北方豪门贵族为何一蹶不振,颠沛在历史的红尘之中?

为此,本文结合先朝时代的政治体系更替、阶级统治,以及先祖迁移历史与人性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也可以找到从宋、元、明、清以及近代崔氏后裔没落的一些原因。

一、博陵崔氏世族

世族,又称士族,是我国历史上从东汉直至唐代,世代为官的士大夫阶层,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他们拥有大量土地,其宗族位于广大农村。并在地方上拥有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拥有中央权力。地方有事时,士族借助其中央权力,维护其宗族势力。中央有变时,士族在地方的宗族与地主身份仍延续不绝。

由于博陵崔氏家族一直保持着汉代的「讲经学、重儒术」的良好传统,无论是社会地位、经济实力、阶层关系、民生声望,在隋唐时期位列全国门第士族前茅——标准的地方放豪强,其地位显赫,属豪门贵族。所以也被历史称之为最著名的「五姓七望」之一——博陵崔氏大家族。

「五姓七望」也叫五姓七家,他们分别是来自陇西的李氏(唐朝皇帝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的崔氏、范阳的卢氏、荥阳的郑氏和太原的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在当时只要是姓——这尊贵的五个姓氏,就享有顶级豪门特权,即使没学识,也依旧能入朝为官。

二、士族的社会地位

「五姓七望」的地位十分高。当时所谈论的豪门,非「五姓七望」士族不可,连皇族都得让位。「五姓七望」到底是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底气可以这样豪横?在当时流传一句话:「宁娶五姓女,不入皇家门」。就是说当时的男子宁愿娶这个五个大姓的女儿都不愿意做驸马爷。

相传之一:唐文宗为庄恪太子李永选妃时,朝廷大臣的女儿们都进入了挑选名单之中,朝廷内外因此动荡不安。唐文宗得知后对宰相郑覃说:

「我希望为太子求娶你们荥阳郑氏有礼数的女子为妻,听说在外的大臣们都不愿与我做亲戚,我也是数百年的士族,这是为什么?」

唐文宗于是放弃了选妃的计划,但不久郑覃把孙女嫁给了出自「门阀士族」的崔皋。唐文宗无可奈何的说:「民间缔结婚姻,不计较官品却崇尚门第。我家已做了二百年的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和卢氏吗?」

从该故事说明,李唐数百年的天子门户还比不上门阀士族九品卫佐的士族门第之后,可以想像唐朝「门阀士族」心目中的两者社会价值的差距。据说其原因是:李唐皇室出自关陇胡汉集团(胡汉通婚的汉人),与北方中原的「门阀士族」——「以礼法」——为门风的家法大有不同。即使李唐汉化程度较深,但与「门阀士族」相比还是相形见绌、越发仰慕。虽贵为天子也不能胜过「门阀士族」的后裔。从而进一步说明「门阀士族」的自我高标准并非没有原因。

相传之二:唐朝有个著名的宰相薛元超,是河东薛氏出身,也是唐朝的豪门,而且他还是盛唐时期的宰相。到晚年因为他娶不了「五姓七望」出身的女子为妻而一直耿耿于怀,可见「五姓七望」之女在当时的朝代是众人梦寐以求、遥不可娶的崇高地位。

唐朝读书人有三个最高愿望:考上进士、迎娶「五姓七望」之女、入土北邙山(今洛阳北邙山)。「五姓七望」大士族为了让家族财产与地位世代保存下去,就规定五姓女不能与外人通婚,皇族也不例外。内部联姻观念深入人心,士庶高寒之间的鸿沟极深,靠着彼此之间互通婚姻,关系自然盘根错节,但也相对稳定。

于是「五姓七望」的地位愈加稳固,久而久之达到了社会的顶峰。「五姓七望」家族他们普遍认为士族豪门子弟的学问、修养是经年累积的,从小受家庭环境熏陶。而皇族只不过是暴发户罢了,并没有什么文化底蕴,所以不屑入宫。

三、士族的底气与资本

「五姓七望」的根本底气源自于人才,他们自认为出身世家名门,垄断了文化教育资源,就能稳固自己的地位。不管天下如何分裂,局势如何动荡,谁做皇帝都需要臣子来辅佐。于是他们注重「讲经学、尊儒术」,不断培养人才。可以说在当朝最高的礼仪、顶级的文化都出自门阀士族们的各大家。他们掌控着一方的大环境,自然也是一方豪强霸主。另外,虽然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但科举制度并未得到良好推进和发展,因为科举制度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都是被世家大族所把持着、控制着。也就是说,任何人要想名成高就,人生的第一关就必须经过当地的「门阀士族」考核、同意、支持,否则,一切惘然。

同时,「五姓七望」大族有着「占田荫客制」的特权,就是官位庇护三代亲属,在古代寻常百姓家只要能吃饱肚子就已经万事大吉了,所以当时寒门很难出贵子。在官僚群体中,为政做决定的几乎都是来自各个世家士族子弟们,他们拿捏了朝堂大权就等于架空了皇帝,皇帝往往就是一个傀儡,这就是「五姓七望」的资本。

但随着科举制的不断完善,渐渐地成为了士人主流的晋身渠道,尤其是普通底层寒门有了晋升机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世家大族子弟为了保持家族地位,也不甘落后,便开始以科举考试为官。由于「五姓七望」靠着自身强大的背景为家中子弟提供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世家大族依旧能突出重围闯入政治中心,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位,据史书记载唐时出任宰相的,出身于士族大家的有79人,其中博陵崔氏后裔数十余人之多。

