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49年前,美国人的那次「秘密访华」

2024-02-02历史

1

1971年7月8日晚,基辛格博士忽然痛苦地捂住了肚子。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 (Henry Alfred Kissinger) ,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是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他此时的身份,是美国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受总统委派,进行为期十天对南越、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四国的访问。

基辛格

这一天晚上,基辛格正参加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为他举行欢迎晚宴。他痛苦的表情让周围的人非常担忧,但他自己说没关系,只是吃坏了肚子——当时南亚地区正流行一种疟疾,所以大家倒也可以理解。

此时,一旁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大声宣布:会让基辛格去伊斯兰堡北部他自己的私人别墅去休养两天。

基辛格手下的一名特工随即就被派去那里打前站。当宴会结束会后,基辛格在宾馆里休息时,那名特工打来了电话:

「这边的别墅似乎不适宜居住。」

基辛格表示知道了,但随即又给叶海亚总统发出了请求:

「帮我把那名特工留在那里,至少留两天。」

随后,基辛格立刻和少数几个随行人员收拾行囊,直奔机场。

他根本没有吃坏肚子,也根本不可能去那个别墅休养,他是要秘密前往一个国家。

一个和美国已经断交了整整22年的国家。

2

现在,我们可以把时间稍微往前推一下,理出一条脉络。

1969年2月9日,叶剑英忽然接到了一个通知。

这个通知,是让他去开个会。同样也被通知开会的,是另外三位元帅:陈毅、徐向前和聂荣臻。

开会的召集人,是毛泽东,开会的内容,也是他定的:

「研究一下国际问题。」

当时的国际形势,有什么问题吗?确实有大问题:

从1968年年末开始,苏联的边防部队开始在珍宝岛上不断挑衅中国的边防部队,双方先后发生了好几次武装冲突,昔日的盟友已经逼近「撕破脸皮」,当年的「老大哥」很可能要向「小老弟」动手。

关于珍宝岛的详细文章,请参看 【延伸阅读一】

而从全球形势来看,美军深陷越战泥沼,在全球的军事影响力明显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苏联的咄咄进逼。

四位老帅当然也明白毛泽东让他们开会研究的目的:

中、美、苏的「三国演义」已经出现了新的剧情,面对进击的苏联和收缩的美国,中国是否有新的「牌」可以打?

经过反复讨论,四位老帅先后交出了两份报告:【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和【对目前局势的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观点:

在目前的中、美、苏三角关系中,对中国而言,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对苏联而言,苏美矛盾大于苏中矛盾;对美国而言,美苏矛盾大于美中矛盾。

所以,中国其实是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美国和苏联都想打「中国牌」。

而四位老帅给出的建议是:「东联孙吴,共拒北曹」。

也就是说,要「争取打开中美关系的僵局」。

叶剑英元帅

而这一点,和毛泽东的判断其实是一致的。

按照毛泽东的想法,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在渐渐走向死局,双方甚至很有兵戎相见的可能。而地理位置就在中国边境以北的强大苏联,其实对中国的威胁是要远远大于美国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陷入「两面夹击」的中国必须要做出腾挪,也就是要「争取一霸」。

争取哪一「霸」呢?周恩来和毛泽东的想法一致:

「尼克松比勃涅日列夫的头脑要稍微冷静一些。」

当然,这种事情,一个碗敲不响。

中国人其实早就收到「暗号」了。

3

1970年10月26日,齐奥塞斯库出席了一场欢迎宴会。

作为罗马尼亚的国家元首,齐奥塞斯库是来美国华盛顿参加庆祝联合国成立25周年的大会的。而就在这场宴会上,作为东道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使用了一个让齐奥塞斯库非常意外的称谓:

尼克松在提到中国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而在此以前,所有的美国官方措辞,都是「共产党中国」。

齐奥塞斯库很快就心领神会。

1971年6月,齐奥塞斯库访华,与毛泽东握手。齐奥塞斯库曾任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结局也令人唏嘘,值得下次单写一篇。

事实上,齐奥塞斯库和巴基斯坦的总统叶海亚一直有一个微妙的身份:充当中美两个尚未建交国家之间的「传声筒」。

而这早已不是尼克松的第一次「暗送秋波」了。

早在1967年,还在准备参加总统竞选的尼克松,就在10月份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越南后的亚洲】,其中第一次提出:

「我们不可能永远和中共隔离」。

在第二年的竞选总统过程中,他又对记者说:

「我们绝不能忘记中国,必须经常寻求机会与它谈判,如同与苏联谈判一样。」

在就任美国总统后,尼克松更是在多个场合,以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希望同中国建立联系的愿望。1970年10月,当美国记者斯诺与毛泽东在国庆期间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之后,尼克松更是对【时代】杂志的记者说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尼克松

而且,尼克松倒真的不是只是说说而已。

从1969年到1971年,美国政府部分放宽了中美两国贸易,放宽了美国公民到中国的旅行限制,恢复华沙中美大使级谈判等等,还有就是多次通过罗马尼亚和巴基斯坦的领导人传话,表达了愿意同中国改善关系的愿望。

对于美国方面传递来的信息,其实中方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并作出了一种「相向而行」的姿态。尤其是1971年3月发生的「乒乓外交」事件和4月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更是让人看到了「中美破冰」初现曙光。

「乒乓外交」可以参看 【延伸阅读 2】

不过,当时包括很多中国和美国高级官员在内的人都觉得,作为已经断交了22年的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大国,之前积累了那么多的「宿怨」,要真正「破冰」,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很少有人会想到,后来事情会进展得如此之快。

4

1971年7月6日深夜,张颖被刚下班回来的丈夫叫醒了。

张颖当时是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她的丈夫叫章文晋,是当时外交部西欧北美大洋司司长。

章文晋对妻子说:

「快给我准备几件出差用的衣服,记得多带几件白衬衫。」

张颖立刻知道:那位重要客人要来了。

章文晋(右一)和张颖夫妇(左二),中间是基辛格。章文晋后任驻美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章文晋夫妇之前就知道了一个情况:

美方很可能在近期派一个秘密代表团来访问。

作为极小一部分知情人员,章文晋夫妇随即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开始筹备相关接待事宜。到了6月初的时候,所有负责接待的服务人员也都住了进来,并且规定:

所有参与接待的人员,一个月不准回家——为了保密。

而钓鱼台国宾馆的接待布置工作,是周恩来亲自牵头落实的。从房间的布置到摆设,从接待的规格到警卫站岗,周恩来全都做了明确指示,并且强调:

「我们既然欢迎人家来,就要热情,否则就太不礼貌,但也不要强加于人。」

周恩来选中的客人下榻的地方,是钓鱼台国宾馆的5号楼。这座小楼面积不是最大的,但位置相对偏僻,便于保密和警卫工作。而且由于「文革」期间钓鱼台国宾馆几乎已经不接待外宾了,很多楼的庭院都已荒芜,5号楼因为周恩来自己会来办公和休息,所以相对保持得还整洁一些。

如今的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

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房间里重新买了地毯和沙发,重新布置了会客室和会议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将房间内随处可见的红卫兵举刀举枪的瓷塑和墙上的「文革」宣传画都拿走了,换上了明清时期的文物和名画,将房间内的报刊书籍也做了一些调整,并不是清一色的毛主席语录了。

在客人的饮食方面,中方事先咨询了美方的意见,美方表示西餐在美国随时可以吃,所以要求吃中餐。

但保险起见,中方还是派人专门去采购了钓鱼台平日并不准备的「起司」 (奶酪) ,又准备了各种海鲜。周恩来还特别提出,应该让客人们尝尝北京烤鸭。由于不可能外出去餐馆就餐,中方专门从全聚德请了一位老厨师来钓鱼台,搞了一个小烤炉专门做烤鸭。

一开始,包括一些接待人员也不知道,这次要接待的「美国高级官员」到底是谁。

后来才知道,是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

5

1971年7月8日晚上8点,唐龙彬见到了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

唐龙彬当时是外交部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副处长。在7月8日的凌晨,他和王海蓉 (礼宾司副司长) 、唐闻生 (翻译) 一起 ,由章文晋带队乘飞机前往巴基斯坦,任务只有一个:

在巴基斯坦为基辛格举办欢迎晚宴之后,接基辛格到中国。

在晚宴开始之前,叶海亚总统对中方的四人小组交代了计划:

基辛格待会儿会假装吃坏了肚子,随后就会到机场和你们一起走。不过因为怕时间一长走漏消息,所以基辛格一行在中国的整个行程,只能有48小时。

叶海亚·汗,巴基斯坦第三任总统

7月9日凌晨3点30分,天还没亮,唐龙彬一行四人就来到了机场。当时机场一片漆黑,但一架波音707飞机 (叶海亚的总统专机) ,早已停在那里等候——前舱门放下一道舷梯,所有飞机上的窗户都是关着的,不透一丝光。

