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袁绍的另一面,苦心孤诣布局天下,铲除宦官,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2024-03-01历史

在董卓崛起的过程中,张温、皇甫嵩、袁绍都有机会制止董卓,但是三次机会失去以后,董卓掌控了朝局,皇甫嵩退居二线,袁绍出走,张温被杀。 袁绍的突然离开,是董卓没有想到的,他没想到袁绍这么硬气。

起初董卓的想法是硬碰硬,通缉袁绍,经人劝阻,采取了柔和的方法,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董卓深知袁绍的本事,这个出身于豪族的精英,确实不是好惹的,能缓和尽量缓和。
汝南袁氏家族,是东汉末期最大的豪族,袁家有钱有人,门生故吏很多。皇甫嵩屈服以后,全国唯一敢和董卓叫板对抗的也就是这个豪族公子了。袁绍有六大优点。

第一,面相好,很有气质,长得就像老大。 长相在古代很重要,国字脸的人就是比尖嘴猴腮脸更容易做官。

第二,有胆量。 在与公孙瓒的界桥之战中,袁绍带领一百来人与公孙瓒的两千多人遭遇,田丰劝袁绍躲在墙后,袁绍大声说:「大丈夫应该阵前决斗,怎么能躲起来独自求活呢!」带兵冲杀,毫不畏惧。

第三,为人宽厚有礼。 无论见到谁,表面上都很热情,人缘非常好,上下倾心,整体上是一位礼贤下士的形象,绝不是一个傲慢的公子哥。袁绍死后,其大谋士沮授,也是曹操朋友,宁死不降曹操,被杀。沮授多次进谏袁绍,袁绍不爱听,但即便如此,袁绍死后,沮授还是念着袁绍的好,说明袁绍自有一套待人之道。

第四,重视民生。 袁绍死后,他管理的百姓为他送葬的人很多,百姓都感恩于他的善政,由此可知他还真是一位治世之能臣。

第五,稳重。遇大事很冷静,不是那种毛毛躁躁的人,内心很强大。

第六,指挥作战也很在行。在与公孙瓒的对抗中,公孙瓒对他的评价是,用兵「似若神鬼」,说明袁绍军事素养不低。

后世名家评价袁绍的好话不多,主要是外宽内忌、色厉胆薄、多谋少断、志大智小等,从某个角度来说都不无道理。 作为历史失败者,说他好话的人不多很正常,但是敌人或者后世的观点,也都未必客观完整。

就拿外宽内忌来说,全中国几千年里,有几个不是外宽内忌的人?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造就了每一个人都外宽而内忌。

说到色厉胆薄,那真是不了解袁绍,或者污蔑袁绍,作为敢于与董卓叫板的人,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袁绍待人温和,表面上也不严厉。志大智小更是对于所有有志向的失败者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看后世的某些评价,未必是真实完整的袁绍。
评价袁绍用多谋少断这个词,应该比较中肯。那袁绍是因为什么原因形成的多谋而少断呢?这就要看袁绍的成长经历。他的经历和很多人不同。
按史学界推算的观点,袁绍是公元146年出生。袁绍是袁逢和小老婆生的第一个儿子。因为叔叔袁成没儿子,袁绍被父亲过继给了袁成,袁成死得早,这样袁绍本该离家族核心圈远些。

但是因为袁绍长得很有威仪,袁逢和袁隗都很喜欢袁绍,反倒比袁术更受重视。还未成年,就花钱给袁绍买了个郎官的职务。 20岁刚成年,直接到濮阳县当县令。

濮阳,是兖州东郡的首府,汉明帝时王景曾在附近治水,成功后濮阳非常富裕,是东汉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之一。

袁绍干县令的这段时间里,获得了廉洁能干的名声。史书上未讲袁绍在濮阳干了多长时间,总之不满一个任期,因为母亲去世,就回家守孝了。按一个任期3年推算,23岁,袁绍回家守孝。

先为母亲守孝三年,接着又补守父孝三年。之后就在洛阳家里闲待着,谁征辟也不出山,直到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才到何进府上做了掾属。

也就是说,从23岁到38岁,人生精力最充沛的15年,袁绍没上过班,没有工作经历。刘縯嚷嚷起兵15年没动静,袁绍一待15年,这两人有得一拼。

明朝著名的奸臣严嵩,25岁费劲巴力考中进士(全国第五名),本可因此光耀门庭,但28岁时因为「不愿与奸臣为伍」(或者因守孝及有病),辞官回家种田去了,当了整整10年农民。

由此可见他不为生活所迫的气节,以及不为光宗耀祖而做官的志向。严嵩够牛,还比不了袁绍,袁绍明明有做官的资本,却15年不做官。为什么呢?缘自宦官掀起的第二次党锢之祸。

