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0年,当志愿军在血战长津湖时,蒋介石在台湾干了些什么?

2024-07-23历史

【长津湖血战】这部电影,将 我志愿军战士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坚毅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次看到电影里真实还原了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顽强战斗,最后被活活冻死的场景,心里就忍不住一阵阵的热泪淌过。

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值得你纪念和缅怀的人,一目了然。

相反的,同样都是中国人,在1950年志愿军血战长津湖的同时, 蒋介石 的做法,就相当地令人深恶痛绝了。

令人气绝的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跟美国军队血拼,蒋介石却像个卖国贼,在跟联合国军的统帅 麦克阿瑟 拉拉扯扯,甚至打算反过来帮美国人打中国人!

1950年,志愿军战士血战长津湖时,蒋介石都做了什么卖国求荣之举动,以至于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都还要被民族大义钉在耻辱柱上?

毛主席:打!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集结,跨过鸭绿江开始算起,结束时间是1953年7月27日。

在长达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经历了数次大战、血战、苦战和恶战,有的胜利,是相当不容易的,在战争期间,单是阵亡将士,就有几十万人。

而除了阵亡人数之外,非战斗减员人数还要远远多于阵亡人数。

之所以非战斗减员远远多于阵亡人数,是因为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的战斗,是经历了各种严酷考验的,零下十几度的酷寒天气,缺衣少食的后勤保障等,都会对战士们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是伟大的,是相当不容易的,反过来讲,其实在战役之初,在踏上超限战主场,甚至是在决定是否要发起这场跨国抗战时,我国领导人们做出这个决定,都是相当不容易的。

虽然最后拍板,决定出兵朝鲜的决策,是毛主席决定的,但是毛主席这个决定,也是十分的艰难的。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50年的夏天。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朝韩两国的内战爆发,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北京城正是炎炎夏日。

而听闻了朝韩内战的消息的我国,也是对此相当关注。

朝鲜与我国的最近边境,仅仅只有一江之隔,朝鲜如果被战火摧毁,那对于当时建国也才一年不到的中国,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客观来讲,朝鲜与我国有着共同的苦难历史,都被日本侵略者侵略过,都曾付出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把敌寇赶出国门。

所以,无论是从政治意义上,还是从两国人民的感情上,都更容易相互同情,两国因为地理因素相接近,平时也是保持着友好关系。

甚至说难听点,朝鲜的存在,相当于我国在东北沿海国境线,拥有一道政治屏障,无论是哪个邻国想要发起战争,都要有所顾忌。

而且,以当时朝鲜刚经历过抗战,而韩国一直处于承平的状态,韩国的战力相比朝鲜,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韩国居然主动挑衅朝鲜,并演变成内战,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韩国必定是有所依仗。

这必定是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发起的一次阴谋。

可是,明知道是阴谋,我们却不能无视朝鲜人民军发出的求救电,两国关系一衣带水,唇亡齿寒,朝鲜如果被韩国合并,相当于韩国背后的美国,可以直接把手伸到我国的边境线上。

那个时候,没有了朝鲜这道政治屏障,刚刚成立一年,国内民生一片凋敝,国防力量比美国差两三个档次的我国,如何抵挡美国的侵略?

出兵朝鲜,似乎迫在眉睫。

然而,即使已经到了不出兵,就要有覆灭之险的境地,以毛主席为首,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军方的代表人物们,还是拿不定主意。

其实,综合当时我国的现实处境来看,毛主席等人的顾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原来,当时的我国,是实打实的内忧外患,大事小事一大堆。

一来,当时新中国成立仅仅一年不到,解放战争看似告一段落,其实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充分解放,比如蒋介石盘踞的台湾,又比如尚未和平解决的西藏问题,都可以变成掣肘我们后方稳定的因素。

我们先来说说西藏问题。

当时,虽然对于解放台湾,我们只有决心而没有实际成算,但是西藏问题是可以十拿九稳地解决的,可是如果大量精锐部队出兵朝鲜,跟美国陷入僵持战,甚至打输了,对于我们国内的局势而言,都不会是好消息。

届时,本来手拿把抓的西藏问题,可能会再度横生波澜。

还有台湾问题,当时我们国家,是有为解放台湾,而进行过前置准备的,比如先是解放海南岛,然后着手炮轰金门,把蒋介石安插在我们家门口的炮兵阵地拔掉,然后还有其他几座岛屿的解放,争取清除蒋介石的爪牙。

不过饶是如此,当时我们也没有解放台湾的成算,一来,当时我军没有登陆作战的装备,很难做到有效的兵力投送,当时的台湾,可是有十几万国民党残兵,如果我们的登陆兵力不足,那战士们的登陆作战就等于送死。

二来,蒋介石败退台湾以后,由于势力缩水太厉害,只能把大量的筹码,押在美国人身上。

而美国为了安抚蒋介石这个傀儡,也给予了他许多武器装备,以及所谓的「防卫保障」,比如派遣太平洋舰队,出入台湾海峡,一来彰显美帝国主义的存在感,顺便挑衅我国,二来则是保护蒋介石。

要解放台湾,我们不仅是同蒋作战,更是与美帝国作战。

在这样的局势下,我们如果出兵朝鲜,有可能陷入「一处堵不住,处处堵不住」的局面的。

而且,相比起这些政治顾虑,军委领导们更多还会从双方战力比方面,来考虑是否能打过美国这个问题。

在没有实际过招之前,这种问题谁都不敢下结论。

是我们的意志更强,还是美国的钢枪更强?

