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兵败关家垴:彭德怀极少的惨败之一,真的无法避免?

2023-12-16历史

彭德怀罕见的失败之一,是否真的无法避免?

关家垴战役:彭德怀罕见的挫败之一,是否能够避免?

关家垴,一个平凡的乡村,却因为一场残酷的战役而闻名于世。在百度、头条、知乎等网络平台上输入这三个字,无数的信息会涌现在你眼前,指向的都是同一个事件: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关家垴之败。

网上流传的说法是,八路军以两万人的兵力,硬攻只有500名日军驻守的关家垴,结果自身伤亡惨重,还让日军溜走了。

据说战斗的惨烈程度空前绝后,连高级指挥员刘伯承和陈赓都看不下去,强烈要求撤军。但彭德怀坚决不退,甚至威胁刘伯承说「撤销129师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这场战斗的真相到底如何?彭德怀自己也承认关家垴战斗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四大败仗之一。那么,这场仗到底该不该打?

战斗的进程如何?为何我军伤亡惨重?彭德怀的现场指挥到底有没有问题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彭德怀站在地图前,脸上略显疲惫,他身后临时拼起来的「会议桌」边,满是八路军129师的高级指挥员们,包括刘伯承、邓小平、陈赓以及和自己同时赶来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半晌,彭德怀回到桌前,把拳头在桌子上短促地轻擂了两下:「打掉他!」刘伯承和邓小平对视一眼,说:「彭总说得对,打掉冈崎大队,就打掉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改变扫荡对策。

」陈赓一听有大仗要打,顿时两眼放光,兴奋地说:「太对了,敌人只有500人,吃掉他易如反掌。这个冈崎大队在咱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多日了,简直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吃掉他,让鬼子知道咱不是好惹的!

」129师政委邓小平站了起来,说:「我同意大家的意见,如果冈崎大队被吃掉,那么敌人就不敢再这么肆无忌惮地在我们根据地扫荡,更不敢孤军深入,势必会提前做准备,而且加强兵力,这样扫荡的次数必然大大减少,这对根据地的压力会减轻很多。

夜幕降临,彭德怀凝望着太行山,回想起这些天来在华北地区的所见所闻。百团大战重创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提升了八路军的威望,使日军判断华北的主要敌人是八路军。

然而,战场上的失利使得日军的兽性爆发出来,他们进行了报复性扫荡,无辜的百姓尸横遍野。彭德怀看到鬼子扫荡后的惨状,深感痛心。

败得越惨,扫荡就越凶残,前脚兵败,后脚报复,日军所到之处,逢人就杀,遇屋就烧,见牲畜就抢,见水井就投毒,老百姓的生活所需被破坏殆尽,损失巨大,生活更加艰难。

彭德怀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晋中一路视察,所过之处尽是被日军残害过的惨景,村庄被烧毁,一片废墟,他们对此深感义愤。

当他们听说日军一个500人左右的中队孤军深入黄崖洞时,经过和刘、邓等129师将领的商量,决定在此歼灭这股日军,为百姓复仇。

战斗的主力是129师385旅一个团、386旅两个团、新10旅两个团、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薄一波的山西新军决死纵队的两个团,共计八个团。

在1940年10月下旬,一支由日军三十六师团组建的冈崎小分队,闯入了八路军的视线。这是一支约500人的小分队,他们的出现与八路军彭德怀发动的「百团大战」有着直接的关联。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的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铁路交通线,因此冈崎小分队被临时抽调出来,以进行扫荡任务。

他们知道八路军的指挥机关和129师的师部就在附近,希望有机会遇到彭德怀,获取一个巨大的战果。由于之前的「扫荡」都是深入抗日根据地腹地,冈崎小分队因此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结果误打误撞地接近了黄崖洞。

当他们接近黄崖洞的消息传到彭德怀那里时,他非常紧张。因为黄崖洞隐藏着八路军在华北最重要的兵工厂,这个兵工厂生产能力可观,每月能生产400只步枪和大量弹药。

这个兵工厂地势险要,是朱德亲自选定的厂址,被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彭德怀闻听冈崎大队逼近兵工厂,大怒,立即令129师386旅驰援。然而,日军冈崎大队的作战任务中并没有破坏这个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的任务,因为他们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个兵工厂;尾随八路军重要指挥机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八路军本来就是打游击战的祖宗,冈崎大队追了好几天,连八路军的影子都没看到。

见有八路军大批正规军杀到,冈崎大队立即本着「三十六计,走为上」的原则,在黄崖洞附近放了一把火,表示他们来过,然后转身逃走,辗转来到了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

关家垴,位于太行山下,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山岗,四面环山,地处山西省长治市武义县东部。山顶平地不大,只有几百平方米,北面是断崖峭壁,下面有深沟;东西两侧都是险要的地形,只有正南有一条相对平缓的道路。

