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30多年前的那场全球性灾难,究竟有多可怕?

2024-02-05历史

文|高宝宝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境内一座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而爆炸所释放出的辐射剂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

它就是近、现代历史中代价最大的灾难—— 切尔诺贝利事故

当天凌晨1点左右,当人们都沉浸在睡梦中时,位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附近一座核电站的工作人员,照例对反应堆进行应急试验。

突然,被命名为「山岩」的核反应堆发出信号,工作人员见状,立刻按下了停止运行的按钮。

然而,15秒钟之后,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反应堆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瞬间火光冲天,烟雾滚滚。近520种危险放射性核素,就像千万头冲破牢笼的困兽,释放到核电站场区外的大面积区域,31人当场死亡。

政府迅速组织撤离,成千上万的居民,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同时,政府迅速出动约60万人去应对这场灾难。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大火终于被扑灭。

然而,等待人们的,也是最让人们担忧的,是核电站地下室积聚的近20000吨放射性冷却水。

如果这些放射性水泄漏,就可能会与下方的石棉层接触,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爆炸,导致更多无辜生命的损伤,造成更广泛地区的环境污染,以及更加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眼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关闭反应堆冷却水阀门。

最终,三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员工——维亚切斯拉夫·阿纳年科、瓦列里·别兹帕罗夫和鲍里斯·巴拉诺夫,临危受命承担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前往核泄漏淹水区的地下室关闭阀门,阻止灾难的进一步发展。

临行前,三人拍下了一张照片。他们身着厚重、笨拙的防护服,脸上戴着呼吸面具。他们的目光勇敢坚毅,义无反顾。

所有人都知道,这可能是他们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张照片了。他们自己又怎会不知道,这是一次近乎于有去无回的任务。但他们更清楚,自己肩上担着的,是数百万、甚至更多人的性命。

他们仿佛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这张照片,后来也成为了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个瞬间。

他们穿过废墟,绕过倒塌的建筑物。这是一条通往未知、等待着与死神交锋的路,他们脚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死亡的威胁。

他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脚步却坚定无比。

最终,他们到达了位于地下室的核电站核心区域。那里漆黑而沉寂,是一个充满了死亡气息的世界,只有他们手中的手电筒发出的微光,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水滴声。

阿纳年科领先一步,开始尝试关闭那个关键的阀门。厚重的手套让他的动作显得异常的笨拙,但他屏住呼吸,紧紧握住阀门的转轮,开始艰难而有力地旋转。

由于长期未被操作,导致转轮生锈严重,所以每转动一次,都会发出刺耳的吱吱声。那声嘶力竭的声音,让这充满了死亡气息的黑暗世界,显得更加令人恐惧和令人生畏。

站在一旁的别兹帕罗夫和巴拉诺夫,则开始清理阀门周围的污垢。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随着一声沉闷的声响,阀门终于被关闭上了,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那一刻,他们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疲惫的微笑。

在拯救灾难事故的过程中,虽然阿纳年科、别兹帕罗夫和巴拉诺夫的行为,只是无数环节中的一小环,但他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却代表着在灾难中舍生忘死的英雄们。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先后共有四座反应堆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是当时苏联最大的核电站之一,为苏联能源系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电力。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打破了西方核电站的设计理念,但却存在着设计缺陷和运营风险。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再加上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最终导致了4号反应堆的爆炸,并引发了严重的核灾难。

这次事故,对当地乃至全球生态,都造成了难以想像的影响:受核污染影响的领土面积,约为15.5万平方公里,受到核辐射的人口高达840万人。

事故发生后不久,周边地区数十万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并被永久禁止返回。

事故发生后的几年里,爆炸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粒子和气体,使得周遭数百人因白血病和其他癌症而死亡。

事故发生后的几十年里,那些渗入土壤、水体和植被中的放射性物质,仍在持续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

根据资料统计,截至2006年,全球共有20亿人受到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27万人患上癌症,其中有9.3万人死亡。

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当中,已经有5.5万人丧生,7万人残疾。另外,还有30—40万人因受到放射性伤害而死亡。

切尔诺贝利事故,不仅是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业事故,更是近现代历史中代价最惨重的灾难。

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

切尔诺贝利的灾难,让我们目睹了核辐射的恐怖,让我们见证了在危险和牺牲面前,勇敢和坚韧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人类在与灾难抗衡中,是多么的无力与无奈。

悲剧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悲剧不再重演。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座警钟。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微信公众号:遇见宝宝姐(ID:gaobaobao-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