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1年,彭德怀在中南海发火拍桌子:38军为什么不敢大胆攻击敌人

2024-01-28历史

前言

1978年12月24日,邓小平在彭德怀的悼词之中,给予了他高度评价:「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

好哇,看来你是百分之百支持我的意见啰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毛主席闭门谢客,昼夜思考,在他看来,出兵朝鲜已经是万分火急的事情,原本是拟定林彪率军入朝,但是,林彪不大赞同出兵,称病推辞,中央书记处就改彭德怀来挂帅。

毛主席从自己和彭德怀在20多年南征北战的岁月当中,深知彭德怀是一位横刀勒马的帅才,所以,在10月2日中央常委会讨论援朝志愿军司令员人选时,毛主席提出彭老总最为合适,于是常委做出了一致同意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员的重要决定。

10月4日上午10点左右,一架专机从北京飞来降落在古都西安机场。

中央办公厅警卫处派来的两个人一下飞机就立刻乘坐飞机直奔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大楼。当他俩火速赶到彭德怀的办公室时,彭老总正埋头审阅有关西北地区三年经济恢复建设的各种报告、计划和图表,以备国庆节后将这些方案计划向中央汇报。

中办警卫处的同志对彭德怀说,毛主席请他立即乘坐飞机到北京开会。

彭德怀先是一愣,继而惊奇地问:「我已接到北京的电话,但不知开什么会?」来人只说他们也不清楚,周总理只是交代他们飞机一到西安就马上接彭老总到北京,一分钟也不准停留。

就这样,彭老总在云里雾里,乘坐飞机直达北京。当彭德怀跨出舱门快步下去后,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处长李树槐迅速上前向彭德怀敬礼,几辆小汽车早就已经停候在跑道一侧。

李树槐对彭德怀说:「彭总,今天气候不好,气流不稳,一路辛苦了。行政处已在北京饭店为您安排了住宿。毛主席交代说,请您先到北京饭店休息一下,然后再去中南海参加会议。」彭德怀的脸立刻严肃起来:「不是命令我一分钟也不能停留吗?我不需要休息,请司机同志直接开车到中南海毛主席那里去!」

彭老总到颐年堂时,毛主席正在进行会议,毛主席和政治局委员们见彭德怀赶来参加会议,都站起来和他握手。毛主席发话:「老彭,辛苦了.....出兵援朝的有关问题,大家正在发表意见,请你也准备谈谈你的观点。」

彭德怀坐下之后,猛然发现会议十分地严肃,在来北京之前,他只想着如何建设开发大西北的经济问题,对于中央召开这样的紧急会议,思想上并没有准备,所以他选择了侧耳倾听。

次日,彭德怀和邓小平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彭德怀思虑了一晚,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将内容说给毛主席听。

毛主席聚精会神地听完彭德怀叙述的观点之后,高兴地用手捶了一下沙发大声说:「你分析得对喽!看来我们是想到一起了。」

彭德怀临危受命,毛主席拍手道:「好哇,看来你是百分之百支持我的意见啰」

就这样,彭德怀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你38军为什么不敢大胆攻击敌人?

为了打好出国作战第一仗,彭德怀便让第38军在1950年10月31日晚或者是11月1日拂晓前攻占军隅里,向新安州突击,截断进占云山、泰川美军退路并同另三个军对敌实施全歼。但是,作为第38军的军长梁兴初在接到彭老总10月30日晚的命令后,没有立刻率领部下出动,一直到第二天才开始发起进攻;而且,即便是在前进的路上,还在同沿途零散的敌人不断地恋战,时而打打时而停,这么一串动作下来,又直愣愣地白白耽误一天的时间。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他们比预定时间了两天,等他们赶到军隅里地区时,美军早就已经凭借先进的侦察设备发现了志愿军的作战意图,并立刻做出反应,开始全线向南撤退,攻击线上的志愿军战士们即便再英勇善战,却也赶不上装备齐全的机械化美军,如此就导致彭德怀入朝第一仗的作战计划没能很好地实现。

11月13日,志愿军党委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邓华在会议上说到了这次战役因为第38军对敌情估计过高而不敢大胆穿插,由此导致敌人乘机逃跑,听到这里,彭德怀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直接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面,,只听「啪」的一声响,全场都寂静了下来,桌子上面摆放的东西都震得跳动起来。在座的将领们都被他的这一举动吓了一大跳,脸都白了一个度。大家的视线无一例外都集中在彭德怀那张满是怒火的脸上。

