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9年,李仙洲决定交代自己的一个问题,周总理却说:你这是大功

2024-01-03历史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9年,李仙洲怀着忐忑的心情,交代了自己曾经存在的一个问题。

面对总理的关心,李仙洲心中有些不安,这些年在功德林的生活让他看到了共产党的胸怀的宽容,当年他并不觉得这件事有问题,然儿经过改造的他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他决定将这件事主动交代出来。

没想到周总理听后,不仅没有责怪李仙洲,反而笑着夸奖他,说他哪里是「有问题」,明明是「大功一件」。

李仙洲到底交代了什么样的问题?为何当初身为国民党的李仙洲犯下的「问题」,会被周总理称为「大功一件」呢?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李仙洲的故事。

主动交代问题

1959年,看着第一批国民党战犯被特赦,李仙洲心里也是羡慕的,这些年经过我党的改造,李仙洲早已对我党改变了偏见,打心底里认同我党。

一次周恩来探望他的时候,看着眼前的这位恩师,李仙洲主动和周恩来坦白了他存在的一个「问题」。

李仙洲和周恩来其实很早就认识了,他俩在黄埔军校时关系就不错,李仙洲出生于1894年,从小家境不错,接受较为传统的教育,19岁时考入县立教授养成所,在其中经过几个月学习后,由县劝学所分配到一家小学担任教师一职。

在两年多的教学生涯中,李仙洲一直关注着国家大势的变化,看着国家衰弱而自己无能为力,李仙洲每每只能无声叹息,后来李仙洲认为从军习武能救国,于是老去了济南镇守使马良创办的武术传习所。

经过三年学习后,顺利毕业的他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向,只能暂时闲赋在家。所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很快一个改变李仙洲一生的机会就来到了面前,那就是黄埔军校创办。起因是李仙洲收到了好友孟民言寄来的信件,信中告诉他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开设黄埔军校,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若是李仙洲有参军的意向,他可以代为介绍。

孙中山的大名李仙洲当然听说过,李仙洲对孙中山先生自然是非常崇拜,得知他开设军校的消息,李仙洲当即决定去广州考取黄埔军校。

考虑到自己的老家山东当时处于北洋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他们一旦得知李仙洲南下投奔孙中山,可能会对他的家人造成威胁,于是李仙洲选择偷偷离开。

李仙洲文化水平高,又学过几年武术,自然成为了黄埔一期生,不过他进入黄埔军校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加上山东人身材高大,相比于刚考入军校的毛头小子们,他确实已经是「老大哥」了。

正巧当时的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内担任政治部主任,平时的工作之余也会为学生们授课,说起来周恩来在年龄上比李仙洲还要小4岁,但这并不影响李仙洲将周恩来视作自己的「恩师」。

李仙洲和周恩来共同有着报国热情,周恩来是个心怀理想抱负,并愿意为之奋斗的有志人士,而且他对国家的分析,对一些战争的看法让李仙洲收益颇多,因此李仙洲经常私下里和周恩来交流想法,两人关系还算不错。

不过相比于周恩来的纯粹,李仙洲虽然有理想抱负,但也有个人感情在其中。

比如李仙洲最开始是因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来到黄埔军校,毕业后也顺利进入国民党,但进入军队并成为军官的他也有了一些官场的习气。

毕业后的李仙洲在国民党内不断高升,尤其是北伐战争以后,李仙洲已经在军队里占有重要地位。在孙中山时期的国民党军队,还算是一支有着理想和革命热情的军队,然而蒋介石独掌大权以后,一些事情就开始默默发生了变化。

国民党内部官员们开始渐渐失去革命的初心,蒋介石接手国民党大权以后,不少曾经忠心于孙中山的高层们多次发起「反蒋运动」,可惜蒋介石的政治手腕太强硬,导致「反蒋运动」失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一心革命的官员甚至选择投奔我党。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仙洲也开始慢慢变得圆滑起来,在国民党的他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存在虽然对于国民党的一些行为依然是看不惯,但他也不会过多的干涉,而是在其中圆滑处事,谁也不得罪。

对于上级的命令,他也是全部遵守,比如1928年时,蒋介石命令李仙洲带兵撤出济南,其实那时候东北已经有大片日军,而且他也察觉到日本人的野心,明白自己一旦撤出日军很可能会对济南动手,他在这里至少还能守住济南。

李仙周的变化

面对军令与自己的想法相反,李仙洲会如何选择?

李仙洲并不愿意离开,他也曾试着与上级争取,但蒋介石早就铁了心让他们撤退,而且蒋介石不愿意得罪日本人,李仙洲的上级便拿着军令压在他身上,怒斥他再不离开就会贻误战机,或者让日本人「不高兴」,这些都是蒋介石不愿意看到的。

在军令如山面前,李仙洲还是选择遵从蒋介石的命令。

虽然有遗憾,但李仙洲并没有对蒋介石以及国军产生其他的想法,而是继续忠诚于国军。随后李仙洲又带队参加了中原大战等重要战役,李仙洲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自然也让蒋介石对他更加器重。

九一八事变以后,李仙洲也得知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事实,然而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作为军人的李仙洲也只能遵守命令。1932年,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蒋介石对此充耳不闻,但李仙洲明显被共产党的宣传触动了,他也产生了去前线抗日的想法。

李仙洲亲自找到蒋介石,表达自己希望领兵抗日的愿望,然而蒋介石不仅不允许,还让他带队去「剿共」,李仙洲也只能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行事。