四、门阀士族的没落

据有关历史记载,唐太宗曾命高士廉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高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之前被山东管辖)排为天下第一。 太宗勃然大怒,十分不满。后来【氏族志】将皇室列为一等,皇后的长孙氏为二等,山东诸姓为三等。虽然抬高了皇室,但同时也对「士族」以及「博陵崔氏」等进行了压制。

此后唐朝皇帝连续几次修改【氏族志】,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重点打击「五姓七望」家族。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天子不悦,手下大臣依旧以与「五姓七望」家族联姻为荣,屡次挑战天威。

到了唐高宗时期,于是以朝廷的名义明令禁止其「五姓七望」联姻,七姓出身的子女,不能互相通婚。也就是「陇西李氏家族、太原王氏家族、荥阳郑氏家族、范阳卢氏家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不能通婚。不过这七大家族彼此互相通婚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虽然当今圣上颁布圣旨禁止通婚,但其实这么做反而适得其反,让已经衰败的士族开始团结起来想方设法的巩固自己的地位。

另外,唐朝大推广科举,甚至还有了武状元,其目的就是利用科举考试,将寒门子弟选拔出来,与士族们对抗。所以博陵崔氏士族也为科举制度向前推进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可是「五姓七望」的起源来自于汉朝,经过了好几百年的沉淀与积累,唐朝的举动还是无法对士族大家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直到晚唐时期在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乱中,由于黄巢本人出自社会底层,仇视士族,造成大量士族的伤亡。据史书记载,当黄巢攻打进入长安后,当时他听说长安城内有很多的官员士族,更是下定决心要把这些士族、官员斩尽杀绝,片甲不留。

据史书记载,唐哀帝末年,朱温为篡夺唐朝统治大权,朱温的手下武夫李振建议诛杀前朝官员,说道:「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朱温笑而从之。于是在滑州(今河南滑县)白马驿将前朝百余名门阀贵族,权臣诛杀并投之于黄河之中,同时还对士族百般丑化。这就是历史有名的「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

当唐朝覆灭后,五代十国仍为唐末政治格局,各政权的统治者轻文人,重武人,资源集中于军事,各官职多由武将担任,从而导致武人干政严重,叛变和战争不断,政权迅速更迭。

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风气之下,人们不再尊敬唐代的那些门阀士族,也不再渴望与士族联姻,对于所谓的世家大族普遍产生反感。士族富饶的家园与产业遭到破坏,引以为傲的贯册族谱也流失,重要人物死亡,其余族人逃亡各地。

从此,百年的士族便彻底衰亡,与庶民再无区别,其地位则由乡绅地主阶级所取代。那些散居各地的士族门第后人已各自化成不同家庭,忘记共有的传承。据北宋王清明【挥麈前录】记载,在宋朝时最显赫的36个望族已经全是新的名士集团,已经没有了之前的「五姓七望」之豪门了。曾经的「豪门士族门第」已不复存在,一夜之间消失在人海,「五姓七望」的历史也就从此没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崔家沟全景图)

五、豪族后裔的归宿

后来有的学者认为「士族」就是毒瘤,黄巢的起义铲除了中国近千百年阶级毒瘤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笔者的远祖就是典型的「士族门第」,但这也是先朝社会时代阶级产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形成和消亡过程都是历史时代的客观选择。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度看:

士族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朝社会的不平等与不公。因为在当朝的政治以及官员都被士族垄断,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发挥着人性多个自我面,阻碍当朝的公平公正。甚至不把皇帝和君主的统治放在眼中,无形中不利当朝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长此以往,「士族不再是士族,门第也非门第也」,所以朝廷的压制和民间的不满是门阀士族的最终极的社会情绪,「士族门第」家族没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必然的客观历史结果。

笔者的远祖为了避免伤害,保留血脉,生存发展,不得不颠沛红尘、流落世俗、频繁迁移,这是历史的被迫与无奈,也是士族门第最终归宿。为此,我族这支源自北方的门阀士族之族——博陵崔氏后裔——也就自然沦为没落的士族门第,大约在唐朝晚期、宋朝、元朝逐渐从北方南迁,落户于湖广地区(今湖北孝感一带),于明朝随「湖广填川」的历史大潮流,从湖北迁四川「龙安」,再于清朝时期迁陕西南部宁强(崔家沟、崔家梁)生活至今。

本文写到此处,此文也就落笔了。身为博陵崔氏后人通过研究我族的迁移历程以及历史,对远祖的曾经辉煌和荣耀表示万般的钦佩和赞服,但随着他们逐渐的落幕,心中久久澎湃起伏,就像一部历史电影在脑海中播放着当朝历史朝代更替的全过程,它充满着人性的贪婪与自私,充满着光明与大公,充满着无情与残忍.........

最后,就以「2铭和2诗」被李白都叹服的博陵崔氏诗人的诗正式结束本文的内容,感谢他们的才华,为后人留下千古名篇。

铭一:【座右铭】

东汉·崔瑗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铭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备注:大家都知道【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但是,对于【陋室铭】的作者,自宋代以来,不断有学者提出疑问。

北宋释智圆所著【闲居编】即指出:「俗传【陋室铭】,谓刘禹锡所作,谬矣!」【闲居编】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当时,【陋室铭】已盛传于世,据【闲居编】载:「昧者往往刻于琬琰,悬之屋壁」。这让智圆大为不快而决意辨伪。他认定【陋室铭】乃托名刘禹锡的伪作。

也有学者认为,【陋室铭】的作者应为唐代崔沔。根据是【新唐书·崔沔传】载:「(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总之,无版权的时代是存争议的核心原因。

诗一:【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二:【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本文参考文献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以及隋唐时期的历史书籍、博陵崔氏安平县地方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