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特殊性格 特殊经历 特殊贡献 特殊人物——猛将许世友的铁骨柔情

2024-07-26历史

许世友,原名许仕友,字汉禹,1906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新县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

将军八岁随拳师入嵩山少林寺,习武八年中,既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也学了飞檐走壁之术;参加革命后,在众多战役中英勇顽强,屡挫强敌,多次负伤,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而其人生中诸多特立独行异于常人的传奇故事,也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爱 情

许世友的第一任妻子朱锡明 ,1901年生,比许世友大五岁,与许世友是同乡。贫苦人家出身的朱锡明,勤劳、能干,又天生丽质,被许世友的母亲看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母亲的操办下,许世友按照家乡的习俗,雇一顶简陋的花轿和几个吹鼓手,把朱锡明热热闹闹的娶回了家。

可惜的许世友的蜜月只过了三天,就接到作战命令,告别了母亲和新婚的妻子上了前线。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许世友只能偶尔在深更半夜回家与妻子小聚。许世友和朱锡明共生了三个男孩,前两个都夭折了,第三个男孩叫许光。后来许世友随红军参加长征,迫于当时形势,至此音信全无。家乡传说他在战斗中已被打死。

为了不让儿媳独守空房,深明大义的许母左劝右劝,最后自作主张,把朱锡明改嫁给了一个老实本分的庄户人家。而许世友随部队出征不久,也耳闻反动武装对革命家属进行疯狂报复,母亲被迫离家逃难,妻子和儿子被杀害的传言。因误听传言,许世友后来重新组建了家庭。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许母的头发全白了,老人家盼儿子的心也死了,她不再幻想许世友能活着回到她身边。就在这时,新中国成立了,许世友作为山东省军区的司令员,他的名字登在了报纸上。

朱锡明得知许世友还活着,不禁悲喜交织。喜的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还活着,悲的是自己已另嫁他人。后来,许世友把母亲接到济南居住,每当老人向许世友提起儿媳朱锡明如何孝顺贤惠,如何遵从婆婆之命改嫁他人的往事,许世友就会唏嘘不已。

许世友的第二任妻子雷明珍 ,1933年参加红军,比许世友小11岁。开始在禁烟局工作,与许世友结婚后,调到政治部,做文秘。

如果说许世友的第一次婚姻是母亲包办的,那么,他的第二次婚姻却是自由恋爱的结果。长征途中,众多革命伴侣并肩战斗的情景,对奉行禁欲主义的红四方面军干部影响很大,于是红四方面军总部作出决定,军以上干部可以寻找伴侣成家。而早已战功赫赫的许世友当然身在此列,内心也在迫切地寻找自己的目标。

长征结束到达延安后,投奔延安的四川达县热血女青年雷明珍不禁引起许世友的好感。经人撮合,再加两人密切配合,雷厉风行地在延安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你敬我爱,相敬如宾。

1936年年底,许世友进入红军大学学习,雷明珍被分到延安任县妇女部主任。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使这桩原本很美满的婚姻最终以悲剧结束。

1937年3月「批张」斗争的扩大化,使许世友倍感委屈。数日后,政治上还不够成熟的许世友竟萌发了要悄悄带老部队回四川打游击的奇想,并开始了秘密准备。此事被抗大保卫处长王建安知道后向上作了报告,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的震动。许世友和红四方面军的10余名高级将领被关。

当时许世友觉得自己闯了大祸,落难之中,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他托战友向妻子转达,希望能见上一面。没想到,身陷囹圄需要得到安慰的他,竟接到妻子雷明珍绝情的离婚纸条:「许世友,我恨你!我决不爱一个反革命分子!为保革命的纯洁性,咱俩的事情一刀两断,我坚决要求离婚!请你签字。党的忠诚战士:雷明珍。」

性格耿直且自尊心极强的许世友看后怒火攻心,迅即在纸条上疾速写道:「坚决离婚!许世友。」

当许世友的冤屈在毛泽东亲自过问下被妥善解决后,雷明珍对当初自己的冲动后悔莫及,多次写信向许世友认错并要求复婚,均遭许世友拒绝。

许世友随朱德总司令上太行山时,雷明珍也主动要求去抗日前线,一起到了太行山,陈赓、陈锡联曾将许世友与雷明珍反锁在一间屋里,希望他俩好好谈谈,沟通理解,可许世友竟用掌破门,扬长而去。雷明珍这种「落井下石」「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婚姻观念,注定在许世友这种爱憎分明的男人面前得不到原谅。

后来,许世友调往山东,并在那里续写了第三次姻缘。

许世友的第三任妻子田普 ,原名田明兰,生于1924年,是胶东贫苦的农家女。7岁死了父亲,和母亲一起艰难度日。9岁时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

