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古代饥荒频发,为何百姓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宁可吃草根啃树皮?

2024-03-04历史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可见在食物的背后,国民对于「好好吃饭」有着根深蒂固的期望。虽然大家都生活在远离饥饿的现代社会,但我国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大饥荒,却让人记忆犹新。

由于天灾人祸等因素导致的饥荒,会使人连树皮草根不放过,更有甚者还会易子食之。一时之间,人心惶惶,饿殍遍野。

可能有人会问,为何不能分食河里的鱼虾而要去吃树皮呢?灾年过后,统治者又是怎样应对的?

一、中国的三次大饥荒

其实,消除饥饿这件事在古代本就难以做到。毕竟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与人之间阶级分明,贫富差距过大。底层人民想要讨生活,绝不是易事。而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更是出现过三次巨大规模的饥荒。

从公元1638年开始,明朝连续五年都是颗粒无收的大旱之年。根据【明史】记载,「崇祯二年,陕西、山西饥。五年,淮、扬诸府饥,流殍载道。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在从蔓延开来的饥荒状态下,部分老百姓竟然能烹食家人。不仅如此,除了秕谷、树皮,他们还争相去挖墓穴里的尸体。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存活。如此惨烈,实在令人心惊。

而横跨公元1875~1879年的「丁戊奇荒」,更是让人咋舌的饥荒惨剧。由于代表丁丑年和戊寅年的1877、1878年灾情最为严重,则此次饥荒被后世称为丁戊奇荒。

当时,以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为主的华北各省均遭受了罕见的旱灾与蝗灾。农民的耕地尽毁,粮食生产停滞。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售卖人肉的场景。

饥饿让人无法思考,一时间,原本富饶的中原大地成为了人迹罕至的荒地。据现有资料显示,死亡人数达1300多万。受这次饥荒波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个亿。

到了1942年,抗日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国的河南省,却再次发生了饥荒。由此辐射开来,大半个中原地区都没能幸免。

根据后世统计,在这次饥荒中饿死的人口已超500万,整体有1000多万人受灾。一路逃荒时,灾民们挖遍了一切能裹腹的东西。最后,拿小孩换干粮、吃土充饥、甚至互相残杀后群食,都成了稀松平常之事。

二、导致饥荒频发的因素

在这样惨绝人寰的情境下,灾民们的生存之地一步步缩小。就连河流小溪这样的珍贵水源,也因大旱天灾而干涸。

至于河里的鱼虾,几乎难以生还。就算有个别地方能见到水坑,也早就被随处扔下的尸体所污染。

更何况灾情不一定只发生在鱼米之乡,部分地区的天然水源本就稀少。加之大灾盛行易引发瘟疫,老百姓更不敢随意食用被污染的东西。

其次,古代的粮食产量十分有限。在缴完税和留下育种所用之后,能供应自身温饱的存粮就更少了。再加上农耕时期种植技术发展缓慢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作物势必会进一步减产。

同时,被灾民挖掘过的土地、树木,还会进入颗粒无收的恶性循环。因此,古时靠天吃饭的底层百姓们是无力抵御饥荒的。

然而每逢饥荒,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几乎都是无能处理的。回看我国历史上这三次大饥荒,基本都跟政治动乱有着密切联系。

要知道,明朝百姓始终生活在间歇性饥荒的阶段。而明末的大旱饥荒,便是君主昏庸、制度无为、起义频发等社会矛盾的升级体现。

不管是朝廷动荡还是土地矛盾激化,都会严重影响社会生产进度。所以,官府对百姓的层层压迫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丁戊奇荒时期的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阶段。一方面要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另一方面还要给洋务运动善后。

在拒绝传教士的帮助后,官府所谓的救济粮和减赋降税,对百姓来讲实在是杯水车薪。

在上位者囤积居奇、腐败无能的大环境下,老百姓的经济民生来源会被切断。当基本的温饱无法解决时,像卖孩子、抢劫资源和吃人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现代农业的进步

正因为深知吃不饱饭的危害,前辈们逐渐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绝地反击。国家先是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后又在工业突飞猛进之外号召大家发展农业经济。

袁隆平院士更是从1964年就开始研发产量更高的杂交水稻,直到1973年「南优二号」的问世,杂交水稻育种的全套新方法终于被敲定。

1978年,国家又进行了土地所有制和农业技术水平等一系列的改革。同时,辅以杂交水稻技术的全国推广,中国人才得以成功摆脱饥荒带来的噩梦。

而袁隆平院士所研制出的籼型杂交水稻,在国外更有「东方魔稻」的美称。这种攻克了三系技术难关的优质水稻,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民也因此受惠。

现代农业的进步,正好控制并合理预防了灾荒的发生。这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压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由此可见,只有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齐心协力,才能妥善处理赈灾事宜,给百姓带来丰年平顺的希望。

结语

历史上发生的数次饥荒惨剧,对国人来说无疑是刻进骨子里的痛。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需要痛定思痛,一粥一饭都不能浪费。

那些没有经历过困难时期的年轻后辈们,则更要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继承优良传统、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是每个国人都应践行的目标与使命。

参考文献

【明史】张廷玉

【清史讲义】孟森

【资治通鉴】司马光

【饥饿的世界】张宏杰

【1942:饥饿中国】孟磊、关国峰、郭小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