众人只听见彭老总吼道:「梁兴初!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违抗军令,你38军为什么不敢大胆攻击敌人?为什么那样慢慢腾腾地前进?为什么不根据志司(志愿军司令部,下同)命令插到敌人后面去?你说!你们为什么不敢插?听说你梁兴初是员虎将,我看你不过是个鼠将......」

彭德怀盛怒之下更是气得两手都在发抖,梁兴初也被他的这番话说得面色难看,就连两腿肌肉都在抽动。梁兴初倒是支支吾吾地想要解释一下,却又迎来彭德怀的一声怒斥:「你还说什么,还强调什么理由!这次如果38军按司令部的命令插下去,肯定会消灭敌人两三个师,结果只消灭敌人1.5万人,没有达到预想的战果......」

彭德怀的这一次发怒对于各军来说震动都非常地大,在随之而来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打出了漂亮一仗:歼灭美军3.6万人。尤其是38军无比果决的行动直接堵住了美军的退路,让他们没有办法同南逃北援之敌会合,可以说,在整个战役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们去前线看一看,战士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所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艰难条件我们也是可以想到的。作为志愿军的统帅,彭德怀深深的明白志愿军将士们的艰苦,更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志愿军的民生问题。为此,他还曾经回京陈词,为了获得军需怒震居仁堂。

经过三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亡也比较多,兵员更是一时半会补充不上,而后方供应线又长达数百里。在美战机接连不断的攻击之下,后勤供应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乎没有办法继续作战。彭德怀见此忧心忡忡,最后决定立即返京面见毛主席。

1951年2月24日,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周总理和彭德怀一起召集军委各总部负责人在中南海居仁堂总参谋部会议厅开会,讨论各大军区部队轮番入朝和如何保障志愿军物资供应的问题。

在会上,神色凝重的彭老总介绍了志愿军在朝鲜前线作战中物资、生活等各方面面临的严重困难,末尾之处,他表示希望国内不论军队和地方等各方面都要想办法全力支援前线。

但是,谈到该如何解决的时候却是犯了难。

彭老总本来就因为前线的供应不断而焦心不已,再加上会前苏联军事顾问表示拒绝提供必需的空军、高炮部队来援助与掩护志愿军的交通线,更让彭老总恼火不已。此时,在这内部会议上出现的这种强调困难的情况,终于让彭老总忍无可忍,当中发出了火气。

彭老总直接站了起来,用尽力气拍了桌子,吼声在居仁堂里面回荡了几波:「这也困难,那也困难......你们去前线看一看,战士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现在第一线部队的艰苦程度甚至超过长征时期,伤亡了那么多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为谁流血?......他们都是年轻的娃娃呀!难道国内就不能克服困难吗?」

彭德怀的这一通怒火发出来后,整个会场都鸦雀无声。负责主持会议的周总理只能尽量维持,会议最后还是不欢而散。

对于彭老总的难处,周总理也有所了解,于是,会后他又连续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对加强志愿军第一线兵力以及后方供应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即凡国内的部队,都要轮番到朝鲜作战......再向苏联购买几十个师的武器装备......可以说,彭老总所面临的困难周总理都一一进行了解决。

之后,北京等许多大城市的干部群众都遵照以上精神指示,昼夜不歇地为志愿军赶制炒面,用最快的速度送往朝鲜,暂解了志愿军的断粮之苦。

不搬了,这里房子多,应当给家口多的同志住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彭德怀返回国内,并住进了中南海永福堂。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经济建设也迅猛地发展起来,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但是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干部中,出现了铺张浪费等不良倾向。对于他们的这番做法,彭老总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率先对自己身边工作人员以及家属敲起了警钟:提请全党「要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彭老总所住的永福堂是个小四合院,又窄又旧,前面是另一家在居住,总之地方也不大,而且还稍显逼仄,之后彭老总的侄儿和侄女们到家里做客,也没有地方睡,只能选择打地铺。

那个时候北京的住房还没有那么紧张,管房子的部门在得知彭老总面对的情况后,想着给他解决这一困难,便自作主张地在什刹海附近另找了一个大院子,房子还是两层楼,非常地宽敞。

就连彭老总身边的秘书都看了之后直点头,并说:「这院子适合办公,离浦安修同志上班的北师大也近些。」然而,在看过院子之后,彭老总本人却没有说话。侄女满怀好奇地问他:「搬不搬?」彭德怀反问了一句:「你想搬呀?」侄女点着头回答:「当然啦,永福堂那个地方多挤呀。特别是我房后那个卫生间,大家共用,我是女孩子,多不方便。」彭德怀听后,直截了当地下了最后通牒:「不搬了。这里房子多,应当给家口多的同志住。咱们家没有多少人,不用住这么宽......搬到这里,又要搞个警卫班,那不是增加国家负担吗?」