公元169年,宦官侯览唆使人诬告一群官员结党,杀了上百人,其中就有太仆李膺。皇帝下令,与李膺、杜密、朱寓、虞放、荀昱等有关系的一些党人附从者,从此不能做官,而且五属之内的都不能做官。五属就是现在说的五服,以自己为中心,上下各四辈,共九代人。

这样不但李膺等人上下九代不能做官,李膺等人的附从者,上下九代也不能做官。

这范围可就大了去了,史书上讲,天下豪杰及有义行的儒生,全都成为党锢的对象。23岁的袁绍,恰和李膺的孙子李宣,有姻亲关系。
李宣肯定不能当官了,但是有姻亲关系的袁绍是不是「附从者」,这是一个问题。谁是党人的「附从者」,当然由宦官说了算。

袁绍刚好赶上回家守孝,主动不当官,是否受到牵连已经不重要了。从公元172年袁隗升任司徒看,袁家没有被视为党人附从者。

袁绍守孝满6年后依然不出来当官,就有不愿意与宦官为伍而以党人为荣的意思。他没被当作党人,却主动往党人上靠,说明袁绍不认可党锢政策。

中常赵忠曾经在朝会上说: 「袁本初什么也不干,只顾着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倒养了很多亡命徒,这小子到底要干什么!」 袁隗听到消息,赶紧告诉袁绍说:「你这是要破灭我们袁家!」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继续在洛阳待着。

袁绍不出来做官,是不是就闲着呢?那倒不是。 袁绍白天读书写字、锻炼身体,偶尔和有名望的人交往,看似悠闲,但一到晚上,他就开始接待各路朋友,一丁点都没闲着。

你把他看成因「足疾」在家观望时局的袁世凯就行。

与他交往的人都有谁呢?第一个就是何颙,一个反政府的党人串联者。何颙的路子很野,和老一辈党人,包括李膺、陈蕃等,交往非常密切。何颙曾经联合冀州刺史王芬,谋划了一次对汉灵帝的刺杀行动。

因为曾拉曹操入伙,曹操没干,还写了一封回信,这封信保留下来,所以这件事得以后世流传。事情虽未成功,但可以说明何颙他们志向和胆量绝不小。 袁绍与这样的人结成「奔走之友」,说明袁绍心中所谋之事也不小。

其他与袁绍交往密切的,还有张邈、许攸、伍琼、荀攸、郑泰、周毖、逢纪、陈琳等,这些人都是汉末之英杰。曹操还不算是核心人员。

据说袁绍在这段时间见了上千人。何顺他们和袁绍谋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交当时的名士豪杰;第二,建立避难关系网,帮助党人解决宦官追查、出钱帮助党人跑路等;第三,蓄养死士,颇有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的味道,基地很可能就建在冀州渤海郡;第四,利用其家族关系安插自己的亲信、朋友当官。由于袁绍长

期隐居,又是通过其他人办事,所以38岁以前的袁绍,简历非常简单,没有具体事迹记载。
袁绍整天在谋划,但谋划了15年,什么大事也没干成,由此造成了人们对他「多谋少断」的评价。
袁绍以守孝为名长期隐居,除了沽名钓誉,占据为人至孝、拒绝征辟的道德高地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宦官当权的时代,出去为官,不但什么事也干不成,还可能沾两脚泥,惹上一身骚。

曹操倒是出去做官了,碰了一鼻子灰之后,灰头土脸回了老家,隐居了三年。

要不是有老爹曹嵩帮衬,估计他就被宦官玩死了。

袁绍隐居,核心是为了谋划和等待,目标就是要解决宦官当权的问题,但是确实没有想出办法来。直到汉灵帝的大舅哥何进崛起,他才发现机会。

如果不看何进的屠户出身,何进的简历还是相当漂亮的。他做过皇帝的同学—侍读,当过皇帝的警卫——郎中,做过禁卫军军官——虎贲中郎将,做过地方官——颍川太守,做过部委一把手——将作大匠,相当于建设部部长;又做过京师重地的一把手——河南尹, 最后于黄巾起义时,升为大将军。难得的是,何进有心结交士大夫集团,而且他能听进去话,为人也宽厚,另外,还不够精明。袁绍看到了利用何进打击宦官的机会,这时他毅然决定出山。
袁绍出山,江湖风起。

别看袁绍以隐士的身份名义上超脱世外,但作为汝南袁氏的精英,在江湖上却是中年一代士大夫集团代表人物,深受党人、官员和豪杰拥护,也得到了何进的重视和赏识。 袁绍进入大将军府,起先只做了个掾属,很快升为侍御史、虎中郎将。

他除了自己发展,还把自己的死党带进何进府,或者推荐给何进,再由何进推荐为官。袁绍的名单都有谁呢?

