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邓小平为何一直不当国家主席?1981年接见金庸时,才吐露出原因

2024-07-18历史

1983年7月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门口,金庸一家人从汽车上缓缓走下来,面带笑容走向厅堂大门。

这一天对于金庸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他终于可以见到自己多年来一直想见到的邓小平。

而对于已经提前等在门口的邓小平来说,这一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他终于见到了自己一直欣赏的金庸。

邓小平主动走上前去亲切地和金庸握手说道:「查先生,欢迎回来看看,我是你的读者,你的作品我读了许多,我们算是老朋友了,我现在又‘重出江湖’啦。」

一番寒暄之后,接下来两人的会谈一共持续了一个小时,他们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许多东西,谈得非常愉快。

其间当金庸提起邓小平虽然德高望重但是一直都不肯出任国家主席时,邓小平坦然地告诉了金庸这其中的原因,而这原因是他从来没有公开向人说过的。

邓小平为什么一直没有出任国家主席?

金庸以其精彩的武侠小说作品而广为人知,那么他与政治人物邓小平又有着哪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爱国作家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出生在1924年的浙江海宁,当时正值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际,各方军阀势力在历史舞台上相继粉墨登场,却没有几个当权者真正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大地之时,金庸刚刚十岁出头,小小年纪的他被迫和父母一起加入流亡的人群,向南迁徙到丽水和杭州等地继续初中学业。

在杭州上学时,日军轰炸机向城市里投放了鼠疫炸弹,金庸的一位同学因为感染鼠疫而死亡。

金庸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含泪把同学埋葬,日军毫无底线的暴行令金庸义愤填膺,可惜年少体弱的他无法奔赴战场,只能在后方好好学习。

后来浙江全省陷落,金庸又和家人向西千里流亡到重庆。

金庸从小到大见到了太多太多的人间疾苦,在他的心中,国家不应该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样子,民众中也应该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行侠仗义,救大众于水火。

在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的流亡生涯中,金庸亲眼见证了国土沦丧,也见证了中国军队不屈不挠的抗争。

在这种种环境的影响之下,金庸后来提笔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武侠作品。

他笔下所描写的【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抵抗蒙古军队、【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守护襄阳,都是金庸对当年他亲眼所见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将士的侧面讴歌。

在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涯中,金庸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也逐渐形成。

虽然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金庸也清晰地认识到,因为中国的地域之大、交通与教育的落后,导致中国许多民众在抗战中缺少国家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反抗精神。

这是之所以泱泱华夏在经历了14年的磨难才最终赶走日本侵略者的原因之一。

此时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已经节节败退,第二年新中国即宣告成立。

刚刚目睹多年抗战中的国土沦丧之后,金庸又看到华夏大地在经历几年的内战之后形成两岸分离的局面,金庸感到痛心不已。

他更加坚定了在文化界深度耕耘以此唤醒同胞的国家民族意识的决心。

1959年身在香港的金庸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明报】,从此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笔【明报】,致力于发表时评文章。

在多年来发表的大量时评文章中,金庸的文字中时常可以看到其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领土思想、家国情怀、「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发生后,金庸赞誉解放军打击印度军队时行动之迅猛,以及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和谈而退军20里的博大胸襟,同时他也在文章中指明印度方面的过分举动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

在谈到台湾问题时,金庸在文章中说道:

「世界上只能有一个中国,不可能有两个中国,中国有许多个省,台湾只能是中国的一个省,就算国民党因为理念的不同而在台湾割据一方,但也绝不能否认这一事实。」

金庸的爱国情怀不仅收到了大陆领导人的赞誉,而且也得到了台湾方面的蒋介石的高度认同。

后来1973年台湾方面邀请金庸访问台湾,当时蒋介石已经疾病缠身,于是派蒋经国对金庸进行招待。

当被问到想去什么地方看看时,金庸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想到金门、马祖两岛上的要塞去看看。」

金门、马祖两地是台湾蒋介石军队负隅顽抗的前沿,也是解放军一旦对台湾发起目标时首先会进军的地方,在金庸的心里,这两个地方是祖国两岸分离的最明显象征。

在当看到金门、马祖两地遍布的碉堡阵地、机枪大炮时,金庸伤心地感叹道:

「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两岸和平统一的那一天。」

在金庸的心里,祖国统一之事是他尤为关注的大事之一,因此除了台湾以外,他还一直关注着大陆方面的情况。

也就是金庸出访台湾的同年,身在大陆的邓小平从江西回到北京恢复党组织生活。

金庸与邓小平互为「粉丝」

邓小平也是一位金庸武侠迷,1973年从江西回到北京任职时,邓小平就托人从国外购买了一套金庸作品全集。

当时金庸的作品还没有进入大陆市场,因此邓小平是金庸作品在大陆的第一批读者之一。

在金庸的十几部著名作品中,邓小平最喜欢的是射雕英雄传,里面勤奋上进又不屈不挠的郭靖使得邓小平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郭靖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成为一代大侠,而邓小平也是经过人生的三起三落最终成为中央政府的重要负责人。

他与郭靖的人生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的轮廓,因此大侠郭靖身上的诸多品质总能给邓小平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射雕英雄传】一直都存在于邓小平的枕边、书桌上,每当工作疲惫时,他都会拿出这本书来阅读一会儿,很快就能出去身体和心灵上的疲惫。

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外,邓小平还对金庸在【明报】上发表的具有爱国情怀的时评文章颇为赞赏,读到精彩之处每每都会拍手称赞。

而金庸对于邓小平也是仰慕已久,早在邓小平于60年代末遭遇政治挫折并在种种质疑面前不为所动时,金庸就在文章中对邓小平的强大毅力大为赞叹。

后来1976年邓小平在返回政治舞台中心过程中再次产生波折,金庸大胆预言:邓小平很快就会顺利回到政治舞台。

一年以后事情果真被金庸说中,邓小平顺利回到政坛,并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当被问到是如何预言成功时,金庸说:

「我只是说出了我的个人愿望,而我的愿望又是广大中国人民的愿望,那么它就早晚会实现。」

金庸曾经向朋友坦言:

「几十年以来,我一直很想见到邓小平本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人物,我的作品中所刻画的大侠的民族精神和伟大风骨,在邓小平的身上有着某种体现。」

让金庸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愿望在改革开放后不久就得到了实现。

1981年,金庸作为爱国作家收到中国政府邀请到大陆访问,金庸喜出望外,他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马上向中央政府提出请求,希望能有机会与邓小平见面。

北京的邓小平从工作人员那里听说金庸想要与自己见面时,也感到高兴。

在邓小平的心里,他与金庸先生已经算是神交已久,当年金庸先生所写的许多爱国时评文章都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及称赞邓小平的文章,也都让邓小平感到深受鼓舞,回想到这些年来他们之间的多次精神交往,邓小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金庸的请求。

1981年7月16日金庸先生带着家人到达北京,本来他只是打算自己独自一人前去与邓小平见面因为与一位国家领导人会面毕竟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情,一家人同去恐怕有些妥当。

让金庸没想到的是,在见面之前邓小平专门派人向金庸转达:可以带着家人来一起见面。

这说明邓小平不仅仅是把此次会面看成是一位领导人对一位知名爱国作家的接见,而且把它看作是两位朋友的相逢,金庸对此很是感动。

为何不当国家主席?

7月18日上午,金庸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来到了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邓小平已经提前在门口等候。

虽然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但是好像是故友重逢一样亲切,邓小平主动迎上前去握着金庸的手说道:

「查先生,欢迎回来看看,我是你的读者,你的作品我读了许多,我们算是老朋友了,我现在又‘重出江湖’啦。」

金庸感到受宠若惊,笑着向邓小平微微鞠躬表示敬重并说道:

「感谢您对我作品的认可,我也仰慕您很久啦,今天很高兴年能够见到您。」

邓小平把金庸当成一位久别重逢的故友,寒暄之后他微笑着和两位孩子聊了起来,亲切地询问他们的个人状况。

随后走到大厅内落座后,邓小平还对穿着西装套装的金庸说道:「如果热的话就把外套脱掉吧,朋友之间见面不必拘束。」

当时是7月份,正值炎热的夏天,金庸为了表示对此次会面的重视而穿了西装。

此时的他确实已经热得流出了汗,听到邓小平的话后,他把外套脱下来放到了一边。

谈话开始之后,他们首先谈起了国家当下的状况,邓小平说:

「我们现在有三个主要事情,第一是搞好经济建设,第二是完成祖国统一,第三是在国际社会中反对霸权主义。」

金庸对邓小平的话很是认同,祖国统一是他一直以来所期盼的,对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要想顺利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首先要发展好经济,良好的经济状况对收回台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金庸的这一认识正好符合邓小平的想法,邓小平高兴地说道:

「对,经济建设是基础,把经济建设做好,那其他两项工作自然就会变得容易了。」

两人相视一笑,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又谈了国家的一些其他状况之后,金庸向邓小平表示:如果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地方需要他出力,他一定会竭尽所能。

小明笑着回答说:「可以出力的地方很多,但是具体做什么,你可以经常来大陆看看,然后再自己做出决定。」

金庸点头表示同意。

谈了国家之事以后,两人逐渐谈起了有关个人的话题,金庸说:

「您本来是可以出任国家主席的,可是您并不这样做, 如此淡泊名利的做法,着实令人敬佩,并且在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

以邓小平当时的政治影响力,他完全能够出任国家主席一职,可是他所担任过的较高职位只有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一直都并没有出任国家主席。

其中的原因邓小平并没有公开说过,因此国内外许多媒体都对此感到好奇。

金庸说这话,一方面是表示自己的钦佩之情,另方面多多少少也有一点想知道其中原因的意思。

邓小平也看出了金庸的好奇,于是他坦然地把其中的原因告诉了金庸:

「名气嘛,我现在确实是有一些的,出任国家主席,我也的确是有这个资格,可是毕竟我现在年龄大了,虽然在一些大的战略方针上还能为党和国家出出主意,但是身体已经不能胜任太多繁忙的工作了。」

邓小平说到这里,从口袋中掏出一盒熊猫牌香烟点燃并缓缓吸了一口,金庸知道邓小平的话还没有说完,于是继续认真地听着。

「国家主席不仅要负责许多具体事务,而且要参与几乎每天都会有的接待外国领导人的工作,任务实在是太多。」

金庸大致明白了邓小平的意思,微笑着点了点头,邓小平继续说道:

「我现在没有出任国家主席,每天尚且要至少工作八个小时,如果出任了国家主席的话,也许每天就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了,那样的话,对于我这个上了年龄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过吃力,我想保持住仅有的这点精力,为国家多做几年贡献。」

金庸明白了邓小平的意思,不出任国家主席一方面是避免因为出现身体原因而影响工作,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为社会建设多出些年的力,金庸对邓小平的细致和伟大而更加钦佩。

邓小平和金庸是惺惺相惜的精神挚友,金庸佩服邓小平作为领导人的过节、睿智和伟大,邓小平欣赏金庸的才华。

两人互相谈得非常愉快,整个谈话持续了一个小时。

谈话结束后,邓小平亲自把金庸一直送到门外,临别时还把自己口袋里的熊猫牌香烟送给金庸,就像朋友之间互赠一个小礼物一样。

他握着金庸的手说道:「欢迎你,以后常回来看看」,让金庸心里倍感温暖。

此次与邓小平的会面,让金庸对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充满信心。

后来他对朋友说道:

「去大陆之后,我心里非常乐观,对香港乐观,对台湾乐观,对整个中国都很乐观。」

从此以后,金庸不仅时常会回内地看看,偶尔回浙江老家拜祭一下祖先,而且还开始致力于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

中国和英国即将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之时,英国政府为了拉拢金庸,于1981年授予金庸一枚官佐勋章。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时,还专门途经香港拜访金庸,希望他能够在香港问题上,与英国方面保持同样的立场,金庸断然拒绝。

后来香港回归之后,金庸又开始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促进台湾和平回归上,另外他还在浙江大学担任人文学院院长,并向学校捐款100万港币,还出资在杭州建设了金庸图书馆,并赠送给杭州市政府。

晚年的金庸虽然一直在致力于为社会公益做贡献,但是生活一直十分低调,直到2018年10月30日去世,才再次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他默默离开了所热爱的华夏大地和中国人民,不仅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充满侠肝义胆的江湖世界,还留下了一份对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