1939年,八路军第五支队来到家乡。年仅15岁的她,毅然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先在第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后又在宣传队做演出宣传。通过吴克华牵线搭桥,与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相识相爱。

1941年,许世友与田普第一次见面时,田普送给许世友一双「拥军鞋」,而后许世友送给她一个子弹头做礼物,这在当时也应该看作是很浪漫的事;1943年,19岁的田普与38岁许世友结婚。

没曾想,婚礼刚过几天,田普母亲病重,需要她赶快回去。临行,许世友给她一把手枪,以防万一。谁知真的遇到了情况。两天后,田家一位亲戚赶来报信:「田普被当地反动派绑架了!」

原来,田普回家后被大汉奸赵保原的部下发现了。赵部屡遭许世友重创后,那帮散兵游勇对许世友恨之入骨。他们埋伏在路边,抓到田普后,准备带她去邀功请赏。

许世友听到这消息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拳砸在桌子上:「反了天了!」

立即派警卫排排长带人迅速赶去,营救新婚妻子毕竟是男人十万火急的大事。后来,妻子虽被救回,却落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在解放战争时期,田普一直是许世友的生活秘书。

1951年,许世友被毛泽东点将赴朝鲜作战。临出征时,田普即将分娩,作为军人的妻子,田普并无怨言,她只是深情地要求丈夫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个名字。

许世友则豪爽地说,生女就叫「抗美」、生男就叫「援朝」。送将军出征的这顿晚饭,田普加了四个菜、一壶丈夫最爱喝的茅台酒。看到酒,许世友笑了。而当许世友凯旋时,小援朝已经3岁了。

田普与许世友婚后相伴四十余年,养育有7个子女(3男4女):大儿子许光(许世友发妻朱锡明所生),二儿子许建军,三儿子许援朝;大女儿许丽,二女儿许桑园,三女儿许华山,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

亲 情

许世友8岁就离开母亲,远离家乡去了少林寺;21岁那年,许世友参加了革命,从此后他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家乡。这么多年,南征北战,他无时无刻不思想着家中年迈的母亲和家乡的父老乡亲。

直到解放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夏天,许世友终于骑着马驰骋在他魂牵梦绕的大别山上,那是小时候他放过牛的地方,熟悉而温暖。就在快到许家洼的时候,许世友看到道路中间有位70多岁的老太婆,头发苍白蓬乱,佝偻着身子,背着一捆柴火。脚上的鞋子破了一个大洞,没有穿袜子,脚背皴裂。

许世友心想,谁家的老人?怎么还生活得这么艰苦呢?

老妇人抬起头,打量许世友,忽然惊喜地问:「是友德娃吗?」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这曾经儿时的呼唤,再仔细看看眼前这位头发蓬乱的老太婆,许世友立即跳下马,跪倒在老人面前,泪如泉涌。久经杀场的将军,在战场上威武神勇,此刻却哭得像个泪人儿。他想到年过七旬的母亲,到现在还在樵柴、打草、喂猪,想到这里他不禁难过又自责。

老人立即扔掉肩上的那捆柴火,用那如老树皮似的手,将许世友拉起来,声音颤抖着说:「友德啊,快,快回家看看去,我喂的两头猪长好大了。」

母子相认后,许世友搀扶着母亲前行,附近的乡亲看到许世友回来了,也纷纷围了上来,向许世友的母亲道贺:「你儿子现在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了呀!你看你多有福气!儿子回来看你了!」

许世友为表达对乡亲们的感谢,安排随从杀猪宰羊,在自己家院子里,犒劳父老乡亲们。

可就在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候,许世友突然瞥见,人群中有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当他反应过来这人是谁后,立马掏出了自己的手枪。

许世友的母亲见儿子掏出了枪,立马从屋子里跑出来。她一把跪倒在地上,死死地抱住儿子的腿说:「快把枪放下,他是你亲叔叔啊!」

许世友之所以想枪杀自己的亲叔叔,源于当年的一段过往。

他的叔叔叫许存礼,曾当过反动派的保长。由于手中握有生杀大权,许存礼没少祸害当地的百姓,更是杀害不少共产党人。为了抓住已经献身革命事业的许世友,许存礼曾设下毒计,打算把许母以及许存礼的三个妹妹都卖给人贩子,逼迫许世友现身。幸好有人相助,许母和许存礼的妹妹才逃过一劫。但在那之后,许母也被迫浪迹天涯,不得不靠乞讨为生。

后来,参加革命的许世友,回乡募集粮食。许存礼得知消息后,立马带着反动派的走狗,去捉拿许世友。最后,许世友虽然成功逃脱,但与他同行的两个战友,却被许存礼残忍地伤害。无论是母亲的遭遇,还是战友的两条人命,许世友都对这个亲叔叔恨之入骨。所以在院子里,他一认出来叔叔的身份,就掏出枪抵住了许存礼的脑袋。

