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78年粟裕接受采访,提及淮海战役,秘书扯他袖子提醒:不要说了

2023-12-17历史

1978年粟裕接受采访,提及淮海战役,秘书扯他袖子提醒:不要说了

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独树一帜,堪称规模最宏大、战火最为激烈的一场。在这场以少胜多的战斗中,毛主席曾肯定地称赞:「粟裕同志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然而,有趣的是,粟裕本人很少提及这场战役的功绩。

回到1949年11月,当时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王德专程前往北京请教粟裕。与此同时,苏联大使金正在南京访问,他们都想了解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王德颇为为难,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粟裕向王德指出,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突出四个「突出点」:

首先,突出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

其次,突出总前委常委首长的正确指挥;

再者,突出广大指战员的英勇顽强;

最后,突出华东人民,特别是山东人民的全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粟裕在提及这些突出点时并没有提及自己的功绩。

在1978年,粟裕与安徽省委秘书长交谈时,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在淮海战役发生的双堆集好像没有纪念馆,是否考虑筹建一个纪念馆,请省里考虑一下。」

引发这一建议的原因是南京军区当时编写了【淮海大战】的话剧,但未提及二野,而双堆集则是二野的战场,对此粟裕觉得不妥。他强调二野战斗艰苦,不应被遗忘。

作为战役指挥员,粟裕并未在淮海战役任何纪念场所留下自己的印记,但并非对这些地方不关心。例如双堆集缺乏纪念馆这一情况,他仍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尽管有不少人建议粟裕撰写一篇纪念淮海战役的文章,但他向夫人楚青表示,不愿写这样的文章、读相关书籍或观看与此有关的电影。

此外,粟裕在个人回忆录中未特别提及淮海战役,并未将其视为个人的经典战役。

粟裕是一个不喜宣扬自己的人。在他去世多年后,楚青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唯一写过与淮海战役相关的诗句——【沁园春·淮海战役】(见下文)。这首诗或许弥补了粟裕未作任何文章的遗憾,也表明了他对淮海战役的情感。

粟裕的谦逊常被误解为对邓小平的避讳,但实际上,他从未因邓小平而选择避免讨论淮海战役。尽管邓小平曾表示:「相比经济建设,打仗才是我的长项。淮海战役是由我指挥的。」

然而,粟裕并没有因此而「忌讳」谈论淮海战役的心理。相反,其他人却显得相当拘谨。

在1978年7月27日,南京电影制片厂的影视编导石征先计划撰写一本有关【淮海战役】的书。

当时,粟裕身体状况并不理想。石征先事先联系了粟裕的医生,并在医生同意的情况下才获准进行20分钟的采访。

石征先准备了提纲,希望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时间。然而,见到石征先后,粟裕并不在乎医生的建议,而是和石征先谈了整整4个小时,并邀请他在家中共进晚餐。

当提到淮海战役时,粟裕直言:「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这番言论让石征先感到震惊,因为他清楚地记得邓小平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粟裕的秘书当时坐在他的旁边,拉了拉他的衣服,提醒他「不要再说了」。但粟裕却推开了秘书的手,继续述说着他的看法。

粟裕与邓小平并非在争功,事实上两人也未有任何错误言论。实际上,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爆发,历经66天。

这场战役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围困黄百韬兵团,其次是黄维兵团被围歼,最后则是杜聿明部队被人民解放军彻底击溃。

从1948年开始,解放军势如破竹,蒋介石渐感失败的临近。他刻意拖延时间,试图减缓解放军全国解放的速度。

然而在1948年4月,当准备展开渡江行动时,粟裕却在寻找另一种战略路径。

他一直认为,将兵力集中在中原黄淮地区进行大规模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扭转中原战局。

然而,他自我怀疑,担忧自己的思路是否受限。这个决策涉及重大战略,他深知必须确保自己有把握才可行。

他两次向陈毅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当时,陈毅对「稳定渡江」持坚定信心,而粟裕本人也犹豫不决。他询问粟裕:「中央让你过江,你却要留在此地?」

