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4年,毛主席接见志愿军英雄,陈仁华却突然消失,32年后才现身

2024-04-25历史

1954年深秋,毛主席准备在北京检阅抗美援朝英雄代表。

远在朝鲜的陈仁华得知自己也在受邀名单中后,激动的睡不着觉,他在脑海里幻想着和毛主席握手,跟毛主席聊天。

转眼间,北京那边毛主席的检阅仪式已经结束了,而陈仁华却始终不见人影,似乎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一直到1986年,在偶然的机会下,记者发现了陈仁华的存在,了解了很长一段时间来发生的事情,这才揭开了陈仁华销声匿迹的秘密。

特等功臣,元帅接见

1986年3月,四川省万县分水镇的一个名叫陈仁华的老人,引起了远道而来的记者关注。

他们听说,这位老人曾经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老英雄,身上有着不少英雄事迹,便心生好奇,决定前往采访。

如他们所想象的那样,陈仁华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身上有着属于退伍老兵的特有的风采,尤其是谈到自己的战斗经历时,老人更是神采飞扬,好像一下子年轻了不少。

万县就是陈仁华的家乡,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也把自己的心血都浇灌到了土地之上。

远离战场之后,他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只是,属于一名军人的沸腾的血液,还是会时不时地在他的身体里燃烧。

别看他现在只是个平平无奇的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作为战斗英雄,老人还受到过彭老总和贺老总的接见。

那是1953年10月,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迎来了一批从国内来此的亲人,解放军慰问团,这个团队,由贺龙元帅亲自率领。

慰问团,顾名思义,自然是慰问出生入死的志愿军战士们,陈仁华作为建立了耀眼功勋的战斗英雄,自然在受接见的行列当中。

不管是久经沙场的彭老总,还是身经百战的贺老总,在了解他的英勇事迹之后,都对他赞不绝口, 两位元帅还特意在军部奖励给他的笔记本上签字,留作纪念。

他们合影留念,陈仁华也把自己最意气风发的时刻定格在了镜头当中。

参加宴会时,贺老总还相当真诚地说:

能够和志愿军英雄们一起合影,这是解放军战士们的光荣。

可见,在两位军中首长的心中,不管是陈仁华还是其他的英勇战士,都有着极重的分量。

第二年的秋天,朝鲜领导人 金日成 也接见了志愿军功臣,其中就包括陈仁华。

遥想当初远离家乡,远离祖国,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出生入死,为的不就是看到爱好和平的人们脸上最热情的笑容吗?

军功章,奖励,荣誉,这些是王冠上的珍珠,让这顶王冠更加璀璨夺目,属于锦上添花的存在,但属于王冠的主体,让陈仁华自己最骄傲的,还是他完成了军人的使命,完成了祖国的期待。

对于一个一心为国的战士而言,没有什么比打胜仗更令人开心,也没有什么比被首长肯定来得更荣耀。

陈仁华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些振奋人心的时刻。

从陈仁华老爷子这里,记者听到了很多故事,了解了更加磅礴的英雄气概,他们深挖英雄的故事,为的就是让英雄被更多的人知道。

志愿军

人们也应该知道,是谁在为了民族的命运而负重前行,又是谁在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所有的力量,只为了给人民撑起一片天。

一个民族必须有榜样,一个国家才会有希望。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陈仁华这位出生入死的战斗英雄,手握那么多的军功章,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部门的认可。

然而,让记者最为遗憾的是,他曾在毛主席的受邀名单上,但毛主席接见的当天,他却并不在场。

在档案资料记载上,陈仁华这个名字好像突然就消失了,哪里都没有出现,一个英雄,明明还存在,却在光荣簿上凭空失踪。

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记者翻阅了各种资料,确认老人的身份。

终于,他们在1953年的【人民日报】上,看到了 陈仁华 三个字,而他的名字,就在特等功臣的名单当中。

这么看来,老人的身份确实属实,只是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怕还需要联系知情人士,才能解惑。

好在当年朝鲜战场上,认识陈仁华的人还在,他的老排长,同样的英雄老兵任志明,在相关人士的联系之下,了解了他的近况。

为自己的兵正名,老排长义不容辞。

陈仁华当初所在的部队57军的师政治部和军部办公室,也都竭尽所能,配合完成老人的身份证明。

在各种权威资料的佐证之下,在老排长等亲历者的证明之下,陈仁华建立的功勋,也得到了相对完整的还原,五十年代的往事,就此一幕幕浮现。

图片来源网络

以身为刃,不惧牺牲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陈仁华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伙子,1951年3月,他才参军入伍。

也就是说,投身朝鲜战场之时,他其实还是一个青涩又稚嫩的新兵蛋子,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与勇气。

保家卫国,不谈恐惧,不谈退缩,在陈仁华的字典里,只有两个字,突破。

打完第一仗,这个天赋异禀的新兵就立了功,后来因为缴获战利品,俘虏敌人,他又立了二等功,但真正让他成为特等功臣的,还是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

当时,联合国军与南朝鲜军队都在做最后的反扑,而且反扑的力度也格外猛烈,不过,志愿军战士们同样坚守到了最后,没有给他们任何一点机会。

志愿军战士

1953年6月12日,陈仁华所在的部队开启了对于十字架山的夺取战役,山上的主峰,就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敌军的一个团围绕着主峰展开了防御建设,他们还利用山地地形以及众多的坑道来布置陷阱,和我军主力部队打得有来有回。

敌人火力点的攻势异常凶猛,如果不能在抢夺主峰之前,先把对方的火力点摧毁,我军非常容易受到阻挠,进而付出极大的代价。

陈仁华此时一马当先,在战役的关键阶段展现出了莫大的担当,前前后后四个火力点,都在他的猛攻之下被成功摧毁。

前方的道路,也基本被扫平,除了通往主峰的最后一个火力点,这是敌人最后的倚仗,因此他们在防守过程中也是更加卖力,不想给我军留下任何一点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在最后一个火力点面前,我军确实面临了极大的难题。

