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南京军区选司令员:毛主席弃用三野四大猛将,却另点一「大老粗」

2023-12-13历史

很多时候说起上将许世友将军,都认为他是性如烈火,耿直率真的粗人一个。

但事实上许将军粗中有细,精明直爽,战场上他曾数次担任敢死队队长,着实是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猛将。

许世友

战场外他善于观察,对于时局起起伏伏,是清清楚楚,特殊时期他还在中南海住了四十多天,受伟人多次接见谈话,许将军的智慧是粗犷外表下的敏锐警觉,世事洞明。

因此他深得教员信任,1955年初,我军对全国战略区进行重新规划,华东军区被南京军区取而代之。

但是南京军区司令一职,并没有从老华东军区的三野部队的四大猛将里诞生,而是由在山东征战多年的许世友担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许将军又因何空降南京军区呢?

军区改划

这事的渊源还得从那场军区大调整说起,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50年,一级军区共有6个,即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军区。

这6个军区和六个中央局、大行政区呈对应性,且延续了5年之久,党政军呈一体化,这么做更有利于战略资源调配。

1955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全国军区重新划分,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主持此次改划,会议决定将6大军区扩编为12个军区,即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内蒙古、西藏军区。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华东军区被一拆为三,即南京、济南和福州军区,南京军区实际是华东军区的主要传承者,而第三野战军又是与华东军区领导机构合并的。

三野和华东的原军事领导人为陈毅、接着是粟裕和张云逸。

但那时陈毅已经调到中央工作,粟裕也做了总参谋长,张云逸早就做了地方省委书记,因此南京军区司令这一要职必须再酌人选。

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角度来说,老三野下属4个兵团的4个司令员,王建安(7兵团)、陈士榘(8兵团)、宋时轮(9兵团)、叶飞(10兵团)无疑是最具优势的。

粟裕

更何况这些人都是粟裕的老下属了,所以他们谁更适合做南京军区司令,粟裕作为此次军区改划主持人,是一清二楚。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3月14日发布的十二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领导人名单上,南京军区司令员不但与三野四大猛将无缘,反而是花落深耕山东军区多年的许世友。

这个山东军区属于地方军区,主要任务就是警备城市,为主力部队提供后备兵源,而三野则是主力部队,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可想而知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相对其他将领来说,少了很多上战场立功的机会,但是在济南战役上,他可是教员钦点的攻城指挥,而许世友也不负众望,确实打了个漂亮仗。

济南有功

这个济南战役,是我军夺取国民党重兵把守大城市的首战,老蒋不仅派王耀武带着11万人死守济南,还集中162架战斗机、42架轰炸机进行空中支援。

此战非同小可,伟人在西柏坡深思熟虑了许久,亲自点将许世友做攻城总指挥。

其实许世友是很得教员偏爱的,早前在莱芜、孟良崮等重大战役上,教员就说过:

「陈毅打孟良崮,南边听粟裕的,北边听许世友的。」

胶东地区收复后,许世友又奉命西进,在山东战场展开全面反攻,不过与此同时他也积劳成疾,兖州一战后便去了烟台养病。

所以攻打济南战役的前期各种谋划,其并未参加,伟人虽然心疼他的身体状况,但此战实在重要,故只能让他回来,并且明确表示可以打完仗再去休息养病。

就这样生病的许世友上了前线,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正式打响,攻城总指挥许世友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

攻城集团由9、10、13纵队组成,而后来三野猛将的宋时轮就是10纵司令员,而王建安则担任许世友的副手。

粟裕则带着另外18万人为阻援兵团。因为济南城工事顽固,明暗碉堡成千上万,为了加快进攻效率,许世友提出要用「牛刀子」战术,也就是杀牛冲要害,他要求部队集中火力猛攻打出一条血路,直插敌人心脏。

果不其然采取这种战略后,从16日凌晨算起直至23日下午,我军是势如破竹,接连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一路杀至外城城下。

等到晚上6点时,进攻内城的炮声打响了,但是苟延残喘的城内国民党守军凭借工事、地形优势,居然连续三次成功阻挡了我军的步伐。

再加上西线军一直不能打开突破口,双方战事进入焦灼状态,这时攻城指挥部出现了异样声音。

有人提议此时应该撤退,正当「撤」「攻」双方僵持不下时,许世友坚定地说:

「攻城决心可不动摇,敌人尽数被我军围堵在城内,败局已定,而我军不少团、营建制尚属完整,如果此时撤退休整,一旦敌人反扑,外围阵地很可能会丢失,届时伤亡更大。如今比的就是毅力和冲劲。」

最后经过共同协商,当天深夜许世友下达攻城命令,攻城战士经过几番生死争夺,终于打开了突破口,接着战士们鱼贯而入,杀进城内。

24日下午5时,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此次解放军从攻城到完毕,只花费了8天的时间,可以说济南一战许世友功不可没。

据说「济南被拿下」这个消息一传出,不仅是教员就是老蒋都不敢轻信,为此老蒋还坐飞机飞到了济南上空,亲自看了一眼后悻悻而归。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猛将许世友将军自济南战役后,几乎是「被雪藏」状态,在解放主战场上是销声匿迹了,就连接下来的淮海战役都没参加。