然而,听取了粟裕的意见后,陈毅还是同意粟裕将自己的意见向中央呈报。

1948年4月18日,粟裕向中央军委提议,建议华东野战军的3个纵队暂时不渡江南进,而是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展开几场大规模的歼敌战。

随后的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城南庄举行,五位主要书记共同聆听了粟裕的报告,并当场研究决定,同意华东野战军暂缓渡江,而是在中原黄淮地区集中兵力,大规模歼敌。

这一重大决策成为后来淮海战役规划的最初蓝图。

针对这场决战型的战役,毛主席审慎考虑,意识到几十万兵力瞬间消灭驻守淮海地区的国民党主要兵力非同小可。毛主席认为之前的预先作战方案难以实施,他主张采用更为灵活的战术,在作战过程中不断完善方案。

粟裕作为主要指挥官,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首先消灭淮阴与淮安的国民党军,待解放军收复宝应和高邮地区后再攻打海州。这个计划被后来称为「小淮海」。

然而,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粟裕提出的这一作战规模和方式与以往并没有太大差别。最终,毛主席做出了决定:「不要先攻打淮阴和淮安,我们应该先对黄百韬兵团动手。」

黄百韬兵团作为中原防线的主力,具有重要作用。毛主席意识到一旦打击黄百韬兵团,蒋介石必然会调来其他兵团增援,甚至可能动用全国各地的兵力。这就是后来「大淮海」战役的设想方案,受到全体人员的热烈响应。

黄百韬兵团是一支强硬的对手,粟裕自告奋勇承担起这个重任。他派遣宋时轮率部切断国民党的援军,然后以主力部队攻打黄百韬兵团。粟裕预料到蒋介石将调动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增援,但所有这些增援部队都被阻击在安徽蚌埠以南。

解放军以势不可挡的姿态,仅用了8天就彻底歼灭了装备精良的黄百韬兵团。在整个战役期间,粟裕连续7天7夜坐在行军床上,几乎没有真正入睡,日夜不停地通电话。

战斗结束后,粟裕深思熟虑,思考着接下来应该对谁发起攻击。

形势变幻莫测,选择正确的目标对整个战役影响深远。粟裕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攻打黄维兵团的设想。黄维兵团战斗力强劲,也是蒋介石重点支持的一部分。

粟裕再次向中央军委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华东野战军前指的一些人认为,部队已经疲惫不堪,不适合继续战斗,「停下来也许更符合各方利益」。

然而,粟裕坚定不移地提出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建议。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经过多次磋商,最终同意了粟裕的观点。

【粟裕传】评价说:「在强大敌军多线夹击的局势下,做出这样的决策,不仅需要智谋,更需要胆略。中原野战军几位领导人也有所评价。陈毅说:‘粟裕同志浑身充满胆识!’」

随着陈毅和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先后攻克郑州和开封,行进至徐州,与华东野战军即将合作作战。

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从战略上的配合迅速发展到战役上的协同作战,为了充分发挥大规模野战军整体力量,需要统一指挥。

粟裕致电中央军委:「此次战役规模庞大,请陈军长、邓政委共同统一指挥。」

在当时,毛主席未曾考虑到这个问题,然而粟裕却从淮海战局的整体出发,主动向毛主席提出了这一建议。

毛主席对粟裕的建议十分重视,经过一番研究后,第二天便迅速作出了答复。

在淮海战役期间,邓小平负责整体协调两支野战军,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共同指挥了淮海战役。毫无疑问,他是这场战役的总负责人。

晚年回忆淮海战役时,邓小平提及:「毛主席说过,二野三野联合作战不仅增加了力量,而且质量也有所提升,这是质的变化。」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接近尾声时,毛主席反复权衡考虑后决定组建一个总前委,由刘、陈、邓、粟、谭五位同志组成,刘、陈、邓三人担任常委,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

