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8年,朱德和聂荣臻思虑再三,为什么选择西柏坡作为中央驻地?

2023-12-16历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曾经西柏坡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可自从它成为中央的驻地后,便走上了历史舞台,从此它的名字家喻户晓。

「新中国从这里走出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 ,这两个伟大的称呼说的都是曾为中央驻地的西柏坡。西柏坡与江西省的井冈山、瑞金,贵州省的遵义,陕西省的延安并称为中国五大革命圣地。

只是与另外四个革命圣地相比,西柏坡作为一个规模小、位置偏的小山村,为何会得到朱德和聂荣臻的青睐,在解放战争的后期成为中共中央的驻地?

正所谓 「天时、地利、人和」 ,此三者是兵家取胜的必备条件,要想选择一个理想的指挥所来指导全国的解放,那么这个驻地就必须具备这三个要素,并且缺一不可。

朱德考虑了全国的形势,最终他听取了聂荣臻的意见,把目光落在了西柏坡。

选址

1947年的一个晚上,朱德面带愁容地找到了聂荣臻。聂荣臻经过询问这才知道,原来朱德是在为中央驻地的选址而苦恼。

确实,作为中央领导、决策、指挥的地方,中央驻地的选址是重中之重,必须谨慎挑选,全国那么多的地区,要想从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地点,着实需要费一番苦心。

朱德找到聂荣臻就是想听听他的意见,聂荣臻听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推荐平山,但毕竟中央驻地的选择不是什么小事,于是聂荣臻并没有立马回复朱德。

朱德一看聂荣臻陷入沉思的模样,就知道他有所考量,便不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等着,而聂荣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推荐了他的第一选择——他长期工作,对于情况比较熟悉的平山一带。

平山不但位于山区内,地势有利于中央的隐蔽,而且那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那一带的群众基础更是好,抗日战争期间不畏生死,勇于抗战,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大大降低了中央工作开展的难度。

朱德相信聂荣臻的选择,只是如果将驻地驻扎在平山县城,则目标太大,容易暴露,恐怕会发生预料不到的危险,所以朱德认为还是要找一个村庄比较安全。

确定了县区之后,就需要确定村庄的具体位置了,于是朱德派遣潘开文、齐明臣以及余光文一行人前往平山,在附近一带寻找合适的准确地点。

潘开文一行人骑着马在平山附近探查,刚开始几天他们都没有发现满意的处所,不免有些失望。

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直到有一天,在巡查的过程中他们突逢大雨,急急忙忙躲进一个村庄避雨时,大家这才发现了西柏坡这个位置隐蔽的小村庄。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场大雨将潘开文一行人引向了中国命运的决胜地。他们也并不辜负这场好意,在发现西柏坡后,潘开文等人开始认真考察,仔细记录下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地处平原和大山的交界处,背山向阳,阳气十足,又由于处在交界处,隐蔽性极强,怪不得潘开文一行人考察了那么多天,也没能发现西柏坡的存在。

西柏坡虽偏,但地域辽阔,进攻或退守也都有足够的空间,必要时甚至可以容纳千军万马,另外村子里人口较少,有利于驻地保密工作和安全防护的展开。

潘开文等人喜出望外,立即将自己的发现汇报给了朱德,朱德看了汇报上来的情况信息,对西柏坡也很是满意,只是为了谨慎起见,朱德又派出了安子文和廖鲁言等人进行第二次的西柏坡考察。

安子文的意见与潘开文相同,也认为西柏坡很适合作为中央驻地,在经过两批人两次的实地考察后,朱德又与聂荣臻等人进行了反复讨论,最终他们觉得西柏坡是「麻雀虽小,但五脏六腑俱全」,既易于隐蔽,又便于交通,十分适合作为中央驻地。

于是,1948年5月26日,毛主席率领中央工委抵达西柏坡,确定了西柏坡为中央驻地,从此领导解放战争,解放全中国,开创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毛主席曾对朱德夸赞道:「 西柏坡真是个好地方,这个总指挥部选得极妙! 」由此可见,西柏坡确实是个风水宝地,不枉朱德与聂荣臻仔细挑选了那么久。

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领导指挥中心,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还有建立多年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

天时

西柏坡的「天时」,是指那时石家庄已解放,周遭无近敌威胁,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连成一片。

1947年11月12日的石家庄解放,意义十分重大。它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从敌人手中夺下的第一座城市,它的解放,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块解放区连成一线,彻底切断了蒋介石南北联系的通道。

在这一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在西柏坡颁布,西柏坡的村民们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每家每户都能自食其力,解决温饱问题,发展了较为发达的农业经济。

此外,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遭到日本鬼子扫荡的西柏坡,村中有很多房屋都是满目疮痍,因为遭到敌人的恶意破坏而无人居住。