伍琼、荀攸、王谦、鲍信、王匡、张邈、何颙、郑泰、华歆、刘表、刘岱、韩馥、蒯越、逢纪、边让等。这些人,不管是不是袁绍的多年好友,他都愿意帮忙。

比袁绍大9岁的王允就曾说,袁绍和他是一个战线的人。
公元188年汉灵帝要成立一支新军——西园军,此事立刻引起了各利益集团的关注。西园军是汉灵帝为分化何进的权力而成立的一支武装,掌控在亲信宦官蹇硕的手里。汉灵帝对这支军队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靠这支军队

摆脱或抗衡何进,控制局面,为此,连祭祀都很少出面的汉灵帝,还搞了一次大阅兵,足见重视。

皇帝的意思大家也都明白。面对皇帝和蹇硕的咄咄逼人,何进被迫采取迂回策略,想偷偷地把自己人塞进去,以瓦解西园军对自己的威胁。

可何进提名的人选蹇硕肯定不能同意,大将军在这个问题上靠边站。当时的三公,有前太尉樊陵、马日碑、司徒许相、司空丁宫。

樊陵和许相是宦官一派的马仔,马日碑和丁宫是士大夫一派的人,马日禅是老好人,不承担责任。丁宫和曹操有可能有亲戚关系,曹操的大老婆就姓丁。

所以从三公整体看,还是按宦官的意思表态,起不了太大作用。真正决策权除了皇帝就掌握在蹇硕手里。

最不应该进入西园军的是宦官子弟曹操,他曾用五色大棒打死了半夜在街上逛荡的蹇硕的叔叔,但是宦官背景,尤其是曹嵩愿意为儿子的前程花钱,曹操得以进入八校尉行列。

曹操都能进西园军,袁绍想进更有条件,袁家里有宦官背景,况且蹇硕也想分化何进与袁绍的关系,与袁家交好。

如此,袁绍与何进经过谋划,把自己及亲信安插进了西园军。


西园八校尉,老大蹇硕自身是大宦官;老六冯方是宦官曹节的女婿,也是袁术的老丈人,这两人明确是宦官集团的人。

老三鲍鸿是西北大兵出身,参加过美阳之战,属于比较能打的猛将,立场不详;其余的五个,老二中军校尉袁绍心里反对所有宦官;老四典军校尉曹操反对首恶宦官;老五赵融后来跟了曹操;老七夏牟是袁氏故吏;老八淳于琼后来跟了袁绍。
综合看来,宦官操控之下产生的西园八校尉,宦官派并不占多数,最多3个—4个席位。

袁绍,袁绍的小弟曹操、粉丝淳于琼,袁氏故吏夏牟,不声不响地进入了西园军的核心。

这表面是何进的胜利,其实更是袁绍的成功,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把蹇硕和何进全都忽悠了,他们都以为袁绍是自己人。
那个时候,虽不叫乱世,但也差不多了,表现之一就是谁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政治立场,关键的时候站在哪一队。 宦官中有外戚的亲信,军队中有大批宦官的子弟,各级政府中主要官员里也有近一半宦官子弟。

谁不小心,都可能被人举报杀头。

史书记载,公元188年10月,西园军成立之后,汉灵帝举行了一次阅兵,当时很多外地官员都回来参观。参观之后,啥都不吝的盖勋对刘虞、袁绍说 :「我几次见到皇上,发现皇帝很聪明,只是让这帮宦官给蒙蔽了,如果我们合力铲除这些宦官,然后征召有才能的人来兴复汉室,这难道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 」刘虞和袁绍都有这个计划,因此决定联合起来。

可还没动手,幽州发生了叛乱,刘虞就任幽州牧,讨虏校尉盖勋又被任命京兆尹,剩下袁绍,没法动手。这一等,就等到汉灵帝驾崩,刘辩继位。为了完成汉灵帝的立刘协为帝的遗愿,大元帅蹇硕着急了。
手里有西园军,蹇硕准备杀掉何进,就以何太后名义召何进进宫。何进被自己老乡、宦官郭胜挤眉弄眼提醒后,感觉到不妙,半路逃出皇宫。

第一站就跑到西园军营。说明他在西园军里也有势力,最起码他认为比元帅蹇硕强。不过很快又觉得不够安全,又跑到北军五营,这说明蹇硕在西园军中势力也不小。
袁绍的第一个小目标是帮助何进对付蹇硕。

