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71年李德生任北京军区司令后,被毛主席的问题难倒:要多看书

2023-12-30历史

71年李德生任北京军区司令后,被毛主席的问题难倒:要多看书

毛主席与李德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尤其是在李德生将军革命生涯的后半程,毛主席对他的影响愈发显著。李德生将军在谈及毛主席时充满感慨:「我从毛主席身上学到了许多,特别是他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深深感染了我。」

回顾李德生的革命经历,可以看到毛主席对他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在将军职业的后期。1968年10月,李德生正在安徽展开工作视察,接到了北京通知,要他参加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

按照通知,李德生交代完手头工作后,于10月11日抵达北京,前往会议地点——前门饭店报到。对于李德生而言,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参加党的最高层会议,内心充满着荣耀和神圣感。这次全会由毛主席亲自主持,从10月13日持续至31日,共有133人参加。李德生以一个省级负责人的身份列席参会。

在八届十二中全会的开幕式上,周总理宣布了列席人员名单。当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中断了周总理的发言:「哪位同志是李德生啊?」周总理回应道:「李德生同志是十二军军长!」于是,毛主席对李德生表示兴趣:「李德生同志,站起来,我想见见你。」

李德生迅速从座位上站起,向毛主席和周总理行了一个军礼。与会者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不解为何毛主席对一个军长表现出如此关注。毛主席向李德生询问:「你是哪个地方的人?今年多大年纪了?」在得知李德生的回答后,毛主席点了点头:「嗯,你的工作表现不错,我听说过你的名字。」

这个小插曲虽然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发生,但对李德生后半生的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时起,李德生开始参与党中央高层会议,直接接触中央领导同志。1969年4月,作为安徽代表,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九大之后,李德生不仅进入中央政治局,还跻身军队最高领导层。

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落幕后,李德生与安徽代表一同回到合肥。

初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李德生心系安徽繁忙的工作,未曾想两月后便迎来了变革。

1969年7月底的一天,李德生正沉浸在一场紧张的会议中,秘书匆匆进来,通知他有周总理的紧急电话。走出会议室,李德生接起电话,周总理在那头迅速开口:「德生同志,中央决定调你到北京工作。交接好手头工作后,立即前来赴任。」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李德生感到诧异,他急忙辩解:「总理,您了解我的情况,我在军队长期任职,经验有限,更适合在地方工作。能否请中央再考虑一下,我还是愿意留在安徽。」

周总理坚定回应:「这是中央的决定,德生同志,请你不要推辞了。尽快到北京来,来之前给中央办公厅打电话,安排接机。」

李德生放下电话,内心逐渐平静。他深知作为军人,必须毫无条件地执行上级指示。虽然已表达过意见,中央未采纳,但此刻不容再有个人犹豫。面对困难,有党、有群众,总会克服的。

想通这一点后,李德生简要处理工作,通知地方领导,于7月28日中午乘中央派遣的飞机抵达北京。

下飞机后,李德生入住招待所。不久后,中央办公厅电话来电,周总理要在中南海会见他。李德生得知后点头,下午准时抵达周总理办公室。

周总理正在审阅文件,见到李德生后放下工作,站起握手,并请他坐下。

「德生同志,毛主席、党中央决定你到中央来工作。现在想听听你的意见,是想在国务院还是军委工作呢?」周总理询问李德生。

确认了工作安排后,周总理又关切地问:「家里还有什么人,多久能搬到北京?」这份关心令李德生备感感动,同时也理解周总理工作繁忙,不想耽误时间。

李德生提出请求:「从安徽来得太仓促,事情没交代清楚,工作需要布置,能请假几天吗?」

周总理答道:「给你一个月的假,回去处理好事务,完成后即可回来工作。」

在与周总理的会晤中,周总理展现出从容稳重的风度、平易近人的作风以及温和亲切的交谈方式,给李德生留下深刻印象。他感受到,周总理不仅是全党全军尊崇的领导人,更是一位值得信任、可以毫无保留地交心的长者。李德生在聆听了周总理的谈话后,受益匪浅。

然而,中央工作和地方工作之间存在差异,回程途中,李德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原则:要多学多问,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学习!