但许世友是出了名的孝子,他不愿意忤逆母亲的意思,更不愿意当她的面杀人。于是,他把许存礼交给乡政府,由政府出面审判。最终,由于许存礼作恶多端,被判处无期徒刑,最后病死在狱中。

那次,母亲将许世友送到村口,许世友强忍着泪水,转过身,再次跪倒在地,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再次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回到家后,许世友左思右想,辗转反侧,深感自己亏欠母亲的太多了,决定接娘到城里享几天清福。与妻子商量后,便派专人去老家把母亲接到了济南城里,看到娘头上的白发,许世友一阵心酸。一辈子含辛茹苦的娘,如今老了,自己没有在娘跟前尽过孝,却叫娘跟自己操碎了心。而娘也在打量着眼前的许世友,看到儿子从一个农村的穷孩子,到如今成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当娘的岂有不高兴之理。

许世友拉着娘的手恳切地说:「娘啊,您跟儿子受苦了,以后儿子就好好孝敬您,报答娘的养育之恩!」

到了晚上,许世友叫手下人按照老家许家洼的习惯,生起了一个大炭火盆,母子俩围着炭火盆唠起了家常。几十年了,母子相见满肚子的话不知道从何说起,许世友打听许家洼的乡亲同伴们,打听家里的生活情况,打听家乡的山家乡的水……

许世友叫来了夫人田普,娘见了田普,特别高兴,媳妇又温柔又漂亮,自己的儿子长得黑乎乎的,能有这么个好媳妇,娘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听说司令员的老母亲来了,济南市的领导同志和许世友的部下,都要来看望老人家,大家带着礼物络绎不绝地来了,可是许世友他娘说什么也不出来见大伙。

许世友上楼来请娘:「娘啊,同志们听说您来了,想见见您,您就下楼去见见大家吧!」

老太太慌忙说:「不了不了,我是山里人,见不得大场面,不会说不会道,见了那些当官的也不知说什么好,我怕说出来的话叫大家笑话我,快挡驾吧!」

无论许世友怎么劝,老太太也不去见客人。许世友纵能指挥千军万马,可是拿老娘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得对同志们说了抱歉话,叫大家各自回去了。

又待了几天,吃晚饭时,老太太对许世友说:「世友啊,你快叫人帮我买一张火车票,我要回家了,在这里我待不惯……」

「啥?回家?娘啊,这不就是家吗,您就在这安心的住下来,我最近没有时间,就叫田普请假,带您在泉城多转转看看,开开心……」许世友就是不同意娘走。

「不行不行!我非走不可,回家去我能种菜,还得养猪养鸡养鸭,天天在这无所事事待着太难受了……」

许世友就是不同意放娘回去,老太太待着十分着急,竟然一天天消瘦下去,许世友见娘两眼通红,知道娘没睡好觉,是真的想家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得派人把老娘送回了许家洼。

许母辛辛苦苦一生,到了老时终于盼到儿子功成名就,在本该享福的年纪,却离不开故土,保持农民的本色。许世友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母亲,使他至始至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与人民群众永远心连心!

1959年,许世友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母亲已经去世了,他来到母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儿不孝啊,没能给您养老送终。」

临走前,他亲自修葺了母亲的坟墓,再次磕了三个头离开了。

友 情

1937年,受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错误路线的影响,作为张国焘的铁杆嫡系、时任红四军骑兵师师长的许世友也被牵连其中。

在红军大学进修期间,许世友与红一、红二军学员产生尖锐矛盾。在大会上,由于许世友的不当发言,很多人高呼:打倒张国焘的徒子徒孙许世友!许世友是大别山的土匪!

因为不受待见,许世友心里密谋了一个「大计划」。他决定与战友詹才芳、王建安、吴世安等人,投奔四川的刘子才。

当时许世友的计划,得到众多红四军老人的响应,最终有20多个团级干部、6个师级干部、5个军级干部,决定与许世友同进同退。但许世友没想到,行动前夜,王建安却幡然醒悟,将这个计划报告给中央。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急令林彪捉拿叛将。这是许世友第三次被囚禁。第一次是在吴佩孚部队,他一脚踹死为非作歹的老兵;第二次是1926年在国民军当连长时,部下两个班长抢劫民财受株连了他。这次许世友被判「反革命罪」,第二任妻子雷明珍大义灭亲和他离婚。

毛泽东走进牢房,脱下八角帽,向坐在石炕上的许世友连鞠三躬,想采取攻心术。可没想到,许世友由于被张国焘误导,导致对主席的误会颇深,根本不吃这一套,跳起来一拳照毛泽东脸上打去,还破口大骂:「毛泽东,你算个什么东西,老子要是有枪,非毙了你不可。」

