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都说韩翃的【寒食】是一首讽刺诗,那唐德宗为什么还赞赏此诗

2024-03-01历史

唐朝诗人多如鸿毛,著名的诗人也是多如天上的星星。在这众多的诗人里,李白、杜甫当然是顶流,人尽皆知。而另一些人,只能算中流,甚至末流,他们没有李杜这么大的名气,为普通人熟知的作品,也不过一两首诗罢了,韩翃,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韩翃,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代宗时,在长安闲居10年;唐德宗的时候,因为自己【寒食】一诗,被皇帝亲点为中书舍人。

说起来,他的诗名在当时也算很高了,「大历十才子」之一,还是唐传奇里的主人公。可是到了现在,如果不是诗词爱好者,或者相关专业的人,知道他的寥寥无几,可不像李杜那样「烂大街」。他的作品,也只有【寒食】一诗为一般读者熟知。

韩翃【寒食】一诗,唐德宗十分喜欢。可是后来人都说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讽刺的正是当时的权贵,那唐德宗为什么会喜欢呢?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全诗如上,诗的大意如下:春天的皇城到处是落英飞舞,寒食时的东风吹歪了京城的柳树;夜幕降临的时候,皇帝赏赐新火,正在传递蜡烛,那袅袅轻烟飘入权贵豪门之家。

此诗前两句写景,写春天京城的美景,后两句则状摹夜晚传递蜡烛之盛况。

这首诗唐德宗十分喜欢。相传唐德宗缺少制诰人才,中书省请德宗批示,德宗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中书省又请示德宗,德宗回复说:「春城无处不飞花之韩翃」。由此可见,此诗深受德宗喜爱,在当时流传也是很广的。

后来,大家都说这是一首讽刺诗。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里说:气骨高妙不待言,用「五侯」寓讽更微。

清代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蘅塘退士曰:唐代宦官之盛,不减于桓灵,此诗托讽深远。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御柳斜」三字引线,下「汉宫传蜡烛」便不突。「散入五侯家」,谓近幸者先得之,有托讽意。

你看,他们都说这首诗是含有讽刺之意的。

寒食节,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汉朝制度,寒食的时候是要禁火吃冷食。到了寒食节的晚上,皇帝赏赐给一些近臣蜡烛用以照明,一是表示寒食即将结束,二是告诉世人要向这些有功之人学习。

后人认为是讽刺诗,以为百姓无灯,而权宦却青烟飘散,是对权贵的讽刺。

不过细想,唐德宗不就是最大的权贵代表吗?如果真的是讽刺诗,唐德宗会看不懂?他手下大臣会看不懂?不说提拔,不被问罪就阿弥陀佛了。

你看桀骜如李白,在唐玄宗手下,也要写【清平乐】这样的恭维之诗。所以,无论是哪个皇帝,会容忍别人写诗讽刺自己吗?

很显然这首诗在当时不是被解读为讽刺诗的。你看说它是讽刺诗的,是从清代开始的,可能与清代的学术风气有关,什么诗都要求一个微言大义。

可以断定,韩翃的【寒食】在当时,只是一首描写寒食节盛况的诗,没有更深的微言大义。而后人在解读过程中,赋予了它更多的深层含义,这也可以说是一首诗生命力旺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