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是陈邓,为何首功却是粟裕?

2024-02-04历史

1948年11月16日,邓小平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一职,成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人。然而,战役胜利结束后,毛主席认为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居首功,不少人直接说这场战役是粟裕指挥的。原因是,粟裕在整个淮海战役前后的表现实在太出彩了。

指挥的阶段最多

整个淮海战役,按照歼敌目标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打黄伯韬,第二阶段打黄维,第三阶段打杜聿明。

第一阶段,于1948年11月6日打响,这个阶段中,我军出动的主要是粟裕的部队。因为,原本中央建议是邓小平和陈毅指挥阶段一,但是二人考虑到通讯条件差,就婉拒了。随后,粟裕接过大任,最早向黄伯韬兵团发起进攻。到了11月16日,整个黄伯韬军团快要被消灭的时候,由邓小平担任总书记的淮海战役战前总前委才成立,还没等到发挥作用,第一阶段就顺利结束了。

在阶段三打响之时,党中央已经为下一步的渡江战役提前做规划,于是将战前总前委中的刘伯承与陈毅调回中央商讨,而作为战前总前委总书记的邓小平,则是选择提前进行修整。故此,整个第三阶段,实质是粟裕指挥的。

也就是说,淮海战役三个阶段,有两个阶段的指挥人是粟裕。

这一点,可以从当时中央军委发的电报作印证。淮海战役中,中央一共向中野、华野发出了74封电文,其中,29封发给粟裕指挥的华野,并且有4封专门发给粟裕本人,而邓小平指挥的中野,收到的中央军委的电文有25封,没有一封专门发给邓小平。

立下的功劳最大

即使在邓小平和粟裕都共同参与的第二阶段,粟裕做出的贡献,依然不输邓小平。这个阶段,完美地诠释了粟裕的指挥风格。

刚开始,歼灭黄维军团是中野的任务,而粟裕要做的,是配合中野,阻击南北侧的敌人。

不过,当华野的战士还没有到达南边的战场时,国民党两步兵团,已经抢先靠近黄维兵团,一但他们到达黄维兵团所在地,就会对中野造成巨大的压力。

庆幸,这个时候,两个国民党兵团突然收到上级撤退的命令,一退就是六天时间。

粟裕在这个空档抓住了机会,带着部队赶到战场,等这两个军团再回来时,迎接他们的是华野的5个纵队。

随后,杜聿明见大事不妙,便想以迂回战术避开华野,和黄维部队汇合。

为了安全,他放出假情报称:要从两淮方向撤退。临近逃跑时,他又来了一手声东击西,炮轰徐州以东,让我军受到迷惑,以为他会从徐州东逃出。毛主席甚至都给出建议:就在徐州东面阻击杜聿明。

这时,粟裕看穿了敌人的诡计,并且判断出杜聿明真正的逃跑路线。他顶着压力,把兵集中于津埔路两侧,果然遇到撤往此地的杜聿明。

然而,黄维、杜聿明不愧是名将,和我军打得有来有回,结果迟迟定不下来。蒋介石看见黄

伯韬被灭,心疼了,赶紧电告西安、武汉的军队增援。

一旦援军抵达,前期我军的大量牺牲,可能都功亏一篑。

这时,粟裕全盘分析了战况,发现如果先把黄维军团消灭,华野和中野便能将杜聿明锁死。且黄维兵团战力明显损耗了许多,与其将全部华野力量集中于攻打杜聿明,不如抽出部分力量,协助中野先将黄维兵团吃掉。

粟裕的分析极其正确,不过,那个时候,他手头的部队都有战斗任务,他已经没有多出的士兵了。

这种情形下,粟裕表现出敢走险棋的特点,大胆抽出原本包围杜聿明的三个纵队,驰援中野,将黄维兵团打掉。

一手险棋走完,杜聿明部队士气大挫,我军两个野战军直接将杜聿明锁住,并且锁定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此战结束后,粟裕的战神威名更加响彻了。毛主席都夸赞说:淮海战役,粟裕首功。

你抓住战机做红花 我牵制敌人为绿叶

事实证明,淮海战役,名义上的总指挥是邓小平,而实际的总指挥是粟裕。

不过,他们二人的表现,不是谁强过谁,而是谁配合谁。

在华野攻打黄伯韬兵团期间,津浦路一线,一直敞开大口子,敌军随时都能从这个地方,增援黄伯韬部队,假如没有邓小平指挥的中野,即时出现,把这个大口堵住,粟裕就不能定下心,安心对付黄伯韬。

后来,在攻打黄维军团的大部分时间中,中野作为主攻,久久不见战果,是因为重武器缺乏,虽然如此,还是顶住了压力和敌人周旋了很长时间。如果没有中野的努力,恐怕粟裕会面临两面受敌的处境。

再后来,邓小平选择修养调整,直接退出第三阶段。那个时候,如果邓小平想要争功,完全可以继续打下去,毕竟所剩的敌人力量不多,邓小平再多打一段时间,就能拿到第三阶段的功劳了。这是出于让中野养精蓄锐的考量,是为了赢得全国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的准备。

可见,粟裕成为淮海战役首功,离不开兄弟部队的原因。

事实上,每次战役打响,我们的将领最关心的,并不是谁指挥、谁首功,而是怎么打、怎样配合,怎样做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为了胜利,粟裕顶住压力、坚持判断,陈兵津浦线,堵住杜聿明去路;为了胜利,粟裕冒着风险、也要将自己的兵力调去协助中野。同样,为了胜利,邓小平指挥的中野明明缺少重武器,还是要和黄维兵团过招。

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和粟裕二人,谁看到战机,谁有条件先抓住战机,谁就先行动。而未能先抓住战机的,就做好牵制工作。一个愿做红花,一个甘当绿叶,团结一致,最终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