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凌家滩遗址——华夏文明先蚕文化的发源地

2023-12-10历史

作者:含山文化研究者老董

本文经作者授权在「明文辨史」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发布。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以防失联,并能优先获得文章推送。

本文是【阐释凌家滩遗址】系列文章第二篇。

一、凌家滩先民驯养家蚕的推定

凌家滩遗址存在着一片大型的祭祀区和一片大型的墓葬群。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那几件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蚕,出现在凌家滩考古遗址绝非偶然。凌家滩玉蚕应该是当时地位极高的女性,在此祭坛主持祭祀活动时,穿戴在礼服(祭服)上的祭祀礼器。这说明养蚕业必定是当时当地社会重要的经济生活来源。蚕有野蚕和家蚕之分,而野蚕的生产数量不能保证稳定,未必能维持社会所用,所以野蚕不足以成为专门的祭祀对象。只有驯化野蚕为家蚕以后,蚕丝的生产获取才能够得到稳定的保障,并一举成为社会经济生活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产品来源。成熟的家蚕养殖才更具备祭祀的意义。

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凌家滩先民已经能够大规模驯养家蚕,大量蚕丝已是凌家滩先民的重要物质产出。这意味着蚕桑文明已经成为凌家滩文明所涵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蚕桑文明又孕育了先蚕文化的诞生,先蚕文化是远古祭祀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蚕桑文明对于华夏民族的重大意义我想各位读者都能够心领神会;而祭祀文化在一些人的认知里就存有误解,总把祭祀文化跟神神鬼鬼不自觉地联系到一起。其实祭祀文化是具有丰富的华夏文明内涵的产物。

【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祭祀礼仪在古代是国家王朝的头等大事。

比如李白的老师赵蕤所著【长短经·卷一·政体第八】记载:「汉景帝诏曰:朕亲耕,后亲蚕,以奉宗庙,为天下先,欲天下务农,蚕素有蓄积,以备灾害。」这里就很能说明华夏祭祀文化的深刻内涵,汉景帝在礼地的祭祀仪式中亲自耕作,皇后在亲蚕的祭祀仪式中亲自采桑喂蚕,希望以此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带动民众积极从事农耕和蚕桑生产,使粮食和丝绸都有积蓄,在灾荒来临时不至于毫无戒备。

所以我们还是要积极看待祭祀文化,不要一解读古代祭祀文化,就把我们的先民看得跟跳大神儿似的,一群男男女女腰间围着树叶兽皮,光着脚丫子和赤裸着上半身,脖子上挂着几颗獠牙,头顶插着几根羽毛,手里握着削尖的竹竿子,脸上抹着几道黑乎乎的锅灰,目光呆滞的集体出场了。你很难想象一些这种未经过文明开化形象的「聚落人群」,手里会拿着制作如此精美的凌家滩玉蚕,除了玉蚕还有成千上万件其它石器、玉器、陶器,反复出现在一个经过精心规划和牢靠建设的大型祭祀区,每年都聚在一起共同举办数场有着丰富内涵的先蚕及先农祭祀典礼。

人们不应把自己身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远古祖先严重低估,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代早都被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前进的脚步突破了。

蚕桑文明是物质文明,先蚕文化是精神文明,这两样都始于黄帝元妃嫘祖。而凌家滩遗址出土的这几件玉蚕,对比各大考古遗址,从年代来说是最早的,从形制来说是鲜见的,从用途来说是高等级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先蚕文化的源头就在凌家滩遗址,蚕桑文明的兴起也包括这片坐落着凌家滩遗址的华夏祖地。

△双树墩遗址的「骨蚕」,距今5300年。

双树墩遗址的「骨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蚕形器。现在凌家滩玉蚕可以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了。

△那斯台遗址玉蚕,距今5000年。

△殷商玉蚕,距今3500年。

我们把这件殷商玉蚕跟被命名为「玉丫形器」的凌家滩玉蚕放到一起比对一下。两件玉蚕虽相距两千年,但看上去就像是孪生姐妹。

△左边是殷商玉蚕,右边是凌家滩玉蚕(制图:小谢)

可能有人会说,凌家滩遗址的年代距今5500年左右,上限可以达到5800年甚至6000年,怎么会出现始于黄帝时代的先蚕祭祀礼仪,黄帝时代不是距今四千多年吗?

