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清代洋货是何时兴起的,它对上海萌芽产生了何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2024-01-29历史

文|青砖

编辑|青砖

上海在过去号称「十里洋场」早在清代,就已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积极吸纳西洋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这不仅促进文化繁荣,经济发展,还丰富了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清代洋货兴起,它对上海设计萌芽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上海的户农工商在这种文化下如何更新迭代的呢?

现在还保留着哪些独特的清代元素的上海设计呢?

一 、上海繁荣商业的崛起

上海商业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华亭(今松江)商业开始兴起。

南宋因长江上游班塞,设市舶司。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上海县。经历明清两代,上海已成为「江海之通津(港口),东南之都会」。

道光二十二年(1842)上海开埠后,商业迅速崛起,万商云集,百货荟萃。

光绪二年(1876)【沪游杂记】谓,上海在明代「分自华亭,盖滨海一小县」,清代因「太仓之浏河口淤浅,海舶改用吴淞(口)出入,于是渐臻繁荣。

道光季年五口(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上海)通商,中外互市,遂成巨观」。

当时外洋巨舶停泊吴淞口外,航运已直通英国伦敦,德国,法国马赛,日本(长崎,神户,横滨),新加坡甚至埃及苏伊士运河等24个国家,潮沟上下疾驶数十里如反覆掌。

峨(高) 巨舰捆载物贩,往返万里若咫,当时上海兴(起) 而香港又逊(稍差)焉,远远超过香港!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乡土志】谓「上海通商之初,仅有英,法美三国,各辟租界,以兴商务。

后各国相率偕来,均沾利益,而商业日形于色,于是郊外荒凉之地一变为繁华热闹之场」。

「租界内康庄(大道)如砥(细石铺就),车马交驰」,西人马车有双轮四轮者,有一马、两马者,其式随意构造,宜雨宜晴,各尽奇妙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

钟楼矗立,烟突(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

上海商业甲于东求,不独冠中国诸口岸已也,全年出口,入(进)口货物价值约万一千八百八十八余万银两,商业可谓盛矣!

惟出口之货以丝蚕,花茶为大宗;进口之货以洋药,洋货为大宗其(进口洋货之)数逾(超过)于出口之货。

通商以后,外洋货物「鳞萃于斯,光怪陆离,奇技浮巧,非(无)不心悦赏目,居民争购用之」。

二、各种机械设备

舶来的机械改变了长期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手工劳动方式,如同现在的网络,信息时代改变我们的生活,产业和设计一样。

【沪游杂记】等记载洋货机器制造百物,一日可抵十人或数十人工作,有缝衣,石版印刷,铅版印刷。

缫丝,轧花,织布,造纸,切书、裁纸、订书,开河,挖煤,打桩造轮舟,筛茶,调(配)茶等事,无一非机器所为。

缝衣(边)机长仅尺余,可置几案上,上有铜盘纤针一下置铁轮,一足蹴木板,铁轮自己旋转。

将布帛置其上,针能引线上下穿过,细针密镂,顷告成,可抵女红十人。又有纺纱机,较土法所织洁而白各厂林立,以振华厂「双象牌」,裕源广「云龙牌」为著。

三、消防车「灭火龙」

嘉庆十八年(1813)【沪城备考】记载,当时灭火机械称「水龙」,系为一大木桶,有数人持斗汲水入桶,可容纳水数石(即数十斗)。

桶内有锡管,直径粗约5寸。桶的水门以铜皮为之,由数人激(开动)机器,其机一嘉(合)一张,并利用虹吸管原理,将水由锡筒升至细管处(称鹤颈)。

其细管口向上耸有一人拽鹤颈,其水喷高可数丈余,能使之或东或凫爆被西,或高或下,称之为「救火第一器」。

但西人之消防车远远超过「水龙」,为金属制,【沪游杂记】记载,「每年夏、秋之间,或有该国大员来沪上者,西人消防队举办水龙会」。

是夜消防车齐集黄浦难,各排定次序,居前者为「灭火龙」又称「洋龙」,上扎作纸龙置车上,又旁悬五彩琉璃灯等,其后十余车装饰如前式。

车接以皮管,长数十丈,使皮管尾端浸入黄浦江中。

数人开动「灭火龙」后,即能自动从黄浦江吸水,由皮管前端口处喷射而出,势如骤雨洒空,滂沱四注。

其间有西人乐队演奏,来观者人如潮涌。「水龙会」由此成为当时沪上重大的民俗活动之一。

四、油画、玻璃和蜡像

沪上粤(广州)人甚多,大多从商洋货,如油画,玻璃,镶嵌首饰等。康熙年间,广州即为通商西洋的商港,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商舶相继前来。

