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介石曾给毛主席省长职位,主席给他什么职位?对比格局高下立判

2024-01-04历史

尼克松

前言

与毛主席和蒋介石都有过交往的美国尼克松总统,曾这样评价两人:

归根到底,蒋介石的智慧乃是小智,是一种为个人生存意志而忙的不自由的智慧。而毛泽东的智慧则是大智,是一种超然于个人生存意志之外的自由的智慧。因而蒋介石显得紧张、拘谨、神经过敏,毛泽东则显得大方、潇洒、从容不迫。

过去几十年中发生的种种,也印证了尼克松的这些话,毛主席确实有着蒋介石所不能及的格局与智慧。

毛主席联合19位红军将领,致信蒋介石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让毛主席与蒋介石这两位重要历史人物,首次相聚。

不过,这一次,两人并没有交往。毛主席作为湖南代表出席,在大会上多次发言。而蒋介石则只是列席会议,默默坐在一边听着。

两年后,两人再次相聚于国民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这一次,蒋介石也变成了代表,他在台上慷慨激昂讲述中国即将统一。自此以后,他们开始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对立,有合作。

国民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统一,只有一个中国这个观点,也成为了他们一生的共识,即便是在蒋介石退居台湾之后,也没有改变过。

但是,在处理外敌侵略与内部矛盾方面,两人却有完全不同的观点。这种不同,更加凸显了毛主席忧国忧民,将国家与人民放在首位的大爱精神。

1926年,蒋介石为了争夺领导权,恶意制造了打击共产党人的中山舰事件,毛主席因此痛斥蒋介石。次年,蒋介石又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自此以后,他开始疯狂围剿共产党人。

即便日本已经对中国发起大肆侵略,在国内烧杀抢掠。百姓民不聊生,哀嚎遍野,国土日渐沦丧的情况下,蒋介石依旧没有放松对共产党人的围剿。甚至实行不抵抗政策,坚持自己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眼睁睁看着无数百姓惨死在侵略者手上。

中山舰事件

对此,共产党与社会各界人士,多次呼吁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挽救国民,挽救日渐破碎的国土。但蒋介石却选择无视这些呼吁。

共产党人万分痛心至极,毛主席于1936年12月1日,与19位红军将领联名,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

……吾人虽命令红军停止向先生之部队进攻,步步退让,竟不能回先生积恨之心……夫全国人民对日寇进攻何等愤恨,对绥远抗日将士之援助何等热烈,而先生则集全力于自相残杀之内战。

……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地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全国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

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

毛主席言辞恳切劝说的同时,还为蒋介石周到考虑,避免他日后落下亡国骂名。

但是,蒋介石这边的回复还没收到,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听到老对手成为阶下囚,毛主席首先考虑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国家前途。

他派出周恩来前往西安,在各方的努力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毫发无伤。此后,国共两党同仇敌忾,联合抗日。

后来,毛主席再次亲自给蒋介石写信,盛赞他对抗日做出的贡献:

介石先生惠鉴:

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既。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革命战争,凡在国人,无不崇仰。

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比任何时期为重要,唯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破坏阴谋,……方能达到停止敌之进攻,准备战争反击之目的。

早期毛主席与周恩来合影

毛主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蒋介石的钦佩之情,言辞热情洋溢,宛如是与好友亲切交谈一般。

蒋介石在过去几年中,连续不断对共产党人的疯狂清剿,导致毛主席率领红军进行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导致我党损失很多优秀人才,导致毛主席夫人贺子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生产,使得他们失去几个孩子。这些事情,毛主席在大局面前,全部放下。

正因为毛主席有如此宽广的胸怀,他才会对蒋介石苦口婆心相劝,才使得中国人民爆发出团结的无穷力量,赢得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

听到日本人投降的广播,很多中国人甚至不敢相信。有人买下报纸,反复观看,几次确认后,才欢欣鼓舞,跑到大街上又蹦又跳,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庆祝才好。

蒋介石

给对方的职位对比

日本这边刚刚宣布投降,蒋介石就开始行动。一方面,他于8月11日那一天,紧急给彭德怀与朱德发布一份电报,要求他们的集团军「原地待命」, 不得「擅自行动」 剥夺了他们接受日军投降的权力。