屡屡缺席

其实就在济南战役的第八天,9月24日晚上粟裕就给中央军委以及华东局发了一封绝密电报,在这封电报里他提出下一步行动建议进行淮海战役,很快中央军委发来同意复电。

按照常理来说,因为淮海战役是粟裕向中央建议的,所以战场指挥权也非他莫属,但粟裕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给中央军委发了封电报。

大意是淮海战役兹事体大,还是需要陈毅军长、邓小平委员来坐镇,由此不难看出,其实粟裕也是个有大局观的人。

之前在济南战役,关于粟裕和许世友的纷争一直不断,也有不少流言说他们二人由于性格、作战风格、思路差异很「不对付」。

甚至觉得许世友没参加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是因为粟裕给他「穿了小鞋」,这种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首先的确在攻打济南前,许世友将军坚持重点是「攻城」,粟裕则认为要「打援」,粟裕的观点是济南城内的王耀武十万人就是瓮中鳖。

而山东几百里外的好几个集团兵力不容小觑,他们和王耀武加在一起就有30万人,一旦二者合拢,那么我军作战形势立即倒转,反而被敌人反包,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许世友则是典型突进选手,擅长出其不意,一招毙命,所以他自然认为应该直接火速拿下济南后,再去解决敌人的支援部队。

这两个人的想法都有理由,只能交给教员决断,教员和中央军委商讨后,要求许世友听从粟裕指挥。

许世友当即是表示完全服从的,并且战役过后【曲阜会议】上对于不听从粟裕管理的干部批评名单上,并没有许世友的名字。

其次许世友在济南战役时本就是带病上阵,曾经又多次负伤,每次都很严重有些甚至累及要害部位,身体已经出现严重问题。

因此中央早就决定让他专心到后方休养身体,所以许世友与粟裕矛盾重重,被迫让位的说法,并不值得推敲。

不仅如此,许世友之所以频频缺席重大战役,还因为他身负重担,教员交给了他更重要的任务。

另有重任

许世友对于山东来说,可是重中之重,要知道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参与领导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正式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并让山东军政一把手罗荣恒带着主力和大部分干部迅速向东北转运,许世友则留在了山东,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他必须镇守山东。

因为胶东是连接山东和东北海路的重要枢纽,许世友在龙口设立了海运指挥部向东北运送部队,他是亲自坐镇统一指挥海运和后勤工作。

在3个月里先后组织了3批主力部队,抢在国民党前头把部队运到了山东,这是历史性的贡献。

不仅如此他在济南战役前,还在胶东指挥了长山岛战役,首开了「陆军打海军、帆船打军舰」的成功案例,因此在军事指挥才能上,许世友绝对不是简单,只会猛打猛冲的将领。

教员也是深知他的能耐,所以济南一战说什么也得让他去,而许世友养病养得差不多了,就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

随着抗美援朝战役爆发,许世友将军也是一直强烈要求上前线打仗,只不过中央需要他镇守山东,所以到1953年才将他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赴朝参加了夏季反攻作战。

第二年许世友一回国,就被任命为华东军区的第二副司令,当时陈毅是华东军区司令,被调到中央国务院做副总理了,华东军区第一副司令是粟裕,也去中央做了总参谋长,所以华东军区的工作大半是由许世友主持的。

后来许世友又成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要知道副总参谋长和资深的大军区副司令员,在部队级别里属于二等二级,而正兵团级属于三等一级。

那时许世友已经和四大兵团司令员拉开了距离,由此可见他在华东军区的工作表现是得到组织认可的,因此1955年华东军区改编为南京军区时,许世友成为这个军区司令员也可以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济南军区司令员则由在朝鲜战场上表现不错、还在学院进修并没有具体职务的杨得志担任,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当年军区司令划分是从大局和战略需要角度综合下的考量。

许世友主持南京军区工作后,也是兢兢业业,尽心尽责,这一干就是18年,他大力开展群众练兵运动,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并且改革试验成功。

特殊时期,许世友顶住压力完成了长江大桥建设,他亲自到施工现场监工,对桥梁质量严格把关。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第二年毛主席在视察返回途中,还专门来到南京长江大桥视察。

9月21日凌晨,许世友伴随在伟人身侧,他们乘车从南向北视察了大桥,途中伟人突然问许世友:「大桥能否满足战备需要。」许世友当即拍胸脯保证没问题。

毛主席回京后,许世友觉得这事空口无凭,还是需要实践来证明,于是他准备调动了一个装甲团,从长江大桥上驶过。

这个设想在会议上遭到不少人反对,他们都很担心万一大桥承受不住,届时可是难办了,许世友并没有一意孤行,他找来参建专家,经过专家们的反复测算论证,觉得坦克过大桥还是能实现的。

于是乎4天后的深夜,118辆坦克呈一字排开,每辆车之间相隔50米,整个车队绵延近10公里,坦克车队从花旗营至北桥头缓缓驶过,历经2个小时,大桥居然毫发无损。

结语:

在那之后许世友的仕途走得相对来说,也很平稳,1980年成为中共中央军委常委,2年后成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打仗的时候,伟人赞他是了不起的战将,和平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说他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有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并且在许世友逝世后,还开了特殊通行证,让将军土葬仪式顺利进行,与其母亲合葬在一起,使得将军完成生前未能尽孝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