这一决定标志着淮海战役的指挥权得以正式确立。

毛主席选择邓小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展现了他的善于选拔人才。邓小平晚年仍记得毛主席当年如此郑重地对他说:「我把指挥权交给你。」

一旦决定先打黄维,邓小平、刘伯承和陈毅搬到了至宿县临涣集以东的小李家村一处偏僻的小院内。

邓小平自认年轻体力强壮,要求两位司令多休息,自己负责值夜班。他日夜守在作战室,每晚都工作至深夜。三人商定的作战任务由邓小平直接向各纵队负责人下达和部署。

在寒冷的冬日,为保持清醒,邓小平站在凳子上用冷水冲澡,每天都从井里打一桶水冲凉。

解放军全歼黄百韬兵团的消息宛如炸弹爆炸般,在国民党军官中引起了巨大的惊慌。然而,接连而来的又是黄维兵团被解放军包围的消息……

在黄维兵团覆灭后,邓小平将一个苹果切成三份,分给刘伯承和陈毅,终于获得了片刻的短暂休息。

这时,他掏出一张长长的纸条,递给副政委张际春,说:「这些中央发来的二十几个电报,与我们的作战无直接关联,还未答复,请你逐个起草复电。」

紧接着,邓小平立即组织会议,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和未来渡江的战略。当时,粟裕和谭震林正忙于指挥华东野战军围歼杜聿明集团,无法参与会议。邓小平与刘伯承、陈毅亲自前往前线驻地与他们会面,共同讨论了整整一天。

会后,几位领导显得欣喜非常,甚至在休息时难得一见地要求拍了一张合影。

黄维果然命令杜聿明率30万大军前往支援,却在此举中被解放军分割包围,并逐步消灭。

杜聿明也未曾料到,他的部队前去支援黄维兵团,却在前往的途中遭到消灭。

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成功全歼了杜聿明集团,淮海战役取得了完全胜利。

邓小平作为总前委书记,指挥淮海战役是他军事生涯中的一段光辉篇章。

相比之下,粟裕并未特意提及自己的功绩,这或许是他性格中谦逊的一部分。他并不执着于归功于个人,尽管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辉煌胜利,却是淡泊名利的人。

在消灭杜聿明集团后,一直沉稳的粟裕突然冲到秘书处大声说:「同志们,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整个淮海战役已胜利结束。」

粟裕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歼敌最多,共计44万多人,占据了战役总歼敌数的百分之八十。这个战果让他备受鼓舞,尽管素来淡然平和,但这一次他的激动无法掩饰。

在淮海战役前,粟裕的战略分析和正确意见展现了他的实事求是和智慧胆略,同时也突显了陈毅的民主发扬和毛主席的善于评估人才。

战争结束后,粟裕常常以淮海战役的指挥细节来教导下属,以此作为各种战场案例来培养新人。对于粟裕来说,淮海战役是坦率而开放的话题,并不会因为自身的参与而感到「忌讳」。

不仅如此,在当下,人们经常讨论的各战役从开始到结束,都充分展现了我解放军将领们的卓越军事才能。

老一辈革命家们在战争经验方面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正如邓公在【淮海战役中双堆集歼灭战初步总结】的题词中所写,这些宝贵的经验需要被总结提炼,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基石,而不应将其变为阻碍我们前进的「政治包袱」。

以下是【沁园春·淮海战役】的内容:

「我们的作战方针,攻城打援,率先占领开封。俘虏区寿年,再次击溃敌援;战局发展迅速,敌人转向防守。我们解放了兖济,徐州与海州的敌人开始动摇,在今天我们横扫了江淮。到了十月节,我大军向南进发,分割包围敌军。首先歼灭了碾庄伯韬,接着徐州的敌军,看他们往哪里逃。我们嘲笑着东援的失败,他们的兵力损失都是徒劳的;双堆集的黄维,他是蒋家最精锐的,也在后来被我们覆灭。杜氏将军,就算倾巢突围也无法逃脱。时机紧迫,我们摧毁了蒋家王朝,就在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