当时,彭德怀身居要职,但是他却没有想着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是家人谋取过任何私利,也从来不允许自己的家属利用他的名位与职权搞任何的特殊化,真正地做到了公私分明。

彭德怀的侄女在上学后一直享受着供给制待遇,1954年,国家和军队干部实行薪金制,干部子女上学也发生了变化,改成了家庭负担。因为她是烈士的女儿,学校按规定继续供给,并为此写了信让她带回家。

侄女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高兴,刚回家就兴高采烈地把信交给伯伯彭德怀说:「今后还是国家供我上学。」结果彭德怀听说之后直接说:「不,你上学我应该管。」说完就拿起铅笔在信头写道:「不要国家供给,由我负担。」写完之后,彭老总自行检查了一遍,然后叫侄女把签署了他的意见的信交给学校。从这以后,他就用自己的薪金供侄女上学,一直到她上大学。

毛主席最后一次召见彭德怀

1965年,毛主席最后一次召见了彭德怀,见面之后,毛主席让彭德怀到三线去工作,彭德怀没有同意,他想要去农村,在一个生产地或者是大队里面做一点工作。但毛主席没有同意,并来回地讲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但是,彭德怀仍旧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做工作,毛主席知道他的鼓励,于是告诉刘少奇等人,让他们告诉三线的同志,彭德怀如果有什么意见,不要进行阻拦,他还是政治局委员,这样一说,彭老总的心情也平静了一些。

整个谈话进行了五个半小时,彭德怀还和毛主席共进了晚餐。

从中南海出来之后,一路上彭总都很高兴,只是谈到毛主席健康的时候,他才收住了笑容,并对身边的人说:「我好久不见毛主席了,他比前几年老多了,头发白了好一些,他太忙了!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担子够他担了。」

后来,到了西南之后,面对动荡不安的形势,彭老总总是想起临别之时毛主席的吩咐,曾经含着泪给毛主席写了几次信。信一寄走,他就在屋子里面走来走去,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天知道,能不能到毛主席手里啊!」

彭德怀平反了之后,给他写悼词的起草者就是【解放军报】的副社长姚远方,很多军内领导人的悼词都是他写的,但是,改得最多的却是彭老总的悼词。

因为他的悼词非常地难写,最开始的时候,有人听说是他在写,于是提出要将彭老总的「缺点」写进去,这样的要求在姚远方看来非常地为难,他写过那么多的悼词,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要求。

而且,彭老总的功劳有目共睹,他拒绝了那些人的「提议」,但是,改来改去,还是不得其法,最后,当稿子送到邓公的手里后,邓小平直接说:「思想还要解放。我来改」,于是,邓公写出「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样公正地评价。

1978年12月24日,邓小平在彭德怀的悼词之中,给予了他高度评价:「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

邓公的评价非常地公允,彭老总不但一心为战士们着想,还一心为百姓着想。

有一回,彭老总到鞍山,在出发之前,他就和办公室主任说这次不乘坐公务车,乘坐普通客车前往,如果这样走的话,就能够在车上听一听老百姓的心里话。

办公室主任直接答应了下来,但是,保卫部门的同志却持有相反的意见,在他们看来:保卫首长得安全才是第一位。

开车的时间到了,彭老总来到车站,结果入目的还是那辆公务车,他立刻皱眉询问办公室主任:「叫你买普通票,你怎么又搞这个?你们就是不爱接近老百姓,不怕脱离群众。」

眼看着气氛紧张起来,一位随行的同志赶紧上前解围说:「车已经安排了,再说,也不是他一个人安排的。」上车之后,彭老总仍旧一个人坐着生闷气。

到了目的地的时候已经中午了,其他同志都饿得跑到餐厅去吃饭,只有那个办公室主任闷在角落里面不去吃饭。看到这一幕,彭老总心软了,上前关切道还在这里生他的气?办公室主任仍旧不言不语,彭老总又轻声细语道:「我们身在领导机关,身为领导干部,处处都要注意影响,做好榜样。刚才我态度不好,有意见你回去给我提,现在先去吃饭吧。」

办公室主任被彭老总说得感觉不好意思,站起身子,跑去餐厅了,彭老总看后也忍不住会心一笑,只是,自那次考察回来之后,再也没有人敢给他安排公务车去视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