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殷朝有三位仁人

2024-05-17历史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本章的意思是,殷纣王无道,微子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劝诫而被杀。孔子说,殷朝有三位仁人。

微子名启,是殷纣王的同母兄长,他见纣王无道劝而不听,遂离开都城隐居荒野,周朝初年被封于宋,成为宋国的始祖。箕子名胥余,他是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告纣王,见纣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囚禁降为奴隶,箕子后来封于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南怀瑾先生说,朝鲜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遗留,朝鲜的民族则是箕子的后代。当时箕子把中国文化的阴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传到高丽,所以韩国的国旗用的是【易经】八卦中的乾、坤、坎、离四卦。比干也是殷纣王的叔父,因为屡次强谏激怒了纣王而被杀。新燕顿旺先生认为,对君主忠诚的方式是大有学问的,其中对昏君和明君的忠诚是不一样的。对明君的忠体现在能致其身努力工作上,对昏君就要讲究方式了。具体讲有三种方式,孔子都赞同。其实像比干那样谏而死,这是自古以来儒生们最推崇的方式。其二是像箕子一样,奋力向君主劝谏,见不可为就应保存自己的性命卷而怀之。第三是像微子一样,知道劝谏纣王有危险那就离开,等待有道之君。

从本章可以看出,孔子将微子、箕子、比干这三人都定为是仁。仁是孔门的最高道德评价,孔子绝不轻易许人,但他却称他们三人是殷之三仁,可见评价极高。说他们是仁人,当然他们也是忠的人。孔子把微子排位第一,箕子排位第二,比干排位第三,说明孔子主张尽忠是要动脑筋用智慧的。即孔子不主张做毫无意义的抵抗,所以孔子对微子、箕子的态度尤其表示赞赏。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