杀何进未遂,蹇硕给大宦官张让写了封信,联络张让等,准备二杀何进。

张让和何进有亲戚关系,出卖了蹇硕,把信交给了何进。何进以此信为证据,杀掉了蹇硕。

在袁绍看来,杀掉蹇硕并不能改变时局,张让等大宦官还影响着朝廷。

袁绍的第二个目标对准了所有的宦官。袁绍个人和宦官之间表面上并无任何直接矛盾,之所以有恨,源于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的历史仇恨和现实利益,有宦官在,士大夫集团得不到执政机会。
袁绍第一招是劝何进,出手消灭全部宦官。何进知道宦官的危害,也希望取悦士大夫集团,与士大夫集团合作,但是消灭蹇硕之后,他铲除宦官的积极性减弱。同时他靠宦官起家和保命,感情上转不过来,所以在处理宦官问题上,表现出了摇摆。

消灭宦官集团,当时已经不是对错问题和感情问题,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何进的摇摆,说明何进脑袋瓜不够精明,没自己的准主意。 汉灵帝死去平衡打破以后,宦官集团的覆灭,明眼人都知道是迟早的事。

你想,党锢之祸对士大夫集团迫害得那么惨烈,一桩一桩血案一条一条人命,谁会忘记?多数太学生和很多富家子弟长时间做不了官,眼睁睁看着宦官祸国殃民鱼肉百姓却使不上劲,轮不上自己,谁不憎恨?现在宦官的后台没了,机会出现能不疯狂报复吗?这已经不是谁能拦住的潮流。
何进很纠结,一是他的整个家族都反对他杀光宦官,二是他自己也感到了危险。不杀宦官,士大夫出不了气,作为绊脚石和保护伞,他得下台;而要杀光宦官,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毕竟宦官也不都是坏蛋。 同时宦官子弟也是有军权的,对军队有很大影响力,当初大将军窦武和太尉陈蕃在有一把好牌的情况下都没杀成宦官,反倒被宦官所杀,足以说明宦官的厉害。

另外,要是真杀光了宦官,未来只能由外戚单独对付士大夫集团了,他能斗得过士大夫吗?他手下的长史王谦,还端着他的饭碗呢,就敢直截了当拒绝和他结成亲家,明显是鄙视。宦官完了他也得下台,最起码失去权力。

何进很痛苦,痛苦来自表面上谁都巴结他,但一切只为利用他,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原因也只是因为他是屠户出身,外戚身份,不入了士大夫阶层。

在那个讲究门第的年代,这种痛苦也很无奈,谁让你无功受赏,干事情总是不符合圣人的教诲呢!

可只要你按圣人的话来办,不出事时决策权力都在熟悉儒家经典的士大夫手里,自己什么事定不了;一旦出事,责任又全在自己,会遭到万人唾骂,甚至于灭族。

从窦宪到窦武,东汉六个外戚做的大将军,除了梁商,五个没得好死,这些历史何进是一清二楚。

朝中有名望的大臣,做过三公的,有袁隗、杨彪、黄琬、张温、马日禅、崔烈等,这些人不单经书传家,而且家大业大,互相联姻,且门生故吏盘根错节,他们才是一个集团的。

以袁绍为例,他和颍川李膺家族、陈留高氏(外甥叫高干)、扶风马氏等大家族就有诸多姻亲。这个集团之庞大,早就引起了皇帝和宦官的警觉,可两次党锢依然难以撼动其根基。
何进以何太后不同意诛杀全部宦官为由,委婉拒绝了袁绍的建议,但也给了袁绍以诛杀首恶宦官的补偿。

袁绍阐明了要全部诛杀而不是仅诛杀首恶宦官的理由,那就是宦官之间相互勾连,动一发牵全身,留下来的小宦官将来也必然成为报仇和乱政的大宦官,一口回绝了以诛杀首恶而保留宦官体制的条件,一点余地都没给留。

袁绍也看出了何进的为难和犹豫,就鼓动何进招呼边将进京。你不是说何太后不同意吗?叫边将吓唬吓唬这个老妇人。

此为第二招。招边将进京,是参考了历史教训。 窦武、陈蕃当初消灭宦官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边将张负还朝,无意中帮助了宦官。

如果边将能帮助咱们,那何愁宦官不灭?何进是能拖一天是一天,招边将进京来回得有些日子,就先按袁绍的建议安排吧。他能不同意吗?他要不同意就是不坚决杀宦官,就是宦官的保护伞,否则,为证明自己不是保护伞,就得亲自动手杀宦官,那岂不成了被袁绍利用的恶人。

当时很多人,包括曹操、郑泰、陈琳等,都说叫边将进京是步臭棋,杀几个宦官用得着边将吗? 可是,何太后不同意,谁敢去杀宦官呢?那就等同于谋反。谋反能成功也行,可宦官手里也有兵,不是说杀就能杀的。

曹操、郑泰他们说风凉话可以,动真格的也不敢。何进不愿意自己动手,他也想着鼓动别人动手,这样,谁杀了宦官, 何进就可以回手以谋逆罪灭了谁,如此他自己也有回旋的余地,能占据主动。