贴身保镖罗瑞卿挡开许世友一拳,几名卫士赶紧把许世友捆起来。这一下子事情就闹大了。原本许世友密谋的计划,已经被中央定性为「反革命集团」,罪不可恕,这次竟敢公然打主席,很多人认为这个人已经无可救药。

事情发生后,虽然党中央做出枪毙许世友的决定,但主席爱才心切,决定再给许世友一个机会,并答应许世友带枪相见的请求。原本许世友是想用这种极端的要求,来验证自己对主席的误会,可他没想到,主席竟然答应了自己的无理要求。

那一晚,主席与许世友谈了很久。具体谈了什么,没人知道。

只知道在谈话结束后,许世友扑通跪在主席面前说:「主席,俺错了!我向你保证,今后,只要你一句话,哪怕刀山火海,我许世友绝不含糊。」

毛主席马上扶起他说:「许师长,咱们是不打不成交啊。」

两位惺惺相惜的英雄冰释前嫌。从此,许世友把一生交给了毛泽东,而毛泽东也得到一个忠心耿耿的「心腹悍将」。在此后几十年的战争中,毛泽东几次亲自点将让许世友出征,而许世友也成了唯一可以带枪晋见毛泽东的军人。

1956年4月,一份【倡议实行火葬】的文件递到了主席面前。主席看完倡议书的内容,深感欣慰,不仅签下自己的名字,还嘱咐秘书要把这份文件,拿给其他领导人看。

主席之所以提议火葬,是因为之前他去杭州视察时发现,在西湖周边有大大小小的坟墓。

于是,主席就说了一句:「人都死了,与活人争土地,这不好啊,杭州要发展,西湖就是个特色,来旅游看着一排公墓,谁会舒服啊?」

可他没想到,竟然有人把这事儿记在了心上,还做成了一份倡议书。在主席的带领下,一共有136名领导人,在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其中包括周总理、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但直到最后,这个上面都缺少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许世友。

不过这事儿,许世友确实有难言之隐。他不是改不掉封建迷信,而是为了一份孝心。许世友在母亲去世时曾跪在母亲坟前,边哭边说:「娘,我忠孝难全,你老人家健在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后,一定来你为你守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世友坚持要土葬母亲,也坚持自己去世后要土葬。毕竟如果火葬化成灰了,守坟也就无从说起了。所以,他并没有在中央推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字,反而在临终前写了一份报告,向中央表达自己最后的愿望:人生自古忠孝两难全,我一生自幼离家参加武装斗争,报孝老母不足。活着尽忠祖国,死后尽孝老母,愿与老母合葬。

当时尽管毛泽东对此有些异议,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时光荏苒,转眼许世友也已到77岁高龄,人常说叶落归根,许世友年轻时没觉得,随着年事增高,身体越来越差,他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浓。

于是,他决定风风光光地回一次老家,为此他还专门请了两个月的长假,申请了43辆吉普车。当时上级领导也被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许世友一生从没有为任何亲戚朋友的事搞过特殊,甚至他的孙女许道江为了考学,求他帮忙转个户口,他也不愿意,让靠自己的能力。这次是怎么回事?

但是,当领导听完许世友的理由后,不禁感动的落泪。原来许世友是想带着从老家大别山走出的43位将军一起回家乡看一眼。给他们每人申请了一辆吉普车。虽然他们有的已为国捐躯,但作为他们同在战壕里的战友,在自己临走前,他想帮他们完成那一份夙愿。

假也请好了,43辆吉普车也申请好了,但是天公却不作美。那些天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暴雨,许世友只能一再推迟出行。最后,许世友只好销了假。谁知,他上午刚销了假,下午天空就放晴了。

许世友无奈的感叹道:「看来老天不同意我回去啊!」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许世友要求土葬的报告送到北京后,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传阅,因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任弼时没有火葬,其他去世的中央领导同志都实行了火葬,故谁也做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呈送给了邓小平,请他拍板。

邓小平最了解许世友,也知道当年毛主席曾对他的承诺。他经过慎重考虑,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0月26日上午,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受邓小平委托来到南京军区,郑重地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他说:「许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1985年11月9日清晨6时整,邓小平签发的「特殊通行证」保证了许世友将军土葬仪式的顺利进行,许世友安详地躺在一口楠木棺材中。他身穿老式军装、身上披着共产党党旗。旁边还放着几瓶茅台酒。他被缓缓送入墓穴,与母同葬,实现了「为国尽忠,为母尽孝」的人生夙愿。

玄子原创作品 图片源于百度

本文已发起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