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76年叶剑英询问:能指挥南京军区吗?许世友:司令是我的警卫员

2024-03-01历史

1976年的一天,上将许世友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中南海的会议厅。

在场的众人看到许世友来了,纷纷站起来对他表示欢迎,而许世友也毫不客气,向大家敬了礼之后,便直接坐在了座位上。

接着,叶剑英元帅便开门见山地问许世友,现在调你去南京军区,能指挥得动吗?

许世友是一个直来直去的将军,一听叶剑英的话,立马拍着胸脯向叶帅表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位!

而且许世友还笑着告诉在场所有人一个消息:南京军区的司令是自己的警卫员!

那么,许世友上将说的这个警卫员究竟是谁?叶剑英元帅将南京军区的工作交给许世友,又是出于何种考虑?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一 特立独行的「老将军」

许世友将军的前半生,是在征战和拼杀中度过,每次打起仗来,许世友将军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地步。

有时候,许世友甚至还会拿起大刀冲到战士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杀敌。

因为这样特立独行的指挥风格,许世友在我军内部也算是出了名。

中央军委为了约束许世友的行为,还曾经给他的警卫员直接下达过命令。但每逢大战,许世友必然会显现出自己的「脾气」。

1973年12月,中央军委调许世友前往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的职务。

不过在此之前,许世友还需要和其他的同事一起去北京,向军委的各位同志们当面汇报工作。

好不容易到了会议的间隙,毛主席主动会见了许世友和一众老同志,这让许世友感到有些受宠若惊。

毛主席将当时广州军区的政委韦国清介绍给许世友认识,毛主席对韦国清说你要多帮助许世友同志,他到了那里人生地不熟啊!

许世友听出了毛主席话里的意思,他赶忙呵呵一笑,向毛主席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学习。

毛主席一听许世友要学习,便主动跟他聊起了文学名著【红楼梦】。

毛主席用一种关怀的眼光看向许世友,而后问许世友现在看【红楼梦】了吗?

许世友连连点头,对毛主席说自己全部都看了一遍。毛主席用一种耐人寻味的语气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

许世友知道,这是毛主席在提醒他应该学习了。

在过去几十年的革命战争当中,许世友虽然作战十分英勇,但他也明白如果没有文化,是绝对无法胜任军区领导工作的。

毛主席告诉许世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另外,他还该多看看【汉书.周勃传】,这对于像许世友这样带兵打仗的人来说很有好处。

接着,毛主席又将许世友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汉书】里面说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以后可要注意呀!

许世友一听毛主席的话立刻站得笔直,朝他敬了一个军礼,表示自己一定会把缺点消灭掉。

几天之后,许世友便赶到了广州军区的司令部办公室,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许世友这回真的开始认真研读【红楼梦】和【汉书】了。

由于有了足够的文化积淀,许世友在广州军区上任之后明显脾气大变。

除了开始注重文化学习之外,许世友还在工作之余种起了菜,养起了鸡,只要是能够靠着自己解决的问题,许世友一般也不会去麻烦别人。

逢年过节的时候,他甚至还会给广州军区的各位战友送上一些「土特产」。

许世友在广州军区期间基本上都住在部队的营房里,他的家人也很少跟着他沾光。

许世友与前妻生下过一个儿子,名为许光,但却一直让他在河南新县的老家居住。

直到1976年许世友七十大寿的时候,许光才得以前往广州给父亲拜寿。

许世友看见许光来了也很高兴,便与他聊起了家乡的事情。

许世友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没能在母亲的面前尽孝。

因此,他对母亲的墓地格外关心,当许光告诉许世友他们一家人因为工作太忙没能时常去给奶奶扫墓的时候,许世友的眼里露出了遗憾的神色。

他拜托许光给自己打造一口棺材,既然生前无法给母亲尽孝,那么只能死后陪在母亲的身边了。

不过,许世友一再交代许光,制造棺材所需要的树木全部都由他来花钱买下,许光的工资也不算很高,因此这笔钱由许世友来出最为合适。

许世友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最后却只从口袋里摸出了十块二毛钱。

他无奈地看了看儿子,用安慰的语气告诉他,等过一段时间自己让秘书把钱寄到家里去。

许光回到大别山的老家之后,过了不到半个月,许世友果然把钱给寄来了。

许世友还特意向许光交代,如果这次邮来的50块钱还不够,自己还可以再寄一些钱,但是无论如何许光都不能够因为这件事情麻烦当地的政府。

许光取到这笔钱以后,内心产生了一种无比酸楚的感觉,他明白父亲这一辈子清清白白,从来不会以权谋私。

即便是给自己打造棺材,也只能够偷偷地进行,否则很有可能会在当地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后来,许光在当地请来了一位心灵手巧的木匠,为父亲打造这口棺材。

当棺材造好之后,许光还特意写信告诉了父亲这件事情,但当时的许世友因为军务繁忙,根本无法抽出身回老家。

于是,许世友只给儿子留下了一句「以后回来看看的承诺」。

但谁知许世友却一直没能兑现这个承诺,直到许世友去世他都没有能够再回一次老家。

不过,此时的解放军即将迎来一轮「大改革」的浪潮,在这次改革当中,许世友将会被调往南京军区担任重要职务。

那么,许世友又会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怎样的成绩呢?