倒行逆施的蒋介石

不过思虑到最后,毛主席还是决定要出兵。

就像电影【长津湖血战】中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 我们把该打的仗打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了 ,」毛主席的意思也是大同小异,趁着我们部队士气旺盛,把问题留到这一代,总好过把留烦恼留给子孙后代。

在毛主席的命令下, 彭德怀 老总从中南军区提前赶到了东北军区,而军委下定决心参与抗美援朝之时,则正是彭老总领兵出征之时。

而相比起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为了是否出兵朝鲜,而慎而又慎地反复考虑、举棋不定、苦心孤诣的时候,同为我们华夏人一奶同胞,但是背刺我们的蒋介石,他的想法,则要自私自利地多。

朝鲜战争还没开始进入实际阶段以前,蒋介石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站了队。

我们这边刚刚出兵,蒋介石那边,就已经跟麦克阿瑟勾肩搭背,高调地出现在同一张报纸的同一版面,照片中蒋介石笑得灿烂,麦克阿瑟也笑得如同狐狸。

两人是有理由高兴的。

因为麦克阿瑟从蒋介石这里,得到了蒋介石会出兵朝鲜,支援联合国军作战的承诺。

而蒋介石,他的心情更好,甚至可以说是兴高采烈,蒋介石那一年的日记中,有一篇曾经这样写道,「 天赐韩战,最应感谢上帝……使美国仗义抗共,不放弃远东,以转移整个局势也!

可见,蒋介石是从未放弃过「重返大陆」的野望的,他虽然龟缩于台湾岛一隅,面对解放军,只能被动防御,但如果解放军入朝作战,蒋介石觉得,自己未尝无机可乘。

这是蒋介石直白明了的想法。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开启战端的当天,蒋介石都没等韩国求到自己头上来,就「慷慨」地表示:如果李承晚向台湾发出求救,自己一定倾力相助。

这是蒋介石等待已久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蒋介石这样倒行逆施的想法和做法,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是不能原谅的。

1950年11月20日,蒋介石收到了麦克阿瑟的电报,正式邀请蒋介石派出台湾兵力参战朝鲜。

这一天,正是1950年11月27日发起的长津湖战役的前一周。

蒋介石打算在我军背后来一刀

长津湖战役,历时28天,我军共投入兵力第9兵团第20军、26军、27军共15万人。

而美军的参战部队,则是第10军(陆战第一师),共有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3步兵师、第7步兵师等三个师,兵力10万余人。

之所以调了陆战第一师,这个美军王牌部队,担任长津湖战役的任务,是因为此时的麦克阿瑟,早已经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迷瞪了。

麦克阿瑟有个绰号,「五星天皇」,这个绰号充分显现出麦克阿瑟这个人的骄狂傲慢。

在我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役即将发起的时候,麦克阿瑟就说,「圣诞节前」我们就能回家过节。

意思是在圣诞节以前,他手下的美军就能结束战事,打道回府。

可现实却把麦克阿瑟的脸扇肿,从10月25日,我军发起第一波攻势,到11月5日第一次攻势的结束,我军不仅把敌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以南,而且还击毙、俘虏了敌军1.5万余人。

不仅如此,别说圣诞节了,在接下来的长达半年多的攻防节奏中,我军都是压着麦克阿瑟的部队在打,尤其是11月27日的长津湖战役,历时28天,彻底把抗美援朝战争的局势,给扭转了过去。

经过初期的较量,麦克阿瑟不得不承认,志愿军的战斗力,是十分强大的,为了不再吃败仗,麦克阿瑟便在1950年11月20日当天,找到蒋介石,让蒋介石一起出兵。

无论是驱狼吞虎,还是保存实力,总之麦克阿瑟跟蒋介石也没客气,让蒋介石派出精锐部队,参与对付志愿军。

收到麦克阿瑟的消息,蒋介石立马兴奋了,他认为,这是在盟军美国人面前露脸,让麦克阿瑟承自己的情的大好机会。

于是蒋介石马上命令最精锐的52军做好战前准备,随时支援美国人!

不仅如此,他还在军队开拔之前,提前派出了一个「高参」去韩城,跟麦克阿瑟商量联合作战事宜。

11月30日,长津湖战役的第四天,是整场持续28天的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仗,第9兵团主力部队在冰天雪地中,跟美军顽强作战,誓死不退一步。

在全战过后,统计战斗减员时,第9兵团因战斗伤亡而减员19202人,此外冻伤减员多达28954人,直接在阵地上冻死的志愿军战士,多达4000余人!

在后来1988年晋升上将军衔的迟浩田将军,在长津湖战役中,就是27军的某营级教导员,后来他回忆这场战役时,曾流泪着泪难过地说,「当时全营,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冻伤。」

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是可贵的,但代价也是可怕的,如此一来,企图在此战中,助纣为虐,背刺志愿军的蒋介石,其行其言,则更是令人深恶痛绝。

不过好在是,蒋介石的计划最后并没有得逞,原来,麦克阿瑟虽然找到蒋介石,希望联合作战,蒋介石也答应了,奈何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他担心美国此举,会带来新的国际争端,因此否定了麦克阿瑟的提议。

虽然蒋介石曾在此后的一两年里,数次对杜鲁门表「忠心」,说好话,希望能够为美军在朝鲜的作战「锦上添花」,可杜鲁门并不领情,甚至连个口实都不愿留下。

后来,麦克阿瑟连战连败,被美国又一员将领克拉克取代后,蒋介石「襄助美军」的想法,更是变成了可笑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