另一方面,蒋介石又迫不及待地给毛主席连发三封电报,强烈请求毛主席到重庆谈判。

虽然明知蒋介石不怀好意,为了大局考虑,避免国内再生硝烟,毛主席依旧选择赴约。 尽管美国大使赫尔利以美国国格担保毛主席赴渝谈判的人身安全,但毛主席依旧做好了最坏打算,甚至直言:「我准备坐班房」。

到达重庆后,蒋介石并无谈判诚意,高高在上,甚至在日记中写道 「毛泽东果然应召而来……」 这句话,明显是没有以平等之心看待两党。在这种情况下,谈判自不会顺利。

因此, 在共产党不断让步,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承认国民党政权,甚至放弃「联合政府」提法,只要求「参加政府」时,蒋介石依旧不满意。

赫尔利与毛主席、蒋介石合影

蒋介石表示,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在中共真正做到军政令统一后,可以考虑邀请中共人员担任省一级人员或者省主席。

即便是对于毛主席,蒋介石也只打算给一个省主席的职位。而且是在非让步不可的情况下。 国民党内部人士表示,蒋介石当时准备让毛主席前往偏远的新疆,担任新疆政府主席。

最终,经过不断的讨价还价、争吵,双方终于在一个多月后达成一致,签署【双十协定】。但这一切不过是蒋介石拖延时间,为「剿共」做准备而已。

不过,蒋介石最终还是打错了如意算盘。随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犹如风卷残云一般扫过中国大地,蒋介石节节败退,最终退至台湾。

虽然共产党获得了人民的拥护,但毛主席对蒋介石的态度依旧宽容。与蒋介石给他新疆省长的职位不同, 毛主席给蒋介石的职位,充分体现了他的格局与肚量。

重庆谈判毛主席蒋介石

1956年10月,周恩来曾在谈话中表示,如果蒋介石愿意和平解放台湾,不会让他做地方长官,会在中央安排,台湾还是归他们管。

同年11月,周恩来率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等东亚七个国家。在参加印度为他准备的欢迎宴会时,有记者问到台湾问题。周恩来表示: 如果蒋介石有了贡献,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留在中国的任何地方。

有记者追问: 「是否会给他部长的职务?」 周恩来哈哈大笑:

「部长有点太低了,给蒋介石的职位,绝不会低于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地位!」

虽然这话是周恩来说的,但代表的也是毛主席的意思。如果他们之间没有达成共识,一向严谨的周恩来,不会在这种场合如此表态。

所以,虽是几十年的对手,但毛主席、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却非常尊重蒋介石,甚至是赞赏他。而蒋介石在与外国人谈到共产党人时,却没有这样的胸怀。

尼克松为周总理脱下外衣

尼克松回忆称: 「蒋介石在与我的所有谈话中,从未对他们表示过这样的尊重。」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以德报怨。1949年,解放军战士进驻溪口后,毛主席立即下令:

「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以及其他建筑物!」

虽然当时蒋介石已经跑到台湾,但两岸依旧是一家,毛主席是想留下蒋介石思乡的根。

因为这个命令,蒋介石的故居一直被保护得很好。即便是在那段特殊时期,也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后来,中央还专门拨款对蒋介石的故居进行修葺。

但在多年前,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不但牺牲在国民党的枪下,毛主席家的祖坟,也被蒋介石报复多次挖开。

1972年,在与尼克松总统会面时,毛主席甚至超然的称蒋介石为「老朋友」。当时,他拉着尼克松的手幽默地说道:

「我们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对这件事情可是不赞成的!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这句话,非常巧妙地将蒋介石拉入了中美之间的对话中,而且使得三方的关系更加清晰化。

蒋介石去世后毛主席做了什么

毛主席之所以对蒋介石如此宽容大度,一方面是因为气量如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两人都有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为了大局考虑,毛主席愿意将私人问题放到一边。也正是因为如此,毛主席当年才说:

「台湾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还是胡适,抑或是陈诚,我看还是蒋介石好。但凡在国际场合,有他我们就不去。至于当总统还是他好……十年、二十年会起变化,可以给他一点兵,让他去搞特务,搞三民主义,历史上凡是不应当否定,都要做恰当的估计。」

当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并以共产党占领台湾会危及太平洋地区安全为由,提出 「台湾地位未定论」。