再说,边将敢不听朝廷的吗?如果敢,你招不招他,他迟早都会来,羽翼丰满了再来,那就是直接来抄皇帝家的。好了,何进同意招边将进京,条件是只能来吓唬,不能动真的。
边将丁原在小平津燃起了烽火,何太后害怕了,把宦官都赶回家里待罪。张让等向何进求饶,何进心软,要求他们尽快回到封地,彻底离开洛阳,好像给了宦官一条出路。

精明的宦官们明白,一旦离开皇宫,回到封地,失去皇权保护,就会被地方官弄死,结果还是一条死路。于是又到何太后那里哭诉。何太后本来不愿意他们走,就又把他们召回宫里,继续上班。
袁绍这边一看这架势,继续逼迫何进。何进被逼急了,心说你要我杀宦官,得罪人的事我才不干呢,要干你去干。

于是,袁绍被任命为司隶校尉。何进的意思是让袁绍去得罪宦官,狗咬狗去吧。

袁绍一看把自己推了出去,索性告诉自己家的门生故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抓宦官家属子弟的浪潮。

这是袁绍的第三招。厉害!既然你让我干,我就干,你以为离开你我杀不了宦官吗?我干,还是打着你的旗号干,干我的事,毁你的名。

惶惶不可终日的各地宦官家属,把家人受到缉拿和迫害的情况,雪片似的报告给了张让等大宦官,宦官集团也急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别说宦官。
士大夫集团雄起了,夜夜谋划、天天磨刀;宦官集团急疯了,天天哭诉四处求救。何进这才知道,这个大将军,真不是人当的。

两边都找他解决问题,不解决又不行,拖也不是个事,可怎么解决呢?
何进想到了平息的办法,一方面阻止董卓进京于渑池;另一方面希望与何太后再次沟通,杀掉所有宦官。再不下决心,那两个集团没事,咱们外戚集团就要先覆灭啦!

关键的时候,袁绍给驻扎在渑池的董卓去了一封密信,叫他不要停,继续向洛阳进军。这是袁绍的第四招。
董卓于公元176一公元178年在袁隗府做掾,那时候袁绍闲待在洛阳。

董卓作为军方的豪杰人物,和袁绍不可能没见过面,甚至可以肯定,他们非常熟悉。 一方面要干大事的袁绍,怎能不拉拢能打的将士,了解边关的情况;另一方面,不甘平庸的董卓,怎么会不结交天下闻名又是自己领导的侄子的袁绍?

多个朋友多条路,最起码闲着也是闲着,喝个酒又没什么坏处。两个都有心结交的男人,达成某种共识是必然的。

董卓二落于剿灭黄巾军无功,免职下狱,三起于韩遂反叛,任破虏将军、前将军,职位虽不断上升,但一直受张温和皇甫嵩压制,皇帝甚至想让董卓交出兵权离开凉州,肯定是何进和宦官没少给皇帝出馊主意的结果。

如此情况下,董卓是宁可选择老熟人袁绍,也不会相信何进。董卓面对是否进京的选择,也不是没考虑风险,何进和丁原的联手,是强于袁绍和董卓的联手的,但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作为袁绍阵营的一员,关键时候,董卓选择听取袁绍的命令。


召董卓进京,何进和袁绍都是把董卓当钟馗使,但是何进只是用他来吓唬太后和宦官,袁绍还要用他来吓唬何进的外戚集团,甚至于当何进诛杀了宦官后,董卓还要起到帮助袁绍登上更高位置的作用。

袁绍心机之深,符合其长期谋划的特点。
没想到,被逼到绝路的宦官先动手了,他们知道何进请求何太后杀光宦官后,先杀了何进。宦官杀何进,是在偷听何进与何太后的对话之后才在宫里决定的,属于临时起意,这个决策应该与袁绍无关。

但是何进进宫与妹妹商量杀宦官的事,他就不怕宦官对他不利吗?况且袁绍曾劝过何进不要轻易入宫,他连给汉灵帝守灵和送葬都不去,为什么突然下班后一个人跑进去呢?是什么原因让何进孤身涉险?