实际上关于黄帝元年的推算有很多不同看法,距今最远的考证有的已达8300年(董重光著【上古中国历朝年代通考】),从距今4500年到距今8300年,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十多种不同的考据。所以黄帝元妃嫘祖教化先民驯养家蚕的年代,跟凌家滩遗址所处的年代并不冲突,不必成为部分读者的纠结之处。

凌家滩先民驯养家蚕孕育了先蚕文化的诞生。

二、什么是「先蚕文化」?

「先蚕」,顾名思义,就是最先教化人们栽种桑树、驯养家蚕、缫丝织绸的人。因为驯养家蚕带来的物质文明有力地夯实了华夏民族发展前进的经济基础,所以后世几千年一直延续到清代,历朝历代从未间断过在每年的皇家祭祀活动中,传承「祭祀先蚕」的仪式。「先蚕文化」由此成为贯穿华夏历史的举世无双的特有的精神文明符号。

就像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家蚕也是由野蚕驯养而生的。在上古时代,野蚕被人们当作祥瑞。【南齐书·卷十八志十·祥瑞】记载:「汉光武时有野蚕成茧,百姓得以成衣服」。

野蚕作茧丰收这种事,古代地方官员是要当做大喜事上表朝廷的。【唐会要·卷二十八】记载:「十一年六月六日,滁州言,野蚕成茧,遍于山阜。至十三年野蚕又食槲叶成茧,大如奈,其色绿,凡收六千五百七十石。至十四年六月,又收八千三百石」。这里说的野蚕食槲叶成茧,大如奈,就是说野蚕作茧大如苹果。不过不是如今一个半斤的那种苹果,而是我们儿时常吃的一种叫做「沙果」的土著苹果。沙果有多么大呢?我的助理小谢是凌家滩本地人,他小时候养过野蚕,用他的话说,就是鸡蛋那么大。小谢他们当地人对野蚕的记忆,是从远古传递下来的,野蚕的生存在当地从未中断。

通过上述古籍文献我们得知,野蚕成茧可以丰收,丰收之后可以做成衣服。【七修类稿】记载:「伏羲化蚕为丝」。应该是伏羲氏发现了野蚕作的茧可以缫丝供给人们使用。

那么又是谁最早教化华夏先民将野蚕驯养为家蚕的呢?

【山海经校注·卷十八·海内经】记载:「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可见,最早教化先民驯养家蚕的人,是黄帝元妃嫘祖。而蚕桑文明的出现,将华夏文明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成为华夏子孙乃至全人类从古至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密码之一。

野蚕作茧惠及民生,但毕竟那是靠天吃饭,而黄帝元妃嫘祖驯养了家蚕,使得丝绸制品在此后相当漫长的岁月里,成为华夏民族独有的特色产出。可以说没有黄帝元妃嫘祖的伟大功绩,就没有后世西汉的丝绸之路,没有东风西渐的文明输出。而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脉络也在此找到了源头,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奏响了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角。

凌家滩遗址附近至今还有蚕业基地,家蚕的大规模养育,也是从远古传递下来的,至今从未中断。

△当地政府近期对依托蚕业激活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

△凌家滩遗址附近以桑园命名的村落(小谢供图)

△当地村落「桑湾」(小谢供图)

三、先蚕文化的丰富内涵

华夏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当黄帝元妃嫘祖陪同黄帝巡游时不幸离世之后(根据【山海经校注·卷十八·海内经】记载「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於道,帝祭之以为祖神」),五千多年来历朝历代无论中原王朝如何变迁,在皇家主持的祭祀礼仪之中,每年都不会缺少对先蚕的祭祀之礼,查考古籍文献,这样的先蚕、亲蚕祭祀之礼可谓随处可见。