任志明作为排长,正在飞快地动着脑筋,思考如何在尽量保全我军战斗能力的情况下,对敌人的火力点实行爆破。

在当下这个艰难的环境当中,任何一种可以想出来的办法,都需要我军付出牺牲。而牺牲,这是战士们最不愿意看到战友面临的事情。

就在他冥思苦想之际,陈仁华动了,始终奋勇争先的他,一个人拿着炸药包和手榴弹,在通往火力点的道路上匍匐前行。

他的速度很快,动作的调整非常灵活,目标也异常坚定,可是,任志明还是看得心惊胆战。

这是因为,敌人发射的炮弹无处不在,有的弹药甚至就在陈仁华的身边炸开,尽管他已经全神贯注,用了最大的能力来闪避,还是免不了会受到伤害。

好在他很能忍,整个匍匐前进的过程,都保持着相对匀称的加速度,像一只游走在森林当中的猛兽一般,露出了闪着森冷光芒的獠牙。

这一年,陈仁华只有24岁,身体机能正处于最好的状态,肾上腺素在那一刻恐怕也被充分调动,他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他也要炸掉目标。

抱着这样的决心,他忘记了生死,忘记了疼痛,义无反顾地向前冲,而在敌人的眼中,陈仁华的形象,恐怕和死神也差不了太多。

到达火力点下方的岩壁之后,陈仁华咬了咬牙,积蓄着全身的力量,奋不顾身,顶着枪林弹雨向上一跳,成功把炸药包塞进了火力点处。

完成这个动作,就意味着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大半,而后,他又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榴弹也塞了进去,毫不犹豫地拉开引线。

炸药爆炸的威力堪称巨大,火力点顺利地被陈仁华所摧毁,同时,他也被爆炸的余波掀翻到了地上,头晕眼花了好一阵子。

刚刚恢复一些,他又马上站起来,带领战士们继续向前冲,最终把我军的军旗插到了阵地上,成功抢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地带。

经此一役,陈仁华留下了终生的残疾,也被认定为特等功臣,部队的首长们,老排长任志明,让他的光辉事迹重现于世间。

手续未妥,低调生活

有了这些强有力的证明材料,陈仁华的身份自然是不需要再质疑,不过,他为何会突然之间消失,连名字都没有在证明文件上出现呢?

这个问题,就得从他退伍回家之时说起了。

1954年秋, 毛主席准备在北京检阅抗美援朝英雄代表。当时的陈仁华作为67军的唯一代表,肯定是在毛主席的受邀名单中的。

但是,当他在朝鲜医院得知这个消息后,由于太过高兴,再加上脑袋被炮弹炸伤过,一时间接受不了刺激,晕倒在地。

医护人员费了好大力气才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等他醒来后,毛主席的检阅仪式已经过去20多天了。

他虽然十分难过和遗憾,但作为一名战士,一个共产党员,他调整好心态后,毅然决然选择了复员转业。

1954年12月,陈仁华拿着 三等乙级残废证 回到了老家万县,在和自己的亲人团聚之前,他们首先来到县上,还得到了副县长的招待。

不过,归心似箭的陈仁华却不想留下来和大家寒暄,他总觉得,既然回来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碰面,现在他最想做的,还是回家,所以连夜出发,一刻也没有耽搁。

这就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他在回家之前,没有妥善地办理相关手续。

按理来说,复员军人回老家,需要到各级行政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报上自己的名字,还要提交一些材料。

但是这些事情,陈仁华都没有做,档案记录上自然也就没有他的名字,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上报的名单上,陈仁华便不复存在了。

没有这些权威官方的材料,陈仁华的特等功臣身份就没有办法认定,因此这么多年来,就算他的英雄事迹被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知晓,他们也没有权利对他做任何新的认定。

光荣榜上,功劳簿上,他的名字都没有出现。他的消失,也正是源自于此。

对于这些功劳,他倒是也不甚在意,对于他而言,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踏踏实实工作和生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就已经够了。

所以在镇上的煤矿工作之时,他始终积极地发挥着作用,敢为人先,永远和工人们奋斗在一起。

除了关注生产产量之外,陈仁华也非常关注安全生产的过程,对他而言,安全二字始终是红线,他希望所有的工人们都能平平安安上工,平平安安回家。

他紧抓安全生产不放,关注每一个流程的标准化,了解每一个操作的安全保障,从而提升所有工人心中的安全感。

图片来源网络

在他担任干部的那段时间,整个煤矿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安全事故,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1985年退休之后,陈仁华回到了老家,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本就是农民出身,如今又回归农民本色,他自然是乐在其中。

除了辛勤劳动之外,陈仁华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热心肠。谁家有困难,他都愿意出手帮一帮,生产队上有好事,他也愿意先让给别人。

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该是这样,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党员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身边,在享受成果时,党员要藏在人民群众身后。

他的家,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并不十分夸张,家里的每一件器物都上了年头,他和妻子也因为伤病问题而衰弱。

图片来源网络

生活的种种困难摆在眼前,老英雄却还是像从前那样坦然无畏,他从来没有夸耀过自己的功绩,也从不向政府要求特殊照顾。

他认为,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是一个军人和党员的本分,而在有生之年,他也不愿意给国家增添任何的负担。

结语: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党员同志的作风,也是陈仁华坚持一生的原则。

在战场之上,他建立了特等功勋的英雄,在战场之下,他是平淡低调、舍己为人的模范,好在,英雄的事迹最终还是水落石出,英雄的身份没有被掩盖在岁月的尘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