凌晨4点25分左右,两辆黑色轿车驶来,车上下来6个人:基辛格和他的三个助理,外加两名特工。

到巴基斯坦访问时,基辛格带的随行官员、技术人员、特工和记者一共超过100人——基辛格把他们都甩掉了。

经过简单的介绍后,双方握手致意。唐龙彬后来回忆:

「基辛格的手又粗又大,他握手很有劲,神态很精明。我当时不禁暗想,这个人可能很不好对付。」

而中美双方都没想到的是,就在当时,有一位在机场的巴基斯坦籍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认出了基辛格,并打听到了基辛格要去中国。这名记者赶紧冲回办公室向在伦敦的报社发去了急电,但这篇稿子随即被在伦敦的值班编辑「枪毙」了:

「这名记者是不是喝醉了?基辛格怎么会去中国?荒唐!」

基辛格和尼克松。当时基辛格把这次秘密访华行动命名为「波罗一号」。这个命名有两层意思:第一,取「马克·波罗」之意,第二,有了「一号」,自然希望还有「二号」。

凌晨4点30分,载着中美双方人员的飞机准时起飞。

当飞机开始平稳飞行后,中美双方就挪动到了一张小长桌旁:美方坐一头,中方坐一头,是一副标准的谈判架势。

唐龙彬注意到,美方的两名特工神情高度紧张,而且他们都用手铐将自己的手和黑色文件包的提手锁在一起。

他后来才知道,这两名特工是在登机前一个多小时,才被告知要随行去中国的。

紧张的气氛倒是被基辛格率先打破。

他对中方的翻译唐闻生说:

「很高兴见到南希·唐小姐。」

当中方感到有点茫然的时候,出生在美国纽约的唐闻生解释:这是她在美国时的名字。

中方此时心里明白:美方其实对他们已经做了细致的背景了解。

基辛格随即又开了个玩笑:

「唐女士可以竞选美国总统,但我可不行(亚丘注:竞选美国总统要求必须出生在美国)。」

大家顿时笑了起来,气氛也相对轻松了不少。

当飞机快要飞入中国国境的时候,唐龙彬看到基辛格的一名助理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机舱的前部。

那位助理叫温斯顿·洛德。后来唐龙彬了解到,美方对这次行程高度保密,所以洛德甚至没有和自己的太太说此行的目的地。他的太太叫包柏漪,是一位出生在上海的女作家。洛德后来自己回忆:

「在出发前一晚,我只能给她一个暗示,那就是长久地站在窗前,面朝东方。」

温斯顿·洛德当时只有35岁,是基辛格的特别助理。他后来在在1985年至1989年期间成为美国驻华大使

而洛德在那一时刻走到机舱前部的原因,他自己后来也有解释:

「我知道马上要进入中国境内了,我想尽量往前站,这样基辛格博士也必须承认:我比他先进入中国。」

6

1971年7月9日中午,黄华觉得脸上有点出汗。

黄华当时已被任命为驻加拿大大使,但在赴任前接到了接待基辛格的任务,在钓鱼台国宾馆4号楼里「闭关」一个多月做准备。

基辛格的专机是在7月9日中午12点20分抵达北京南苑机场的。当天在机场迎接的是叶剑英元帅领衔的迎接团,除了黄华外,还有礼宾司副司长韩叙,翻译冀朝铸等人。

黄华,后任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

在短暂的握手寒暄之后,叶剑英就请基辛格上了「红旗」轿车,一路直驶钓鱼台国宾馆。

时值「文革」高潮时期,北京市内到处都挂着革命标语。这件事接待小组之前曾请示过毛泽东,毛泽东的回复是:

「保持原样。」

从机场到钓鱼台的路上,有很多「打倒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标语,黄华当时和基辛格的助理、负责东南亚事务的高级官员霍尔德里奇坐在一辆车内,霍尔德里奇问黄华,那些标语写的是什么?