何进也是被逼的。袁绍以司隶校尉身份,在全国范围内抓宦官子弟,边将董卓也按袁绍的命令开到了京城外围,说明士大夫集团已经开始不听朝廷的招呼了。

而何进的家里何苗等人还顽固反对他诛灭宦官,宦官集团不听何进的意见,不知死活又回到何太后身边,再不明确态度诛杀宦官,矛盾必然激化。

刚刚前几天,何太后还以自己一个女人不能直接面对朝臣、离不开宦

官为由拒绝杀光宦官,那何进此次进宫又有什么把握说服何太后呢?只有一条,再不杀宦官,士大夫集团和边将联手,直接要暴动了。弄了半天,西园军、董卓、曹操、鲍信等人,都是袁绍的人。

这话他不去说,让谁去说?只有何进能说得明白。再说何进身边哪有可用之人?参与密谋的,全是袁绍的人。

即便有可用之人,又进不了皇宫,送信只会被宦官截获,当初窦武就是把书面材料留在皇宫而被宦官发觉。

所以,何进面临的是四面楚歌,仅有一个弟弟还跟他没有血缘关系,意见相左,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进宫。

何太后很可能被说服了,宦官们全都偷听了去。
何进进去,就再也没活着出来,人头倒是给撇了出来。
何进的亲兵吴匡打响了政变的第一枪,带动了虎贲中郎将袁术,袁术带动了奉车都尉董旻,袁绍又找来了车骑将军何苗。东汉六大景观之一的「郎中脱裤」就此上演。
何苗虽然不赞同杀宦官,但是哥哥被杀他总得有所表示,况且诛杀宦官的行动他根本阻止不了,于是他借坡下驴,也参加了诛杀宦官的行动。

可是还没等杀完宦官,他就被吴国和董旻杀了,罪名是他一直阻挠何进的政策,何进被害是他在背后指使。

这个事比较蹊跷,何进和何苗之间的矛盾并未公开化,何进的手下怎么着也不应该把何进之死与何苗联系到一块。

不过何进死了确实对何苗有好处,因为何苗可以接任大将军,吴匡这么冲动也不是没道理。

即便对何苗有好处,但收益更大的是袁家。何进一死,外戚何苗成为士大夫集团最后的绊脚石,所以杀何苗也是必然,只不过由吴匡、董旻出手,显得怪异。

史书中并未明示袁绍与吴国有什么密切关系,但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所谓「郎中脱裤」,是指皇宫里有一些官员,比如尚书台的尚书、侍郎、郎中等,在里边上班。皇宫里好多宫殿,晚上不会一个男人没有。

袁绍、袁术等人攻进南宫后,见到宦官就杀,那些尚书、郎中,以及值班的官员,怕被误解是宦官,黑灯瞎火的,光展示喉结和胡须没用,索性直接脱了裤子站在风中,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男儿。

当时四处是挥刀砍杀的大兵,尸横遍野的宦官,慌不择路的宫女,以及在瑟瑟秋风中发抖的裸体郎官。宦官也有兵器,也不是任人宰割,但最后有2000左右的宦官被杀,赵忠被袁绍杀死,张让等挟持皇帝从北宫的谷门出逃,奔向北邙小河津。

不过被卢植、闵贡等人追上,张让等宦官被迫跳河自杀,临死时张让留下了一句话:「我死之后,天下必乱。」张让说得挺准。
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突然发生的政变和军事暴动,袁绍一举消灭了宦官集团,包括宦官的马仔,为国家扫除了污秽,搂草打兔子,顺便也把外戚集团消灭了,部分实现了他的心愿。袁绍凭此事件就应该功垂青史。


袁绍谋划了整整20年,最后只用48小时就消灭了所有的宦官。想想隐忍20年,最后扳倒严嵩的徐阶,谁敢说袁绍不是牛人?

袁绍确实少断,但只断一次足够了!
还有比这更厉害的谋划。

袁绍的根本利益和主要目标到底是什么呢?历史不能动不动就用阶级的观点,哪个阶级的身份利益,决定了哪个阶级的立场,这大体不会错。袁绍和何进之间,是两个利益诉求不同的集团。

虽然作为同样的有产阶级和统治阶级,他们有很多相似点,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根本利益不同,何进是要保证他们家族的长久利益,包括外甥的皇权和外戚家族的军权,而士大夫集团要维护的,除了刘氏江山还有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假定刘辩没有儿子,那么刘辩死后,肯定何家还会立一个小皇帝,何家继续掌权,这已经是东汉历史实践证明了的。

窦太后、邓太后、阎太后、梁太后,哪一个不是如此。外戚大将军梁冀给东汉朝野造成的心理创伤,从来不需要想起,因为永远也不会忘记。

如此下去,士大夫集团何时能掌权治国?所以,即便何进还没露出专权的苗头,但在如何对待和控制外戚这方面,袁绍不可能不动脑筋。

利用外戚铲除宦官是第一步大棋,消灭宦官之后,铲除外戚集团,是第二步大棋。这必然是袁绍所想。

否则,治国与士大夫集团依然没什么关系,皇帝与士大夫集团共治天下的第三步大棋又怎么实现?
袁绍要为国家铲除外戚,何进要为自己家族保住权力,这个矛盾谁也没法化解。关键是,人人都看得出来,汉室衰微,刘辩的皇权,没那么管用了。