二 许世友二入「金陵城」

1976年,中央军委决定对原有的几大军区领导职务进行一次调换。

为此,许世友又一次从广州被召进了北京,再一次和其他的老同志们聚集在北京的中南海,许世友的心中感慨颇多。

虽然按照程序,具体的任命要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才会公布,但许世友和一些老战友早就已经相互交换了消息,他知道自己即将被调到南京军区担任领导职务。

这让许世友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等所有人都到达会场并且坐好之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帅便走了进来。

许世友等人连忙站了起来向他们敬礼,而叶帅没有说话,只是示意他们坐下。

这时空气里充满了一种微妙的气氛,一些人甚至还开始观察起了老帅们脸上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叶剑英才缓缓地对众人说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么就直接宣布命令。

在宣布命令的时候,所有的将帅脸上都是毫无表情的,唯有许世友攥紧了拳头坐在座位上,似乎显得有些激动。

等到叶剑英念到许世友的任命状,发现对方的表情有些激动之后,叶剑英还特意站了起来对许世友问道:

「许和尚,现在让你去南京军区,你还能指挥得动吗?」

许世友听完叶剑英的话,就好像触电了一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先是毕恭毕敬地给叶剑英敬了一个礼,而后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一个「能」字。

许世友当然知道叶帅这么问的意思,他拍着胸脯向叶帅保证,自己一定会把南京军区的兵带好,如果到时候自己完不成任务,甘愿接受中央军委的惩罚。

叶剑英笑了笑告诉许世友,这次中央军委准备在各军区的部队中进行「大改革」,而南京军区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作战单位,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也非同一般,到了那里以后,一定要将中央军委的各项指示精神落实到位。

许世友用一种非常自信的语气对叶剑英和在座的各位老同志说道: 「这有什么难的,南京军区的司令可是我的警卫员呢!」

听了这话,在场的老同志们都发出了笑声,而许世友也乐呵呵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看向了叶剑英。

叶剑英点了点头,示意许世友先坐下,他一点都不会怀疑许世友的能力。

原来南京军区当时的司令员是聂凤智将军,聂凤智将军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他参加革命以后,一直跟在许世友的身边。

红军时期,聂凤智甚至还给许世友当过一段时间的警卫员。

后来,许世友第一次被调到南京军区任职,聂凤智作为他的老部下也被调了过去。

等到许世友被调到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的职务,「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便被中央军委留给了聂凤智将军。

而早在革命战争时期,聂凤智和许世友的交情就非常不错,有时候聂凤智还会在许世友的背后开他的玩笑,这在其他的将领和战士身上是很难看到的。

许世友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聂凤智还时常与许世友有着书信往来,因此许世友通过聂凤智的信件对京津区的各项事务都了如指掌。

在接到任命的信息之后,许世友的第一反应还是十分高兴的,毕竟又可以和老部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了。

自己又曾经在南京军区工作过,对那里的部队都很有感情。

几天之后,许世友便带着中央军委的任命状出发前往南京了,在到达南京之后,许世友一下车便径直走进了办公室。

聂凤智看到老首长来了,十分高兴地与他开起了玩笑,许世友告诉聂凤智,自己这次是带着中央军委的命令来的,所以他必须全程配合自己的工作,不能和自己唱反调。

许世友拍了拍聂凤智的肩膀,告诉他要好好干,聂凤智也点了点头,先前那种幽默的表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的神色。

此时,两人的心中已经对「如何开展军队改革」有了一番规划。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和中央军委的命令了,许世友的年纪毕竟很大了,许多工作还是必须交给聂凤智他们去完成。

于是,被调到南京军区工作的许世友居然在钟山之下过上了「半隐」的生活,不过这也正好体现出了许世友将军「爱兵如子」的个性。

三 许世友的「晚年时光」

许世友第二次到南京军区工作后,明显比前一次多了一些「书生气」,在谈到军队「大改革」的时候,许世友特意强调要照顾基层战士的生活。

在到达南京军区之后,许世友一直住在中山陵8号,由于精力有限,许世友对许多改革的具体事务并不会过问,当聂凤智和军区的同志们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才会请许世友出面。