南坡的山壁上,当地村民开凿了窑洞居住。附近大部分居民姓关,大约有50多户。在关家垴对面,有一个地势更高的地方叫柳树垴,两地互为犄角之势,是兵家必争之地。

控制了关家垴和柳树垴,就能占据主动权,这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无以伦比的险要。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军冈崎大队发起攻击,但日军已经连夜占领了关家垴。彭德怀闻听消息,深知日军独占地利,八路军已经非常被动。

果然,日军在占领关家垴后,又占领了地势更高的柳树垴,控制了唯一通往关家垴的南面小路。狡猾的日军在柳树垴和关家垴修筑工事,严阵以待,准备迎接一场惨烈的大战。

左权凝视着手表,距总攻仅剩五小时,但日军已抢先占据有利地形,改计划已无可能。彭德怀已下令作战,左权思索良久,唯有特务团趁黑突袭,夺回主动权。

他分配任务:一营侧后摸黑上山顶,凌晨发动突袭,击溃敌机枪火力;一营切入关家垴与柳树垴之间,如尖刀插中间地带,切断两地日军联系;另两营从西北岭插上,截断敌人退路。

左权向特务团解释任务:突入敌阵地,与129师及决死纵队内外夹击,中间开花,一鼓作气歼灭敌人。最后,左权打气道:「敌人疲惫不堪,且刚构筑完工事,困倦不堪。

我们趁其酣睡,偷袭夺回主动权。」

特务团在接到左权的命令后,立刻按照首长的安排对关家垴发起了攻击。在团长欧致富的带领下,他们向日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欧致富原名欧阳,是红军和八路军的著名将领,后来在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官至广西军区司令员和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特务团的攻势一开始就很顺利,他们迅速消灭了敌人的哨兵,并成功占领了一排窑洞。然而,当他们继续向前冲锋时,侧面窑洞里的机枪火力突然猛烈起来,原来日军已经将一排窑洞全部打通,单个窑洞可以形成独立的火力点,一排窑洞又能构成交叉火力网。

而且,由于日军在窑洞前挖了一道防手榴弹的壕沟,八路军的手榴弹扔过去就掉进了沟里,无法对窑洞造成威胁。日军还非常狡猾地在窑洞外围用门板筑起防弹墙,与防御壕沟和窑洞机枪阵形成了一个复杂、实用且无死角的攻防体系。

欧致富看到实战情况和预计的有很大的差距,他知道争夺窑洞的战斗给八路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于是当机立断,暂停强攻,等待大部队的到来再重新发动攻势。

凌晨4点,八路军同时向关家垴和柳树垴发起总攻。硝烟弥漫,火炮轰鸣,弹雨如飞,血肉横飞。两个小时后,山西新军决死纵队38团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占领了柳树垴。

然而,日军并未退缩,因为他们有精心设计过的阵地,武器装备也远强于八路军。更重要的是,如果贸然突围,他们势必陷入八路军的分割包围中被各个击破。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日军唯一的出路是负隅顽抗、固守待援。上午9点,关家垴上空出现了日军的飞机。敌机呼啸而至,向阵地上的八路军狂轰滥炸,投下了几十颗重磅炸弹。

由于八路军阵型密集,战士们又缺乏防空经验,日机的突袭给八路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部队被迫暂停进攻。日机飞走后,部队首长重整旗鼓,准备再战,但此时传来消息,柳树垴阵地得而复失。

毛泽东和刘伯承在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中陷入胶着和争论。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彭德怀、左权、刘伯承等八路军高级将领正在竭力寻找应对策略。

此时,八路军战士们不仅要应对关家垴的敌人,还需要分兵一路去夺回柳树垴。尽管八路军将士们极其勇猛,他们几度冲上柳树垴,几乎已经将阵地夺回,但敌军的武器精良、战术素养高,且占据地利。

八路军的火力配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尽管八路军持续猛攻,重创日军,但自身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柳树垴仍然在日军手中。

在前线督战的陈赓此时处于一个煎熬的阶段,一方面他对日军怀有刻骨的仇恨,希望立即消灭这一股无恶不作的敌军;另一方面,部队伤亡惨重,进展缓慢。

面对占据天时地利、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敌军,我军没有任何优势,这个仗还要不要打?

陈赓大将在电话中向彭德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遭到了彭德怀的坚决反对。尽管彭德怀心里也很矛盾,但他认为必须在此处消灭日军,否则就很难再打中他们。

陈赓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他认为这样的打法代价太大。但是,彭德怀坚决不接受陈赓的建议,他认为即使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

陈赓对此感到非常生气,他质问彭德怀如果拼光了,那拿什么打仗。但是,彭德怀的态度非常坚决,他认为不能打硬仗的部队就没有前途。

陈赓对此感到非常愤怒,他在电话中大声表示自己不赞成这种打法。然而,彭德怀没有时间和他争论,只是告诉他有意见可以保留,但命令必须执行,并把听筒摔下。

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所设在关家垴附近的一孔窑洞中,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士兵们的伤亡让彭德怀倍感压力,而战士们英勇无畏地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心如刀绞。

他皱起眉头,对左权说:「这块骨头真难啃!」然而,更大的噩耗传来,日军的援军即将到达,人数多达数千!现在500日军已经让彭德怀头痛不已,再加上数千日军,这场仗怎么打呢?