何进打出让袁绍直接对付宦官的牌,意味着何进想当裁判,立场中立了,这就说明两人已经产生了根本分歧,外戚集团和士大夫集团分裂;而袁绍鼓动董卓进京,是士大夫集团抛开了外戚集团,自己直接动手,分歧扩大化。 可以预见,如果何进不死、董卓不专权,袁绍和何进的矛盾,在宦官集团被消灭后,立刻会成为东汉政坛的主要矛盾。
为此,袁绍早有谋划。

袁绍的谋划,就是在中央和地方,广插党羽,关键时,用地方包围中央,内外结合逼迫外戚伏诛。

本来是袁绍给何进准备的牢笼,何进意外身死,董卓一头钻了进去。袁绍就着热锅省柴火,直接用到董卓身上。
在以何进为目标、用地方包围中央的布局里,袁绍放眼天下,必然要重视司隶校尉部接壤的几个州:凉州、并州、冀州、兖州、豫州、荆州,以及全国人口、经济靠前的大郡。

这时,袁绍出走前安排在董卓身边的何颙、周、伍琼、郑泰、许靖等人起了作用。他们忽悠董卓,将韩馥任命为冀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伯为豫州刺史,袁绍为渤海郡太守,张咨为南阳郡太守。

这就是布局的核心。袁绍这个布局何进不那么同意,一直拖着,董卓来了,立刻落实了。除此之外,袁绍还有一些早期的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给何进布的局和给董卓布的局,有不同,主要体现在凉州和并州两地。本来并州是袁绍布置了董卓以对付何进,但是董卓反叛后袁绍在这个地方落空了。另外,人员上也不太相同。

比如,韩馥,他反何进可能积极,但是反董卓不会那么坚决,因为他和董卓是半个老乡,且都曾是袁隗故吏,很可能熟悉,毕竟都曾是袁绍阵营里的人。所以在筹备起兵阶段韩馥曾阻止过袁绍。

为简化,直接用给董卓布的局来说明。
董卓进京时,凉州基本为韩遂、马腾控制,已经不受东汉节制。 并州属于并州牧董卓的地盘,虽然还没上任。幽州为刘虞和公孙瓒控制,黄巾军和乌桓经常叛乱,他俩又矛盾很大,抽不出精力管中央的事。

益州牧刘焉利用蜀道难的优势,过自己的安稳日子;交州处于落后割据状态,少数民族经常叛乱,这两个州也不管中央的事。

以上五个州,董卓和袁绍都不会投入过多精力。青州、徐州、扬州这三个地方,不直接与中央接壤,有些地位但不够直接,只要不背后捅刀子即可。

所以,冀州、兖州、豫州、荆州4个州,是争夺的重点,简称冠军州;青州、徐州、扬州3个州次重要,简称亚军州。
看清袁绍的战略布局,何进已死没了阻力,以及董卓的到来,加速了到位。

董卓控制区合计379,全国人口合计4783,需要简单说明:

第一,采用的人口数,是【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的公元140年的人口数,这与公元189年的人口数量有不同。 汉灵帝时期,公元171年、公元173年、公元179年、公元182年、公元185年,发生了五次较大的瘟疫,所以189年的人口数量少于140年的人口数量。因为未找到公元189年各州郡人口数量明细,故采用公元140年人口数量。

第二,公元140年记载全国人口4915万,但是把各郡人口加起来,只有4783万人,少了132万人,除了5个小郡没有列示人口数量外,原因不详。 所以本书采用全国4783万人口数量。
第三,冠军州的一把手,都是袁绍的亲朋好友,都参加了讨董集团。亚军州的一把手,两个反董,一个徐州陶谦也反董,但没和袁绍反董。
第四,冠军州的人口合计是董卓控制两州人口的5倍,冠军州加准袁绍派的青州、扬州两个州,人口是董卓控制区的8倍。
第五,焦和这人本事一般,但是袁绍一起兵他马上应和,可知他是支持袁绍的。扬州刺史陈温,是袁绍的老乡,曹操起兵后他曾无条件支持曹操招兵,而曹操的盟主是袁绍,可知陈温当时也是袁绍一伙的。至于后期袁术杀陈温,那是为争夺地盘而内部残杀,属于另一回事。

荆州刺史王睿史书介绍不多,他是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的王祥的叔叔,琅琊王家的人。琅琊王家在晋朝以后崛起,出了王导、王敦、王羲之等名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就是指琅琊王氏。

王睿有心参加讨董队伍,但是还没起兵就可能被孙坚杀了。
如此,东汉13个州,扣除谁也不管的凉州、交州,11个州里6个刺史支持讨董,其中至少4个州一把手是和袁绍一伙的。另外还有3个州中立。而董卓只控制2个州,司隶校尉部和并州。

