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8年,王必成如何揭发老领导粟裕?事后贺帅称赞:此人可信可交

2024-02-05历史

1958年,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中央上级领导召开了关于粟裕大将的批斗大会,这次检举揭发大会中,粟裕被免除了我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并被错误的扣上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

在这次批斗大会中,粟裕大将的老部下叶飞、陶勇、王必成三位将军也受到了重点照顾,他们被指示在此次大会上揭发检举曾经的老领导。另外两位将军全都拒绝发言,而王必成却坦然表示愿意发言,以他独特的方式来「检举」粟裕,他的发言令台下一片哗然,但却获得了贺龙元帅的高度赞赏。

那么王必成究竟在大会上说了什么?为何让贺龙元帅都为之称赞呢?

1912年,王必成出生于红色老区湖北麻城,由于家境贫寒,王必成只上了两年私塾,不久辍学参加农民运动。受新思想的影响,15岁时王必成便加入了农民义勇军,1928年参加湖南赤卫军,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团。

由于作战勇猛、行动敏捷,17岁时便被选入中共工农红军,成为红4方面军的一名勤务员、通讯兵,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1930年,王必成经人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在红军时期,他一直跟随红四方面军,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在这个时期他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并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贡献了宝贵的意见,使红军队伍多次转危为安,鼓舞了我军士气,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

不久之后,王必成跟随红四方面军向西进入川陕地区,参加了川陕苏区的反「三路围攻」作战,在此次反围攻作战中不幸受伤,伤愈后被委任为263团一营政治委员。

伤愈之后没多久,王必成便再次投身革命事业,带领部队参与作战。1934年身为236团副团长的王必成带领队伍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并与当年参加了反「六路围攻」,及万源保卫战。

在此之后战事不断,他又继续率领部队参加了广昭战役、陕南战役以及嘉陵江战役等诸多战役,在这些战役中他所率领的队伍表现突出、屡建奇功。

刚打完这几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后,他又跟随红军主力参与长征,三次过草地。1936年3月,王必成已经成为红30军89师的副师长,并进入红军大学进行深造学习。长征结束前夕,红军主力部队在会宁会师后,王必成受到上级领导的推荐,成功进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间,王必成掌握了许多之前并不了解的军事知识和党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战斗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信念。

1938年抗日战争拉开序幕之后,王必成的队伍被整编为新四军,他本人也被调入新四军第一支队,担任2团团长和参谋长。在这一时期,王必成率领队伍进入苏南地区在敌后进行游击战斗,参与建立了苏南革命根据地, 发起领导了新丰车站战斗、句容战斗、东湾战斗、延陵战斗、东港桥战斗等著名战斗200多次,有力地协助了国民党军队向苏南进军,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也粉碎了日伪军队分割敌后战略根据地的阴谋。

在苏南地区敌后作战期间,王必成领导部队参与的游击战,捷报连连、威名远扬,被苏南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形象地称之为「老虎团」,王必成本人也被誉为「王老虎」。

此后王必成依旧率领部队勇猛战斗,在1940年7月,王必成受粟裕指挥,率领队伍北渡长江,在苏北地区继续反击日本侵略者,并参与创建苏北抗日革命根据地。在苏北作战期间他已经升任新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成为与挺进纵队、苏皖纵队齐名的「铁拳」纵队并于同年秋指挥了营溪战斗、姜堰战斗以及黄桥战役等诸多重要战役,突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也为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之后,王必成所在的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在苏北盐城、建阳等地区继续进行抗日游击战,就连刘少奇副主席也曾对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赞不绝口。1942年,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与江南第16旅整编合并,王必成成为新编第16旅的旅长回到了苏南抗日前线,参与了著名的反「清乡」斗争,粉碎了日本军队的经济封锁与军事恐吓,保护了苏南地区抗日根据地。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想要独占胜利果实,不顾国内军民的情绪,成立了「忠义救国军」对我新四军发动攻击。王必成率领部队与粟裕大将在浙江长兴一带汇合,配合粟裕在苏浙西北部进行了三次自卫反击战,歼灭了「忠义救国军」1.36万余人,缴获各类物资不计其数。这次反击战我军占领了整个天目山地区,粉碎了国民党将我军赶出江南的企图,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内部的反动势力,也巩固发展了苏浙皖根据地的势力。

1946年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停战协议发动内战,解放战争正式爆发,王必成担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在著名的「苏中七战」中参与了5次,五战皆胜,共歼敌1.6万余名。但在苏中解放区大获全胜的同时,淮南解放区却遭到了国民党中将师长张灵甫的大举进攻,在淮南地区的解放军不得不撤出,淮南地区随即失守。