这些饱经风霜的房屋见证了战争的残酷,能够唤起战士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强烈向往,激起战士们的战斗热情,而机关人员在将这些房屋修缮之后便可入住使用,与经历过风雨的房屋一起再次迎接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对周围村民们的干扰。

成功解放的西柏坡,又有土地政策的实施,过去的创伤即将成就未来的辉煌,这就是西柏坡的「天时」。

地利

西柏坡的「地利」, 指的是此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且交通便利,往来迅捷。

西柏坡位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脉的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地势西高东低,整个村落沿着山坳呈线形分布。

站在军事角度上来讲,西柏坡处于山地之中,地形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又适宜顺利时刻向城市进军。此外,更有巍峨入云的太行山脉加持,大大提高了西柏坡的防御力。

而西柏坡呈线形分布的房屋和道路也有利于防空掩护和发生危险时的紧急疏散,能够确保中央总部机构的隐蔽和安全。

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使得西柏坡土地肥美,地宽粮丰,这里稻麦两熟,附近一带村庄稠密,是座相对而言比较富庶的村庄,能够为中央机构提供其所需的物资。

聂荣臻就曾这样评价道:「 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西柏坡发达的农业经济,能够保障军民所需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所谓「 西扼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 」,西柏坡的地利还体现在它与中原、西北和东北的解放区都有交通联系。作为中央驻地,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全国人员的往来,方便中央指挥调遣全国的部队战斗。

地势险峻却又交通便捷,位置隐蔽却又地域辽阔有山有水,西柏坡倒如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地利」存在了。

人和

西柏坡的「人和」也早已具备,此地民风淳朴,群众基础好,村民们有胆有识,一切顺意。

平山县作为革命老区,那里的群众觉悟高,在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党组织,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走出了 「平山团」、「平山游击队」 等多支英雄部队,就连著名的「白毛女」的故事也是来自于平山。

平山的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数量众多,且政治素质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好,对敌斗争态度坚决。平山的人民也是勤劳朴实、忠诚可靠的,他们热爱祖国、不畏强暴、勇于牺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平山人民踊跃参军,仅有25万人口的平山县,就有7万人参军,10万人参战,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中就编入了两个团的平山子弟。八年抗战,这两个团转战南北,屡建奇功,被聂荣臻同志亲切地称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在抗日战争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里,聂荣臻、彭真率领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有三年半的时间是在平山战斗生活。

聂荣臻开辟了晋察冀边区,他的足迹踏遍了平山的很多地方,在八年抗战中,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被毛主席称之为「模范边区」。

这里可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在这片浸染了革命烈士鲜血的土地上,有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了,他们影响着西柏坡的父老乡亲们,使得西柏坡的人民群众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

所以说,平山县是在解放之前华北平原中群众基础最好的县之一,其中西柏坡的「人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选择位于平山县的西柏坡作为中央驻地,大大有利于中央总部机构在此展开领导工作。

传承

综合来讲,朱德和聂荣臻之所以选择西柏坡作为中央驻地, 无非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西柏坡是解放区,又实施了土地政策,村民们人人有其田,农业经济发达,抗日战争中损坏的房屋能为机关人员解决住宿办公问题。

第二,西柏坡的地理位置极具优势,交通便利,环境优越,能进能退,能守能攻,是理想的战争指挥部,且西柏坡物产丰富,可以保障机关部队的物资供给。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西柏坡的群众基础好,政治觉悟高,他们不畏生死,热爱国家,与中央站在了统一战线。

中央工委入驻西柏坡之后, 帮助晋察冀军打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胜仗 ,在此党中央和毛主席指挥了决定解放战争走向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更是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了全中国。

西柏坡在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陪伴着党中央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役,它经过战争硝烟的洗礼,也曾迎接过胜利的喜悦。

在这里党中央摧毁了旧政权、建立了新政权,虽然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的活动不到两年,但在党中央与各革命先烈奋斗的过程中,西柏坡慢慢从中延伸出了西柏坡精神。

什么是西柏坡精神?其内涵十分丰富,但概括来讲,就是指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大无畏精神。

因为西柏坡人民的团结与无畏,他们才能在解放战争中做出杰出的贡献,因为党中央的团结和无畏,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走向未来。

西柏坡精神是从党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孕育出来的,它是在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中诞生的,它是在各大战争的殊死搏斗中诞生的,它是在全中国取得胜利的黎明前夜中诞生的。

西柏坡精神虽然诞生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但它的内涵却是积极向上的,它推着我们党、推着历史前进,发展至今日,它已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从前,西柏坡作为中央驻地陪伴着党中央度过了风风雨雨,在今天,我们应该传承西柏坡精神,永远铭记西柏坡为中国为人民所做出的贡献。

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传承与发扬西柏坡精神,与西柏坡一同砥砺前行,铭记那段艰难的历史,然后向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