董卓后来放弃洛阳,对司隶校尉部也只控制长安那一部分,并州闹白波军,董卓也只是控制一部分。
可见双方实力对比。
其次,看重点郡国的负责人。毕竟州的一把手任职时间有长有短,未必能够完全控制,所以还要看人口众多的重点郡。
益州的人口是全国之最,但是它偏安一隅,并未参与到竞争中来,所以把益州人口大郡扣除。 而幽州、凉州、并州、交州四州根本没有人口大郡,所以可以不考虑。如此,形成全国80万以上人口的13个郡国。

对于这13个郡的一把手,简要介绍一下。

第一,全国人口最多的南阳郡,太守是和孔伷、刘岱同一批被任命的张咨,明显是袁绍的铁哥们,由此可见袁绍的布局心思,最大的郡必须抓在自己人手里。张咨死后袁术直接做了南阳太守。

第二,全国第二大郡,汝南郡,是袁绍的老家,那是谁也难以占据的袁绍的根据地。曹操后来打败袁绍后占领了汝南郡,很担心袁绍的老家人反他,就派了满宠做太守。满宠做事稳健,恩威并施,杀了十几个挑事的,这才稳定了汝南。

即便到了现在,汝南县人口相对集中的村镇,还有袁庄、老袁庄、后袁庄、小袁庄等,袁家势力仍不容小觑。当时汝南太守是刘翊。刘翊是保皇派,家里有钱但不爱钱,总是施舍别人。

史书未记载他和袁绍有什么关系,但是他曾举荐过袁绍的同党许靖,和袁绍的好友张邈关系很要好,属于有个性的士大夫,可以视为袁绍的支持者。总之刘翊和董卓一点关系也没有。

第三,全国第三大郡豫章郡,以及全国第十大郡零陵郡,时任太守不详。因为扬州属于不背后下手就好的亚军州,荆州是袁术的根据地,所以不知道也不影响大局,且与董卓没什么关系。

第四,全国第四大郡陈国,国相许场。许场和袁绍是老乡,是许靖的堂兄弟。许玚本人也是十八路诸侯之一。

第五,全国第五大郡颍川,太守李旻;全国第六大郡渤海,太守袁绍;全国第七大郡长沙,太守孙坚;全国第八大郡河南尹,太守王允;全国第十一大郡陈留郡,太守张邈;全国第十三大郡河内郡,太守王匡,这些全是袁绍、袁术一伙的,孙坚是袁术的小弟。这群人里,除了卧底的王允,其余全部是十八路诸侯的成员。

第六,全国第九大郡、青州平原郡,太守是陈纪。陈纪是老党人陈寔的儿子,少年时就有大名。

袁、陈两家是世交,袁隗曾与小孩时的陈纪亲密聊过天。袁绍和陈纪先后受到何进征召出来做官,他俩很熟悉。

【后汉书·陈纪传】记载:「建安初,袁绍为太尉,让于纪;纪不受,拜大鸿胪。」由此推测,两人关系应该很不错,陈纪深受袁绍重视。后来陈纪加入袁绍阵营,是袁绍帐下将领。

第七,全国第十二大郡北海国,国相不知。当时北海正闹黄巾军,董卓

为了整孔融,后来把孔融派了过去,让他去吃苦头。孔融是反董派,内乱中的北海国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由此分析,全国80万人口以上的13个郡国,扣除董卓控制区的河南尹王允,和3个查不出太守是谁的郡,剩余9个,袁绍都能实施重大影响,其中起兵讨董的有7个,另2个明确反董。

这9个郡的人口有1235万,占了全国(扣除益州)的30%,是董卓控制区人口的3.25倍。

除了大郡,一些中等郡和地理位置较重要的小郡,袁绍也是能见到缝就插针。

关于张咨、张邈、张超、张奉,是不是张良后人,没法查实。孔伷是不是孔子后人也没有实据。 如果是,六大豪族里,孔、张、袁、曹四家都起兵反董,所以反董斗争是豪族与军阀的斗争。

如此布局,无论谁做权臣,能绕开袁绍吗?其实袁绍所作所为,无非就是成立一个以他为首的士大夫党,以士大夫党来实时掌控国家政权,防止再次出现外戚专权和宦官乱政。

董卓离开洛阳,很明显是被迫离开的,不离开只能挨打,离开了关东的粮草供应,洛阳马上会出现粮食危机。

讨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中,扣除刺史和没官位的6人,剩余12个起兵的郡,占冠军州和亚军州合计47个郡的25%,占冠军州30个郡的40%,并没有普遍性,这一方面说明讨董并没有形成袁绍一呼百应揭竿而起的强大局面 ;另一方面说明,如果没有袁绍的苦心经营,其他人更难以成事。袁绍苦心孤诣之天下布局着实不容易。正是有了这个布局,才有十八路诸侯兴兵讨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