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一场朝鲜战争,是怎么逼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体系?

2024-04-09历史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正举行着新中国的第一次大阅兵!

当别的国家看到阅兵上「万国牌」武器亮相时,都止不住的惊叹,共军难道就是靠这些夺天下的吗?

全场以步兵和骑兵为主,手里武器有德制七九步枪, 捷克式轻机枪。

稍微重型一点的家伙就是日制的九七式老头坦克,用骡子拉出来的山炮,像样的海军舰艇没有 空军也只有17架美制飞机。

如果非要在这次阅兵上找一个共同点出来,就是没有一样武器是made in china!

五年以后,1954年,同样是天安门广场,同样是国庆阅兵!

现场受阅的已经不仅仅只有步兵 炮兵 骑兵,还有航空兵 水兵 摩托步兵 工兵 伞兵方阵,甚至还出现了高射炮 探照灯方针。

虽说手里的家伙依然没有made in china,兵种却已经从过去以陆军为王的建制,成长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体系。

那些外国记者再看时,又是一阵止不住的惊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解放军能够如此迅猛发展的原因,便是这五年内发生了一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朝鲜战争!

过去的陆军为王

提到朝鲜战争,我相信在座大多数人是熟悉的,这场立国之战不仅仅让我们在世界站住了脚,还狠狠地给狂妄的美国人上了一课课文名字也好懂,「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同样的,在这场战争中,新中国子也被狠狠地上了一课,「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

回到1950年,志愿军初次入朝作战时,手里的装备落后程度是金日成看了都不禁摆头,毕竟人家手里至少有好几个T34坦克师的硬家底,在面对南朝鲜军时基本是以碾压姿态一路平推到釜山的。

而我们别说T34坦克了,就连大一点的迫击炮都得靠肩扛 骡子拖,当时我们一个军装备的火炮数量仅有五百二十余门,火力连美军半个师都赶不上。

注意!这里说的火炮可不是一拉炸一片的大炮,都是随拆随走的迫击炮。

以至于第二次战役时就差一枚大口径炮弹就能彻底断掉美军撤退之路,气的志司副司令邓华在山上直骂娘,但是骂完还是得接受现实。

陆地如此!更别说制空权 制海权了,全军仅有的一点制空权,就是36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的高射炮,就这点制空权还有留一大半架在鸭绿江边上守国门。

志愿军入朝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如何去躲避美军的炮火轰炸,而是先强行倒时差,因为只有晚上行军才能不被美军的飞机发现。

更要命的,由于战事紧张,刚入朝的三十万志愿军连一个独立后勤保障都没有,在美空军的轰炸封锁下,后勤补给别说送上前线了。

经常是东北后勤刚把物资堆在鸭绿江边上准备运进朝鲜,就被美军飞机炸的稀烂,全军的武器弹药 生活物资只能靠步兵随身携带,就算是干粮炒面也只能带一个星期的量。

这也导致了后期让李奇微看出了我军后勤运输跟不上,在第四次战役上利用「礼拜攻势」的弱点让志愿军吃了个大亏。

反观联合国军这边,且先不说各种火炮的数量了,光是各类军舰就有二百余艘、各种作战飞机有一千一百余架,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部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摩托化,无线通信能直达班排级作战单位,步兵每个师配备的汽车三千八百多辆,后勤补给纯靠空运 车送,完全不用担心吃饭穿衣 弹药不足的问题。

杀不死我只会让我更强

然而越是逆境就成长得越快,放在人身上如此,放在志愿军身上更是如此。

从1950年10月第一次战役开始,到1953年双方进入到相持阶段。

在苏联老大哥的支持下,还有国内亿万民众轰轰烈烈的捐机献炮运动后,志愿军手里的家伙事儿,从里到外悄悄的就换了一茬。

那些联合国军的士兵在某一天交战中突然就发现,这些中国人怎么越来越猛,原先以陆军为王的志愿军,竟也开始学会步炮协同作战了。

每个师装备的火炮直线上升,后面居然出现了和美军进行坦克和火炮互轰的名场面。

而且还出现只派出两个侦察兵直接潜伏到敌后,然后呼叫几公里外的火炮直接轰的场景,那些联合国军有时连志愿军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埋在了炮火里。

联合国军引以为傲的空军,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从自由飞翔变为了提心吊胆,因为很有可能不知道在哪里就会射出如雨点般的高射炮,甚至在鸭绿江边会从身后出现几架歼击机跟着点射。

在苏联的帮助下,雷霆般的中国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刘亚楼,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就训练出了九个战斗机师和两个轰炸机师。

这些飞行时间才几十个小时的新手玩家,硬是凭借一身胆气打得那些有几千小时飞行时间的王牌飞行员落荒而逃。

而能够支撑起志愿军这一切蜕变的,还得是被朝鲜战争催生出来的一套现代化战争独立后勤供应系统。

它的第一任司令便是被彭老总赶鸭子上架的洪学智上将,这位被彭德华一口一个洪大麻子的人,在炮火连天的朝鲜,硬是建立起来了属于志愿军自己的后勤兵种。

铁道部队、工程部队、运输部队、公安部队、高射炮兵、航空兵、兵站仓库、医院紧密协同,在千里交通线上与美国空军斗智斗勇。

在一次为了保证汽车晚上运输不被敌机发现,沿途每2公里就设一个岗哨,只要发现有敌机飞来,马上以开枪的方式提醒后方岗哨,然后所有汽车关闭车灯缓速前进,以中国式的智慧对付美国人先进的科技。

而且为了把粮食最快速度运到前线,甚至动用了二线部队的数十万官兵和上百万朝鲜老百姓,短短25天的时间便抢修出了上千公里的公路。

而在千里铁道线上,志愿军官兵在被敌机炸断的西清川江桥和东大同江桥,集中了一千多辆汽车反复倒运、接运、漕运了两千车皮物资,保证了路断、桥断,运输不间断。

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上有名的「倒三江」!

更是发明了「片面运输」(把所有列车都向同一方向(或北或南)单方面发车,每列车的间隔一般都只有五分钟)

「合并运转」(将两组以上的列车连成一组,同时用二三个车头牵引这条这组巨龙列车)「顶牛过江」(在火车过江时将车头调到列车尾部,用车头顶着较轻的车厢过桥,桥对面再用另一个车头拉走)

「水下桥」(把桥搭建在水面以下,白天敌军发现不了,晚上便可用于行军)

等等有效的办法,以保证后勤物资的供应。

战后,苏联就专门派专家来华了解学习中国后勤兵的经验,这些洋专家对于「片面运输」「水下桥」这类发明赞不绝口!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每一个发明的背后都是用生命换来的。

1954年在国庆阅兵上,当毛主席看到焕然一新的人民解放军时说道:「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那一年的阅兵总司令是彭德怀,当那些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空军方阵 海军方阵 后勤方阵 高射炮方阵从他面前走过的时候,毛主席悄悄的对他说了句话:「老彭啊,你为共和国炼了一块好钢出来!」

彭老总只是微笑点头,因为他心里知道,为了能把这炼出这块共和国之钢,付出了多少血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