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智者无疆,比小强更强的苏东坡,也许是磨难成就苏轼的才情

2024-01-03历史

北宋文豪苏东坡,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官宦沉浮中,跌宕起伏却又流光溢彩,永远不变的是它那种乐观精神和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切换。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首先,看看他那些光辉岁月的岁月。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北宋唯一的两榜进士,苏轼开局即辉煌,少年得志,才气逼人。当然,在唐朝那个封建社会,苏轼的璀璨人生,离不开他那辉煌的家族史。人家世代是诗书传家,祖上更是出过重量级人物苏味道,那可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虽然他老爹苏老泉年少轻狂不读书,没能读万卷书,但是却能行万里路,交友天下,知识面、眼界、交际能力那是一流的。苏洵是年轻不读书,但是某天想读书,就能读出个名堂来。苏轼作为诗书之家的孩子当然自小有书读,有师傅传道、授业、解惑。他的聪慧是一般师傅无法镇得住的,小小年纪就能给师傅改诗,足见他才智非凡,绝非池中之物。少年成名,名传大江南北,20岁中举,21进士及第,妥妥的两榜进士,是北宋有且只有的唯一。回头看看【范进中举】就知道苏轼苏辙两兄弟当年是如何耀眼。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其次,看看他的官宦沉浮及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人类史上的有且仅有的一位。

年少进士及第,还是两榜进士,那是何等的荣耀?那大好前程的大门此时似乎已经打开。可惜,在那个腐朽的封建社会里,能力和前途无法完全匹配,相反,有时候能力给他带来无限的灾难。真应那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优秀势必遭人记恨,于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就此开始。苏轼的命运也被皇帝、太后和朝臣所左右。之后的岁月里一次次被贬谪,他似乎不是在流放的路上。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从杭州到密州到黄州到徐州到京都再到岭南儋州……越贬越远,越贬越偏,以至于到了无人能回且不能再远的儋州。即使在偏远的儋州,他的政敌都不解恨,恨不得把他打趴,永不回朝。可是,豁达的苏轼就是那么强大,比小强都强,甚至于在儋州都能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能盖房子、喝茶、教书、绘画、作诗、写赋,竟然给儋州培养出第一位进士。他的潇洒自如让对手感觉害怕,于是不得不一次次迫害他。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也是因为他的豁达通透,无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下他都能找到光找到希望。有着比较强还强的生存能力,在密州因为蝗灾,青黄不接的时节,他跟老百姓一起剜野菜充饥。在黄州缺肉,对于酷爱肉食的苏东坡而言那是很艰难,作为流放人员他不敢跟人抢羊肉,他便将别人不要的羊蝎子做出美味。无论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苏东坡都能就地取材,做出相应的美味,竟然发明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酒,就是活脱脱的一个乐观吃货。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最后,有才情再加上豁达和通透,那些磨难反而成就苏轼的文学成绩。

苏轼的一生是豪放的,文采裴然,诗词、绘画、书法成就都无法磨灭。作为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苏轼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绝伦。然而,他的仕途却不平坦,何止是不平坦,那就是跌宕起伏。从乌台诗案被诬陷开始的一路贬谪流放,到后来的贵为帝师,再到一贬再贬直到岭南,我认为他这一生能活到60多岁也是奇迹。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回头看看,也是在这一次次流放贬谪的过程中的作品,不难发现这些磨难反而给予他机遇和时间发挥才能。今天看来貌似在贬谪的过程中,苏轼的才华横溢得到激发和绽放。于是乎流放密州,他站在超然台上写出「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是因为流放密州思念兄弟才会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黄州因为去买地的时候淋雨才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困居黄州两年后为排解郁闷游赤壁,面对壮阔的景物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还有在贬谪路上的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好像是在不断的磨砺中苏轼才华绽放,胸中豪气豪情壮志如同火山一样喷涌而出。真应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也许,正是因为一次次的贬谪,他远离朝堂,远离繁琐的公务,远离世事纷争,有时间和机会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能更深入的体会基层劳苦大众的疾苦,也更能激发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情感在不断的被淬炼,进一步成就诗篇。

总之,苏东坡的一生是只有他能过的一生,也只有他的通透豁达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