李仙洲的种种表现在蒋介石眼里自然是不错的,因此在1935年是,李仙洲担任二十一师的师长,别看只是个师长,但这个二十一师可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是他最信任的部队之一,能将这么重要的部队交给李仙洲,可见蒋介石对李仙洲有多喜爱。

担任二十一师的师长后,李仙洲在后续的战争中不断取得不错的成效,他也很快成了蒋介石眼前的大红人。

李仙洲在国民党内不断高升,也受到蒋介石的器重,别人对他自然是客客气气,没事还会恭维几句,虽说李仙洲并不是一个骄奢淫逸,只喜欢听好话的官员,但面对这样轻松又安逸的环境,李仙洲自然也想继续这样的生活,因此对国民党一直很忠诚。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后,大家一致对外打击日本侵略者,李仙洲自然也上阵杀敌,其实在他抗日的过程中,我党军队也配合他完成了不少的战争。不过由于所处的立场不同,虽然他内心并不讨厌我党,但面对蒋介石的「剿共」命令时,也会毫不犹豫将枪口对准我们。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不愿与他人共享江山,不顾国家和人民才经历的日本人的侵略,各方面疲惫至极,悍然发动内战。我党虽然并不喜欢战争,但面对国民党的进攻,也只能拿起武器反抗。

其实在抗战胜利之前,李仙洲就曾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对鲁南和鲁西地区的八路军进攻,抗战胜利后,李仙洲调任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而他的顶头上司就是王耀武。

作为王耀武的手下,也是国民党的著名将领,李仙洲的作战能力不在话下,然而,他始终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站在历史发展到逆流,又怎会受到人民的拥护?

1947年,李仙洲进军莱芜、新泰,企图从南北两方夹夹击华东野战军。对于国军我们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李仙洲的计谋早就被解放军识破,在解放军严密的部署下,李仙洲莱芜大败,解放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这场战争中,李仙洲也被我军俘虏。

面对莱芜大败,王耀武气得大骂:「我就是在山上放5万头猪,共军3天也抓不完。」虽然王耀武心里气愤,但也无法改变莱芜大败,李仙洲等大量国军被捕的事实,不过王耀武也料不到,再过一段时间他也会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对于李仙洲来说,被俘后他基本就是难逃一死的命运,对于共产党来说,李仙洲是敌人,而且这些年他作为蒋介石的手下,指挥了不少反共的行动,让我党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若是这种情况放到蒋介石或者其他国军军官身上,他们恨不得一枪解决了敌军将领。

而且李仙洲还是蒋介石的「爱将」,在国军内部职位不低,平时与蒋介石接触也很多,大抵是清楚不少内部机密,这样一来,也许对手会逼他说出情报。

李仙洲的「问题」

让李仙洲没有想到的是,解放军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将他关在监狱,让他在里面和其他国军战犯们一起改造,就连伙食上都没有苛待他。

李仙洲刚开始还有些不敢相信,然而看着共产党对待战犯们都是宽容的态度,他们这些国民党战犯们,无论在国军内职位高低,被俘后一视同仁,都会受到公正待遇。只要不故意闹事找麻烦,在监狱里大家都能安安稳稳生活。

李仙洲曾经在打仗中腿部受了伤,对此解放军专门找来医生为他看病,亲自照顾他养伤,直到腿伤痊愈,甚至陈毅会特意叮嘱厨师多给他几个,因为他是山东人爱吃饺子。

在我党日复一日的关怀和照顾下,李仙洲慢慢被感动,后来被送到功德林改造,他也积极改造,甚至主动学习我党思想。

1959年,本以为自己余生都会在监狱里度过的国民党战俘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我国决定对战俘们进行特赦,第一批被释放的早饭不算多,但是让更多的战犯们看到了出去的希望。

1959年,周恩来前来看望李仙洲时,李仙洲主动向他坦白了一件当年的事情,那就是关于他在安徽建立高中的事情。

1941年时,李仙洲根据国民党的命令带着军队驻扎在安徽阜阳,那几年日本人在中国肆意烧杀抢掠,大量中国人民流离失所,那时候安徽等地还算在国民党的掌控之内,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安全的地方,因此有不少外地逃难而来的人们。

其实能够一路逃亡到安徽,还是青壮年的居多,很多年龄过大或身体不好的百姓很难成功逃亡到其他地区。这些年常年处在战火之中,及没有条件学习知识,也没能学到一技之长,李仙洲看着他们可怜,于是决定建立一座学校,让他们能学习一些知识和谋生的手艺。

李仙洲凭借着自己国民党高官的身份,在当地土豪乡绅之间游说,很快就募捐到一大笔钱,足够建立一所私立学校。虽然建校之初募捐的钱财足够,但他设立这个学校是为了培养逃难的青年们,初衷就不是为了挣钱,学校的运行是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为了让这所学校能继续运营下去,找到了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

在陈立夫的帮助下,这所私立中学变成了公立学校,并改名为国立二十二中。

听到这里周总理不明白这件事有什么「问题」,但李仙洲却认为这是在为国民党培养人才,而且也是在青年人中宣传国民党。周总理听后一笑,安慰李仙洲不要多想,他开设学校明明是给中养人才,至于国民党共产党这些,相信青年们受过教育后会有自己的判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相信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大部分人才都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李仙洲做的明明就是好事,哪来「问题」一说。

有了周总理的宽慰,李仙洲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1960年,表现良好的李仙洲获得了特赦,终于能够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