黄华如实翻译,霍尔德里奇的脸上表情有些不自在。

在抵达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后,刚刚放下行李,基辛格就立刻带着几个助理到院子里「散步」。虽然说是散步,但其实是讨论问题。而在室内的时候他们一般不讨论,偶尔讨论,也会把收音机打开并调高音量。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被窃听。

不过,基辛格他们初来乍到的紧张感很快被消解掉了很多,他们在入住后没多久就得到通知:周恩来总理马上要过来看望他们。

下午3点,周恩来和叶剑英坐车来到了钓鱼台国宾馆的5号楼前,之前就已经列队等候的基辛格一行立刻迎上前去,和周恩来握手。

基辛格与周恩来

基辛格后来回忆,自己感到这是一种礼遇:

「根据外交程序,东道国一般会在政府大楼里接待来访的代表团,特别是如果双方负责人的头衔差距这么大,更应如此(我这个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头衔相当于副部长,比周总理低了3级)。」

周恩来在和基辛格随行人员握手的时候,每个人他都能说上一段话。

在和洛德握手时,周恩来说:

「我听说你向你的上海夫人学了不少中国话。」

在和霍尔德里奇握手时,周恩来说:

「你还会说广东话。」

在和另一名助理迪克握手时,周恩来说:

「我看过你写日本情况的文章。」

即便和两位美国特工人员握手,周恩来也开了个玩笑:

「我们的茅台酒很厉害,你们要小心啊!」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宾主双方在握手寒暄之后,立刻就坐进了会议室,开始了第一轮沟通。

基辛格从公文包里拿出了讲稿文件,让在场不少人都大吃了一惊:足足有7厘米厚。

而周恩来面前是一页纸,上面有几条提纲。

大家都耐心听基辛格读完了这份他和尼克松共同起草的讲稿。周恩来笑着说:

「交谈嘛,何必要照着稿子念呢?」

基辛格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很快圆了场:

「我在哈佛教了那么多年书,还没用过讲稿,最多就是拟个提纲。但这次不同,对周总理我念稿子都跟不上,不念稿子就更跟不上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基辛格一开场就说:

「我们几个人很高兴来到这个神秘的国家。」

周恩来马上插话:

「等你们了解了这个国家后,就不会再感到神秘了。」

7

1971年7月11日中午,基辛格举起了一杯茅台酒。

在过去的48小时内,基辛格一行与周恩来一行总共进行了两次共6场会谈。

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目的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一个:为接下来可能成为现实的尼克松总统访华摸底——之所以必须「保密」,也是因为一旦摸底失败,尼克松这边也不至于丢了面子。

虽然中方也明显抛出了橄榄枝,但在共同大框架下的小细节,还是值得一一去探讨和沟通的。

根据后来的解密档案来看,两场会谈中,被提到频率最高的,讨论占用时间最长的,是「台湾问题」。

在基辛格到访之前,美国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姿态:

终止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从台湾撤出了一个中队的空中加油机;将军事顾问团的规模减小20%;准备在印度支那战事结束后,撤走与台湾防卫无关的2/3军队。

不过中方的态度斩钉截铁: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就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基辛格明确表示:

美国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也不支持台独,不再重复「台湾地位未定论」。

在台湾问题上双方取得一致意见,接下来的问题就会简单许多,双方还对朝鲜问题,越南问题,日本问题,大国关系问题,南亚大陆问题交换了彼此的意见。

周恩来一行与基辛格一行的谈判

在所有的谈话中,基辛格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尼克松总统有一个信念:强大的发展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的任何根本利益都不构成威胁。

在没有同你们讨论和没有考虑你们意见的情况下,美国不会采取涉及你们利益的任何重大步骤。」

值得一提的是,基辛格访华并没有提出要见毛泽东,他后来在自己写的【论中国】中提到:

「因为我很清楚,尼克松总统希望成为第一位见到毛泽东的美国官员。」

7月11日上午的最后一场会谈,从上午8点多持续到10点多,早就超过了预定会谈的时间,而基辛格原本预定的离开北京时间,是12点20分。

快到11点的时候,会议室的门终于打开了,中美双方人员面带笑容地走了出来。基辛格陪周恩来走到了大门外,并帮助他打开了车门。

总理的车离开后,之前一直等候在外面的唐龙彬望向了刚才参加会议的中方翻译,翻译向他轻轻点了下头,唐龙彬知道:

协议应该是达成了。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顿送行酒,由叶剑英主陪。

这一顿饭,两天来的紧张严肃气氛一扫而空,饭桌上大家都谈笑风生,所有人都喝了茅台酒。

由周恩来主陪的一顿欢迎基辛格一行的饭

叶剑英在席上对基辛格说:

「这次对不起了,不能以公开的方式来欢迎你,以后再补上。下次来就不需要躲在这里了,可以去外面转转,可以到烤鸭店吃烤鸭,也可以到东来顺吃涮肉,还可以给你们的家人买点纪念品。」

其实,尽管两天时间很匆忙,但周恩来还是安排基辛格一行参观了故宫——为此紫禁城特地封闭了半天。

而基辛格事后也承认:

「他们似乎并不急于达成什么协议。……可以说,中方如此潇洒的态度给了我们一种心理压力。」

几个基辛格的随行人员在宴席上感慨:

「今天这顿饭,是我们到北京来吃到的最香的一顿饭。」

之前虽然也上过茅台酒,但出于工作需要,这些人滴酒不沾,且高度紧张。这一次,他们都喝了茅台,连两位特工人员也开了戒,把随身不离的文件箱都放在了一边。中方人员提醒他们注意文件箱时,他们直接说:

「现在不需要了。」

分手的时候终于到了。

钓鱼台国宾馆的负责人,楼里的服务员和厨师都在楼外列队欢送,大家互相热情握手。中方向美方赠送了一些工艺品和他们在北京的影集,而美方主动索要了这两天的【人民日报】,还要了几瓶茅台酒,说是「要带给总统和他的夫人品尝」。

7月11日中午12点20分,基辛格一行准时离开了北京。

前前后后,正好48个小时。

离开北京后,基辛格就给尼克松发了一封急电,上面有一个单词:

「Eureka!」(找到了!)

8

1971年7月15日,一份震惊世界的公告发布了。

这份公告,是中美双方同时发布的: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于1971年7月9日到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

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尼克松当初亲自到机场迎接秘密访华归来的基辛格

中方和美方在这份声明诞生之前,都有改动。

中方由周恩来提出,加了「获悉」 (knowing of) 这个词,避开了谁主动访华的问题,让美方感到适当和体面。

而基辛格投桃报李,在「尼克松总统」和「接受了这一邀请」之间,加了一个「愉快地」。

这份报告一出,毫无疑问震动了整个世界。

而之后中美关系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都开始准备翻开新的一页篇章。

(正文完)

亚丘说

在商场,尤其是互联网江湖,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老大和老二打架,最容易死的是老三。」

不过,这句话至少不适用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那场「中美苏三国演义」。

必须承认,半个世纪前中国的那场「乾坤大挪移」,离不开国家领导人团队的眼光、魄力和手腕,但也确实是符合中美两国切实利益和远景的。

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查到了一篇我前同事宰飞在美国写的采访,他当时是本报驻美记者,采访的是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

霍马茨当时说的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应当以中国的崛起作为提高美国竞争力的动力。」

「当今世界,没有美中合作,任何重大问题都无法解决。」

「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将美国的规则强加到中国身上。」

而最令人感慨的一句话是:

「我时常回忆上世纪70年代,当时谁能想到,在尼克松访华40年后,美中关系会呈现今天的景象?」

当时霍马茨接受宰飞采访的时候,是2012年。他说这句话的意思,肯定是指中美关系突飞猛进,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八年之后,如果还能采访一下霍马茨的话,他可能也会说一句类似的话:

「谁会想到,仅仅八年之后,美中关系会呈现今天的景象?」

确实,当时能想到的人,恐怕不多。

有些人很乐观,我觉得没必要。美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第一强国,这没什么不能承认的,如果分歧继续扩大,我们肯定不可能全身而退。

而有些人很悲观,我倒也觉得没必要。只要不主动惹事,事如果还是来了,就不要怕。当初那么困难的局面,我们还是一步步走过来了,千言万语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但读这段历史,还是忍不住感慨:

当年跨越千山万水,双方的先辈们建立起这样的沟通和信任,真的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后人要做的是珍惜和维护,绝不是背离和破坏,重新再远隔千山万水。

我相信,如今中美关系所呈现出的格局,是大多数中国人和美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全世界大多数人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还是希望且相信,两艘巨轮最终还是能相向而行。

因为我相信大家最终还是都会明白道理: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公告的发表】(黄华,【百年潮】,2007年07期)

2、【一次特别神秘的外交使命——接待基辛格秘密访华追记】(上)、(下)(唐龙彬,【国际人才交流】,2006年02期)

3、【1971:我见证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张颖,【开心老年】,2009年04期)

4、【基辛格特别助理洛德:毛泽东想马上见尼克松总统】(【美】温斯顿·洛德,【南方周末,2015年9月28日】)

5、【论中国】(【美】 亨利·基辛格,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版次:2012年1月第一版。)

6、【话语分析与国际谈判研究——以基辛格秘密访华谈判为例】(郑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尼克松访华前中美秘密渠道考察】(茅文婷,【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05期)

8、【基辛格秘密访华前,美「松绑」对华贸易】(宰飞,【解放日报】,2012年2月26日)

9、【基辛格首次访华「躲避」毛泽东】(共产党员,2012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