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士别三日」的他,因读书让人「刮目相看」

2024-04-27历史

吕蒙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是人们熟知的那句成语典故「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主人公。正是靠着读书,吕蒙让孙权、鲁肃等比他知名度更高的三国群雄刮目相看,后世也一直把吕蒙当作发奋读书的典范楷模。其实,吕蒙的读书并不是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苦读,他自有一套以问题为导向的读书之道。

吕蒙本是中原人氏,在东汉末年中原战乱时南下,投奔到孙氏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孙策帐下,年仅十五六岁便上阵杀敌,逐步成长为孙氏政权的重要将领。

吕蒙虽然作战勇猛,但「少不修书传」,年少时不喜读书。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后亦是如此,「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起草一般的文告奏疏都非常吃力,几乎通篇都是词不达意的口语白话。

据【江表传】,孙权见吕蒙,劝他「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如今身居要职,要努力读书提高能力水平。吕蒙刚开始不以为意,言道「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推脱军务繁忙,无暇读书。

孙权不悦,说「卿言多务孰若孤」——你执掌一军的忙碌程度能比上我处理朝政的日理万机吗?孤年少时就读完「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接过父兄大位统领江东大政后,又继续阅读「三史、诸家兵书」,读后「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现身说法后,还用孔子「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语录,以及前人光武帝刘秀「手不释卷」和同时代曹操「老而好学」的事迹劝吕蒙「急读」,并为他开列「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书单。

视觉中国供图

吕蒙见孙权谆谆教诲,回去后「始就学,笃志不倦」,一心一意发奋读书,不仅读完孙权所列书单,更大量阅读其他书目,「其所览见,旧儒不胜」,知识面丰富远超一般儒生。

有一次,鲁肃到吕蒙驻地视察,与他谈经论道后大吃一惊,拍着吕蒙后背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说自己以前只把吕蒙当作一介武将,如今看来却是「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表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而真正让鲁肃刮目相看的,不仅仅是吕蒙通过读书换来学识渊博,更是他通过阅读,运用书本知识制定出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吕蒙所处的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形势中,孙权、刘备在曹操的强大压力下抱团取暖,结成联盟共同抗曹。然而,在孙刘表面联盟的友好关系之下,却埋藏着因荆州归属问题形成的裂痕。正是在读书的基础上,吕蒙胸中渐有丘壑,对孙刘联盟的内在矛盾有了清醒认识,对自己驻防南郡与荆州关羽的对峙形势有了正确估量。

在与鲁肃的这次会面中,吕蒙将孙刘矛盾摆在台面上讨论,问鲁肃「将何计略,以备不虞」,如何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联盟破裂?鲁肃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临时施宜」,会临机应变见招拆招。

吕蒙提醒鲁肃,「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如今孙刘两家虽联盟抗曹,但因荆州问题矛盾重重。荆州主将关羽「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将来两家在荆州必有一战,必须提防关羽,及早制定预案。

说罢,吕蒙运用所读【六韬】等兵书中的知识,结合江南江北两方形势和三足鼎立格局,「为肃画五策」,帮助鲁肃制定出五项战略策划。鲁肃大喜,称赞吕蒙「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依靠事先制定「五策」的谋划,吕蒙后来抓住关羽北伐时机,果断袭取江北三郡,夺取荆州,实现全据长江中下游的战略目标,进而为东吴坐断江南半壁,为三国中国运最长的政权打造了地利优势。

而「五策」的制定,无疑是吕蒙在孙权教诲下读书的重大成果。否则,当年那个「不修书传」「口占为笺疏」的「吴下阿蒙」,既无暇研究荆州问题,也无法明白孙刘形势,又不可能制定「五策」战略,更无力投身为东吴承担夺取荆州的重任。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奋发读书时。正是在绵延不绝的笔墨丹青滋养下,依靠着包括吕蒙在内的无数华夏先贤阅读实践,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得以薪火相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世代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