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名人名联趣味故事选(32)——乾隆

2024-05-20历史

百金赎一字

乾隆二十六年, 王杰赴京赶考, 途中盘缠用尽, 食宿无着, 书童唉声叹气, 王杰却毫不介意。他们走过一个小集镇, 王杰命书童从行囊里取出文房四宝, 他挥笔写了一个斗大的「子」字, 让他拿到当铺当50 两纹银, 作为路上膳宿之用。书童将信将疑找到了当铺, 当铺的小伙计听说一个字要当50 两纹银, 执意不收。正在争执不休, 掌柜的闻声赶来, 问明情况, 又看了看王杰那遒劲苍凉的手书, 当即付银50 两, 将书童打发走了。

王杰来到京城, 经过殿试, 终于夺魁, 中了头名状元, 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有一天, 乾隆命群臣为金殿拟写一副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三个字, 横额五个字, 既要颂扬皇帝圣德, 又要囊括万里河山。群臣听了, 面有难色, 有人存心刁难王杰, 向皇帝进言说:「王大人才智超群, 独占鳌头, 何不大展雄才, 以谢皇恩。」金殿上群僚随声附和。

王杰拱手道: 「下官献丑了。」说毕吟出一联:

天一统

地万年

横额: 天子重英豪

乾隆听罢, 连声称好。即命快快书来, 悬于金殿之上。王杰大笔一挥写对联, 但在写横额时故意漏掉一个「子」字, 乾隆十分吃惊, 问王杰是怎么回事。王杰说:「启禀万岁, 这个字臣已经写过了。」随即将赴京赶考途中写字当银的原委禀告一番, 并将当票呈验。

乾隆随即命人快马日夜兼程, 用百两赎金, 赎回王杰书写的「子」字, 又亲自嵌在横额之中。远远望去, 竟是天衣无缝, 浑然一体。

绝对试考生

乾隆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 有两个考生名列前茅, 连主考官都难分高下。时值乾隆正出巡江南, 驾幸杭州。考官便将两卷呈皇帝定夺。乾隆阅后, 微微一笑, 说:「朕明日题一对, 命二生续, 对者即状元。」

次日早晨, 乾隆到了西湖, 只见风拂垂柳, 袅烟淡淡, 当即在湖边题下上联:

烟锁池塘柳

二考生来了。甲举目一看, 大惊失色, 惶惶而走; 乙则冥思苦想良久无对, 怏怏离开。

结果,钦点了甲为本科状元。有人不解,乾隆得意道: 「朕乃绝对,谁人能续 ? 其能在瞬间断定,才华必高也!」

原来这「烟锁池塘柳」五字, 初看似乎简单, 然而却形象地把西湖绮丽美景, 凝练地描绘出来, 而且这表面平平的五字, 却内涵「金木水火土」五字, 要续此对, 也要五行。这就不是一般能做到的了。然而, 后来有许多人给这位皇上的「绝对」续了下联, 例如:

炮堆镇海楼

不仅内涵五行, 而且气魄也不亚于上联。

出回文联

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一次, 乾隆皇帝以它为题作对联, 上联是: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 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 语意通顺, 是个完整的句子, 又要平仄协调, 这的确困难。他于是令群臣属对。大家正在大伤脑筋之时, 纪晓岚已经对出下联: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一时传为佳话。后来, 有个书生认为纪所作并非「绝对」, 只不过是「的对」( 的当的对子) , 则他的对句是: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姬对难乾隆

乾隆皇帝擅长对对联, 并常借此考人、戏人, 谁知有一次他竟被一名歌姬难住了。

有一天, 乾隆乔装改扮, 同张玉书上街坊酒楼饮酒。席间, 他乘酒兴指着旁边一名姓倪的侍候歌女, 出了条上联叫张玉书对。联曰:

妙人儿倪氏少女

这是「妙」、「倪」两字的拆字联, 要使结构、意义对得工整确非易事。张玉书一时苦思莫对。歌姬见状, 随即答道:

大言者诸葛一人

她将「大」、「诸」二字拆开, 结构组合与上联非常吻合。乾隆大加赞赏, 命张玉书赐酒三杯。

张举壶筛酒, 不巧酒已喝完, 倾壶只滴出几点。歌姬见状, 笑着又出一联请乾隆对下联:

冰冷酒一点二点三点

这上联既暗含前三个字的偏旁, 又冠以数字, 窘得乾隆面红耳赤, 无以为对。幸好此时楼下走来一个卖花人, 张玉书灵机一动代对道: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这样才算给他解了围。

从此, 他再不轻易用对联戏人了。

以联借题发挥

乾隆皇帝有一次南巡来至一湖畔, 见一寒士倚着岸边的一棵大树在雨中垂钓。因那雨丝在风中斜倾, 垂钓的寒士半身干, 半身湿, 湿的那边, 雨水顺着衣裳流入湖中, 乾隆见了觉得十分有趣, 遂出一上联请那寒士对。联曰:

半边淋雨, 点点滴滴, 化为长江巨浪, 东至广, 南至广, 西至广, 北至广。登秦楼而阅五大名峰, 观山观水观日月, 大清一统天下。

那寒士听了, 不紧不慢地对道:

一介寒儒, 磊磊落落, 才成锦绣文章, 乡之魁, 庠之魁, 会之魁, 殿之魁。步金阶以入十八学士, 安民安国安社稷, 今朝万古忠臣。

上联, 乾隆借题发挥, 从雨点写到向四面八方曲折奔流的长江巨浪, 进而写到「大清一统天下」,

语中颇有洋洋自得之意, 不可一世之情; 下联中, 那寒士也不肯甘拜下风, 说凭着自己的才华, 完全可以在科考中步步夺魁, 进而施展「安国安民安社稷」的抱负。句中的「十八学士」, 系指唐太宗造文学馆, 以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 分成三批, 每天六人值班讨论典籍, 时人号为「十八学士登瀛洲」。

此联出句不凡, 对句精妙, 且不卑不亢, 得之自然。

巧改王杰联

清朝乾隆年间, 陕西韩城的王杰夺得三元之首, 金榜题名, 中了状元。可与他同科应试的江南诸学士多有不服, 一番谋划之后, 欲借属对揶揄王杰。其中一人出联曰:

泰岱千峰, 孔子圣, 孟子贤, 自古文章传东鲁。

新科状元王杰, 风华正茂, 翰墨横溢, 哪甘这等羞辱, 下联信口而出:

黄河九曲, 文王谋, 武王烈, 历代道统在西齐。

对得江南诸公瞠目结舌, 哑口无言。后来, 消息传到乾隆皇帝耳中, 乾隆认为王杰联句虽好, 但仍不足。于是, 皇上帮助王杰御笔亲改四字, 下联则成这样:

岐山一脉, 文王谋, 武王烈, 历代道统在西齐。

文武百官齐声赞颂圣上所改之联更绝。

和珅媚对乾隆

一天, 乾隆退朝后, 在乾清宫召见擅长写诗的官员。乾隆说:「今天召见卿等作对, 不谈政事。」

众官异口同声地请求乾隆出对。乾隆摇头晃脑地笑道:

白狼山上响金钟

百官闻听, 面面相觑, 不敢答对。因为乾隆出的是下联, 要求对上联, 谁敢居于皇帝之上? 这是乾隆有意为难大臣的做法。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 惯于献媚取宠。他眼看百官噤若寒蝉, 正是自己炫耀才能的时候。于是,他恬不知耻地跪下说: 「启禀万岁,臣请诗仙李白作对,陛下恩准吗 ?」乾隆点了点头说: 「卿且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