此时的蒋介石,虽然希望借用美国的兵力,帮他守住台湾。 但他绝不允许美国人将台湾分离出中国的阴谋得逞。 因此,在万分矛盾的情绪下,蒋介石最终还是没有同意美国的这一提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蒋介石

为了向世界表明自己的态度,蒋介石紧接着又让叶公超公开发言表示: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这一点仍为各国所公认。国民党接受美国的防务计划,但是,这并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立场!」

此后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蒋介石都没有改变这一立场。1974年,南越趁着国内特殊时期,派出军舰入侵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同时派兵占领甘泉、金银两岛,将岛上的五星红旗取下。

面对南越的冒犯,蒋介石命人发表声明 :甘泉与金银两岛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侵犯! 同时,面对下属请示: 是否拦截共产党驶过海峡南调的舰队时,蒋介石思考良久,只说了一句话:「西沙战事紧呐!」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蒋介石没有犯糊涂。对于美国人的小算盘,他也很清楚。当年他在会见日本首相佐藤时,就曾直言:

「美国不想卷入‘反攻大陆’的漩涡,于是便有两个中国的想法,想要以此苟安一时。但是,他的这个想法,我是绝对反对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会接受的!只能是一种幻想而已。」

蒋介石在台湾

这一点, 毛主席也对他进行了肯定,说他还算有点良心。

正因为如此,毛主席从未放弃与蒋介石方面的沟通,想要通过双方心平气和的谈判,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蒋介石也正有此意。最终,双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中间人——曹聚仁。

曹聚仁是一位爱国人士,对于国共两党,他不偏不倚,与双方都有接触,并被视为座上宾。因此,曹聚仁于1956年7月来到北京,向周恩来介绍蒋介石的意愿。随后,周恩来提出 「第三次国共和合作」 。毛主席很快接见了曹聚仁。

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双方之间的联系被迫中断。 直到1972年,毛主席再次主动促进双方谈判(曹聚仁已去世) 。当年10月,毛主席让前往美国的人员看望纽约的国民党人顾维钧,并诚恳邀请对方来大陆看看。

曹聚仁

次年,毛主席又让章士钊先生,乘坐专机前往香港,帮助双方进行沟通。

就这样,92岁高龄的章士钊先生在医务人员、保姆、秘书等一行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前往香港的飞机。在章士钊先生的努力下,双方终于再次取得联系。遗憾的是, 章士钊在不久之后,便因为劳累在香港去世。

但是,毛主席与蒋介石依旧没有放弃继续努力。2年后的春节, 蒋介石秘密找到陈立夫,让他通过在香港的特殊渠道,向毛主席发出访问台湾的邀请。

此时,毛主席也在不断努力,在他的要求下,共产党释放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全部战犯,包括那些没有被改造好的战犯。并且给他们提供了每人100元的丰厚补贴。

而且,毛主席还表示,他们想去哪里都可以。对于想留下来的人,会根据情况给他们安排工作,丧失了工作能力的,可以养起来。

陈立夫

对于想回台湾的人,不但会帮助他们回去,还会给足他们路费。如果回去了不满意,想要再回来,也随时欢迎。这样的态度,可谓诚意满满。

眼看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祖国统一似乎近在眼前。但是,就在陈立夫寻求与共产党沟通之际,蒋介石却因为心脏病在1975年4月5日去世,双方的沟通再次中断。

听到蒋介石这个老对手去世的消息后,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人员异常兴奋,赶紧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毛主席。

但毛主席不但没有任何喜悦之情,甚至一脸凝重,失落之情表露无遗。当时,他只说了一句「知道了」,就没再说话。

有消息称,毛主席后来还私下给蒋介石举办了一个个人追悼仪式。当天,毛主席似乎连食欲都没有,只吃了一点东西。而且,还放了一整天的张元干的【送别词】。房间里充满了葬礼的氛围。

特赦战犯

另外,毛主席还将这首词作了一点改动。将原来的「举大白,听金缕」改为「君且去,不须顾」。仿佛在向一位好友做最后的告别。

此时,应该没有人能够理解毛主席的复杂心情。作为共产党人,是痛恨蒋介石残害我党人士的。但作为中国人,也是赞赏蒋介石为抗日做出的贡献,以及坚决维护一个中国的做法。

所以,蒋介石的离世,既让毛主席深感失去了一位值得敬佩的人,也使得祖国统一大业无法尽快实现,主席是有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