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明清时期的广东虎患,虎群一旦下山,至少有100多人惨遭虎口

2024-07-28历史

相比于称霸北方的东北虎,华南虎不仅体型明显较小,而且捕猎能力也远逊于前者。然而,华南虎在历史上引发的虎患却远超东北虎。明清时期,华南虎肆虐猖獗,从西南边陲到东南海域,都留下了它食人的恐怖记录。尤其在广东,华南虎所造成的灾害被清政府形容为「虎暴」。为何广东地区的虎患被称为「虎暴」?在没有现代火器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又是如何与老虎斗智斗勇的呢?

广东虎患猖獗的原因

其一:康熙颁布迁海令,造成人虎冲突

首先,康熙帝颁布了迁海令,导致了人类与老虎之间的冲突。在大约500年前的明朝中期,广东境内曾有大量的华南虎种群。这些老虎经常成群结队地袭击人类,最严重时甚至导致上百人丧生。在当地官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捕捉老虎的行动一度有所成效。然而,随着一场战争的爆发,广东的虎患变得更加猖獗。

在明清更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华南地区的广东尤为成为清朝与南明之间争夺的核心区域。在叛明势力李成栋和尚可喜的领导下,清远和广州相继沦陷,二人在此展开了血腥的屠杀,导致数十万无辜百姓惨死。

战乱不仅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还引发了瘟疫和饥荒的严重爆发。幸存者们要么因病死去,要么因缺乏食物而饿死。随着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曾经繁华的内陆地区已变得荒凉不堪,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们开始向南部沿海地区迁移。

随着大量耕地的抛荒,森林植被逐渐扩展,这为灌木丛等植被的恢复创造了有利环境,老虎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从分布范围来看,当时的广州和清远地区几乎成为华南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如果不是迁海令的颁布,人虎之间的正面冲突可能会被推迟。

康熙元年,为了削弱郑成功及其父子所领导的抗清力量,清朝政府特意派遣使臣前往广东巡视海域,并命令沿海居民迁往内陆。结果,数百万人口随即返回内陆,与栖息在此的华南虎争夺生存空间。

移民的涌入无疑加剧了人地矛盾,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被大规模砍伐,农田的阡陌也再次显现。人类的活动迫使老虎退缩,这大大缩短了人类与老虎的生活距离,从而引发了虎患。据康熙初年的【从化县志】记载老虎原本是独居的生物,除非食物资源受到威胁,否则它们不会成群结队地进入人类的生活区域。尤其是这些老虎竟然围绕县城肆意伤人,这表明虎患已经正式降临。

其二:全域皆有老虎分布,不分白昼黑夜出没

广东的虎患之所以被称为虎暴,不仅是因为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由于老虎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并且呈现出一种无法预测的散布状态。

广东省的地势总体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北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其中最高峰石坑崆位于与湖南交界处,海拔达1902米。中部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平均海拔约50米。南部则为台地与平原相交的地貌,海拔在70至120米之间。广东全境,老虎不仅在北部的丘陵山区大量分布,在中南部和东南部的平原地区也极为常见,其危害性甚至超过前者。

虎患大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老虎是一种对生态环境有极高要求的动物,它们的栖息地必须具备三个关键条件。首先,必须有充足的猎物资源供其捕食;其次,需要有密集的森林作为天然屏障;最后,还需有充足的水源供其饮用。广东北部的丘陵恰好满足了这三项条件。然而,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南部和潮汕平原位于东南部,这些地区虽然水源丰富,但并不适合大规模的虎群繁衍。

由于人类在该地区进行的破坏性开发,占用了老虎仅有的栖息地,导致老虎的疯狂报复。据【新会县志】康熙年间的记载,一次虎患就能导致数百人伤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老虎咬死,广东的民众不得不加强防御。到了夜晚入睡时,他们不仅在屋内放置刀斧,还将家人集中在一间屋子,以防老虎逐个袭击。尽管防范如此严密,虎患依旧猖獗,只因广东的老虎不分昼夜出没。

依据老虎的生理特点,它们通常在夜晚或黄昏时分活动。然而,广东的老虎却格外喜欢在白天出没,甚至有直接从屋顶跳入院子将人叼走的情况。县志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群虎白天攻击人,被咬死者上百人。」

