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马占山,为什么后来「投敌」了?真相是什么

2024-02-29历史

九一八之变,天地变色,乃国难之际,而东三省政府之不抵抗,致使敌寇狼藉,骈蔽山河。然亦有志士不愿屈膝,马占山者不顾上级之命,率部勇往直前,挺身而出,犹抱希望,执剑奋战,一战而胜,抗战之旗由此初扬。

然当日寇强势占领东三省,各种难题如潮水般袭来,马占山军孤军奋战,困境重重,何去何从?而此时,日军派遣招降使者,锦囊妙计,欲劝降马占山,面对身后孤军无援,面前丰厚的投降待遇,马占山又当如何抉择?

少年马占山,身负体弱之患,然却因岁月磨难,培养出坚忍不拔之性情,胆略过人。年方七八,便在为地主放牧之际,独自驭马徜徉,渐成牧童之姿。更从蒙族邻邦汲取骑射之术,贯彻其间,奠定了日后在战场上的威名,绰号「东洋拿破仑」,遂由此定名,亦谓之命也。

一九零三年,马占山因地主之诬陷,误失良马,不得已以家产典当,赔偿之过。然马虽遗失,祸不至终,马返而复驾,惟地主固执,不肯归还,纵使事有蹊跷,马心不甘,不欲沦为他人垂玩。遂欺父母妻儿,匿名躬途,削发为僧,以逃其咎。后遂加入奉系军阀,凭借出众才能,于一九二五年晋升为旅长。时值九一八事变临近,马占山已身居东北边防军第三旅之长,兼黑河警备司令,镇守一方。

一九三一年九月,九一八事变惊雷激荡,东北大地烽烟弥漫,满目疮痍。张学良颁抗令,全军缓撤,战火延烧,遍地风尘。十月中旬,日寇阴谋再起,张海鹏等勇士齐齐哈尔欲夺,马占山兵锋所向,铁马亮枪,强势激战,江桥之战,名扬中外,被誉为「抗日第一枪」,功勋卓著,矢志为国。

马占山见势汹汹,宁死不屈,率千骑强敌对峙,铁骑奋勇,豪情万丈。当时战局险恶,日寇援军接踵而至,马占山虽然英勇抵抗,最终不得不撤退,然此役马氏兵马以骑兵对炮兵,斩敌将数百,敌阵狼烟四起,壮志凌云,威震敌胆。

齐齐哈尔城内,马占山虎视眈眈,一意坚守,不顾撤退令,紧守城池,聚敛残兵,日夜筹谋。数月间,千军万马,聚集齐齐哈尔,一以对抗,悍勇无双。十一月十一日,战鼓再起,马占山麾下之士,奋勇抗击,展开惨烈搏斗,战火弥漫,硝烟四起。七日七夜,血战不止,奋战至黎明。

然而,逆境之下,马占山亦不得不撤军,决策艰难,却避免了生力量损失。此战虽死伤逾千,但日寇虽装备精良,却遭遇寒冬猛烈抵抗,数百人冻伤,战果可观。步骑兵混编,孤军奋战,无援无后,却以勇气和智谋,击溃敌军,立下赫赫战功。马占山以此大胜,赢得世人赞誉,更在黑龙江各处凭一己之力,抗击日寇,坚守神州。

东三省沦陷,马占山孤军无援,心忧国家存亡,士兵凋零,粮饷匮乏,寸步难行。日军使者来劝降,言辞诱人,声色动人,欲将马占山招入伪满洲国,为其一员。而对于马占山来说,此举简直是如醉如痴之幸事,乃决然投降,一呼百应,武器粮食不乏,胜负已定,小日本竟还赔款。马占山被封为黑龙江省省长,兼任满洲国军政部部长,一举成名,风光无限。

休整之时,马占山军兵马强盛,物资充裕,奋然反叛,发出彻底抗战的呼号。四月七日,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成立,抗日之旗再次高举,犹如烈火重燃,声势浩大。然而,友军程志远背叛,抗日联军遭受挫折,步履蹒跚,陷于劣势之中。至一九三二年底,东北抗日联军几近覆灭,马占山被迫西逃苏联。

一九三三年六月,马占山自欧洲归国,力主彻底抗战,惜蒋介石视若无睹。西安事变后,马占山力挺张学良,身负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重任,率部迎战,与日寇多次激战。其巧妙游击战术,使其获得「东洋拿破仑」美誉,英名蜚声。一次打猎,猎枪不幸爆炸,手指残缺,紧急赴延安治疗。毛主席闻讯前来,亲自接待,尽显礼遇,宣扬其抗日功绩。此行令其受益匪浅,深刻感受革命精神。

日本投降后,国共内战如火如荼,马占山因病隐居北平。内战末期,其担任中间人,参与国共和谈。一九五零年六月,受邀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然而,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因患肺癌,马占山不幸逝世,享年六十四岁。他的离世,令国家哀痛,中央政府派代表送花圈,以示哀悼。马占山终归于万安公墓,其丰功伟绩,流芳百世,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