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歼敌55.5万,基本上由粟裕指挥,还有无必要成立总前委?

2024-04-12历史

淮海战役国民党先后投入80多万人,华野和中野先后投入兵力60多万人,这中间上演了无数经典战役战术,像穿插迂回,包围反包围,运动战,游击战,诱敌深入,围点打援,集团冲锋,分割包围,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一部,近战夜战等等,在整个淮海战役中歼敌共计55.5万人,对于解放军来说像这样能熟练驾驭这场大规模战役,一定是一位善于大兵团作战,善于指挥控制部队,善于排兵布阵的帅才。那么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是邓政委,还是粟裕呢?既然有人指挥,为何还要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呢?

总前委的成立有现实需要

1948年6月至7月,粟裕指挥华野在中野的两个纵队配合下突然发到豫东战役,奇袭了开封,全歼开封守敌区寿年的第66师整编师,由于突然发动袭击,打区寿年部措手不及,他以为是诱敌深入,然后在围点打援,分割包围,这里说一下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已经被解放军围点打援打怕了,粟裕指挥华野趁区寿年部犹豫不决之际,奇袭开封,并顺手将区寿年的另一个整编师第51师一锅烩。

粟裕

虽然豫东战役在两个野战军的配合下取得胜利,但是也暴露了华野和中野之间的问题,一个是缺乏战役统一协调,比如攻打包围51师是,攻击的目标和重点区域不清晰,各顾各的,各打各的,二是缺乏战场信息及敌情变化的共享,众所周知,战场是瞬息变化的,往往一瞬间就决定战争的胜负。 为了下一场战役胜利,即要保障淮海战役的胜利,总前委应运而生。

邓小平

总前委发挥巨大作用,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应该说双方都投入大量的兵力进行战略决战,华野和中野先后60万兵力,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的经典战例,其中华野的兵力是中野的三倍。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60万兵力,每天的吃喝拉撒睡,所需要的耗费都是令人惊讶的,为了保证前线战斗,光支前民工就需要动员500万人,这些支前民工的培训教育,调配,管理,吃喝用度,武器大药运送,粮食运输,伤员运回后方治疗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粟裕在淮海战役进行一半时,就发现一个令他头痛的大问题,每天抓获的俘虏成千上万,这些俘虏怎么处理,怎么改造教育,怎么保证不会再反水,而且这些俘虏需要将身上的制服更换掉都是一个大问题。

而这些复杂细致的工作又必须面对去做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拉下,有时华野和中野的协调配合问题,都需要一个统一的强力部门来完成,因此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应运而生,在总前委陈毅,邓小平,刘伯承高度信任和支持下,粟裕发挥其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优势,硬是在兵力薄弱的情况下战胜了国民党军80万人马。当然粟裕也在这场战役中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淋尽致。

刘伯承

总结

淮海战役中,总前委从成立到淮海战役结束就召开唯一一次会议,而且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竟然不是淮海战役本身,而是淮海战役结束后的休整问题以及渡江战役事宜,更有趣的是,这次会议竟然是在淮海战役即将胜利结束之际召开的。如果一定要说淮海战役是谁指挥获胜的,笔者认为应该说陈,刘,邓,粟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是分工各异。

另外淮海战役有几点值得品读:一.表面看淮海战役是华野和中野的60万兵力对阵国民党的80万兵马,其实是500万对阵80万,因为支前民工就有500万,战役期间,江淮大地的人民用巨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前线。支前民工就有543万人,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和临时民工521万人,常备担架20.6万副,独轮小车60万辆,挑子30.5万副,猪肉将近500公斤,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河南和安徽甚至提出口号:「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国民党焉有不败之理。

毛泽东发的电报

二.战役指挥得当,尤其是粟裕将自己擅长大兵团作战发挥极致,这才有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中分割包围,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攻敌一部,并把解放军的夜战,近战优势发挥出来。

三.政治攻势的作用,整个淮海战役中敌军有五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这些起义和投诚的严重动摇国民党军军心,民心。在俘虏政策上,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经过教育培训,以及诉苦运动等快速将国民党士兵改造成解放军战士。

四.情报工作做到了连敌人将领的几点吃饭几点上厕所都只一清二楚,更不要说国民党军队的调动,部署,作战意图,以及作战指挥的习惯。这就等于敌人在解放军眼皮地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