得到周总理的批准后,李德生请假回到安徽,将全省的要务都仔细交代了一遍。他要求省委的同志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仰,认真推进工作,如有问题要及时向组织反馈。

完成了对安徽工作的过渡后,李德生回到北京,开始参与中央工作,也就是展开了边学习边工作的实践。没过多久,李德生调入中央工作,毛主席就接见了他。有一天,李德生收到通知,说毛主席要见他。在周总理的陪同下,李德生走进了毛主席的办公室,周总理开口介绍:「主席,德生同志来了。」

毛主席看到周总理和李德生后示意两人坐下。然而,此刻李德生内心颇为紧张,因为他并不知道毛主席找他谈论什么。毛主席显然察觉到了李德生的紧张,于是询问:「德生同志,你已经53岁了,是不是也该考虑戴花镜了?」

这句话让李德生略感意外,他没想到毛主席会以这个问题开场。不过,李德生很快镇定下来,回答说:「在看文件和书的时候,我确实需要戴花镜。」

毛主席接着说:「你是南京军区的十二军将领,但我了解你不是通过南京军区了解的,而是通过其他同志的介绍。他们都对你评价不错。」

在交谈后,毛主席发现李德生很实在,但知识面相对有限,于是问道:「你平时喜欢读什么书?」

「主席,我文化水平有限,主要是涉猎一些军事理论的书籍。」

毛主席点头表示理解:「作为经验丰富的军事将领,现在参与中央工作,仅仅读军事书籍是不够的,还应该多涉猎历史、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李德生听到这番话,颔首附和。与此同时,周总理向毛主席详细介绍了李德生同志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安排。李德生抓住机会表示自己的肩上担子太重,希望能够减轻一些职务,然而毛主席却鼓励他:「不用担心,你尽管放手去做。」

毛主席的用意显然是希望通过给予李德生更多责任,锻炼他,为将来交给他更为重要的任务做好准备。在与毛主席的交谈中,李德生也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对在中央更好工作的困惑。

毛主席的看法是,鉴于你过去长时间从事军事工作,来到新的岗位,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眼界开阔,思路清晰。

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于在中央工作的原因,李德生多次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倾听毛主席的指导。对于李德生而言,这无疑大大提高了他的工作能力。

李德生最终成为北京军区司令前文提到李德生曾担心自己在北京的工作能力,但毛主席对他的肯定让他信心百倍,让他勇敢面对。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李德生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1971年,李德生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由于北京军区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毛主席多次会见李德生,对他提出了指导。就在李德生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不久后,毛主席找他谈话,通过这次对话,李德生认识到自己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这次与毛主席的交谈中,毛主席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北京叫燕京吗?北京最早的居民点在哪里?」

李德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无法回答。

毛主席告诉他:「要多读书,我给你推荐一本【读史方舆纪要】。作为北京军区司令,了解北京和华北的历史、地理知识对工作至关重要。」

事后,李德生领悟到毛主席的深意。【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关于军事地理的重要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军事史和历史地理至关重要。李德生读完这本书后深感毛主席的指导之重要,对他在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工作有极大帮助。

当时中苏关系紧张,如何防御外敌入侵,加强北方国防建设,保卫首都安全,是毛主席和党中央极为关注的问题。

毛主席多次与李德生交谈,强调要加强华北地区的部队建设,并提出一些让李德生思考的问题。比如,如果敌人在华北进行空降,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如果有空袭,城市居民如何疏散?

这些指示让李德生深刻认识到,北京军区的战备工作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国家,特别是首都的安危。

在李德生上任后,他与北京军区党委的同志一起,通过听取报告、调查研究、组织落实,高度关注战备和部队训练工作。当李德生乘飞机考察地形时,周总理亲自询问,派出力量确保空中和地面的安全。这不仅让李德生感受到党中央的关心,也让他充分认识到北京军区的战略地位有多么重要。

在担任北京军区司令的期间,李德生一直兢兢业业,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指示,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对于李德生的工作能力,毛主席、周总理、朱总等人都一致给予了肯定。

多年的工作中,得益于毛主席的指导,李德生对毛主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离世。当时,李德生正在沈阳工作,无法亲临毛主席最后时刻,错失再次倾听毛主席教导的机会。得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后,李德生迅速赶赴北京,并成为毛主席治丧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李德生从沈阳赶至北京后,踏入灵堂,目睹毛主席的遗容。一时之间,他的内心涌动着百感交集的情绪,悲戚之情油然而生,眼泪如雨般洒落。他回忆起与毛主席相处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