乾隆年间,清高宗限定西洋商舶只准停泊广州后,广州更为繁盛。道光年间上海通商后,上海遂取代广州而为东亚大商港,于是粤人纷纷来沪经商,或开设工厂。

粤人仿西洋画法,以五彩油画山水,人物,或大型半身肖像,仅人物面部约六七寸,神采俨然,且可经久。

我国在西周(公元前1066—771年)已有琉璃,但玻璃来自外洋。玻璃可镶于窗框,可制灯罩以及各式器皿。

玻璃镶之于窗框或屏风,顿觉居室放大而光明,一尘不染,较之绉纱裱糊等实有天壤之别,西人见销售广大,可从中牟利,因于浦东设厂制造。

粤人亦在沪专收旧玻璃后入炉熔化,如法制成各式灯罩,器皿,有的五色相宜,尤觉晶莹夺目,新奇可爱。

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县志】记载,闸北中兴路有公益玻璃公司,专售玻璃器皿等。

煤气灯,电(气)灯也很时尚煤气灯俗称自来火,在沪外国戏园的戏台三面环以看楼,戏园的顶部为穹式,上列煤气灯,如菊花形,火光四射,朗澈如昼。

黄浦滩(外滩),大马路,四马路等繁华处十字街头,皆最立高柱,上安装电(气)灯,照耀如一轮明月。

戏园中亦用此灯。此外,【上海乡土志】等记载,玻璃器皿可以置诸几案间,其价甚昂,开始人亦罕购。

蜡像以英国为著名。南市宝善街某西人(估计为英国人)以蜡制成人像,他借鉴我国古代针灸铸铜人像其蜡像的脏腑经络皆全,男女各一具,置于室中,任人详观。

俾能知晓身体所具器官位置之次第,呼吸之通塞,气管血脉营卫分明。

五、乐器和玩具

乐器有笛、鼓、丝弦(约为小提琴)、八音琴等。玩具有乌音盒、八音盒、金属机动玩具等。

光绪三十一年(1905)【绘图游历上海杂记】称,「宝善街某洋货店有一鸟笼铜质而镀金,中贮一金属制鸟禽,翠羽斑斓,远望之无不以为活物。

笼顶部有微(细)丝直贯鸟项(颈)间。因其丝甚细,无色无形,人虽不能见而坚韧异常。旁有机关,一换(扭转)之,鸟即振翅翔鸣,盘旋于笼之四周,其声(如莺),睛光灼灼」。

「复换机,鸟即飞回原处,停立如前」。

金银首饰清代,上海首饰分为本帮和粤帮。「本帮」即上海本土帮,尚纯色,注重分量,一般为素金首饰,不施任何装饰,款式陈旧。

「奥帮」即广州帮,为广州匠师所制,大多为镶嵌珠宝首饰,因受西洋风格影响,故又称洋镶,讲究式样、造型,装饰性强,花色品种变化快,一时风行。

清代,上海金银首饰名店有品珍,振昌珠宝店,以后又有裘天宝、凤祥、凤祥德、方九霞、杨庆和、老凤祥、老庆云、宝成、景福、费文元、庆福昌等银楼。

著名的老凤祥银楼创办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最初在南市大东门,规模较小。

光绪二十二年(1886),迁至南京路望丰路(今山东中路)后,声誉渐荣。1930年,老凤祥启用「丹凤」商标。

1930年至1940年,上海约有200多家银楼,从业人员多达五千人!

老城隍庙旧校场,障川路(今丽水路)有天发,仁昌祥,德康祥、振昌,杨天祥、恒昌祥等11家银楼,成为上海著名的珠宝汇市。

清代,租界中有专门仿西式首饰者,均为粤人所设,价格尤贵。

六、西式服装

乾隆五十九年(1794),宁波鄙县裁缝张尚义因生计维艰,改业在海舶烧锅炉,充当火工,偶遇海难后漂流至日本横滨。

他凭裁缝技艺,寄居横滨码头为日本船员缝补衣服,后又改学西装,并在横滨创办福昌西服店,客户多为荷兰等国洋人。

因为洋人头发金黄,我国史籍称为红毛番民间亦称红毛人,遂称其西服为红毛服装,其匠师即称为红帮裁缝。

光绪十七年(1891),宁波奉化王立华在日本学制西服后归乡,后又携子王才远在南京东路782号开设荣昌祥(呢绒)西装号,从业者100多人。

光绪十二年(1896),奉化江良通又在南京西路开设和昌(呢绒)西服号辛亥革命后,荣昌祥首次为孙中山先生设计制作中山装。

融合唐装和孙中山先生提供的日本陆军士官服装于一体,可称中外合璧,名扬全国,流传至今。

民国初期,宁波在上海开设的西服店有荣昌祥,王兴昌,王荣康王顺泰,裕昌祥,洽昌祥等100多家大多集中在南京路,由此红帮(由于多为奉化人,故又称奉帮)裁缝誉满申城。

目前,上海著名的西服店有培罗蒙,亨生等,其中培罗蒙创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亨生创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其裁缝世代相传,大多为宁波人。