比如【唐六典·卷十二·内官宫官内侍省】记载:「凡季春吉日,皇后亲蚕于功桑,享先蚕于北郊,则升坛执仪」。这里说的是唐代皇后在季春吉日亲自躬桑,并亲赴北郊祭坛主持祭祀先蚕的仪式。

而【宋书·卷十四志第四·礼一】记载:「周礼,王后帅内外命妇,蚕于北郊。汉则东郊,非古也。魏则北郊,依周礼」。这里说的是周朝王后率领宫内外女官,在北郊祭祀先蚕;汉代祭祀先蚕不依旧制改在东郊,但也仅限于方位的变化;到了魏朝又改回周代礼仪,仍在北郊祭祀先蚕。

再看【艺文类聚·卷三十九·礼部中】记载:「【汉书】曰,孝元王皇后为太后,幸蚕馆,率皇后及列侯夫人桑北郊」。这里说的是汉代孝元皇太后率领皇后以及所有领受爵位的官员的夫人,去北郊祭坛巡幸蚕馆亲自躬桑,祭祀先蚕。

通过古籍文献记载,我们就知道历朝历代的先蚕祭祀之礼有多么隆重,皇太后皇后及诸侯夫人甚至包括文武百官,都是要组队出席到场的。

甚至先蚕祭祀仪式上,还会奏响专门的乐曲。

【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记载:「谨进【桑条歌】十二篇,伏请宣布中外,进入乐府,皇后先蚕之时,以享宗庙」。这里可以看出【桑条歌】多达十二篇,在皇后主持先蚕祭祀之礼时奏响。

限于篇幅作者在这里仅抄录一例有关祭祀先蚕的歌辞如下:

芳春开令序,韶(shao2)苑畅和风。惟灵申广祐,利物表神功。

绮(qi3)会周天宇,黼黻(fufu23)藻寰中。庶几承庆节,歆(xin1)奠下帷宫。

从歌辞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蚕桑文明对于华夏历史发展前行的卓越贡献,以及华夏子孙对「先蚕娘娘」(嫘祖的民间昵称)由衷的感恩和歌颂。

上述歌辞及类似有关歌辞,分别收录在【旧唐书·志第十·音乐三】、【乐府诗集·卷七·郊庙歌辞七】、【全唐诗·卷一十二·郊庙歌辞·享先蚕乐章】等文献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此外,先蚕祭祀仪式上,有的朝代会献上太牢(最高规格的祭牲包括「牛、羊、豕」),有的朝代会献上少牢(相对太牢少一样牛)。这都是非常隆重的高等级祭祀礼仪。

比如【五礼先蚕仪注】记载:「以太牢祀先蚕」。

而凌家滩遗址及周边都出土过焚烧后的动物骨骼,我的助理小谢就捡到过类似焚烧过的骨骼(年代关系已呈半化石状态)上交了考古队。焚烧是献祭太牢后的固定流程,所谓的燎祭环节。

有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一点,上述记载先蚕祭祀文化的古籍史料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北郊」这个词。「北郊」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它是一个方位,代表的含义是王城北边郊区的祭坛。它可以是任何地方,比如北京北海公园内坐北朝南的「先蚕坛」,那就是明清两代皇家后妃们祭祀先蚕,躬行亲蚕祭祀典礼的处所。

在季春吉日由皇后(天后、王后)主持祭祀先蚕的仪式,也非常生动地体现和传承了华夏文明「男耕女织」两性分工合作的优秀文化传统。

那么把上述先蚕文化映射到凌家滩遗址,又将会给我们探究华夏文明的源头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敬请期待【阐释凌家滩遗址】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凌家滩遗址——北郊祭坛带来的启示】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阅读观看,感谢我的文字编辑明文辨史先生,感谢我的助理小谢。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以防失联,并能优先获得文章推送,一起辨析发现真实的历史文化!

本文版权属于「明文辨史」和「含山文化研究者老董」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或引用,如果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于「明文辨史」!

请在今日头条和微信公众号首发72小时后转载或引用,否则可能引发平台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