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古代八卦文明:简说太极与「函三为一」

2024-03-03历史

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易传】中,原文为: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今天我们经常看到的世传阴阳太极图最早在明朝前后出现并且定形。如果追溯太极的概念,则最晚出自伏羲开天明道。伏羲发明六十四卦就是揭示天道法则,告诉子孙后代遵守六十四卦的法则就是遵守天道。什么是道?道法自然,太极就是道。

老子和孔子讲的都是道。老子告诉我们道为「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老子强命名为道,或者为大。大与小是两极。所以大就是一极。老子在这里虽然没有像孔子一样直接把道与太极画上等号,但是也表达了太极的意思。老子强调大,就是告诉我们他讲的道是天道。

汉代文献记载:「太极元气,函三为一。」说的是太极元气未分时,天地人混合为一。刘歆在提出这一说法时很可能还没有看到今天我们常见的阴阳太极图。而今天这幅阴阳太极图最早是在明朝前后出现并且定型的。说来也巧,今天的阴阳太极图圆满地诠释了「函三为一」,并且其意义更丰富了。

今天我们常见的太极图体现的是阴阳与三才。黑鱼代表阴,白鱼代表阳,这是太极的阴阳。黑白鱼合体为万物。古人认为人为万物之最灵者,用人代表万物。所以,阴阳合体为人。太极是元气,未来阴阳两仪分则阴仪为地,阳仪为天,阴阳合体为人,这就是三才。

古人认为太极分五个阶段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太易为一生水,太初为二生火,太始为三生木,太素为四生金,太极为五生土。这个顺序为五行的生之序。有阴阳三才,自然也有阴阳五行。五行还有运行之序,即木火土金水。规律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但是五行的运行之序源于天。我们可以从天干的顺序,看到五行的「行之序」。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观察十天干的顺序正好为木火土金水。

古人认为太极为理气象数之始。太易为数之始,太初为气之始,太始为理之始,太素为象之始。太易为无,中华文明自古对数字的认识从一开始,并且认为一为无,二为有。所以,太易为数之始。太初为气之始,是因为太初为二,为阴阳两仪。古人认为阴阳为阴气和阳气,为天道,就是孔子所说的「立天之道曰阴阳」。气是看不见的,不论阴气还是阳气都是无质的。太始为理之始源于三才,三生万物,有了人才有对理的认识。中华文明是建立在三才观基础之上的。太素为象之始,源于【周易】四象的概念。

我们今天看到的阴阳太极图,不仅「函三为一」还隐含着五行。阴阳鱼为二,阴阳鱼合体为一,阴阳鱼各有一目,合起来也有五数。学习中华文明首先要弄明白构成中华文化基础是什么?我们要知道太极与道的关系,从而彻底弄懂阴阳、三才、五行与八卦这些概念的本质与其背后的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