英勇善战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足智多谋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这场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战争中,一时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朱德和彭德怀的电话响了,左权接起电话,简短交谈后,他将听筒递给了彭德怀,说:「是刘伯承同志。」刘伯承认为当前部队的状况不容乐观,希望能够暂时停止攻击,让敌人下山,然后在运动战中消灭他们。

然而,彭德怀并不赞同刘伯承的观点,他认为冈崎大队的人数已经不多,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应该一鼓作气消灭他们。

刘伯承深知这个道理,但他担心部队的损失过大,于是对彭德怀说:「彭老总,这样打下去我们承受不起。」彭德怀咬牙切齿地回答:「老兄,敌人的援军正在接近,一旦放虎下山,他们立刻就会得到增援。

」刘伯承并不想纠缠于一时的得失和胜负,他认为关键是要保护我军的有生力量,他说:「那我们就以后再收拾他们吧。

关家垴的地形对我们不利,我们的伤亡太大了。」但是,无论刘伯承怎么劝说,彭德怀都不同意撤军,因为一旦放走敌人,以后再消灭他就更加困难了。

最后,刘伯承罕见地发火了:「你这是赌气,蛮干!这一仗,我不同意再打!」彭德怀本来就已经憋了一肚子火,现在看到被称为「当代孙武、川中军神」的刘伯承发火,他的犟脾气瞬间爆发,他说出了他一生中最重的话:「如果我们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刘伯承在前线的769团指挥部里放下彭德怀的电话后,苦笑了一声。他深知他的老战友彭德怀的个性:疾恶如仇,性如烈火,一往无前却又时常犯牛脾气。

他理解彭德怀所肩负的重任。刘伯承举起望远镜观察阵地情况,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处,那是关家垴陡崖的崖顶与壕坎之间的斜坡上,那里露出了一带黄色的土。

流弹打上去,腾起一片片黄色的烟雾。刘伯承转头问参谋:「壕坎上面的斜坡是土质的吗?」参谋还未及回答,769团团长郑国仲答道:「是黄土坎。

」刘伯承听罢这位后来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官至东海舰队司令员和海军副司令员的下属的话,他用手拍了一下额头:「找到了解决办法!

刘伯承巧妙设计,欲擒故纵。关家垴崖顶的土坎,不正是暗道的入口吗?郑国仲立刻领悟了这位卓越上司的智慧,他指挥士兵进行佯进攻,子弹如雨般倾泻到日军阵地,实则是为了分散敌军火力,掩护我军工兵挖掘地道。

最终,769团成功解决了无法强攻关家垴的难题。然而,这一局部优势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八路军的劣势,因为关家垴和柳树垴仍被日军掌控,敌人的主动权并未丧失。

更糟糕的是,日军的援军正在源源不断地赶来,八路军385旅和新10旅已经和他们交上了火。如果继续战斗,八路军就有被内外夹击的危险。

经过两昼夜的激战后,彭德怀最终下令撤出战斗。

邓小平和彭德怀从此次战役中学习和提升,八路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参战,人数为两万,而日军冈崎大队只有510人。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八路军战死589人,伤1570多人,共计2160余人。而日军则阵亡280多人,包括冈崎大队的头目冈崎谦长中佐。

八路军最大的战绩是俘虏日军伤兵2人,缴获步枪50多支,轻重机枪6挺。几天后,彭德怀和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及陈赓等高级将领回到战地,看到布置的阵地工事、壕沟掩体、火力配置等情况,并令随行参谋一一绘制成图。

他们看到日军遗留的阵地现场后都十分感慨,刘伯承看到敌军的类似于猫耳洞的掩体时深有感触,说:「别小看这小小的招式,非常实用,凭我们现有的武器还真难对付。

」日军战术素养之强也令人印象深刻,彭德怀等仔细察看了敌军的地形利用、工事构筑、火力配置、阵地布局等,大家用了很长时间探讨八路军战术方面的改善空间——正是这种善于向敌人学习的精神,才造就了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也造就了彭德怀、刘伯承和邓小平这样的军神级伟大人物。

关于本次战斗的伤亡,我们无法避免,因为只要有战争,就会有伤亡。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如果彭总当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也许伤亡就不会那么惨重。

尽管薄一波和欧致富的文章都对关家垴战斗的积极性给予了肯定,但他们回避了如何避免伤亡的问题。彭德怀本人并不讳言这个问题,他在【自述】中,将关家垴战斗视为自己指挥的四大败绩之一。

根据当时八路军的战术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战和运动战,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壮大自己。

虽然日军的强悍程度和难对付程度远超过国民党军队,但无论如何,与强大的敌军拼消耗比实力并不明智,那时的八路军还不到和敌人打阵地战的时候,这一点已经被事实证明。

即使像彭德怀这样强大的指挥官,也在战后间接承认了刘伯承和陈赓的正确性。#百家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