王必成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怒不可遏,想要与张灵甫决一死战,双方在苏北涟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初战,张灵甫损失7000余人也并未拿下涟水。一个月之后,张灵甫率领第七十四整编师再次来犯,王必成中了张灵甫的圈套,在激战过后,双方将士血洒疆场,为了减少伤亡,王必成被迫放弃涟水城,退往山东。这一仗是王必成军旅生涯中少有的败仗,也是王必成一生中极为难堪的时刻,他和张灵甫的仇恨就此结下。

在涟水城的失守后陈毅火冒三丈,想要将王必成处以军法,幸而粟裕将军力排众议为其求情,让王必成戴罪立功。事后,王必成找到粟裕告诉他:「如果以后再战74师,一定不要忘记我王必成的第六师」。粟裕当然不会拒绝他的请求,不久之后,这个一雪前耻的机会便来了。1947年,粟裕命令王必成率部北上,王必成借此机会参与了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他也终于在此战中一雪前耻,一战成名。

1947年5月10日,国民党军队推进到山东莱芜、蒙阴一线,粟裕决定采取「猛虎掏心」的战法,在百万军中直取敌将首级,集中优势兵力全歼74师,在这场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在两侧切断了74师与外围军队的联系,并命令王必成切断74师的退路,此时王必成信心满满,在他的指挥下六纵队所向无敌,将张灵甫逼回孟良崮,做困兽之斗。苦战三天之后,我军击毙张灵甫,将国民党王牌军全歼于孟良崮,王必成也终于报仇雪恨。

在解放战争后期,王必成也一直跟随着粟裕将军,参与了徐州战役、淮海战役等重要战役,继续描绘着他一生的绚丽篇章。

建国后,王必成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担任浙江军区司令员。1953年接替在朝作战的第9兵团司令员王建安,领导组织了多场反击战,并在1955年授勋仪式上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8年,粟裕大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遭到批判,粟裕麾下的三大虎将也受邀参加批斗大会,并被要求在会上发言对粟裕进行检举揭发。三人都是在战场上与粟裕出生入死、并肩作战的好同志,也是最为了解粟裕的人,最初他们三个都沉默不语,不肯发言。后来主持会议的人专门派人找人同叶飞、王必成、陶勇谈话,想要将大会继续进行下去。

第一个谈话的是叶飞,为了让叶飞能在大会上揭发老领导,谈话的人甚至还搬出了陈年旧事,但无论如何威逼利诱,叶飞就是铁青着脸,一言不发。之后便是陶勇,陶勇以自己不识字为由,无法发言。最后便是王必成,他与前面的两人都不一样,当场表态愿意发言。

在第二天的大会上,陶勇果然最先发言,但是他却说自己家境贫寒,识字不多,感谢领导准备的稿件,但是很多字不认识,希望待会儿有人补充发言。台下哑然,陶勇将军也随即被请下台。叶飞将军还是和之前一样脸色铁青,闭口不言。

最后只能请王必成将军上台发言,只见王必成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也不拿稿,「即兴发挥」,揭发粟裕,他说道:我奉命揭发我的老领导粟裕,在跟随他作战期间我对他的大阴谋深有体会。特别是「大」和「谋」,在济南战役快要胜利的时候,粟裕就向上级提出了要打淮海战役的计划,这一战直接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要说起这个谋有多大,我人微言轻,不敢妄加评论,也没有资格评论,但是主席一定是知道粟裕将军的远见。但对于这个「阴」字,我却未曾体会,我也不觉得粟裕是一个和「阴」有关的人。

王必成结束发言后,令台下众人骚动不安,议论纷纷。但是贺龙元帅在听后,却觉得王必成是一个敢说真话,仗义正直的人,他很是赞赏,并当场称赞:王必成是个好同志,可信、可深信,可交、更可深交。

虽然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粟裕并不存在这些问题,但三位将军却都被要求上台检举这些莫须有的事。他们三人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为粟裕将军辩白,王必成的这种方式更为巧妙与直接,他这种肝胆相照、正直敢言的性格正是触动贺龙元帅的地方,所以贺龙元帅才称之为可信可交之人。

1984年粟裕大将因病离世,忽闻噩耗,王必成悲痛不已,因为他知道老将军还蒙受冤屈,未能平反,直到1989年王必成将军离世也没能实现心愿。1994年相关门发表了文章,两位将军的愿望才得以实现。至此,我们也要深信公平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粟裕##王必成##历史##历史冷知识##张灵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