因此,无论白天黑夜,或是山地平原,老虎总是肆无忌惮地出没在人类的生活区域。在冷兵器时代,古人仅有刀枪作为防身武器,在缺乏捕虎技巧的情况下,他们所面临的恐惧可想而知。

广东虎患消失的原因

其一:保甲制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威胁严重的虎患,当地县官丝毫不敢松懈。这不仅是因为老虎的存在危及了民众的生命安全,更因为捕虎已成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县官竭尽全力寻找解决虎患的方法,最终还是采用了基层的保甲制。

满清入关后,为了强化对基层的掌控,在全国推广了保甲制度。这个制度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每十户组成一个甲,并设立甲长;十个甲合成一个保,选出保长。保长不仅负责征收赋税,还承担地方治安的维护职责。

广东的保甲制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因为该地区的宗族关系尤为紧密,使得保甲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更为显著的作用。在虎患频发的茂名,当地知县盲目驱赶老虎,结果导致虎群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最终,问题得以解决还是依赖于乡民们的共同围捕。

此外,保长还与宗族族长合作,专门挑选强壮的男子参与捕虎。捕虎的方式主要有猎杀和火攻两种。火攻是指在捕捉老虎时,将其逼入死角,然后点燃燃料,令老虎在火中焚烧而死。猎杀则是将弓弩和土枪分配给捕虎队伍,组织成5人一组的捕虎分队,每组设有分队长,多个分队组成一个大队,大队设有大队长。大队长带领分队在山川丛林中昼夜不停地游猎,分队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包括侦察、驱虎和射击等任务。

由于保甲制与宗族制的紧密结合,南部平原的虎患在无需官府干预的情况下逐渐消退,并且呈现出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

其二:番薯的传入,导致虎患消失

在清朝中叶,人口突破了3亿大关,华南地区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尽管全国人均耕地为2.19亩,但广东省的人均耕地仅为1.67亩,几乎是最低水平。面对日益增多的人口,人地矛盾难以调和,平原地区的居民不得不迁移到山地。

根据地理资料的统计,广东省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占据了约58.6%的面积,且大多分布在北部。这些区域曾经是老虎的栖息地,在未受到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虎群。因此,如果人类执意向这些山地进发,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华南虎群发生直接的冲突。

从低洼的平原迁移到地势较高的山地,现如今看来几乎难以置信,但当时却存在着现实的条件,即在山地种植番薯让人们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在明朝末期,随着全球大航海时代的推进,番薯首先被引入了东南沿海地区,这一变化显著改变了广东以稻米为主的农业结构。相比稻米,番薯不仅单产更高,还具有良好的土壤适应性和较低的种植投入等天然优势。

正因为番薯的大规模种植,当地居民纷纷向丘陵地带拓展,与华南虎争夺生存空间。到道光年间,番薯已在「粤中各地普遍种植,乡民皆以此充饥」,农业面积的扩张必然导致森林的急剧减少,从而引发老虎的疯狂报复。同治年间的州志记载了许多清远村庄遭到老虎袭击的情况。

北部丘陵地区曾经的虎患虽然很严重,但从未发生过百人被虎袭击的悲剧。这种情况再一次促使人们对老虎展开集体捕杀。然而,山地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使得老虎失去了遮蔽的屏障,不得不四处躲避人类,最终那些未能成功躲避的便遭遇猎杀。

从道光初年到民国成立的数十年间,广东地区的虎患已得到基本治理,尽管偶尔仍有老虎伤人事件发生,但县志中已经不再有虎暴的记载。根据明清两朝的地方志统计,共有3000余人因虎患丧生。

结语

1996年,联合国发布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十大濒危动物之首,而粤北则是其最后的野生栖息地。实际上,早在1991年,科研人员就在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华南虎的踪迹,但在随后的三十年间,未能捕获活体标本。这可能表明,中国境内的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

作为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人类在创造智慧文明的同时,是否也曾善待过身边的朋友?历史上的广东虎患涉及战争、移民等多重因素,但如果不是由于人类为了拓展生产范围,主动侵犯了老虎的栖息地,也许二者能够和平共处。如今,为了拯救华南虎的自然命运,动物学家通过野化训练来增强华南虎的生存能力。在广东,已有两只华南虎能够在野外自主捕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实现放虎回山,让华南虎重返其栖息地,并实现自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