很多时候,许世友只是起到了一种监督的作用,许世友也非常明白,他必须让出更加广阔的空间来,让年轻的干部们有发挥的余地。

因此,许世友在这一段时间的生活就变得格外清闲了,他还是会像从前那样,在自己家里种些蔬菜、养些家禽。

如果碰到在附近执勤的战士,许世友甚至还会请他们到自己家里来坐一坐,许世友这位「老将军」正好通过这样的办法了解基层战士们的所思所想。

对于这些战士们,许世友并不会吝惜自己家里的东西,他甚至还会拿出茅台酒来招待那些战士。

许世友家有两台汽车,一台是北京产的「212吉普车」,而另一台则是上海牌的小轿车,平时出门的时候只会坐吉普车,只有他的家人们才会乘坐小轿车。

因此,许世友总是显得非常朴素,这些情况也被附近的战士看在了眼里。

有一年冬天,许世友出门的时候路过附近的岗哨,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径直走到那名站岗的战士面前。

只见,他伸出手来摸了摸那个小战士身上的棉衣,而后许世友便拍了拍那名战士的肩膀,问他大冬天的穿这一件棉衣冷不冷啊?

小战士被许世友给问住了,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许世友居然会关心这样的「小细节」。

但是,那名小战士还是不敢跟许世友多说话,他只能僵硬地点了点头。

许世友叹了一口气便走开了,第二天附近的部队便传出了一条消息:由于天气寒冷,在中山陵附近执勤的战士们每人可以再增加一件棉衣和一套棉被的配给。

没有人知道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与许世友将军有关,但对于许世友这样一个「爱兵如子」的将军来说,看到战士们不用再受冻他的心里就已经很宽慰了。

晚年的许世友除了时常会去老部下、老朋友的家里走访之外,还会去附近的山上打打猎、散散步。

不过,每次许世友出行的时候都很简便,警卫班的战士们都明白,这是因为许世友不想过分引起他人的注意。

1985年的除夕夜,许世友的年夜饭吃得并不顺心,因为他感到腹中一阵胀痛,但为了不打搅过年的气氛,许世友还是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大家。

当年三月,军区医院要对各位「老首长」进行一次例行的身体检查,许世友一开始还不想去,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去做体检。

结果这次体检直接让许世友的身体状况「亮起了红灯」,经过仔细的化验和检查,医生们发现许世友每毫升的血液中甲胎球蛋白为1000毫微克。

这个数字已经比正常人的身体高出了整整40倍,医生和护士不得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许世友的家人。

可许世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依然非常自信,他不断地安慰家人和身边的战士,许世友告诉他们,自己过去在少林寺练武的时候,身体素质一向不错,就算这次检查的数值出现了问题,自己也不会有事。

但病魔是无情的,当年九月许世友的病情再次恶化。

这一回,许世友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傲气,开始老老实实地接受治疗。

不过,在接受治疗之前,许世友向周围的人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病就在军区医院治就行了,不要去北京,也不上301医院!

大家都很清楚许世友的脾气,为了不进一步刺激他的情绪,所有人都同意了许世友的要求。

在医院治疗期间,许世友还是像从前那样乐观豁达,有时他还会跟负责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们开一开玩笑。

许世友告诉周围的人们,自己已经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其实也「够本」了。

但是为了南京军区和部队的发展着想,大家还是积极地为许世友治疗,一边对他的健康状况施加严格的保密措施。

同年10月22日下午三点,许世友将军去世的消息传到了南京军区司令部,当天负责执勤的王秘书接起电话,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直接愣住了。

这么多年了,许世友一直在南京军区工作、生活,这里就像是许世友的「第二个家乡」一样,如今许世友不在了,这让军区里的所有人一时之间都难以接受。

不过,同志们立刻就稳定了情绪,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很快也就许世友同志的「丧事」做出了批复。

根据许世友同志的遗愿,中央破例批准他采用了「土葬」的形式入土为安,而许世友下葬的时候,所用的那个棺材正是当年他在广州军区时,要求长子许光为他定做的。

许世友被葬在了母亲的坟墓旁边,恪守着自己「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诺言。

直到今天,依然会有许多人慕名前往许世友的墓前祭奠他,人们还不忘带上一瓶老将军最爱喝的「茅台酒」。

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是伟大和崇高的,它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正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正直和善良。

虽然许世友将军在晚年逐渐淡出了「领导层」,但他对部队和战士们的关心却没有减少。

时至今日,在他曾经工作过、战斗过的土地上,依旧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佳话」。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许世友将军的名字也必将会和许许多多的人民英雄一样被后人所铭记。

当人们谈起这位性格独特的将军,都会露出会心的一笑,因为他正是那个火红炽热的年代中,一位难得的「赤子」。

而今天的人们在纪念他的同时,也必然会将他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