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朱允炆为何会削藩失败,如果不削藩的话,朱棣又会是什么结果?

2024-07-20历史

朱允炆削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操之过急,盲目自信∶

他作为皇太孙继位,也感觉到叔叔们的压迫感。在齐泰和黄子澄的蛊惑下开始削藩,殊不知前朝削藩都是历经了多少代才实现的。汉朝历经七国之乱,虽然中央王朝平定了叛乱,但是也没有直接废除,毕竟还有「祖宗之法」几个大字顶在头上,汉武帝则利用主父偃的阳谋「推恩令」逐步分解大藩国废除小藩国,一步步蚕食。唐朝从安史之乱到灭亡则始终解决不掉藩镇割据的乱象,宋太祖利用杯酒释兵权,收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但也阉割了尚武精神。总体来说朱允炆操之过急,那些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是没法一下子削掉的。

朱棣夺权后,为了保证中央政权稳固,他即位后先将诸边塞王改封于内地,然后逐渐解除诸王的兵权,他的削藩政策也是徐序渐进,而不是大刀阔斧。

2、宗藩实力强劲,中央缺乏良将∶

朱元璋在世先后三次共封25位藩王,分镇全国各地。藩王的权势很重,拥有自己的军队,少则三千,多则数万。特别是几个塞王,更是实力雄厚,燕王更是得到过军旅历练,燕王还有张玉、朱能等良将。

反观朱允炆方面,朝廷能用的人凋零,朱允炆最后用了李景隆这样的纨绔子弟,虽然也赢过几场,但基本上处于劣势,最终被朱棣攻入了南京城。

3、建文帝自身的优柔寡断,用人不当:

建文帝朱允炆决定削藩,其实大臣认为拿势力大的燕王开刀,但是建文帝确拿几个软柿子捏。后面南北之战有胜利,他又交代不能伤害燕王,以免说自己不孝。

用人上面他主要是用儒生和勋贵后代,儒生谈治国的大话还行打仗不在行,勋贵后代多为纨绔子弟,带兵打仗也是纸上谈兵。

综合以上几点,建文帝战略失误太多。

如果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会是什么结果呢?

1.保持现状,不轻易谋反:

削藩是朱允炆对燕王朱棣及其他藩王产
生压力的重要手段,若朱允炆不采取削藩行动,朱棣可能感到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得到了保障,从而选择保持现状,不轻易谋反。

朱棣虽然有野心,但中央朝廷的实力强大,没有破绽露出,朱棣的造反胜算极小,因此他可能不会冒险行动。

2.继续观望,等待时机:

朱允炆若不削藩,其他藩王可能会保持观望态度,包括朝中的部分大臣也可能持相同立场。这种观望态度本身可能就是对朱棣造反的默认和支持,但朱棣在没有足够支持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继续等待,寻找更合适的时机。

3.通过其他方式争取权利和地位:

朱棣可能会寻求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例如通过经济、文化或军事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如果朱允炆不削藩,朱棣很可能会保持现状,继续观望并等待合适的时机。由于中央朝廷的实力强大,朱棣的造反胜算极小,

因此他可能不会选择直接谋反,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朱允炆若继续扣押朱棣的三个儿子作为人质,只要不激怒朱棣,朱棣就更没有理由去造反。

如果朱允炆不削藩,他会是个好皇帝么?

个人认为朱允炆应该也应该是个守成之君,从年号「建文」就可以知道,他要改变祖父「洪武」的局势,一定会重用儒生,休养生息发展农业,不会动不动发动战争,也不会大搞诏狱,应该能媲美朱瞻基或朱佑樘的功绩。

不过那些拥兵的叔叔们一直是他心头的痛,他也许会天不假年,至少不会和祖父一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