现在,亨生所制西服意在创新,结合当代社会人们休闲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称为「少壮新潮派」。

民国二十六年(1937)德籍犹太人列西纳因躲避法西斯迫害,途经苏联,辗转来到上海。

他在南京路泰兴大楼开设女式西服店,以家乡的「Bong Streets」为店名,称为朋街女子时装店,也颇受欢迎。(图1-3)

七、绒线编结和绒绣

我国以丝绸为名,而西洋则以羊毛、绒线、呢绒为名。洋行在上海出口丝绸、茶叶、进口绒线、呢绒、珠宝等洋货,一进一出,其利最薄(大)。

进口之绒线俗称洋线,供应富裕市民编结服装,或作为绒线之原料。

绒绣来自西洋,即在坚硬的网眼布上用五色绒线绣制图案,制成拖鞋面,手提包、靠热、沙发套、眼镜盒套、信插、粉盒套等,并再出口海外。

当时经营绒线,花边的洋行和厂商主要有谦礼洋行以及美华花边厂中国花边厂等。

1935年,创立恒源祥绒线商店,直至今日。西洋的绒线由日用品提高为艺术欣赏品,这是上海的功绩。

著名的绒绣艺术家刘佩珍(1922-)13岁便在中国花边厂,美华花边厂工作,后来从事绒绣。

1943年,她绣制「高尔基像」一鸣惊人,为上海绒绣艺术品之创始。以后又有高婉玉(1913-),张梅君(1924-1986)等,

绒绣现在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手工艺品,并经常作为国家级贵重礼品馈赠给国家元首。

绒线编结约始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当时英商博德荣绒线厂为了推销其蜜蜂牌绒线,附赠绒线编结书刊,供富裕妇女们学习。

一时之间,贵妇、淑媛编结绒线服装自己穿着成为时尚。著名绒线编结家黄培英(1913-1983)早在1928年便开办培英编结传习所,并应聘在丽华公司和电台讲授编结技法。

1933年,出版【培英丝毛线编结法】,由其族(表)兄,社会知名人士黄炎培题写书名书中还附有胡蝶,周璇,陈燕燕等电影明星的绒线着装。

万人争购,发行竟多达30万册,轰动沪上!

冯秋萍(1911-)也是著名的绒线编结家,她在1934年后受雇于裕民、中国,义生泰,恒源祥等绒线厂商。

在电台和新新公司,大新公司等传授绒线编结技法,后又开设秋萍编结学校,其芳名当时在上海家喻户晓。

1957年,她制作的「孔雀开屏披肩」雍容华贵,后赠与苏联元首伏罗希洛夫。以上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一幅清代洋货影响上海的绚丽缤纷的画卷。

结语

当时洋货销售大多在大马路(今南京路),法马路,宝善街等处,入夜灯火辉煌,通宵达旦。有所求购者,咄嗟(喝)立(即)办(理),顷刻之间,千金赤(空)手可致(得)。

洋货贸易唯凭通事(约为译员兼经纪人,多为粤人)之言。洋货业公所(行会)在昼锦里(一说约今山西路)。大马路等尤为洋商聚集之处。

同治三年(1864),德商在洋泾浜三茅阁桥(约今延安路,江西路)开设钟表店,经营钟表,首饰,珠宝,银餐具等,后取名为亨达利钟表店,取我国「财运亨通,利达三江」之意。

溥仪曾经在该店订制结婚所用玻璃镜梳妆台两件,系德国制造,同治九年(1870),法商弗雷雷斯(Sennet Freres)亦在大马路38号开设珠宝钟表店。

诚然,时光流逝,往昔远不如今日。现在,上海已由清代道光年间的东南之都会一跃而成为著名的国际商业,金融大城市。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二。各国富豪、商贾、文人、明星等云集于此。

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之时,上海理应继承传统,在引领世界时尚潮流的历史长河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再立新功!

当然,学习外国并不等于全盘西化,在清代洋货影响的同时,属于上海自己的设计初萌,如绒绣、中山装、首饰等前人已有的范例,这就不必笔者赘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